ÿ愛、學習與成長Ⅵ 李子的靈修日誌 007 完結篇 20121102
ä經文:約翰參書
%鑰節:2 親愛的朋友,我祝你事事順利,身體健康,正如你靈性健全一樣。 3 有些信徒到這裏來,告訴我,你對真理忠誠,一向以真理為生活的中心,使我非常高興。 4 沒有別的事比聽到我的孩子們都生活在真理中更能使我快樂的了。9 我曾寫了一封信給教會;可是,想作領袖的狄特腓不理會我所說的話。 10 我來的時候,要揭發他所做的事。他用壞話攻擊我們,造謠毀謗。這還不夠,他自己不接待外來的信徒,甚至阻止那些願意接待的人,要把他們趕出教會! 11 親愛的朋友,不要學壞,要學好。誰有好行為,誰就是屬上帝;誰作惡,誰就是沒有見過上帝。(約參2~4、9~11)
¨O心得主題:【生活在真理中】
狄特腓雖然掌控著教會,但在使徒眼中,卻是個喜歡出風頭與爭權奪利,毫不關心福音宣教的人──心中只有權力慾,而且目光如豆。
D.A.卡森說:「從遠處看來,使徒對此莫可奈何。不過,當他現身的時候,將會使大家注意狄特腓的作為,並在教會揭露他的真面目。」如果連遠在外地的約翰(被認為是此信的作者,即信中所提的「長老」)都知道「他用壞話攻擊我們,造謠毀謗。這還不夠,他自己不接待外來的信徒,甚至阻止那些願意接待的人,要把他們趕出教會!」(約參10)那麼他的惡名昭彰應該是眾所皆知的了。可悲的是,這樣的教會領袖並非只存在於二千年前,我也親自聽過、遇過好幾個。還好,即便我們平信徒不能對這種人加以處置,但「日久見人心」,神總會適時出手──這一直是我的信心。多行不義必自斃!
而收信的該猶,則給我們一個相當大的映襯,對比出真正的善行來:「對真理忠誠,一向以真理為生活的中心。」(約參10)還有「真誠地為信徒們做事」(約參5)、有慷慨的氣度以宣教為念(約參6)。約翰興奮地讚美該猶,開放自家居所招待那些旅途中的弟兄,殷勤款待神的僕人,「有份於」差傳事工,支持真正忠心的宣教士,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效法的標準。
在結束約翰的書信前,我們要看看這位老使徒心中最在乎的事:「沒有別的事比聽到我的孩子們都生活在真理中更能使我快樂的了。」(約參5)D.A.卡森說:「在一個許多基督徒都將自己的喜樂建築在飛黃騰達、舒適安逸、升遷、財務穩定、身體健康、受人歡迎,和其他許多事物之上的世界中,聽到使徒表示自己最大的喜樂就是他的『兒女們』行在福音真理中,令人心頭感到一陣欣慰,這無疑也是一個挑戰。這足以使我們知道他的內心世界──也告訴我們應當將何事視為自己最大的喜樂。」
明天起,我們將進入「帖撒羅尼迦前後書」的每日研經釋義,期待聖靈繼續說話,幫助我們生活在真理中。
聽聽這首今早很感動我的好歌:
I want to know
you Lord
You are a Great
Big God
I'm young and do
not know a lot
Come and be my
all
I want to love
you more
Giving you my
life and all
You died for me
You sacrificed
I won't forget
you Lord
I love you Jesus
I'll grow up
knowing you
I love you Jesus
I'll grow up
serving you
I love you Jesus
My life was
saved by You
I'll never
forget, never forget
I'll grow up
knowing you
ÿ愛、學習與成長Ⅵ 李子的靈修日誌 006 20121101
ä經文:約翰貳書
%鑰節:5我求你,我們要彼此相愛。我向你提的並不是一條新的命令,而是我們從起初就領受了的。 6 我說的愛就是:我們必須遵從上帝的命令。你們從起初所聽到的命令就是:你們要以這命令為生活的中心。(約貳5~6)
¨O心得主題:【要以這命令為生活的中心】
約翰貳書這信的主旨是「融合」,務要使教會中不同的肢體和諧融洽。斯托得感嘆:「太多時候,我們竟然笨得任由教會變成四分五裂。」這樣的話,應該要使我們的心大受責備,好好悔改,走向真道。
