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昌的讀書心得071129
教會在職場p.139~174
周聯華牧師曾提過,對於現今『教會的合一』感到挫折。所以他認為台灣復興之路根本遙不可及。
如果,有另一種比合一、禱告運動、外展、拓殖、教會活動,和其他種種方法更快速又有效的方法來得著城市──而且合乎聖經的教導,我們用不用?
這方法很簡單,而且已經呼之欲出。
想知道嗎?
先問你一個聖經的常識:『約瑟為何受到法老的重用?進而成為轉化全國/社會的重要人物。』
Why?
俊昌的讀書心得071128
我要鄭重推薦一本好書中的好書:教會在職場http://www.hosanna-tod.com/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EC017&Category=177866&Rcg=#
職場信仰運動。彼得.魏格納在本書中指出,自從宗教改革運動以來最關鍵性的教會模式轉化,也就是核心教會與延伸教會之間的連結工作。「每週聚會一次的教會」與「職場中的教會」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鴻溝,雙方各有其獨特的文化和準則。這兩股能力如果能和諧共榮,將大大有助於兩個領域中的信徒完成神所賦與的命定。
神的子民不僅在主日建造教會,他們天天都在建造教會。每週有五至六天的時間,他們投入「延伸教會」中。魏格納在本書中向基督徒說明,如何擴展他們的眼界以及活出信仰──不論在教會聽道的時刻,或是在上班的時間。
主耶穌曾在工作中服事,我們也應當如此行。除非透過我們,否則職場的文化將不會轉化。《教會在職場》是一本有關職場轉化的革命性鉅著。它將幫助你了解你在職場所蒙的呼召,以及神隨時準備要使用你的工作。讓我們一起釋放教會的大能於職場中!
節錄一段內容:ch.6
...文化是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中,對於事物的價值觀和期待。教會有教會的文化,職場有職場的文化。這兩種不同的文化並存於基督徒當中,彼此間好像有不同的價值觀和追求的目標;說的是不同的語言,也擁有完全不同的習慣。因此將之放在一起比較是相當危險和不智之舉。
一般核心教會有雙層的事奉階級制度,「神職人員」、「平信徒」。神職人員是指牧養教會的人,而平信徒則是幫助他們牧會的人。平信徒就像作買賣中的學徒,他們永遠無法畢業,進入上一個階層。
作為一位職場中的牧師,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就像某文化中的少數民族那樣,必須克服所處環境中所充滿的歧視,才能完成他們所扮演的角色。
職場人士和教牧人員是活在兩個世界中。這兩個團體之間是一大片地雷區,下面埋著與金錢、貧窮、企業之靈有關的心態。這兩個團體不只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中,而且不是永遠和平共存的。「地雷區」是指長期以來彼此的誤解、敵意和衝突,這是我們應當竭力避免的;我們必須發展出ㄧ種對仇敵的防禦戰術。
神的旨意是要祂所有的子民團結成為一支勇往直前的軍隊,
以轉化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神命令我們管理這個世界...
俊昌的讀書心得071122
【犁歌】
這片美麗的田地已被犁盡
地面畸形土塊突起
岩石及歪曲根部暴露可見
去年的收成讓推土機剷平
我也這麼耙過我的生活
全部的歷史翻了過來
看看根部哪裡出了問題
直到我的臉上殘破,皺紋滿佈,充滿傷口。
夠了。這樣就夠了。
被連根拔起的,就讓它去吧
播種期待未來的長成。
我推犁把去年的證據翻出來─
農人還在耙,好種出一片綠,下一季。
俊昌事奉後的靈修心得2007/11/21 晚上
剛才去了一趟台南科大團契服事,分享將近一個半小時的信息。照理來講,現在應該是休息的時間了。翻了四頁的書,突覺聖靈充滿我心,快速的引導我寫了以下的啟示:
靈性操練真諦(The
Spirit of the Disciplines 作者:魏樂德Dallas Willard──獲1990年今日基督教雜誌年度讀者推薦好書獎。《屬靈操練禮讚》作者傅士德Richard Foster說:「這是近十年來最重要的一本書。」)這本書的第175、176頁提到「耶穌從獨處中獲得力量」,使我明白神在我身上的作為──七年了,好像事情原本就該如此發生/展似的…(以下要使用半詩半文的寫作方式敘述)。
我並不是沒有朋友。事實上,關心我的人很多。
但這個時期,聖靈就是引導我走在一條
回應神呼召的道路上
為了順服這樣的帶領
我來到了「曠野」
孤單一人
繼續往前走
獨處
「然後」
我感到這輩子從未有過的屬靈飽滿
透過獨處的屬靈操練
我真正得力又得力
以至我能面對每一個接踵而來的各式挑戰
原來,神是這樣預備我
聖靈刻意把我擺放在一個對的位置
「然後」祂可以如此這般使用我
在聖靈的引導下,那四十天的曠野生活,其實是耶穌的得力場所。
聖靈之所以把耶穌引領到曠野去,是為了確保耶穌能以最佳的狀態來面對試探。
聖靈也會因同樣的理由,將我們領到曠野去。
耶穌在曠野獨處期間,禁食超過一個月,「然後」上帝才容許撒但以食物、虛榮、能力來試探耶穌。唯有這樣,耶穌才能在最佳狀態下,經受撒但的試探,因為曠野是祂的堅強堡壘和得力之處。
耶穌並非為了自己而致力獨處,而是為了求取行善的力量而獨處。
(因持有「獨處即是失敗/軟弱/逃避…」的信念,我們常徹底誤解耶穌在接受洗禮後,受試探的處境文理──太四。我們從經文中看到,聖靈引領耶穌到曠野接受魔鬼的試探,便以為那豈不是把備受飢餓和孤獨之苦的耶穌,硬是推倒在撒但前面示弱。)
後記:
我終於明白上帝為何「必須」把我從事工中被人踢出來,沉潛內斂這七年,為的是預備我,叫我得力,「然後」成為祂手中合用的器皿。
獨處是一切靈性操練的根本。我們怎樣實踐靈性紀律的操練?可以來看看耶穌和起初跟隨祂的人,曾如何用大量時間來獨處。
人子/神子耶穌、使徒保羅,還有行政院長但以理,真的是按著另一種秩序來生活。
耶穌從獨處/曠野中獲得力量。你呢?
俊昌的讀書心得071121
千萬不要誤以為我的愛妻是英英美代子。煮菜遠比帶小孩輕鬆多了,她比我擔當更多的家庭責任呢!她請這七年的育嬰假,全心委身在教養子女中,是非常偉大的事奉。為了我的生命建造,她平均每天與我有一小時的心靈對話。是我最忠實的代禱者,最親密的屬靈夥伴,最靈敏的屬靈先鋒。她的愛、她的支持、她的扶助…,啊!才德的婦女,何等榮美呀!
俊昌的讀書心得071120
※我必須把教導著重在神的子民於耶穌快再來前要如何在「生命」上預備自己,好勝過末日仇敵的攻擊及罪惡的洪流,來承擔起復興及收割的使命,並裝扮整齊,等候新郎基督的迎娶。
※教會要脫離從夏娃吃禁果所帶來以知識樹原則行事的習慣,而改用生命樹的原則來行事。自人類始祖直到今日的教會一直有兩種相對比的對神的態度──亞伯式的和該隱式的。末日教會一定要回歸到生命樹的原則,才能真正被改變成為聖潔、榮耀、沒有暇疵的教會。真正的戰場就在我們內心的深處,我們務必要十分的儆醒、持續地尋求、倚靠主才能得勝。
※但審判也是神的愛,為要帶來潔淨。
※這世代(當然包括教會)真理混淆不清,教義上「惟我看見的是真理,凡與我不同的皆異端」的態度隨處充斥。
※而忠心跟隨主的神兒女的使命就是要幫助世上所有「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
※我們要有敬虔的紀律,從神的話語中被建造,真誠地隨時隨地敬拜主、尋求主,才能成為神在末日時要使用的器皿。
俊昌的讀書心得071120
其實我講到孤單、講到肢體連結,不是為了解決我個人的問題。
當神使用我──成為一個講員、成為一個教導者。我必須解決的是『普遍的問題』。希望我的暮鼓晨鐘,可以成為這世代的幫助。
我想神在我身上作工(如果我不讓神在我身上作工,我就不能作神的工)──使我有責任也有義務把領受的分享出來!
當神使用我──成為一個講員、成為一個教導者。我必須解決的是『普遍的問題』。希望我的暮鼓晨鐘,可以成為這世代的幫助。
我想神在我身上作工(如果我不讓神在我身上作工,我就不能作神的工)──使我有責任也有義務把領受的分享出來!
俊昌的讀書心得071116
「因著僕人般的事奉,社群得以建立。拆屋破頂的人,建立出一極棒的社群。」──奧伯格
孤單的痛苦
「全世界有好幾十億的人,應該有人可以想出一個法子,讓任何人都不會感到孤單。」
沒有痛苦比得上孤寂之痛。
「三十七歲的我,朋友怎會寥寥無幾?」自己是不是哪兒出了問題。
我揣測別人是不是太忙沒時間交朋友。
似乎「每個人的朋友配額都已額滿,不再接受新的朋友。」
或許「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孤寂。用工作來填塞每天的日子很容易.....但這是不夠的。」
來來往往,飛來飛去,找尋的就是一群能夠讓自己有歸屬感的生物。
我所激起的漣漪是大家的心頭共鳴:「你也這樣?我還以為我是唯一如此的呢。」
為什麼我覺得這麼孤單?為什麼結交知心好友如此困難?
倘若孤單是女性普遍的現象,在男性之中,它就更是盛行了。美國有百分之九十的男性缺乏知心的朋友(因著更保守更忙碌更不重視家庭生活的緣故,我們台灣男性硬是只願意承認大約只有百分之八十九)。不過我們情願避而不談。「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是孤單的,孤寂會讓人聯想到失敗。」孤寂,使人心刺痛。事實上,大家會在不記名的民意調查中承認孤寂,不過若要記名的話,他們會說自己獨立自主、一無所缺。
德蕾莎修女說過,孤寂是現代社會的痲瘋病。沒人願意讓其他人知道他們患了痲瘋。
在加拿大的「方舟之家」(為輔助弱智者與其家庭而設立),盧雲找到了他在哈佛或耶魯大學教書時不曾有過的東西:歸屬感、接納與家的感受。
「我們都帶著自己深深地瘡疤,就是我們孤寂的傷口。我們發現獨處很難熬,因此我們企圖假手於塞得滿滿的行程、看電視或是其他上百萬種的方式來逃避。」
史懷哲說過,「我們一直近若比鄰,不過卻都因孤寂而死。」
真正重要的事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人生最強而有力的兩種經驗是成就(achieving)與連結(connection)。抓住我們注意力、使我們投入心力的,多半不外乎這兩大類型。
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專注於成就,一心追求成就,淪為它的僕役;而在人際關係上,卻日益破產而貧瘠。
成就並非不好──只要是出於正確的動機,並以正確的方式達成。但它不能代替人際關係。惟一真正有意義的成就,是那些豐富社群生命的成就。
諷刺的是,為成就而成就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偶像。我從未聽過有人在人際關係上失敗──例如孤立、孤寂、沒有摯友──生活卻有意義而又充滿喜樂。一個也沒有。二十世紀的世界,充斥著功成名就、卻沒有朋友的人。
相反地,我從未聽過有人在人際關係上成功──那些勤於墾殖友誼園地、全心顧家、善於付出並且接受關懷的人──然而卻生活悲慘的。
不論我們的存款多麼微薄,無論我們在別人定義的成功階梯上踏的是哪一階,最後,大家都會發現,真正重要的乃是他人。
唯有人類才能填補的空缺
我們受造,為要體驗合一的美妙。這是何以孤寂如此痛苦的原因。
「神說要有......,就有了......。神看......是好的。」
上帝按著祂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一個人。上帝看著這個有祂形象的人,說:「不好。」上帝為什麼看著男人說「不好」呢?是因為祂偏愛女生嗎?