首先,真理與愛心必須融合起來(約貳1~2)。約翰要我們「在真理中相愛」,保羅希望基督門徒「用愛心說出真理」。這兩位使徒都強調真理與愛心無法分割,二者都是源於聖靈。
然後,愛心與順服應該融合一起(約貳5~6)。真正願意順服的人是因為愛,選擇愛的人就能順服,順服與愛心循環不息。
第三,耶穌是神與人的融合(約貳7~10)。假教師「公開否認耶穌基督降世為人這事實」,他們不承認耶穌是神而人的事實,這並非「基督論」的小異處,而是敵基督的大事。
近些年來,台灣教會界颳起許多「異教之風」,迷信教會增長的領袖們像「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弗四14)守舊的教會又多半衰退式微,疲軟不已。一般信徒被「傳統教會」和「新興教會」之間的張力拉扯得很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失去了屬靈「生活的中心」,就會被捲到鬥爭的漩渦中無法自救。
D.A.卡森說:「重點不在於誰『進步』,或者誰是『傳統主義』:進步可以是正面或負面的,而傳統主義也可以是正面或負面的。就這些標籤本身而言,它們經常淪為被操弄的工具,並對釐清真相毫無幫助。真正的癥結在於是否能夠持守使徒的福音,是否繼續延伸基督的教導。這才是歷久彌新的試驗。」這樣的命令才是我們「生活的中心」。
聽聽一位老傳道人的智慧哲學:
「你說我跟不上,
朋友,我一點也不否認。
然而,一旦我知道什麼是『跟得上』。
我就情願跟不上。」
最後,我要附上一篇加克史密司牧師的屬靈好文章,感謝Pearl姊妹的辛勞,應我的邀請,逐字將它打出來:
【我所學到的功課】 book豐收傳奇ch.9
很多教會的成立,都有他們各自不同的經歷,並不是彼此模仿而來的。往往一個牧師會因為迫切地要他的教會成長,而使用錯誤的方法。他們努力去研究那些成功的教會,觀看他們的節目,注意他們傳道人與信徒的關係,就把這些全都抄襲下來,如法炮製,結果卻一點用處也沒有。上帝對每一個人的工作有不同的帶領。各地的加略山堂,也是由每一個不同的人所建立的,他們各有上帝不同的帶領,所以工作很成功。
餵飽羊群
當我剛出來傳道的時候,我是在一個有宗派背景的教會裡,他們很注重傳福音,我們必須每一個月向上面報告,有多少人得救,又有多少人受洗。教會最初的目的,乃是向全世界傳福音。我每一堂的講道也都是傳福音,要人接受耶穌成為他們的救主。
但最令我困惱的是,我辛苦所準備的信息,原是可帶領幾百人信主的,可是來聚會的,卻清一色是基督徒,連一個不信的人也沒有。那些前來聚會的人,我都叫得出他們的名子,曉得他們是已經信主的。難道我要向這些已經信了主的人傳福音嗎?我就指責這些信徒,沒有照著上帝所要他們去做的-帶他們的鄰居何不信的朋友來,他們的生活失去了見證,沒有符合聖經所說的標準。他們卻不知道他們的牧師因過分著重傳福音,而忽略了去餵養他自己的羊群。
從傳統上來說,教會最早的目的,是要把福音傳遍全世界;但是依照聖經而言,保羅在以弗所書第四章告訴我們,教會的目的乃是要建立基督的身體,才可以完成宣道的工作。教會要把信徒帶領到成熟的地步,在信裡合而為一,使他們不再做小孩子。我只是偏重在悔改和受洗這方面,而沒有將信徒的靈性成長栽培起來,使他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成熟。他們信主多年,卻仍然是個屬靈的小孩子。這是我所需要學習的第一個功課。
第二個我需要學習的功課是,我的信息是出自聖經的金句,前後並不是一致的。一個主日,我的信息是來自馬太福音,下一個主日卻來自以賽亞書,再下一個主日又來自啟示錄,以後又來自創世記。我只選擇那些我感到興趣的金句,或者是上帝對我說的那節金句。最令我傷腦筋的就是下一次該講甚麼題目,我要在聖經裡尋找,直找到那一節聖經,是適合我下一個星期所要講的道。
我發現這種主題式的講道法,最多只能維持兩年。過了兩年我就變得枯乾了,不得不更換另一個教會。