此時墮落尚未發生。罪啦、背叛啦,都還沒有發生。
人類與上帝正處於完美的親密狀態時,上帝卻說獨居「不好」。
這是「惟有人類才能填補的空缺」。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代替你我對人際關係的需要,甚至連上帝自己也無法代替。
即使這個人處於未曾犯罪的完美狀態,他若「獨居」,這就不好。
你是為社群而造的。這是上帝對你生命的期望。這是人類繁盛的條件。「社群不僅是一群人住在一起、彼此相愛。那是心靈復甦之處。」
不借赴湯蹈火的人際關係
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最白話的解釋就是,願意為彼此赴湯蹈火。
最孤立者的死亡機率,是那些人際關係健全者的三倍之高。換言之,和好朋友共享垃圾食物,要比獨自吃花椰菜要好。
如果你沒有自己的團體,但決定要加入某個團體,「你明年死亡得機率就減了一半。」
刊載在美國醫學協會期刊研究發現,人際關係來往密切的人其真正感冒的比例,是那些較為孤立者的四分之一。人際往來頻繁的人,比起那些人際關係較為孤立的人,較不易感冒,病毒較少、分泌的黏液也較少。(這不是我亂扯的。他們分泌的黏液較少。因為不友善的人比友善的人更自大(snotty,有「自大」與「盡是鼻涕」兩種意思。)
結論:你出生,是為了生活在神對社群的理想中,並且對此有所貢獻。這是你受造的目的。若忽視了這一點,其他盡屬枉然──無論你蓋了多少金字塔、履歷表看來有多顯赫。若忽視了這一點,人生就是失敗的。全心投入這項任務,去愛那些「有瑕疵」的人,即使沒有達成其他的目標,你都將活出高貴的人生。
作者:奧伯格/著 John Ortberg 校園書房出版
俊昌的讀書心得071115
我無法用不帶情感的客觀視野來處理「屬靈信仰」這個棘手的問題,好像我是在進行一個科學實驗,而被實驗的對象對於我或任何人都無關緊要似的。不論我怎麼努力深思熟慮和保持客觀,我也會在這些互動中掙扎。我別無選擇,因為真理對我而言太重要了。
有時候,當我在苦思一些難題時,我必須承認自己的極限。有許多我們可以學習的事物,但也有許多我無法得知的事。也許有些問題(甚至不是最應該問的問題)根本沒有簡單、方便、又顯而易見的答案。問題的本身可能太奧秘高深──面對這種問題時,我們怎麼回應,也許比我們最終能否找到答案更為重要。「有些事我們一直做錯」,這個問題很敏感,好像搔著一直不癒合的傷口。這個問題很危險...
我覺得自己好像站在高山懸崖的邊緣,直視著下面無底的深淵,心中充滿恐懼與疑惑。我想退到安全的地方,可是全身僵直在原地。因為我心裡想要、也需要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我發現自己不能不針對沒有回應的現況問些艱難的問題。然而,我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會造成威脅,一方面有可能讓我離開社群,使我不想再有任何互動;但另一方面,它也有可能讓我更加成長,使我更想進行心靈改革。
好書推薦:堅持一生的禱告When God Doesn't Answer Your Prayer
傑瑞‧席哲 Jerry
L. Sittser 美國麥種傳道會出版
※我們別無選擇,因為謙卑學習是成長唯一的道路。
※學習不僅是責任也是義務。
※大量閱讀是必須的!
※我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只不過我尚不夠成熟。
※由於目前在台灣多數客觀環境仍在錯誤中打滾的情境下,要堅持正確是相當不容易的事!
※任何一個時代,有思想的人都是很危險的。
我的愛妻已經開始覺得我寫的東西慢慢超出她的理解範疇,稍覺艱澀──但就像愛因斯坦的太太說的:我雖不完全認識相對論,但我完全認識愛因斯坦。
我作一點稍微的自我介紹:以前我是個標準的工作狂。這四年來,我們全家在晚上八點半就寢──刷牙、洗臉、晚禱加床邊故事(家庭祭壇),搞定這些,我們五口之家大約九點三十可以安然躺臥,進入夢鄉。因此,每早晨我可以在不被打攪的情形下,從容一小時看聖經寫日記,這四年所寫的筆記已有一千多頁,每頁大約六百多字。因為睡眠充足,上班就精神充沛。下午四點多學生放學,我從來不加班──我深信那是因為工作能力不佳或工作分配不當所致。我秉持的原則是,在不影響家庭和健康的情形下,盡心盡力努力工作。下班第一件事是去黃昏市場買菜──結婚十一年來,幾乎都是我下廚,我們很少吃外燴。回到家先幫三小孩沐浴,然後開始柴米油鹽醬醋茶、洗手作羹湯,每天都在過完整的家庭生活。週六早上是家庭禮拜時間。鮮少交際應酬,在正常情況下固定一週最多出外演講一次──我只能在家準備講章,無法常常常常常常常...(×n次)參加各式各樣的開會。刻意分別出來的是堅持過簡單穩定的生活。
熟知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個公共場合的開心果,學生們常常感染到我洋溢的喜樂。雖然我常寫出慷慨激昂又語重心長的言詞,不過我所過的日子是很美妙的。
五丁是一個施工中、正在成長的班級。導師是一個平凡的人、一個充滿好奇又特立獨行的傢伙,而且天生就喜歡有所創新──或許也是有這樣的使命。請大家多鼓勵我、質問我,我相信你們所教導我的,遠比我所能給你們的更多。在這些切磋之下,我想自己所帶出來的班級若有什麼價值,功勞是屬於大家的。然而任何對我個人的指教──包括錯誤、缺失、無知與天真的想法,以及其他的魯莽和愚蠢,都應由我一個人承受。「如果我有絕對無誤的真理,然而我所有對它的解釋都難免有錯誤,那麼我至少必須隨時容許我的解釋被更正。」
現今這個階段,我們像裹在繭裡的蛹,在羽化的過程還沒有來臨之前,我們還不是振翅高飛的蝴蝶。然而,任何一種蛻變都必須從某處開始,我們越早開始越好。
◎我們應該從創造「最大利潤」改為「合理利潤」,「不需要樣樣事情都做到極致。」
◎北歐國家所得高,但是生活簡樸,重視環保和家庭、人際關係、關懷弱勢,生活中自有一份美,「台灣應該多思考他們的價值,因為會塑造一個社會的集體情緒。」
◎我們不要太過強調經濟成長才是一切,因為人身還有其他事情也很重要,「經濟強悍但社會脆弱,人們會快樂嗎?」
一、我們知道一粒蘋果有五顆種子,但我們不知道一顆種子會有多少粒蘋果。
二、無敵鐵金剛:鐵磨鐵會磨出刃來,相同的,你們在無數的考驗之後,必會鍛鍊出堅韌的生命特質,蛻變出成熟的品格內涵。
三、從正面積極的角度去看事物: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的。不要和自己、和別人過不去,路是無限寬廣。
四、不可使誠實和慈愛離開你:失去財物、掉了成績、沒有勝利,都不算是頂嚴重的事,惟獨人格破產才是徹底失敗。
五、活出生命的色彩:如果你無法從別人的身上看見希望,那就讓別人從你身上看見希望。我們不一定能在任何場合表達自己的理念,但我們一定可以在每一個時刻活出榮美的生命。
靈性對話語錄
阿昌您好:
看完您的分享很讓我感動 這樣認真的基督徒是少見的 我也曾經有類似的經歷
所以也分析檢討過自己的狀況 與您分享一下.或許可以彼此討論
我覺得小組員未能深交有幾個可能原因
1.會友同質性較低:
都會區的靈糧堂(包括我所屬的台北真理堂) 很多是第一代基督徒 所以信主歷程.屬靈 背景.現況.異象差異較大(這跟校園很不一樣) 內在思想與屬靈的同質性較低 這是比較偏宣教型的教會.自由度高.規範較少 但因主攻外展與活動.所以內聚往往較弱 老宗派的教會深耕社區較久(我參加過長老會.循理會) 同質性較高感情也好 很多是第二代基督徒.或同家族.同中小學.鄰居 比較偏牧養型教會.不成文規矩較多.但也有一些其他問題
建議可以去社區型教會觀摩幾個月
也許可以平衡一下
2.小組聚會內容水準不佳:
建議小組中有人專心預備有啟發性與挑戰性小組題材 或自己自告奮勇預備.為小組長分擔壓力
也能建立小組的異象.藉此提升小組的同質性 我現在於校園團契小組用的是康希牧師與湖木教會的課程 效果不錯.只可惜不容易在教會推展
3.小組長未能成屬靈榜樣:
建議趕快找一位自己認同的小組長 這樣對雙方都好(只能說鯨魚很難牧養大象) 否則就自己擔任小組長.由牧師牧養自己
建立一個新的高同質性小組 因為同質性是G12的一個重要基礎
小組的英文是Team或Group 比方說棒球隊(baseball team)或魚群(fish group) 同質性高才能變強(team)或大(group) 內聚力才容易高
我目前也在做這樣的努力 也在重新認識自己的天賦與命定 好加入或建立一個新的小組(有主題的team)
如果有成效再往大的group邁進
供您參考 祝您 平安喜樂 福杯滿溢 ○○ 2007/6/28
最近我寫了兩封信(和中北部幾個朋有互動),想與您分享。希望能提供您一些另類的思考。我沒有一點憤怒,更沒有任何想指控誰的念頭。只是用了不同的角度/鏡頭,看見一些值得提醒我們的事(這些年來我雜七雜八的寫了不少自我心靈對話),如果這些火花能夠成為您在牧會上的輔助,您也可以修正使用給神的工人。
我並不希望看見自己的問題被檯面化,「解決我的問題」並不是我的原意和動機。我衷心期盼的是「藉此提供一個警示,讓教會在上者明白一些現況,知道某些教會邊緣人的心理感受。」
以下就是兩封信的內容:
俊昌寫了一封信
071018
請問:在傳統猶太教中,牧羊的民族,如何遵守安息日?我知道至少乳牛畜牧者是不能的。除非他們隨時都在享受主同在的安息。
在教會,我們折斷了多少压傷的蘆葦?我們吹滅了多少將殘的燈火?因為錯誤的教導,不對的神學素養,經年累月的教會術語…,使得我們在有意無意間迫害了尋找真理的慕道者。我們非常容易叫人「因小組稱義」,因聚會/禱告會/服事稱義。我們會告訴新人/會友:進入小組才是家人,在教會不要當客人;我們以為去參加早禱會才是真敬虔,才能有穩定的靈修生活;我們高舉參加禱告會/參與服事/常進出教會的人/奉獻很多的人…。畢德生說:「這些特色中沒有一項是和聖經稍微沾上一點邊的,沒有一項可在福音故事中找到一點明證,全部都是有案可查的屬靈弊病。」傳統猶太教的誡命、律條、規條共有613條之多,現今教會的「呼籲」更是五花八門。我深深相信「法利賽人」不是兩千年前的一個特定族群,而是千百年來一直存在的「人性傲慢」!
你猜,耶穌從小有沒有上過兒童主日學?初代教會中,一百個家庭裡有幾個人家中擁有聖經羊皮卷?(當時百姓民眾中的識字率呢?)2000年前的馬其頓城市內有幾個教會?在沒有電話、汽車、紙張...的年代,門徒究竟把握了什麼關鍵,使他們可以活在聖靈的復興中?而我們呢?區牧師常說:現今教會離神的心意越來越遠了。
我們可以放開僵化的頭腦幾分鐘,思想一下幾個有趣的問題:
(一)
假如耶穌牧養一個教會,他的信徒/會友人數大約是多少?是個大教會或是小教會?
(二)
假如耶穌是一個的牧師,他會如何牧養他的教會?他會不會發展出許多的教會增長策略?
(三)
假如耶穌是一個上班族(他曾是一個標準的木匠喔),他會不會一天到晚跑教會?又是每天清晨早禱會,又是周間禱告會、小組時間、核心同工會、福音小組、兒主教學、青少年輔導、外展事工、負責夫婦牧區、且是社青小組長、在學生工作中更是扮演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加上在下班後還很獻身的參加三小時的生命培訓課程呢!(不要懷疑,現今教會中真的有好些個這樣的帶職事奉超人/工作狂──隨便一數就找出一打人,包括以前的我;而且很受牧者的稱許哩!)
(四)
假如耶穌有一本週曆手冊,攤開他的行程表,他會如何規劃自己的時間?他會如何安排他的生活作息?
(五)
在聖經羊皮卷不易取得的年代,為什麼耶穌能對上帝的話語瞭若指掌?他是如何分別時間進修的?透過怎樣的操練使他能深刻的明白上帝的心意?
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我們大都心知肚明,只不過我們多半不敢回答,以免得費勁去改革自己的目前生活。尤有甚者的是,這叫我們情何以堪去的去面對被冠上不順服不委身的封號呢?別亂想,飯多吃,話少講。豈不知牧師們已被業績逼得走上絕路,不得不是個標準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虔誠實踐家。
耶穌稱呼誰是有福的人?虛心、哀慟、溫柔、飢渴慕義、憐恤人、清心和為義受逼迫的人。耶穌所宣揚的天國福音的基本內涵一直就是:傳福音給貧窮的人,醫治傷心的人,使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並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
我不認為「長期犧牲睡眠」來參加早禱會是對的。誠然,神不喜歡我們貪眠睡懶覺,但我們身體仍然是聖靈的殿,睡滿7~8小時仍然是神創造的自然律中對人的基本需求,不順服的人,必吃惡果。
為什麼在健康檢查中,常發現30歲的牧師,竟有著50、60歲的身體概況,我確信,那是標準的縱慾過度。不知保養顧惜聖靈的殿。(到底燃燒自己好呢?還是細水長流才對?)在教會/牧者錯誤的示範、鼓吹下,大家長期瘋狂的追逐業績的增長──太功利主義了!也太盲目了!
撒拉弗的敬拜給我們一個極佳的榜樣──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我非常認同葉光明牧師的領受:敬拜的時間應該是事奉的時間的兩倍。(拜託,求求大爺您,請不要再把這裡的敬拜和唱詩歌畫上等號了,好不好啊!)
匆忙、煩躁、急切、紊亂、慌張、緊湊、不停的動、團團轉、勞碌命、工作狂、壞脾氣、常失控、情緒不穩、沒有理智、給人壓力、逼迫他人、生氣暴怒、昏頭轉向、透不過氣、倉促、競爭、身不由己、汲汲營營、分身乏術、嘎不過來、勞累得直不起腰來、能者多勞(勞者快死)...
|
安息、平靜、穩定、柔和、慈憐、悠閒、喜樂、謙讓的心、大有信心、能等候、恆久忍耐、不急不徐、慢慢來才會快、可親近的人、傾聽、溫文儒雅、不慍不發、從容不迫、胸有成竹、遊刃有餘、成事於舉手投足之間、總是有空給需要的人、和平的能力、經省的擔子、容易的軛...
|
◎你很難去責怪這樣子的人,因為生命沒有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所以他們必須活在惡性循環之中。
◎匆忙並不是魔鬼造成的,因為匆忙本身就是魔鬼。
◎上帝從來不會引導人進到瘋狂氣喘、不能忍受的混亂中。
◎神恨惡「飛跑行惡的腳」是很有意思的:我們可以學習到一個功課,每當我們倉促急迫地去做某些事時,通常都會造成錯誤。我們愈是倉促行事,所犯的錯誤就愈大。
◎「忙碌」二字所代表的並非委身,而是背叛;不是虔敬,而是缺陷。忙碌一詞用在牧師身上,在我們聽來,就該像姦淫之於妻子,竊盜之於銀行家一般。那是一項嚴重的醜聞,極大的侮辱。
◎忙碌的人很少是過得快樂的。
◎不要和工作狂(和女強人)做朋友──因為他們沒空也聽不進去你的建議/心聲。
|
◎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
◎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
◎你們要靠主安息。我再說,你們要安息。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 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好好思想三件人生最重要的事:上帝到底呼召你去做什麼事?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是什麼?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中,有哪些是可以存留到永恆還算有價值的?
◎簡單的生活帶來滿足的喜樂。簡單規律的生活帶來穩定美好的成長。
◎蟄伏跟深度的休息,對所有生靈都是必要的。
◎慢工出細活。
◎讓!慢! 對,【讓慢】!
|
耶穌總是有一個品格:不匆忙的迫切感!
我想登一座山峰,但我不能去跟隨一個(群)瞎子來領路。我若因此被歸類為「不合群的人」、「不和睦的人」或「被孤立的人」,那就任他去吧!我的安全感並不建立在人的/環境的肯定上,我真的不想跟著他們一起建造巴別塔。
反省:自我檢討──【在我的生活中,我並不允許自己活在錯誤中。但是,我有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不允許別人說我有任何錯誤。】成為一個能夠被建議的人,是一個多麼困難的事,這是一個偉大的特質。難怪有人說要成為一個「領袖」的基本條件之一是「沒有主見」。(寬廣的心才能海納百川,才能給人安全感,也給自己得釋放。)另外更要檢討的是,「我們通常『反對』『值得反對的事』,然而在反對的過程中,卻發現我們『支持』一些『不值得支持的事』。」
求主幫助我:能夠提供指導而不支配他人,給予鼓勵而不諂媚恭維,加以改正而不使人難堪。
俊昌再寫一封重要的補充信2007/10/29
首先,我要感謝好多個主內肢體給我的「熱烈回饋」,雖然你們的好意多出於擔心(擔心我是否和教會關係緊張,是否和牧者起了什麼衝突誤會,是否過得很不喜樂…,這些問題的答案當然都是No)。但其實這就是我一直以來的真心期盼,期盼能藉著書信的往來與諸 君製造出一些屬靈對話,幫助我釐清盲點,導正我的錯誤,修直我的彎曲,甚至是能有一些「夠格調的專業對話」,然後臻至「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原文是磨朋友的臉)也是如此。」的境地。
其次,我要澄清一個很重要的事,我從來不想指名道姓去批評論斷誰,因此我也希望不要有任何人過度熱心的對號入座,誤解我在影射某一個教會或是某些牧師,代替他人請君入甕。我整理出一些idea,純粹是個人的默想反芻。近來我獲得主的恩典,能有機會跳出框架看事情,用不是當局者的身份思想許多長期以來一直被忽視的狀況。如果你不認為我過於狂妄,我也許能容忍你把我高估成一位自由作家──如果這樣才不致令你陷入因人廢言的泥淖中的話。
再者,事實上我的一招半式並不能叫我安穩於動盪的世代中。有好多未經琢磨的半吊子想法,都是生疏的花拳繡腿,處於此階段的我是急需被教訓的。但願我能因著聖靈真理的修剪,使枝子結果子更多。
最後,我得自暴其短。我是誰?我是蟲!我何德何能竟然能夠領受偉大的信息?沒有,一點也沒有。我只不過是個略略瞥見雲彩的人,看了幾本書,聽了幾場道,受了幾個苦…,就把聖賢的忠告納為自己的靈糧,吃了他們的十全大補丸,強身又健體,因此雷克喬納、尤金畢德生、隆梅爾、卡森、魏樂德、麥拉倫、楊腓力、辛班尼、布永康、沈保羅、華理克、柯恩德、約爾歐斯汀、葉光明、章伯斯、邁爾、辛傑米、陶恕、亨利克勞德、約翰湯森德、鍾馬田、魯益斯、傅士德、邦茲、路卡杜、彼得魏格納、畢哲思、區永亮、謝宏忠…(太多了,族繁不及備載),這些屬靈導師就常常成為我的座上嘉賓,我所寫的東西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千萬不要以為我是什麼先知,或是離經叛道者。
接下來,我可以補充幾句上一封信的說明了:
有人憂心忡忡的害怕我走向異端。其實我有三道防護網。一是聖靈的把關:這四年來(或說這二十年來,只不過前者更進深)我每天一直有美好的靈修生活。(原諒我,這件事我只能點到為止,免得我過於自高。)二是愛妻的靈:春江水暖鴨先知,她一直看見我的成長,也讚許我是個大丈夫好爸爸棒男人,每天她和我有最美妙的靈性互動。(熟知我愛妻的人一定知道她真是一個何等真誠的才德婦人!)三是你們:我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知道你們一直會為我代禱,而且深知你們的信心乃是定睛在恩慈的主身上。
然後容我不改本性的辯論幾句:(對人不論斷,對事有判斷!)
1.
請問,為何挪亞、耶穌、保羅、哥白尼、馬丁路德、約翰衛斯理、宋尚節、鄺健雄…,這些屬靈偉人都曾被當時代的人稱為走火入魔的異端主義者?但事實證明:終有一日,真理會驅走一切謊言!
2.
謝宏忠牧師曾提醒我們一個警訊:「事奉教會化」!現今不少教會的走向已在不知不覺間引領會眾「事奉教會化」。約翰衛斯理曾說:「世界是我的牧區。」我們卻逆向而行「牧區是我的世界。」這兩者的差距是「東離西有多遠」,它們的不同就有多大。區永亮牧師也常導正我們:「服事是走出去,而不是進教會。」如果我們不能實踐職場宣教,非得叫人配搭教會/小組事工才是委身順服,那麼約瑟和但以理今晚可能會從聖經跳出來敲我們的腦袋,給我們當頭棒喝,希望我們能從昏睡中醒過來。
3.
誰能告訴我「「小組生活等於肢體生活」(九年來,我持續的參加小組,然而我所得的結論是:只有小組聚會,沒有肢體生活──每週兩個小時的團聚,又要密集緊湊的進行四個W,頂多只能叫做「多參加一個聚會」,實在稱不上「肢體相交」。)?又有誰能說服我「沒有參加小組就會在肢體關係上萎靡」?請幫助我分辨「細胞小組是唯一的道路真理生命,而不只是一個好制度」!從頭到尾,我就不是在否定小組,作基督徒對我而言是一件單純又喜樂的事,我只想稍微檢討一下「不健康的小組/教會」,盼望有朝一日我們透過悔改,能邁向榮耀。
4.