我們在杭廷頓海濱的那個教會,滿了兩年就不得不離開,因為所要講的都已經講過了。但是我們喜歡杭廷頓海濱那個地方,我們那個小女兒才剛剛入學,我們不想搬家,我就不得不再繼續找尋講道的題目。那時候我正在讀一本書,叫《使徒約翰》,作者是基夫•湯姆士。其中有一章,他列出約翰壹書的大綱來。當我細讀他的那個大綱的時候,就發現其中有不少良好講道的題目,至少有四十個。於是我決定在主日早晨,把整個約翰壹書,一段、一段地講下去。我就在那個教會多待了一年。我買了幾本有關約翰壹書講解的書,用心研讀使徒的教訓。我把基夫•湯姆士的約翰壹書大綱擴大,足足講了一年之久。很奇妙的是,就在這一年,教會人數大大增加,是以往我們從來沒有見到過的。信徒們充滿了喜樂,他們與主同行,也有力量來對付罪,並對自己的得救有確實的把握。當然,有三個原因:約翰為什麼寫這書信,上帝的話是不會沒有效果的,它在人的生命裡面做工。
所以這是我所學到的第二個功課,解經式的講道勝過主題式的講道。到了那年年底,我們仍然不想離開杭廷頓海濱的那個教會,我打算下一年度要講羅馬書。有一個神學院的教授告訴我們說,這一卷的書信,可以改變一個教會。我又買了很多解經的書,講了兩年,這時候教會的人數增加了一倍。聖靈在人心裡面做工,我發現上帝的慈愛,以一個嶄新的方式運行在人的身上。然後,我就買了一本哈利所編的聖經手冊。在這一本手冊的第八百一十四頁裡,哈利先生主張每一個教會都應該有一個集體的讀經計畫,並討論牧師上個禮拜在這章聖經上所講的那一部分。
我學到的第三個功課是,我開始要求信徒把整本聖經都讀過一次。每一個星期要讀十章,我的講道是出自他們讀的那些經文裡。我在教會裡使用這個方法,已經很多年了,終於看到信徒們把整本聖經都讀了一次。
這兩種新方法,由主題式講道改變成解經式,及帶領信徒讀完整本聖經,使我學到了很多。第一,我發現那幾年的主題式講道,我並沒有真正注重聖經。雖然我每一篇的講道都是出自聖經,但是與聖經的教訓並不平衡。例如,聖經上說到救恩,包含了上帝與人兩部分。我所講的則偏重在人的那一方面上,我鼓勵信徒要多禱告、多做見證,奉獻他們的生命來事奉主。可是當我把聖經一卷卷地讀過之時,我才發現,其實有很多地方,都是講到上帝在人身上所做的工,遠超過人對上帝所做的。
舉一個例來說,在主題式的講道上,我往往偏重在我們必須要為上帝做工,上帝才會對我們有所反應。我是以人為主動的,上帝為被動的,如果你給上帝,上帝才會多給你;如果你肯開口來讚美,上帝才會與你同在、祝福你;如果你能領人歸主,你就會像天上的星一般發光。
現在我才領悟到,上帝是永遠採取主動的,我們可以用以弗所書為例,保羅在頭三章都是對教會講到上帝對人所做的事。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祂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然後他就把那些福氣,一一都列舉出來,直到第四章他才講到人的責任。
上帝一直是主動的,保羅才教導人要向上帝反應。
我看到當人開始明白上帝是誰,祂成就了些甚麼時,人才會有所反應去熱心事奉主的。如果他們不清楚上帝為他做了些甚麼,就不會有這樣的反應了。
建造在磐石上的教會
其次我所領悟到的事,就是傳福音的工作乃是一個健全的教會裡的自然產品。在我早幾年傳道的時候,我一直叫信徒出去領人歸主,結果收效很少。當我用上帝的話來餵養教會的時候,我們就有更多的人信主而受洗,人數就漸漸增加起來,第二年便加倍。因為信徒的靈性都健壯了,就可以自動出去領人歸主。
然後奇妙的事就發生了,每逢聖誕節和復活節,教會就有人滿之患,那些每年只來教會一兩 次的人,那一年全都來了。為了應付地方不夠的困難,我們就在主日學上完之後不再有禮拜。我們將兒童主日學和成人主日學同時舉行,因為過去曾有很多人參加過主日學,就在禮拜之前離開了,沒有機會聽到福音。所以我們在那一天,就把成年人都集中起來,使他們都有機會來聽福音。我們也把小孩子集中在一起教導,不讓他們在大堂的禮拜中,吵吵鬧鬧打擾成年人聽道。後來我們就舉行兩次的主日崇拜,因為兒童主日學是和成年人主日崇拜同時舉行的,所以那些教主日學的老師們,也要給他們一個參加主日崇拜的機會,這樣,主日學老師的人數也可以增加了。
一個主日有兩堂的崇拜,可以使人數加倍。因為有些人喜歡早來,有些人則喜歡晚點來。在奉獻方面,我們也可以有兩批人來支持教會。一批人的奉獻用來做教會的用途,另一批人的奉獻做宣道之用。後來我們又改以三分之二的奉獻做宣道之用,三分之一做教會自己的用途。