嚴厲的執行一些自以為是的觀念並不是件好事。例如:我們以為把一些穿著奇裝異服的人趕出教會,是在伸張聖潔之道;我們不歡迎雕龍刺鳳的紋身者來教會帶壞小孩子。但是約爾.歐斯汀牧師卻說:「與其看見他們以此裝扮出入不良場所、跑到馬路上去飆車砍人,不如看見他們坐在台下聽我分享上帝的愛。」聖經約翰三書9~10節說道:「但那在教會中好為首的丟特腓不接待我們,……有人願意接待,他也禁止。……」有一個小故事是這樣記載,美國著名的佈道家慕迪,在信主後不久,把一批在街上遊蕩的孩子帶進波士頓一間上流人士參加的教會。有些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會友因此對他很不滿意。當慕迪申請作教會會友時,委員會便請他「再多考慮,去禱告一個月」。他們以為慕迪會知難而退,不至於讓他們頭痛。但到了第二個月,慕迪又提出申請。委員會問他:「你有沒有照我們的建議去做,認真禱告?」慕迪嚴肅地回答:「我照著作了。」他們還想擺脫他,便問:「主是否鼓勵你加入我們教會呢?」慕迪說:「是的,祂告訴我,不要為你們的要求感到難過,因為過去二十五年,祂一直在試著進入這間教會。」
5.為何必須加入小組才能領到進天國的入門票?為何須得透過小組,福音的救贖才算整全?為何沒有進入小組的人就不可能得著豐盛的生命?…為何沒有委身小組的人就不被教會歡迎/就該照三餐被罵/就一直被否定、被排擠、被定罪?…我們和販賣贖罪券的人有什麼兩樣?我們一點也沒有比法利賽人更有義!兩千年前他們逼迫耶穌,二十個世紀之後他們的門徒依舊在教會橫行霸道。小組是為人而設的,人不是為小組而設的。
6.
一個看見水壩有裂縫的人:他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我只不過盡一份心力想儘量去堵住破口。好不好,不要再鼓吹因小組稱義的論調了,可憐可憐我們吧!給我們一點仍然能去教會的安全感,給我們一點信仰基督的人性尊嚴。(約爾歐斯汀如何告訴湖木教會的人,他說:我們不會論斷你或責備你,只會張開雙臂歡迎你,在這裏我們衷心相信不論你過去如何,你永遠都在耶穌基督的手裏。我們的承諾是每次你走進這裏,我們保證會建造你而不是拆毀你,我們會專注於神的慈愛憐憫與良善,而非審判與定罪。當你跌倒時,我們會扶持你;在痛苦時,我們會安慰你;順利時,與你一同歡呼;得勝時,與你一同慶祝。)我所爭取的是為那些由於家庭、工作和身體健康等因素無法參加小組聚會的人說句公道話,在百般不得以之下我才勉強去揭穿國王的新衣──把屬靈的信仰寄生在事工中,把得救的恩典依附在小組上。
聖經上警戒我們:「然而,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嗎?」
末了我要摘錄幾段話:
一、屬靈體驗(from
the book 聖經遇見小故事 劉良淑編著)
司金納牧師曾說:「不要從我的講道來判斷我靈裡的情況如何。」這對所有服事神的人是很重要的提醒。其實,更當注意的是,我們不可以用外在的事奉來衡量自己的靈性,否則就會落入沒有神同在的服事。
安德森牧師深深體會到這一點。他服事主二十五年之後,發現自己忙於為神工作,卻沒有足夠的時間親近神。油箱已空,卻仍在飛行。這情形讓他頓時醒悟,需要多花一些時間照料自己的靈性,不能再一頭栽在事工裡。他想起一則古諺:「一個導遊無法帶人去自己沒有去過的地方。」反省之下,他承認,過去的讀經、禱告等所謂「屬靈的操練」,目的多在維持事工,而鮮少在供應自己的靈命。例如,禱告是為事工而求,讀經是在找講道題材。問題是,儘管自己靈裡很虛弱,可是事工仍舊能夠發展,因此,服事的人往往察覺不到自己的靈命有問題。這讓我們非常容易流於只是「為神工作」,卻沒有「與神同工」。(我們不該再問 What Would Jeses Do?而應開始問 What Is Jesus
Doing?)經過深入檢討,他指出,服事神的人會陷入這種狀況,是深受社會上追求「成功」的價值取向影響。而忙碌所帶來的虛偽成就感,也會讓人漠視自己應該去面對的心靈症候。解決的辦法之一,是增加獨處的操練,在這樣的時間裡,只求專一面對神。
二、重新打造你的教會(from
the book新品種基督徒 麥拉倫著)
針對後現代基督徒,我們所需要的不是一個新宗教,而是一個新神學架構;不是新聖靈,而是新靈性;不是新基督,而是新基督徒;不是新宗派,而是在每一宗派中有新型的教會。
【我不是在懷疑上帝、耶穌,或是信仰,我是在懷疑我們對上帝的理解、對耶穌的看法,以及實踐信仰的方式。】
結尾:請你們接納我是一個施工中、正在成長的基督徒,一個平凡的人,以及一個充滿好奇又特立獨行的傢伙,天生就喜歡有所創新──或許也是有這樣的呼召。請為我禱告、鼓勵我、質問我,我相信你們所教導我的,遠比我所能給你們的更多。在這些切磋之下,我想自己所整理出來的東西若有什麼價值,功勞是屬於大家的。然而任何對我個人的指教──包括錯誤、缺失、無知與天真的想法,以及其他的魯莽和愚蠢,都應由我一個人承受。「如果我有絕對無誤的經文,然而我所有對它的解釋都難免有錯誤,那麼我至少必須隨時容許我的解釋被更正。」
現今這個階段,我們像裹在繭裡的蛹,在羽化的過程還沒有來臨之前,我們還不是振翅高飛的蝴蝶。然而,任何一種蛻變都必須從某處開始,我們越早開始越好。
附錄一:自我介紹
我也作一點稍微的自我介紹:這四年來,我們全家每天在晚上八點半就寢──刷牙、洗臉、晚禱加床邊故事(家庭祭壇),搞定這些,五口之家大約九點三十可以安然躺臥,進入夢鄉。因此,每早晨我可以在不被打攪的情形下,從容一小時靈修晨更,這四年所寫的靈修筆記已有一千多頁,每頁大約六百多字。因為睡眠充足,上班就精神充沛。下午四點多學生放學,我從來不加班──我深信那是因為工作能力不佳或工作分配不當所致。我秉持的原則是,在不影響家庭和健康的情形下,盡心盡力努力工作。下班第一件事是去黃昏市場買菜──結婚十一年來,三餐幾乎都是我下廚,我們很少吃外燴。回到家先幫三小孩沐浴,然後開始柴米油鹽醬醋茶、洗手作羹湯,每天都在過完整的家庭生活。週六早上是家庭禮拜時間。鮮少交際應酬,在正常情況下固定一週最多出外服事一次──我只能在家準備信息,無法常常常常常常常...×n次去教會裝備服事。刻意分別出來的是堅持過簡單穩定的生活。
熟知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個公共場合的開心果,學生們常常感染到我洋溢的喜樂。雖然我常寫出慷慨激昂又語重心長的言詞,不過我所過的日子是很美妙的。
以上的誇口不過是要見證神在我身上的改變。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 神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
附錄二:俊昌的代禱信
俊昌的近期服事時間
|
地點
|
內容
|
備註
|
請為我的服事代禱:爭戰很明顯,需要大家為我迫切代禱!謝謝!
|
|||
06/10(日)10:00
|
溪湖恩多教會
|
主日信息
|
|
07/15(日)09:30
|
鹿港靈糧堂
|
主日信息
|
|
08/05(日)10:00
|
溪湖恩多教會
|
主日信息
|
|
08/19(日)09:30
|
鹿港靈糧堂
|
主日信息
|
|
09/01(六)19:30
|
南門長老教會青年團契
|
時間管理
|
|
09/20(四)17:00
|
南大附中團契
|
天生贏家
|
|
10/13(六)14:00
|
加利利祈禱院
|
認識自我價值
|
台南地區大一新生生活營
|
10/21(日)10:00
|
溪湖恩多教會
|
主日信息
|
|
11/07(三)19:00
|
臺南大學團契
|
從聖經看人際關係
|
|
11/14(三)19:00
|
臺南大學團契
|
從聖經看情緒管理
|
|
11/17(六)19:00
|
健康路衛理堂青年團契
|
團契肢體的連結
|
|
11/21(三)17:00
|
台南科技大學團契
|
在基督裡的平安(上)
|
|
12/05(三)19:00
|
臺南大學團契
|
談耶穌
|
|
12/12(三)17:00
|
台南科技大學團契
|
在基督裡的平安(下)
|
|
12/19(三)17:00
|
台南科技大學團契
|
聖誕福音信息
|
|
12/23(日)09:30
|
鹿港靈糧堂
|
主日信息
|
|
2008年每月第三個主日
|
鹿港靈糧堂
|
主日信息
|
|
|
|
|
|
※
【我想『挑旺』和『裝備』是不一樣的。】【我相信聖靈對我未來的帶領,不再只是去『激勵』某些團契或教會,而是真正去帶出『門訓』!】為了使教會按著被呼召的方式邁向成熟,我必須投入五重職事的配搭。這關鍵在於我能否訓練出能夠跟我做一樣事情的人,而不再只是經年累月的傳福音和帶領人信主。
※
這需要花時間,而且需要建立深入的關係,不只是在一年裡花個
※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使徒行傳裡所看到的旅行佈道,都是在同一個地方停留數月甚至數年之久的原因。
※
改變是好的,而且改變即將來臨。
|
俊昌您好:
常常收到您的信仰分享 覺得您真是認真在思考教會的現況與未來 也謹分享我過去的思考心得 互相切磋琢磨
1.更多體諒:
牧師要做這麼多的事(例如早禱.小組) 可能是因為會友並不是每位都很優秀成熟
能將信仰融入生活(例如北歐.德國.瑞士) 所以需要一些軍事化的管理來約束(學習韓國.新加坡)
幫助建立起靈修與肢體的習慣
就像訓練小孩子一樣
但有些人已經是屬靈大人了
當然就比較不需要 建議在這方面多體諒一下牧師 畢竟小學生與研究生的班級管理會有些不同
2.避免對立:
聽過北風與太陽的寓言故事吧? 您現在的所有諍言 在還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出現之前 應該只會讓牧師們拉起外套來抵禦您的風力 也有可能您的見解他們也了解 但只是無力改變現況而已 當成功的方法出現之前 請盡量給他們一些諒解與尊重 畢竟他們這樣做雖然成效有限 但卻並沒有犯法 如果您能提出證實成功有效的作法 我相信他們會願意從善如流
3.建立典範:
建議您暫時放下手邊的一切服事 去思考並建立一個不會產生您所說的問題的模範教會 然後依此藍圖去幫助願意被幫助的教會轉型 (很多牧師都曾與您有過類似的感嘆 所以他們後來建立了成功的教會) 我想這可能是比較根本的解決之道
如果您辦到了 請立刻通知我前去觀摩 請相信我.我是真心如此期待 我前幾年有經歷與您目前類似的心路歷程 所以以上三點分享是我目前正在努力的重點 謹與您分享 我相信能一起努力追尋真理的 才是真正的弟兄
○○ 敬上2007/10/27
俊昌的回覆2007/10/28
阿們 阿們 阿們 非常謝謝您的回應 對我的幫助很大(是目前回應的人中最有良心的---你真的知道自己在講什麼) 請為我禱告 教職十五年 這二個月以來正在迫切尋求 三個月後的寒假 想嘗試(尚未做出最後的決定)出來全時間傳道 愛妻也贊成 只等聖靈的風一吹 水到渠成
敬請繼續---屬靈專業對話
俊昌您好:
您在文章中問的幾個問題蠻有趣的,不知道您已經想出答案了嗎?可否分享一下?
(尤其是前二題)好讓我更了解您心目中的教會典型。謝謝!○○敬上2007/10/29
俊昌的回覆2007/10/29 上午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用人的方法用力擠出來的結果,十個人都嫌多。太刻意、太用力、太好面子、太假冒偽善...。不要想要製造浪潮。
順著聖靈的吹襲,乘風破浪,一百萬人都不嫌多。Ex:湖木教會、布永康佈道會、隆梅爾的教會...。
耶穌曾經用五餅二魚餵飽饑渴慕義的五千人,也曾被簇擁到非得使用漁船不能有講台的空間。但是他卻常常有時間去處理個人問題,甚至在四福音裡面的每一個神蹟奇事幾乎都不在自己的行程預料之中──他總是有空被打攪。他曾為了一個雅各井旁的婦人,專程跋涉繞道而行;對於拆掉屋頂的四人幫,他給予高度的信心讚賞。對於打破玉瓶的女人,他不認為那是枉費香膏。
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耶穌穿草鞋走四方,耶穌把613條例律總歸成一個愛字。你說他會發展出怎樣的教會增長策略?不論是登山寶訓的開場白(馬太福音6~8章),或是面對十架前的臨終贈言(約翰福音17章),他的核心價值中心思想一直圍繞在愛這個字。你說他會發展出怎樣的教會增長策略?
未完待續...
俊昌的再回覆2007/10/29 下午
我的愛妻已經開始覺得我寫的東西慢慢超出她的理解範疇,稍覺艱澀──但就像愛因斯坦的太太說的:我雖不完全認識相對論,但我完全認識愛因斯坦。
希望你能讀懂我的思維
看看我今天清晨的靈修筆記2007/10/29
羅馬書一章1~4節「神的福音──耶穌基督」
【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羅,蒙召作使徒,奉派傳 神的福音。這福音是 神藉著眾先知在聖經上預先所應許的,就是論到他的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按肉身說,他是從大衛的後裔生的;
按聖潔的靈說,因為從死人中復活,顯明他是大有能力的、 神的兒子(“顯明他是大有能力的、 神的兒子”或譯:“以大能顯明他是 神的兒子”)。】
我們所傳的到底缺少了哪一部分?以至於神的福音無法整全的彰顯在人們身上。例如:為何有人來教會兩年了還不願受洗歸入主的名下?為何有人在教會超過二十年了,生活卻依然我行我素,一點也不像基督門徒?為何在教會仍然有信徒的爭吵/財務的弊端/老鼠會和直銷業的橫行...?
面對這些問題,一般教會的牧師、同工總是矛頭一致向外的直指別人的生命有問題:他們不夠委身,他們不願順服,他們是硬頸的百姓...。
我有另一種看法。其實這些事情是在提醒我們something!它顯出了我們的問題。
原來,對他們而言,我們的信息似乎和世界脫節,(否則怎麼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呢?)而且視野狹隘、支離破碎、缺乏整全性的思維、拘泥於理性而無法向奧秘敞開。(我深深相信「法利賽人」不是兩千年前的一個特定族群,而是千百年來一直存在的「人性傲慢」!)
我認為這些「不委身的人」非但沒有否定基督教,反而是對現代基督教/徒提供了診斷,也許還為我們指點了處方哩!
這些現象所透露的,與其說是當前的屬靈復興受到了黑暗勢力的影響,倒不如說是基督教的機構組織太過僵化。「就像舊皮袋裡裝不下正在發酵的新酒一樣。」
更樂觀的看是「在這些『裂縫』中,一些信仰的種子得以生長。」為什麼會有問題產生?就是會有問題產生!我們必須視之為理所當然,視為生命的成長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種正常的循環。沒有昨是今非或昨非今是的問題,並非前者就不好,而後者一定好。「假若誰和時代精神結親,到了下一個時代就得守寡。」只要等個一二百年我們就會很清楚地看到「現代」的致命傷。我們以為已經為以前的陳苛提出了解決之道,卻也為未來製造了問題。(例如,小組制度確實為我們解決了不少教會問題,卻也製造出了很多麻煩。Esp.掌控!)正如我們目前能很清楚地看到上一代的致命傷一樣。所以「這不是什麼好或壞的問題,而是適不適切的問題。」
每一個新的解決之道產生,都會經歷「啟蒙階段」,或許我們要再等個幾十年,才會約略看到「後現代哲學」的成熟展現。而且,新的哲學在早期的發展階段中,會比較傾向否定,也就是會將焦點放在目前佔優勢的思想學派的錯誤上。
當你在遠程的航行中,你的問題不能只停留在「我們到了嗎?」你必須開始問「我們進步了嗎/我們到哪裡了?」現今這個階段,我們像裹在繭裡的蛹,在羽化的過程還沒有來臨之前,我們還不是振翅高飛的蝴蝶。然而,任何一種蛻變都必須從某處開始,我們越早開始越好。
俊昌您好:
謹分享我的看法 大家可以切磋一下
1.假如耶穌牧養一個教會,他的信徒/會友人數大約是多少?是個大教會或小教會?
◎耶穌當初比較像是佈道團隊的模式 核心門徒應該是固定的班底 而服務的對象則一直持續成長 我個人認為應該算是一個大型教會的原型 以歷史來看教會組織則有三種常見模式
a.天主教與新教公會(信義會.長老會.衛理會等)
b.弟兄會模式(如聚會所+家庭教會.長老治會而非牧師)
c.超大型教會:如純福音.柳樹溪.湖木.城市豐收.靈糧堂等教會(常用小組長模式)
都有其優缺點.但好像也常會令人有點不適應
彼得.魏格納:教會在職場(以琳出版) 則是我目前努力的方向
2.假如耶穌是一個的牧師,他會如何牧養他的教會?他會不會發展出許多的教會增長策略?
◎一定是一個感動人的教會 而不是一個枯燥無趣的教會 每次聚會都能啟發人心並具有意義 讓人捨不得離開 我認為耶穌是一位很有策略性與影響力的牧師 但是通常不會紙上談兵 而是完成後由門徒分析做出記錄
3.假如耶穌是一個上班族(他曾是一個標準的木匠喔),他會不會一天到晚跑教會?
◎應該會很投入教會但不會在教會忙茫盲 而同時會經營一個很成功的企業 讓企業發出上帝的榮光 也鼓勵每一位教會的成員 在世界做光做鹽(而不是只在教會中) 請參閱彼得.魏格納:教會在職場(以琳出版)
4.假如耶穌有一本週曆手冊,攤開他的行程表,他會如何規劃自己的時間?他會如何安排他的生活作息?
◎行程與作息會以完成呼召與使命為規畫重點 而不是充滿與自己的呼召與使命無關的例行性事務
5.在聖經羊皮卷不易取得的年代,為什麼耶穌能對上帝的話語瞭若指掌?他是如何分別時間進修的?透過怎樣的操練使他能深刻的明白上帝的心意?
可能是從小在猶太會堂或組織學習的(附錄1)
敬請指教 ○○ 敬上2007/10/30
謝謝您的分享
這些是「很健康」的觀念 為了讓我們的對話有更多的交集 我今早上班時特地外出去購買了「教會在職場」 我很喜歡裡面的一句話:「還有其他種種同樣正當的看法」 以這樣的氣度來探討「真正的基督教會」是很正確的 我也介紹一本書予您「新品種的基督徒」
盼望我們有更多的正向循環
俊昌2007/10/30
俊昌您好:
今天看了新品種的基督徒一書.獲益良多
後現代本身帶來了舊的解構與新的建構論述 同時產生了更多的進化 「教會在職場」算是一個關於復興的建構論述
就是基督徒應該在社會職場做光與鹽 發揮改造社會的影響力 而上帝.信仰與牧師應該就是引導者與鼓勵者 教會是發電機(而非耗損信徒時間與精力的黑洞.並讓信徒與世界分離)
我很認同這樣的論述 所以目前正在校園帶領一個畢業生小組做實驗 目前初步的回應與成效算不錯 也歡迎您將新的建構論述發表出來 作為討論的主題與未來牧養時的準則
PS:「教會在職場」這本書並不鼓勵離開職場只做純牧師(聖俗分離) 作者建議用更簡單有效率的方式(神的智慧)
來同時經營自己的事業+事工+家庭 甚至將三者融合為一
所以前提是:要在年輕找到自己的命定(上帝的聖召)
才能選對事業.並將另一半與事工融入 所以我認為在校園的事工很適合推這個觀念 ○○2007/11/1
俊昌的回覆2007/11/1
感謝主!對我個人而言,您真是上帝賜給我的小天使。我那一串知心朋友中,沒有一個有空和我作深度的屬靈對話──因為忙碌(大多是教會資深的核心同工),他們也沒頭腦去思想一些很重要的事。
其次,我也整理了一下這半年來我們的互動,成為一份「靈性對話語錄」。希望被神乎召的我們,能在聆聽聖靈的聲音中,給予這世代的忙人/茫人/盲人一些清晨甘露,甦醒人心。(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如此行──羅馬書一14)
我也作一點稍微的自我介紹:這四年來,我們全家在晚上八點半就寢──刷牙、洗臉、晚禱加床邊故事(家庭祭壇),搞定這些,我們五口之家大約九點三十可以安然躺臥,進入夢鄉。因此,每早晨我可以在不被打攪的情形下,從容一小時靈修晨更,這四年所寫的靈修筆記已有一千多頁,每頁大約六百多字。因為睡眠充足,上班就精神充沛。下午四點多學生放學,我從來不加班──我深信那是因為工作能力不佳或工作分配不當所致。我秉持的原則是,在不影響家庭和健康的情形下,盡心盡力努力工作。下班第一件事是去黃昏市場買菜──結婚十一年來,幾乎都是我下廚,我們很少吃外燴。回到家先幫三小孩沐浴,然後開始柴米油鹽醬醋茶、洗手作羹湯,每天都在過完整的家庭生活。週六早上是家庭禮拜時間。鮮少交際應酬,在正常情況下固定一週最多出外服事一次──我只能在家準備信息,無法常常常常常常常...×n次去教會裝備服事。刻意分別出來的是堅持過簡單穩定的生活。
熟知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個公共場合的開心果,學生們常常感染到我洋溢的喜樂。雖然我常寫出慷慨激昂又語重心長的言詞,不過我所過的日子是很美妙的。
以上的誇口不過是要見證神在我身上的改變。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 神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
昨晚閱讀到「教會在職場」的第四十頁──第二天進度,我的看書速度是超乎常人想像的慢,我常在看書的同時「魂遊異象」,一發呆就好久好久才拉得回來,又喜歡作眉批。(一個多月前,我曾經在一次看書的過程中又被聖靈充滿,僅花了一分鐘就把一篇非常艱難的講章信息寫完,而且當週出去服事,果效非凡!)我常想,看書很快的人怎能充分欣賞文字的優美呢?他們是如何吸收消化龐大的智慧結晶?