最後,我所學到的功課是,建立一個堅強的教會,需要成立家庭查經小組。有不少人請我們到他們中間開始一個查經班,所以家庭查經也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在這些家庭查經小組裡,我有套新的教導方法,不像主日講臺那般嚴肅,我可以很自然地坐在那裏講,他們也可以自由地發問,大家可以活活潑潑地在一起討論。我發現他們都很留心地聽,因為在主日崇拜當中,他們坐三十分鐘聽道,很容易疲倦;但是在家裡,我們可以坐上一個半到兩個小時。往往在我停下來的時候,他們仍會感到意猶未盡。
當我開始建立加略山堂的時候,我們成立了幾個家庭查經小組。星期一的晚上是為青年人的,我們在科斯大米沙一個家庭的客廳裡。後來人太多了坐不下,他們就坐到餐廳和廚房裡,有的則坐在樓梯上,或走廊上,於是我們就興建了我們第一座禮拜堂,剛鋪好了地板,他們就席地而坐,我也和他們坐在一起。那時候有好幾百個青年人,都是從「嬉皮」社會裏出來的。他們很喜歡有老師坐在他們中間和他們談話,比講道更好。在這裡,我就很自然地教導他們上帝的話語。我和他們講到上帝,和祂的國度。他們可以翻開聖經,整整一個小時坐在那裏,聚精會神地聽我說。往往半小時的講道,會有人開小差走掉,但是一個小時以交談的方式教導,就不會如此。
我們要深入淺出地教導上帝的話。傳統的方式是很難做到這點的,因此教會老是不能夠成長,而令人深感氣餒挫敗。我們看到全國各地的加略山堂成長得那麼快,是因上帝的能力進入到人的生命裏面。我們的目標,就是使上帝的國度豐收,讓上帝的名大得榮耀。
神的道與靈兼備
另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完全讓聖靈來解釋祂的話。主耶穌曾說,真理聖靈來到,要教導他們所有的事情,使他們能想起祂的話。保羅也說,一般人不能夠明白,只有屬靈的人才能夠明白。所以,要以上帝的靈,用上帝的話,來改變一個人。
有很多教會聖經教得很好,只是他們否定了聖靈的工作,而變得僵硬死板。人們頭腦的知識是有了,卻不能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另一個極端是,有些教會太著重追求聖靈的表顯,而忽略教導上帝的話,便流於情感衝動。所以上帝的話和聖靈的工作,兩者應兼顧而平衡。如此,你就能看見是上帝的能力,使教會成長起來,建立基督的身體。
在加略山堂,我們堅信上帝的帶領和上帝的供給,所以我們從來不愁沒有錢。很多我們的教會不會傳遞奉獻盤或袋子,只是放一個奉獻箱在進口的地方,任人自由把奉獻丟進去。上帝的家永遠不會面臨窮困和破產的。我們教導每一個傳道人,上帝必供給我們的需要。上帝並不需要人來支持祂,只有人才需要上帝的支持。有不少教會的人,往往使用人的方法去籌錢,結果有的人之所以離開教會,全是因為他們沒錢可奉獻而感到不好意思。我們絕不讓這類的事發生在加略山堂,我們也絕不向人募款。正如保羅所說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是上帝所喜愛的。
如果你問那些來到加略山堂的人,是甚麼最感動他們?你會聽到種種因素,但最多的就是這裏有溫暖、有愛、有敬拜,上帝的愛充滿著祂的百姓。你可以常常看到有人彼此擁抱、歡笑和喜樂,氣氛是那麼地自然和虔誠。他們的服裝都很樸素,不像有些教會個個盛裝而來。你在這裡穿得太漂亮了,反倒感覺彆扭。
加略山堂的音樂既新鮮又活潑。常常有一小隊帶領大家唱詩,使用吉他、鼓和鍵盤來伴奏。有不少詩歌是他們自己做的,像其他加略山堂一樣,往往會有某個青年人,教大家唱一首新歌,並說是主在那個下午給予他的。
很多教會的組織和規則,定得太嚴苛,使信徒失去自由發揮的餘地。在加略山堂,我們在上帝裡面,一切都是釋放的,如魚得水一樣順暢。使徒行傳上說,信徒們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這四點早期教會的特徵,也是加略山堂的特徵。我們也著重這四方面的事工,我發現我們因此也和早期的教會一樣,主把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我們。當我們眼見主的工作,結出奇妙豐碩的果子,我們的結論乃是「榮耀歸於上帝,祂成就大事」。