講回來這不得了的第四十頁,怎麼辦?(這事我還沒來得及和愛妻討論。)其中所列舉的七項特質,前六項我都沾上邊了。(˙他們行神蹟奇事。˙他們展現權柄。˙他們破除捆綁。˙他們轉移財富。˙他們聽見神的聲音。˙他們經營合乎聖經教導的事業。˙他們的足跡遍及列國。)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今天先寫到這裡,我快要承接不住了──昨晚,根本睡不著...。
未完待續
附錄1.
耶穌童年裝備 余正遠
|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廿二6)
|
引言:每屆聖誕節的來臨,我都喜歡思想有關耶穌誕生的經過,今年也不例外。在默想期間,我除喜歡在聖誕節前細閱四福音書,也會借助閱讀一些屬靈書籍來對耶穌的降生有更多瞭解。其中一本書頗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蘇格蘭新約學者巴克萊(William Barclay,1907~1978)寫的Discovering Jesus(中文名可譯為《認識耶穌》,筆者暫譯)一書,當中第一部提及作為猶太人的耶穌在童年時期所接受之裝備。 向來對猶太人生活智慧深感興趣的我,也就被作者這部分內容牽引到去思想猶太人的成長與教育。為了有更多的認識,我繼續找不同的書籍來閱讀。其中一本由猶太人教育學者寫的Tree of Life, Tree of Knowledge(中文名可譯為《生命樹,分別善惡樹》,筆者暫譯),當中談及猶太人如何將先祖的信仰以及摩西五經教導下一代,這更推動我要把猶太人教育下一代的智慧輯寫成本文,以供我們華人基督徒父母作教育子女的參考。
特別他們很強調家庭教育,很著重把先祖信仰代代相傳,要藉此培育下一代猶太人,繼續在不同的環境與年代,敬畏獨一真神,遵守摩西律例,愛神愛人。有一位猶太拉比說,他們雖曾亡國及散居各地千多年,仍能在今天保留先祖的信仰及民族遺產,便全賴從家庭開始延伸至一週上一次課的希伯來人學校之教育,使猶太裔新一代從小就可以接受信仰的栽培。但願我們也能把我們所信的基督信仰,透過家庭教育,給孩子在信仰上有好的裝備。
耶穌的童年
四福音書記載耶穌的生平,泰半集中於他在世最後三年的傳道生涯。至於他小時候的生活,則只有很少資料的記載。從耶穌出生,逃到埃及,後再回到拿撒勒,之後便跳到他十二歲隨同父母往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然後相隔十八年,直至耶穌三十歲出來傳道那年開始,才再有資料記載。有關耶穌孩童時期的生活,則也只有一句說話:「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上帝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二52)因此,要知道耶穌童年如何學習、如何接受裝備,我們除要根據《聖經》對耶穌童年的有限記載,也要以耶穌的成長背景──猶太人傳統家庭,來看耶穌在童年的日子是如何接受裝備的。
一至十二歲時的裝備
猶太人是一個很著重孩童教育的民族,不但著重世間知識的傳遞,也極看重信仰知識的教導。不少猶太教育者最痛心的一件事,就是新一代猶太人得了世間知識或處世做人之智慧,卻對先祖留下來的信仰知識失卻興趣,以致在得到「分別善惡樹」之智慧,就失去「生命樹」的福氣,與神與人的關係逐漸疏離(如先祖亞當亞娃)。因此,敬虔的猶太人家庭為要讓孩子繼續得「生命樹」,多會緊記《聖經》的教導:「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廿二6)在孩子一至五歲期間,便開始在家教導孩子,透過家庭教育幫助孩子認識神、敬畏神,又藉父母的言行身教引領孩子背誦經文,學習做人之道,建立應有的品格。猶太人父母相信,三歲定八十,故他們認為在孩子未進正規學校就讀之前,在家教導孩子一事上是父母的責任,責無旁貸。他們又認為,倘若父母在孩子人生開始的首數年,不為他們空白的心靈填上合乎神心意的色彩,便會有其他人(甚而惡者)乘虛而入,把不合神心意的顏色填入孩子的心間,日後想補救就不容易了。「我兒,要聽從你父親的訓誨,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教導。」(箴一8)是猶太人父母要孩子自小緊記的經文。
當孩子年屆五歲至十二歲時,父母便須送孩子到附近的猶太會堂接受宗教教育。因此,相信耶穌在孩提時,也曾像其他猶太孩子般在拿撒勒接受老師的教導。我們可以想像,這位無名老師並不知道學生當中,竟有一位是神的兒子,是猶太人期待已久的彌賽亞!的而且確,直到今天,我們仍沒有一位老師可以預測自己的學生中那一位將會成為大人物。所以,在培育下一代時,無論是學校老師,是主日學教師,或青少年團契的導師,我們所要做的是盡心盡性的的教導。
猶太孩童要用心學習的五件事
耶穌入學讀書的年代,尚未有印刷術的發明,因此,當時的書本全都是手抄寫的羊皮卷,非常昂貴,不是人人可擁有。學生在會堂學習時,須把 老師的教導,全緊記於心間。而猶太孩童入學時首先要學的五件事包括:
一)Shema (舍馬,意即聆聽)
這是每一個猶太孩童入學要學的第一個功課。也是猶太教最基本的教義,在猶太會堂敬拜的開始,便要對所敬拜的獨一真神靜心聆聽。Shema,乃希伯來文的動詞,意是「聆聽」。每天早上起床後及晚上上床前,傳統的猶太人家庭都會背誦:「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申六4~6)其意義是希望整個家庭,包括下一代,都能在敬拜與聆聽神中認識神、敬愛神。
二)Hallel(哈利路,意即頌讚)
第二件猶太孩童要學曉的,就是「頌讚上帝」。充滿頌讚上帝的《詩篇》113至118篇,更是猶太孩童常要誦讀的經文。每逢猶太人的重要節日,例如住棚節、逾越節、五旬節等等,《詩篇》更是他們在會堂要誦讀的經文。藉教導,來培養孩童對造物主感謝歌頌之心。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耶和華的僕人哪,你們要讚美,讚美耶和華的名!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從今時直到永遠!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耶和華的名是應當讚美的!耶和華超乎萬民之上;祂的榮耀高過諸天。」(詩一一三1~4)
三)上帝的創造
猶太孩童要學的第三件事,就是《創世記》一章至五章,有關神創造天地宇宙的故事,以及這個世界並人類及種族是如何形成的經過。
四)生活的律例
猶太孩童自小要學的第四件事就是摩西的律法。他們在年幼時開始背誦《申命記》卅三章四節的經文:「摩西將律法傳給我們,作為雅各會眾的產業。」教導他們如何在遵守摩西的律例中過一個合乎神心意的聖潔生活。因此,猶太孩童自小就要緊記《利未記》記載的律例,尤其一至八章所提及的甚麼是潔淨、甚麼是不潔淨;甚麼可以吃、甚麼不可以吃;甚麼可以觸摸、甚麼不可以觸摸;如何過一個在猶太法律眼中的潔淨生活,都是猶太人從小要學習並緊記在心裡的功課。
五)生命中的第一與最後
猶太孩童從小要學的第五件事,就是他生命中的第一章與最後一章。他在老師引導下,要開始學習如何為自己的一生釐定目標,如何為自己建立討神喜悅討人歡喜的品格雖然他尚未有屬於自己的書本,因為羊皮書卷只存放在學校,但他可以借來參考,可以從其中尋得自己生命中的章節,為自己草擬個人的生命書本。而這關乎個人一生的章節,往往都是從孩童的名字來定其一生要學習的格言。
他名字的第一個字母,便成為屬於他生命章節的第一個字母;他名字最後的字母,也成為他生命章節最後的一個字母。由老師從舊約經文選出合用的經節,例如:“A soft answer turns away wrath, but a grievous word stirs up anger”【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十五1)】,就將會分配給一個名叫Abner 的孩童作為其一生的格言。因為這孩童名字中的第一個字母是「A」,故其生命格言以「A」為開始;另因為他名字最後一個字母是「R」,故其生命格言也就以「R」為結束。而這孩童名字中間的字母,即B-N-E,也會穿插在這格言之內。
成年後仍終身學習
按猶太人的傳統規定,當一個猶太孩童舉行了成年禮(Bar mitzvah;男,十三歲;女),十二歲之後,他就要對自己一切行為負責。雖然他不用再到希伯來學校上宗教課,但他一生仍須繼續誦讀摩西五經,遵守誡命。尤其當這孩童在成年禮宣告「我今天已是個成年人」後,更代表著他該有分辨是非的能力,須要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全責。由於猶太人傳統是「子犯錯,父之過」,故在孩子行成年禮之後,作父親的也會獻上感恩祭,感謝神讓他從此刻開始可以卸下承擔孩子罪過之重擔。
有鑑於不少猶太人視宗教課沉悶,一旦舉行了成年禮,便不願再花時間認識神讀《聖經》,因此,一些拉比為強調每個人都有終身學習《聖經》的責任,在替孩童舉行成年禮之時,便先要這少年簽署同意書,答允成年禮之後會繼續來上宗教課;也有拉比在一次改革運動中,為期望孩童學習多幾年《聖經》,便在傳統猶太人的成年禮外再加「堅定禮」(Confirmation),於孩童16或18歲之年舉行,以代表這年輕人已受過完整的宗教訓練。
然而,從《聖經》的記載,我們看見耶穌卻是個甚喜愛讀神話語的孩童。經上記載耶穌十二歲隨父母上耶路撒冷守逾越節時,說:「每年到逾越節,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當他十二歲的時候,他們按節期的規矩上去。守滿了節期,他們回去,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不知道,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親族和熟識的人中找他,既找不著,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過了三天,就遇見他在殿裡,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凡聽見他的,都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路二41~47)耶穌喜愛神話語之心,使他的智慧和身量,並上帝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
一年之後,耶穌如其他猶太孩童一樣,踏入猶太人傳統之成年歲數(男,13歲)。雖然經上沒有耶穌13至29歲之間的記載,但相信在猶太人家庭長大的耶穌,定必與其他猶太孩童一樣,於13歲接受成年禮,之後開始跟隨父親約瑟做木匠,獨立行動時,便用童年所得的裝備繼續在日常生活中予以應用。
猶太老師教導孩童的創意
猶太人老師在教學時,都會採用具創意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孩童吸收所學的知識。而在耶穌的年代,因尚未有紙張及印刷的發明,所以在沒有鉛筆與紙張之下,老師大部分時間都會以石板或粉筆或鐵片作教學工具。有時甚至會把蜜糖混合麵粉製成一個個字母,將之貼在石板或鐵片上,然後拿進課室向在座的學生問:「有誰知道這是甚麼字母?」當有學生能認出這字母時,這學生便可出來領走這蜜糖字母,自己享用。因此,猶太裔孩童常會在教室的教學中感受到神話語如詩人所說的:「祢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詩一一九103)
孩童從觀察學習敬畏神
耶穌孩提時期,在每天的生活中,也會在家中經常看見兩件東西,因為這兩樣東西都是傳統猶太家庭都要有的,猶太裔孩童便可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到大人如何時刻記念上帝。
第一樣東西,就是猶太社群中,傳統猶太人都會穿上有邊穗的衣裳。這邊穗的作用,就是要讓猶太人每早晨穿上衣服看見這些邊穗時,就對自己說:「我是上帝的人。」及至晚上回家除掉衣服再度看見這些邊穗時,又再一次對自己說:「我是上帝的人。」早晚都不忘自己是屬於上帝的。
第二樣東西,就是猶太人每一個家庭大門的門柱,都會有一個中間有入口的圓柱狀小盒(希伯來文叫Mezuzah),裝在小盒裡面的是一些有上帝名稱的經節。敬虔的猶太人,每次出入家門時,就會用手指觸模這小盒,然後再觸模自己的嘴唇,以提醒自己要時刻記念上帝。
教育子女之使命宣言
真正的挑戰是當孩子來到我們的家,成為其中一份子,因我們發現要撫養、培育或建立他們成為有責任感的人,對作父母的我們需要很大的意志力和決心。我和妻子也經常在這兩方面受到考驗。
我和妻子開始家庭生活時,似乎很容易得到所需要的一切。不像耶穌在地上的父母─約瑟和瑪利亞,從人的立場而言,耶穌出生的時間是至壞不過的,環境既不好,壓力也很大。約瑟和瑪利亞甚至沒有權利為孩子命名,和決定孩子長大之後要做些甚麼,因為一切早已計劃於天,他們事後才獲悉。
雖然存在種種困難,他們仍是了不起的父母,他們建立了一個人,就是我們所稱的神的兒子─「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上帝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二52)
有關對子女的描述,我們很難再找到比福音書作者路加筆下的簡述更佳。同樣地,也沒有一個培育子女成為有責任感的成人之使命宣言,比路加所寫的更貼切。
輯自《至愛吾家─如何建立子女》,麥哥頓(Gordon MacDonald),基道出版社。
※我所作的事,雖然微不足道,卻無比重要。
◎ 成為有用的人: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只要走對方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沒有人能否定你,只有你可以決定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
◎ 不要怕難:化學大師亞佛加厥曾說:「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顆不受環境影響的信心。我們可能處於困難不利的環境,若要在困境中,勇敢、喜悅的走下去,就必須有顆凌駕在困難環境之上的信心。」不論你遇見什麼艱苦的事情,要記住-不要退縮。
◎ Never give up.:化學工程大師伯琴曾說:「不要輕易放棄,不要輕易絕望,真正的成果,是在困難中堅持下去,才會開花結果的。」放棄才是真正的失敗。
◎ 問題不在種子,在土壤:老師們的教育大體上對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樣的,雖然有因材施教的時候,但也秉持著有教無類的精神施予在每一位學生身上。其結果卻常常各式各樣、多采多姿,「問題不在種子,在土壤。」你是怎樣一塊心田,造就出你是怎樣的成績:有的長不出來、有的僅於發芽、有的半途而廢、有的長得像大樹一樣-有結實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盼望每一個畢業生都能為未來的國中生活,在生命中預約一塊心靈沃土!
◎ 離惡行善:這是三歲小孩都知道,卻是八十老翁做不到的老生常談。但我深信在這件事上我們仍然要堅持道德良知,勇敢的行出來-莫因善小而不為,莫因惡小而為之! ◎ Love never fails.:愛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讓我們一起把愛傳出去!
◎ 不要怕難:化學大師亞佛加厥曾說:「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顆不受環境影響的信心。我們可能處於困難不利的環境,若要在困境中,勇敢、喜悅的走下去,就必須有顆凌駕在困難環境之上的信心。」不論你遇見什麼艱苦的事情,要記住-不要退縮。
◎ Never give up.:化學工程大師伯琴曾說:「不要輕易放棄,不要輕易絕望,真正的成果,是在困難中堅持下去,才會開花結果的。」放棄才是真正的失敗。
◎ 問題不在種子,在土壤:老師們的教育大體上對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樣的,雖然有因材施教的時候,但也秉持著有教無類的精神施予在每一位學生身上。其結果卻常常各式各樣、多采多姿,「問題不在種子,在土壤。」你是怎樣一塊心田,造就出你是怎樣的成績:有的長不出來、有的僅於發芽、有的半途而廢、有的長得像大樹一樣-有結實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的。盼望每一個畢業生都能為未來的國中生活,在生命中預約一塊心靈沃土!
◎ 離惡行善:這是三歲小孩都知道,卻是八十老翁做不到的老生常談。但我深信在這件事上我們仍然要堅持道德良知,勇敢的行出來-莫因善小而不為,莫因惡小而為之! ◎ Love never fails.:愛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讓我們一起把愛傳出去!
親子崇拜室建議事項 李俊昌
【來吧!讓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向我們神的殿。彌迦書四2】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備註:感謝神這六年來賞賜我和愛妻三個小孩,所以我們已待在親子崇拜室聚會好長一段時間了。聖靈提醒我們一些事,發現這樣的學習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故此寫下來與諸 君分享。(雖然我們現在不是教會的同工,但請牧者不要因人廢言!)
1.
這裡是為了親子【崇拜】用,非一般遊戲空間或託嬰場所,所以請盡可能的教導孩童融入敬拜。
2.
這裡不是大人聚會遲到的集散中心,請勿因晚到而不好意思進入B2敬拜。只要帶著心靈和誠實來到主前,主必悅納。否則您的方便,有時會讓這裡更加擁擠。
3.
三歲以上的孩童,請家長盡量教導、訓練、陪伴他們參與兒童主日學。總有一段過渡時期是我們必須付出的代價,或許我們在主日學教室陪伴他們一至三個月,他們就不再陌生、害怕,能慢慢適應、建立關係、結交好友,喜歡上主日學。【大小孩在這裡玩,真的很不合宜!】
4.
崇拜過程中,請盡量讓孩童出現在你的眼前。大人盡情的投入敬拜,很好!但是孩童們或許已經在我們的身後惹麻煩了(跌倒、打起來、鬧事、亂丟東西…)!所以請您後退幾步,不要擠在前座/玻璃幕前,讓您幾乎忘了他的存在(您的小孩感覺也不好──大人又丟下我了)!還有,不要擋坐在TV前,好嗎?
5.
不得已必須與孩童對話時,請盡量輕聲細語!(這是做人的基本禮節喔!)
6.
請盡量讓孩童從事靜態活動!
A.
不要玩丟/踢球遊戲、追逐、打鬧、較激烈/興奮的互動…。
B.
請讓他們自行閱讀或玩玩具、排積木…,請勿在這裡講故事給他們聽,或導讀繪本,這事回家再做即可。
C.
所有物品使用過後,請歸回原位,排放整齊。【對孩童而言,課本上教化的知識,怎能與以身作則的父母相比呢?】
7.
請大人不要在這裡食用餐點。小孩所吃的飲食若有殘餘、碎屑、垃圾,也請隨時清理乾淨。
8.
我們應該盡全力在此營造敬拜的氛圍。久而久之,這會形成一種文化/風氣,好壞皆然!【不是律法規條叫我們遵守神的誡命,而是神的愛叫我們全然順服。】
9.
請大人們不要在崇拜的過程中聊天!這情形一直很嚴重,不好!
10.小孩突然大聲哭鬧時,敬請暫時抱離一下,出去透透氣或是去哺乳室(如果當時沒有哺乳媽媽使用的話)給予適當的安撫。
11.請盡量常常保持微笑!肢體的互動不應該侷限在小組中,我們不是陌生人,要彼此點頭、問安!
12.當然,關於以上,假若您有特殊狀況,則例外!我們允許彈性!我們都在成長不是嗎?I am 施工中,and you?
每天早上一到學校,就會看見班上好多學生已經在操場跑步、散步、嬉戲,並且熱情的向我打招呼,充滿喜樂,洋溢朝氣,活力奔放。好真!
其實我根本不太在乎這些孩子在未來的運動會有什麼樣的成績表現,我要的是他們擁有健康的身心靈,充沛的體適能,歡歡喜喜的打打鬧鬧,和我亦師亦友的沒有距離。好善!
古人有四大樂事: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而我,蒙了何等的恩典,竟然每天都可以活在幸福美滿的日子裡。好美!
用健康的心態去看一些負面的事情
有一件事情對我很難,是我必須好好去學會的,過去我付了昂貴的學費,卻沒有學會這功課,是相當可惜的,就是如何「用健康的心態去看一些負面的事情」。例如:
1.在春天為萬物披上美麗的外衣之前,放眼望去醜得要命,除了黏黏的污土泥濘之外,什麼都沒有。──生活中,一些令我自覺出醜的事件,讓我「顏面無光」或是「祖上蒙羞」的事情,可能是在創造肥沃的土壤,新的東西會從中長出來。我需要瞭解生命不是永遠像在冬天的時候那樣可以計算。
2.秋天的日漸孱弱是新生命的必要前導。
3.冬天的確不好過。但不是每個人都會珍惜這種考驗。
4.蟄伏跟深度的休息,對所有生靈都是必要的。
【在一個偏好非此即彼這種輕鬆思考方式的社會裡,面對矛盾的複雜,我們很難把對立的兩項價值擺在一起。】
如果我打算讓生命活得豐盛,我必須學習擁抱對立,活在一種張力之中,一方面知道自己有侷限,一方面也認識自己有潛能。我們必須認識到自己的侷限,不要跟自己的本能打對台,我們也要善於使用恩賜,去完成上帝賜予的潛能。我們得學習接受關上的門,也從中找到什麼是開啟的門,然後以我們的生命來回應這開啟的門。(我開始了解自己一直在踩不到底的情況下過活,住在本來就不安全的高海拔地區。待在高處的問題相當簡單,腳一滑要往下掉,可有很長很長的一段,降落著地也可能造成生命危險,偏偏腳滑又常常發生。被按到地面上的好處也是很簡單:一個不小心跌倒了,多半不會太嚴重,不至於致命,總是能再爬起來。
我住到那麼高的地方,至少是四個因素造成的。首先,我向來所受的訓練要我作為一個知識份子,不僅要思考(這是我極其推崇的一項活動),而且得用腦子來生活,而這個部位在人體當中,正是離地面最遠的。其次,我懷抱這樣一種基督信仰,信奉的是抽象的上帝,而非感知上帝的經驗。現在這個現象很令我迷惘:傳統的核心信念不是要我們「言行合一」嗎?怎麼會有這麼多脫離現實的概念跑出來?第三,本我也不能免責,膨脹的本我,讓我老想到要是沒達到應有的標準,就用面具掩蓋心中的恐懼。最後是我的價值觀,扭曲的價值觀,用應該做什麼或應該變成什麼樣的人來自我期許,而非洞察我真實的內在,去探求何者為真,何者可行,何者讓我的生命更有活力。
所以我必須好好去學會如何「用健康的心態去看一些負面的事情」。「從表面上看來,生命是在教訓我,不過新生命的種子已經靜悄悄地、毫不吝嗇地大肆撒下。」
「禱告求主嚴厲的審判我,毫不留情地修正我,好讓我能更完美地事奉上帝。這是我所作的最明智的要求之一。」
懇求上帝賞賜我一個至交知己、良師益友,能引導我傷痛地面對自己的敗壞。「只有我最深層的內心明白:我比那些攻擊我的人更有罪。」我,這樣一個活在黑暗中的人,怎麼會變得如此驕傲,自以為知道許許多多關於上帝的事呢?我們某些根深蒂固的傲慢,使我們傾向於使用自己的經驗與價值標準去衡量任何發生的事情。
當河面冰封,問我
我犯過哪些錯。問我,
是否我的所作所為就是我的人生?有人
輕輕緩緩走進我的思緒,有人
想要拉我一把或者推我下水:問我
最濃最強的愛與恨,造成的結果
有什麼分別。
我將傾聽你所言。
你、我,轉身回頭
注視靜默的河水,等待。我者皆知
底下河水在動,隱而未現;而
眼前的寧謐,卻
承載了長長遠遠的來來去去。
河水傳遞的訊息,就是我要說的
如今我成了自己。
物換星移,曠日廢時。
我已全然溶解,撼搖,
這麼久一直戴著其他人的面具……
【原來,這些問題一直是我們生命的過程中所必須的體現。】
※看見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這種舒服的感覺現在在五丁又回來了。
好像,學校就應該這樣,每個人都笑咪咪地嗨來嗨去!