ÿ愛、學習與成長Ⅵ 李子的靈修日誌 005 20121031
ä經文:約翰壹書第五章
%鑰節:1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上帝的兒女。如果我們愛一個作父親的,也一定愛他的兒女。
2 由於我們愛上帝,並遵守他的命令,我們就知道我們愛他的兒女。
3 遵守上帝的命令就是愛上帝;他的命令並不難於遵守, 4 因為上帝的每一個兒女都能夠勝過世界。使我們勝過世界的,是我們的信心。 5 誰能夠勝過世界呢?只有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的人才能勝過世界。(約壹五1~5)
¨O心得主題:【三個試驗】
如果把約翰壹書整卷連串起來,我們就知道約翰所討論的是基督徒的身份驗證問題。真基督徒有三個方面要經過生命的試驗,奇妙的是斯托得和D.A.卡森都異口同聲的歸納出此一致的「試金石」:
第一,真理的試驗:「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上帝的兒女。」(約壹五1)晚年居住在以弗所的約翰,面對諾斯底主義的挑戰,他毫無畏懼的站出來見證「耶穌道成肉身的真理」,指責林綏是說謊者、大騙子,堅固了基督教的教義。
第二,倫理的試驗:「遵守神的命令」(約壹五2)是測試一個人是否公義正直的唯一標準。我們不可能嘴巴說愛祂,卻不順服祂的教訓。一方面自稱與神契合,另一方面卻在黑暗中過生活,這種人根本「不認識」神。D.A.卡森勇敢的說出真話:「最光耀的真相,就是在基督教的道路上,真理和道德是連結在一起的。信仰的宣告和更新的生活並肩同行。任何其他方式,不是迷信,就是虛偽。」
第三,團契的試驗:總歸一句話,「一定要愛自己的弟兄姊妹」(約壹五1)。每一個門徒都必須委身在基督徒群體當中,緊密的關係猶如骨肉相連。世人都知道「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道裡,人是群居的動物,我們不可能離群索居。給我愛,其餘免談!
斯托得說:「基督徒如果沒有正確的信仰、敬虔的順服,以及對弟兄的親愛,就不是真基督徒,他仍未重生,因為從神生的必會相信、順服、相愛。」
聽聽一首我好喜歡的詩歌:「我相信一山崗名叫各各他」
1.當我們走過變幻莫測的塵世 有些事情常令人疑惑 但是世上最重要的一些事情 我們卻完全不能掌握
2.我相信那被釘十架的主耶穌 有能力使新生命來臨 因祂使我全改變賜下新生命 十字架使我生命更新
3.我相信這個短暫虛無的生命 有一天將要歸於無有
但信心卻能勝過黑暗與死亡 並領我會見我的良友
我相信一山崗名叫各各他 我相信這永恆代價
當歲月漸漸消失 世界成過去 我仍然依靠古舊十架
ÿ愛、學習與成長Ⅵ 李子的靈修日誌 004 20121030
ä經文:約翰壹書第四章
%鑰節:7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要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上帝來的。那有愛的,是上帝的兒女,也認識上帝。 8 那沒有愛的,不認識上帝,因為上帝是愛。 9 上帝差他的獨子到世上來,使我們藉著他得到生命;上帝用這方法顯示他愛我們。 10 這就是愛:不是我們愛上帝,而是上帝愛我們,差了他的兒子,為我們犧牲,贖了我們的罪。 11 親愛的朋友們,既然上帝那麼愛我們,我們也應該彼此相愛。 12 沒有人看見過上帝,但我們若彼此相愛,上帝就在我們的生命裏,而他的愛藉著我們完全實現了。 17 這樣,愛就藉著我們完全實現了,使我們在審判的日子能夠坦然無懼;我們確能這樣,因為我們在這世上有跟基督一樣的生命。 18 有了愛就沒有恐懼;完全的愛驅除一切的恐懼。所以,那有恐懼的就沒有完全的愛,因為恐懼和懲罰是相關連的。 19 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了我們。 20
若有人說「我愛上帝」,卻恨自己的弟兄或姊妹,他就是撒謊的;他既然不愛那看得見的弟兄或姊妹,怎麼能愛那看不見的上帝呢?
21 所以,基督這樣命令我們:那愛上帝的,也必須愛自己的弟兄和姊妹。(約壹四7~12、17~21)
¨O心得主題:【真實的愛】
我一直思想不透,為什麼現在很少再看見「彼此相愛」在教會裡體現出來?回顧過去二十年,除了曾經在團契中、小組裡偶然瞥見愛的光影外,似乎已不容易再嗅到愛的味道。縱觀近幾年,基督徒的愛更不容易現蹤了──若要找到它的蹤跡,或許在幾間小教會還可以尋得一點蛛絲馬跡。台灣主流教會忙增長忙得不可開交,哪有時間愛來愛去啊!一般大教會訂定年度目標時,會以復興為主體,以人數為目標,都在「量」的方面做文章,鮮少會注意到「質」的充填。
在約翰的另一處記載(約十三)中,我們可從耶穌的教訓,發現幾件重要的事:
第一,耶穌在最後的晚餐後頒布了祂的誡命:「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三34、35)而約翰也在此呼應了主的話語:「沒有人看見過上帝,但我們若彼此相愛,上帝就在我們的生命裡,而祂的愛藉著我們完全實現了。」(約壹四12)很顯然的,基督門徒就是神在這世上所揀選的代言人,並且是為愛代言。
更重要的,「我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這樣的特質會讓未信者主動的認識我們的身份,在這樣的氛圍下,福音甚至可以不傳自開。「彼此相愛」果然是傳福音的最有效方法──當初我個人就是因此被吸引住,而進到教會的。
那為什麼現今基督徒不再彼此相愛了呢?我從約翰福音第十三章找到一點端倪,希望我沒有領受錯誤。
耶穌在頒布新誡命前,發生了兩件事,一是「為門徒洗腳」,二是「猶大離開了」。如果這兩件事是耶穌宣告新命令的前提,我們就得更加專注它們所要表達的原則。
沒錯!自高自大的人只會等著別人來服事他,這種人看不見擺在前頭的十字架,只會「爭論誰為大」(路二十二24)。諷刺的是,就在耶穌被賣的當夜,門徒依舊對此喋喋不休的討論著。非得要耶穌束起毛巾做示範,親自洗了他們的臭腳丫子,免得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僕人的職分。低姿態的人才能發揮出真正愛的力量。
另外,錯誤的人只會做表面工夫,表裡不一的人皮笑肉不笑,你能愛他、包容他、原諒他、饒恕他、給他機會,但你無法和他「彼此」相愛。猶大這當口想著的是如何填飽錢囊,可沒空和你做SPA腳療。愛對他來講是那麼的不切實際,耶穌當然不會隨便把珍珠丟給豬吃。
唯有真實相愛,才有可能體現神的國度降臨。「若有人說『我愛上帝』,卻恨自己的弟兄或姊妹,他就是撒謊的;他既然不愛那看得見的弟兄或姊妹,怎麼能愛那看不見的上帝呢?」神的國就在我們心裡,那真實愛弟兄姊妹的,會常常看見神的國為他而開。
ÿ愛、學習與成長Ⅵ 李子的靈修日誌 003 20121029
ä經文:約翰壹書第三章
%鑰節:10 上帝的兒女和魔鬼的兒女有很明顯的區別:那不遵行公義、不愛自己弟兄姊妹的,就不是上帝的兒女。11 你們從起初所聽到的信息就是:我們要彼此相愛。 12 我們不要像該隱。他屬於那邪惡者;他殺死了自己的弟弟。他為甚麼殺死弟弟呢?因為他的行為邪惡,而他弟弟的行為正直。 13 所以,弟兄姊妹們,要是這世界的人恨你們,你們不必驚奇。 14 我們知道我們已經出死入生了;我們所以知道是因為我們愛弟兄姊妹。那沒有愛心的,仍然處在死的權勢下。 15 凡恨自己弟兄或姊妹的,就是殺人的;你們知道,凡殺人的,就沒有永恆的生命。 16 基督為我們犧牲生命,從這一點,我們知道甚麼是愛。那麼,我們也應該為弟兄姊妹犧牲生命! 17 一個富有的人看見自己的弟兄或姊妹缺乏,卻硬著心不理,怎能說他愛上帝呢? 18 孩子們,我們的愛不應該只是口頭上的愛,必須是真實的愛,用行為證明出來!(約壹三10~18)
¨O心得主題:【我們要彼此相愛】
有時候我們會誤以為活著的人才是正確的,而「短命的人」則是該死的。不過,從該隱和亞伯的例子中(創四),神卻直言:「該隱屬於那邪惡者,他的行為邪惡,而亞伯的行為正直。」(約壹三12)我們的主藉著老約翰的口安慰凡屬於神的兒女:「所以,弟兄姊妹們,要是這世界的人恨你們,你們不必驚奇。」(約壹三13)(正直又屬靈的人導致被殺身亡,竟沒有亨通順利?這就是「成功神學」永遠講不通的地方。)
相對的,在此我們要處理的是:不論別人如何恨惡我們,我們依然要以愛相待。這樣的愛不僅是耶穌的命令,也是我們效法基督捨命的愛之具體實踐。
首先,消極的方面要徹底清除我們內心的仇恨。因為,「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殺人的;你們曉得凡殺人的,沒有永生存在他裡面。」(約壹三13)這話儼然是對我們最直接的當頭棒喝,而耶穌更把「怒氣」和「殺人」連在一塊兒談論(太五21~24)。我覺得,長期脾氣不好的人(當然包括我)應該切切深思默想這段經文。華倫魏斯比說:「問題主要不在於『你做了什麼?』而是『你想要做什麼?』如果你有自由可以隨心所欲,你會做什麼?就是因為這樣,耶穌才將恨與謀殺、情慾與姦淫(太五21~30)等同起來。在神眼中,恨與謀殺在道德上是相同的,如果沒有加以約束,它也會導致謀殺。」
另外,積極方面我們應該更主動提供弟兄姊妹所需的協助。「一個富有的人看見自己的弟兄或姊妹缺乏,卻硬著心不理,怎能說他愛上帝呢?」(約壹三17)罪除了指著「做不該做的事」,也包含「不做該做的事」。華倫魏斯比講過一個真實的小故事:在一次見證聚會中,有一個年輕的母親承認,她似乎永遠找不到時間可以靈修。她有幾個小孩要照顧,時間根本不夠用。有一天,教會的兩個女士出現在她家門口,直接了當的說:「讓我們來接替妳,妳到房間去,開始靈修吧!」經過幾天這樣的幫助,這位媽媽終於能夠發展自己的讀經生活,每天的時間需求不再令她煩亂了。「如果我們想要在內心經歷並享受神的愛,就必須愛別人,甚至必須犧牲自己。」有愛就方便,沒有愛就不方便。
「我們的愛不應該只是口頭上的愛,必須是真實的愛,用行為證明出來!」(約壹三18)
ÿ愛、學習與成長Ⅵ 李子的靈修日誌 002 20121028
ä經文:約翰壹書第二章
%鑰節:3 如果我們遵守上帝的命令,我們就知道我們認識他。 4 若有人說「我認識他」,卻不遵守他的命令,這樣的人是撒謊的,真理跟他沒有關係。 9 如果有人說他生活在光明中,卻恨自己的弟兄或姊妹,他仍然是在黑暗中。 10 愛弟兄姊妹的,就是生活在光明中,他不會使別人失足犯罪。 15 不要愛世界,或任何屬世的東西。如果你們愛世界,你們就沒有愛天父的心。 16 一切屬世的事物,好比肉體的慾望、眼目的慾望,和人的一切虛榮,都不是從天父來的,而是從世界來的。 17 這世界和一切屬世的慾望都正在消逝;但是,實行上帝旨意的人要永遠生存。(約壹二3~4、9~10、15~17)
¨O心得主題:【從永恆的眼光看事物】
約翰壹書第二章的經文給我很大的衝擊,因為我不知道這世上有哪位聖徒可以通過這樣的檢視還能存留的。我們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是完全的「遵守了上帝命令」,若「這樣的人是撒謊的,真理跟他沒有關係」(約壹二3~4),恐怕信基督教是一條極艱辛的道路;再說「愛弟兄姊妹的」,不少教會內部的爭吵其來有自、淵遠流長,他們信徒之間的不合早已臺面化,都要將之歸類到「住在黑暗中」(約壹二9~10),實在有點說不過去,況且挑起爭端的始作俑者很可能就是教會的領袖呢。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神或許就是要以此來更新我們、復興教會。只要我們有主的同在,大可不必害怕這樣的檢驗與煉淨──「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二十二31、32)
面對神的話語,我們最好的應對之道是順服,而且要嚴正以對。我們不可小覷神的修剪能力:「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乾淨了。」(約十五2、3)
使徒約翰鄭重地說:「有上帝的生命的,應該照耶穌基督的言行生活;這樣,我們才有把握說,我們有祂的生命。」(約壹二5)否則,只是待在教會很久的人,可不一定都是「屬神的兒女」啊!
華倫魏斯比舉了一個很貼切的例子來說明這樣的人:「一個不相信耶穌的人就是『魔鬼的兒女』。他可能道德高尚,甚至有虔誠的宗教信仰,可能假裝是個基督徒。但是,因為他從來沒有『從神而生』,親自經歷屬靈的生命,就仍然是撒但的『兒女』。一個偽裝的基督徒(這種人很常見)就好像一張十元的偽鈔一樣。假設你有一張偽鈔,卻一直以為那是真鈔。你拿著它到加油站加油,加油站的經理又用它來買別的東西,賣東西的人又用它來買雜貨,雜貨店老闆把它跟另外四十九張十元鈔票綑在一起拿到銀行去,銀行出納員說:『對不起,這張鈔票是偽鈔。』這張十元鈔票在市面上流通時,可能做了許多好事,但一旦出現在銀行,其真面目就無所遁形,不能再流通了。偽裝的基督徒也是如此,他今生可能做了許多好事,但在面對最終審判時,卻要被拒絕。」
因此,約翰要我們從生活的基本面做起:「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壹二15~17)基督徒唯獨「從永恆的眼光看事物」,才能勝過這個醜陋的世界。所有經不起時間考驗的事物,都會被永恆所淘汰。D.A.卡森把話說得很清楚:「相對於永恆中的千億年,如果我們為自己開的車款、學歷或收入的高低、藏書的豐富、名字出現在頭條新聞的頻率而感到沾沾自喜,似乎有點愚蠢。那時,你是否得過奧斯卡金像獎,不會比你是否忠於配偶更重要。你是否曾經是一個籃球明星,不會比你慷慨地施捨自己的財富更重要。」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壹二17),阿們!
如果,我們到現在心中還有任何恨弟兄姊妹的地方,趁此機會放下吧!比起我們對永恆生命的渴慕,選擇饒恕才是我們該走的路。
ÿ愛、學習與成長Ⅵ 李子的靈修日誌 001 20121027
ä經文:約翰壹書第一章
%鑰節:1我們寫這封信向你們陳述那從起初就存在的生命之道。這生命之道,我們聽見了,親眼看見了;是的,我們已經看見,而且親手摸過。 2 這生命出現的時候,我們見到了;因此,我們向你們見證,並傳揚那原來與天父同在、而且已經向我們顯現了的永恆生命。 3 我們把所看見、所聽見的也傳給你們,好使你們能跟我們共享團契;這團契就是我們跟天父和他的兒子耶穌基督所共有的。 4 我們寫這些是要讓我們大家的喜樂滿溢。(約壹一1~4)
¨O心得主題:【靈修日誌】
我實在不需要再贅言有關寫日記的好處。
大概十年前,愛妻約我寫靈修筆記,把每天的讀經心得整理成文字,表面上是為了應付教會的要求,以符合教會對同工的規定,可以如期繳交作業,讓牧者檢查批改;但是,實際上獲益最多的卻是自己,如果我們真心的委身在神的話語上──在基督裡,就算有錯誤的開始,也可以導向正確的結果。我和愛妻協定,日後要把這份「屬靈資產」當作「傳家寶」,留給我們的子孫繼承,讓他們明白其祖先是如何認識神、相信耶穌、追求聖靈的,將真實的信仰歷程活生生的開展眼前。
在過程中,我慢慢的發覺自己不是解經家、不是屬靈的牧羊人、也不是專業的神學工作者,因此我不必向對我提出質疑者反駁,不需解釋辯論,不用見招拆招。個人日記嘛!不嚴謹也就算了,只不過記錄些心裡的想法,其中當然有許多不成熟的論調、偏差的觀念、錯誤的思想。不過,我真實的明瞭這些非得在成長過程中存在不可,它們是信仰長大成熟不可或缺的充要條件。沒有跌跌撞撞的學步期,就無法有日後的穩健步伐。
最重要的是神如何看我們。「神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神是看內心。」(撒上十六7)我們的內心若是呈現出真摯的禱告、誠懇的呼求、赤裸的悔改,即便是抱怨、控告、自責、發怒、批評、憤恨、憂愁、悲傷、咒詛、謾罵、胡言亂語、語無倫次、歇斯底里,甚至是對神生氣,在基督裡都有可能變成美麗的「詩篇」。
正如神有豐富的情感,按著神形象而造的人也有各種情緒,適當的表達出來,不僅不是病態,反而是健康的釋放。壓抑使人變得冷漠(彼得史卡吉羅說:「很不幸的,這樣的冷漠常常是教會門徒訓練所結出的果子。」),我們應該有健康的情感和靈命的默觀之平衡。
畢竟,日記的內容幾乎都是我真實走過的路。所陳述的「這生命之道,我們聽見了,親眼看見了;是的,我們已經看見,而且親手摸過。」(約壹一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