在五丁,美好的事情隨時在發生。
我有一個心願,讓每一個來到五丁的人都能觸摸到一顆充滿教育熱情的心。
而這顆心向全世界敞開。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071012
※你可以改革教會,卻未曾改革你自己的靈魂。
※不要想去教導別人你自己沒有做的事。
※挑別人長處,補別人短處。
※每次我靈裡經歷到極大的痛苦或黑暗,之後必有一個更大的榮耀與平安的啟示。
※這整個爭戰是為了人,而人卻常被視為最不重要的。我們比較會為真理而戰,卻較不會為領受真理的人而戰。我們會為事工而戰,同時卻踐踏事工中的人。我遭蹋了人!
※哪一個困難可以抵擋神!
※怎麼辦?
當人們愈讚美我時,我就愈舒服地接受他們的讚美,但這卻讓我開始遠離了生命之道。
我變得很虛偽,開始為他人的讚美而活,而且努力想掌控那些不讚美我的人。
我失去純潔的心,失去赤子之心,開始邁向死亡,墮落到無法自拔的驕傲中。
這樣的我,好壞。壞透了!
※天底下沒有燒不熱的爐子
沒有辦不起來的學校
沒有帶不上來的班級
沒有管不動的學生
只要有心。
※有很多學生,很會問問題,很好;但是,懂得在適當的時間,問適當的問題,更好。
※「離惡行善」,好嗎?
※上課要專心聽,聽不懂也要聽,聽久就懂了,不明白的地方要問。學問學問,要學就要問。
※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第一件牙籤。挑出別人的長處。
第二件橡皮筋。保持彈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
第三件OK繃。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
第四件鉛筆。下你每天的願望。
第五件橡皮擦。Everyone
makes mistakes and it is OK。每個人都會犯錯,沒關係的。
第六件口香糖。堅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當你嘗試時,你會得到樂趣。
第七件棉花球。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語言與溫暖的感情。
第八件巧克力。當你沮喪時會讓你舒服一些。
第九件面紙。To
remind you to help dry someone’s tears,幫別人擦乾眼淚。
第十件金線。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
十一,銅板。To
remind you that you are valuable and special。提醒你,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
十二,救生圈(救生圈形糖果)。你需要談一談時,可以來找我。
※沒有人富足到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也沒有人貧窮到給不出去。所以我們要彼此幫助,也要把別人的需要視為自己的責任。
※聖經上說:【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你們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如經上所記: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
※洛克斐勒說:「往上走的時候要對下面的人好一點,因為當你往下走的時候會遇見他們。」
※【面對孩童的成長,我們要有不匆忙的迫切感。】不要揠苗助長,也不要過度溺愛。大原則要堅持,小事情可有彈性(更要有幽默感)。最難的是耐心。
※小孩的問題只不過在呈現我們作大人的真實面。作父母師長的若持續活在混亂與匆忙中,就不可能有效的叫孩子成長。孩子真得很無辜,也很可憐。
※學期進入第七週,尚有八個學生仍然無法進入學習狀況。依照經驗,他們很可能在未來的兩年(甚至是一輩子)都不能轉向正面,而必須活在惡性循環中,因為家庭狀況就是這般的引導他們。
※學校教育若少掉家庭教育的平衡,就只能在原地打轉,揚起了一些灰塵又怎樣?
※請家長幫幫我,負責任的給予孩童除了學校教育的完整家庭教育。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071001
我們願你們各人都顯出這樣的殷勤,使你們有滿足的指望,一直到底。並且不懈怠,總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希伯來書六11~12)
老鷹需要一雙翅膀才能飛翔。老鷹若是只用一隻翅膀,牠就只會在原地打轉。同樣的道理,許多人只求在信心方面展翅上騰,卻在耐心上毫無進展;他們只在原地打轉,志氣逐漸消沉之際,只揚起了一堆塵埃。我們所教導的任何真理若沒有相對的真理加以平衡,將會導致挫折而無法成就想要達到的目的。
※完美主義的人很少有幽默感的。
※在靈性的追求中,我常感到不少衝突、混亂與矛盾。
原來有一種現象存在:《領導力的矛盾誡律》。它是這麼說的:
*人們是不按邏輯、不講理、和自我中心的──無論如何,還是要愛他們。
*如果你做好事,人們會指控你有不可告人的自私動機──無論如何,還是要做好事。
*如果你很成功,你會贏得虛偽的朋友和真實的敵人──無論如何,還是要成功。
*你今天做的好事,很可能明天就被忘記了──無論如何,還是要做好事。
*誠實和坦白會讓你容易受傷──無論如何,還是要誠實和坦白。
*擁有最偉大志向的偉人有可能被心胸最狹隘的小人擊倒──無論如何,還是要志向遠大。
*人們偏袒弱勢者,但卻只追隨強勢者──無論如何,還是得為少數的弱勢者奮戰。
*你花好幾年所建立的,可能一夜之間就被摧毀──無論如何,還是得建造。
*人們真的需要幫助,但是如果你幫助他們,他們可能會攻擊你──無論如何,還是得幫助他們。
*你把自己最好的東西奉獻給世界,但卻遭受侮辱背叛──無論如何,還是要給全世界自己最好的東西。
*如果還能「更好」,那麼「好」是不夠的。
人際關係的基礎入門
最不重要的字:我。
最重要的字:我們。
最重要的三個字:謝謝你。
最重要的四的字:寬恕一切。
最重要的五個字:你的意見是?
最重要的六個字:你做得非常好。
最重要的七個字:我想要更瞭解你。
【你所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覺擺在最重要的位置。】
我曾屢次思及聖經上的警告:「要謹慎自己所教訓的。」我知道我應該要把自己教導的實踐出來,但卻未能做到。因此我所領受的話語中,有許多是對我個人的責備,但即使如此,我仍然覺得那是一般性的訊息,所以我也將之分享給大家。
長期睡眠不足 會讓人喪命
有些人經常熬夜甚至不睡覺,以為睡眠不足沒關係。但英國調查顯示,長期睡眠不足不但有害健康,還會讓人喪命。
據路透社報導,英國〔華維克大學〕長達十七年追蹤調查顯示,如果一個人把每天七小時的睡眠縮短到五小時甚至更短,他們因為各種疾病死亡機率會比正常睡眠的人,高出一點七倍;其中心血管疾病的死亡機率,會比正常睡眠的人高出一倍。這份報告目的是提醒人們,繁忙的現代化生活方式隱藏危險,長期睡眠不足危害健康。
【改善睡眠不足的方法,不是晚起,而是早睡。】
※2005年8月號《遠見30雜誌》以「紀律」為封面故事,列舉出各領域的傑出人物,如:王建民、郭台銘、林懷民、村上春樹……,他們的「最大公約數」正是「紀律」。
俊昌的靈修筆記070920
加拉太書六 11~14
11 你們看,這些大的字是我親筆寫給你們的! 12 那些喜歡在外表上炫耀的人就是勉強你們接受割禮的人。他們這樣做,無非是怕為基督的十字架遭受迫害。
13 其實,連那些接受割禮的人也不遵守法律;他們勉強你們受割禮,是要誇耀你們在外表的儀式上已經屈服了。
14 至於我,我不誇耀別的,我只誇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為,藉著這十字架,世界於我已經釘死了;我於世界也已經釘死了。
一、
字,是何等的大呢!
1.保羅以一貫的口述方式寫信。為了印證書信的真實性,他一般會親筆書寫信件的結尾(帖後三17)。
2.有人認為他之所以會寫〝大字〞,是因為視力衰弱。這有可能,但無法確定。重要的是,保羅希望他的讀者知道這封信確實出自他的意思。
二、希圖外貌體面的人
1.那些攪擾的人,設法要加拉太的外邦信徒接受割禮,他們自以為這會使他們成為十足的猶太人—把〝割禮〞當作成為真正基督教徒的必要條件。
(而且,保羅更察覺到,在他們的的動機中,至少有一部分是希望猶太會堂因此會繼續接納他們)
2.《在教堂歷史的這個階段,大部分的迫害是猶太會堂行使管教的結果。》保羅自己也曾承擔加諸於他身上的迫害:五次被鞭打39下(林後十ㄧ),這就是猶太會堂的懲罰。保羅認為,某些自稱為基督教徒的猶太人,堅持外邦基督教徒要歸化為猶太人的原因在於,他們不願意承擔猶太同胞因為他們最親近的〝弟兄、姐妹〞是未歸化的外邦人而加給他們的非難。
【有些教會牧師為了信徒的「靈命成長」,常使用「逼迫」的方法,實在沒必要。殊不知「不要用錯誤的方法作正確的事」之道理!】
三、藉著你們的肉體誇口
1.割禮的意義除了上述,他還是忠於聖約的記號。保羅在此點出真正的難題:那些已經接受割禮的人,既然知道不需再〝守律法〞,為什麼還要強迫他人比照辦理?他們當中有些人以〝領人歸化猶太教為榮耀〞。
【現今教會常用拚業績的功利主義不斷瘋狂向前衝,卻不知要往哪裡去。】
2.但是保羅認定基督教徒不以其他事情誇口,只以主耶穌的十字架誇口。這就是我們被神接受的基礎,而非依靠別的事物—不是割禮、律法、猶太飲食、特定團體的會員證…。那惟一的基礎就是十字架,也就是我們惟一的〝誇口〞。
【我們太容易「因小組稱義」了,不是嗎?在教會,有參加小組的人,就是上天堂的保證;反之則「照三餐」被牧師排擠、定罪。管你與神的關係如何,牧師總是以此訂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3.假若我們這樣相信,那麼世人的看法就無關緊要,就好像世界對你來說已經被釘十字架上了;而你對世界來說,也已經被釘在十字架上了。
【我們的安全感不該建立在外在環境上,而在與主的關係上。】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070920
※若是為了紓解心理的壓力,我們只向一個人(一個絕不會吐露出去的人)傾訴心中創痛,倒也無可厚非。But人忍不住需要傾吐的真正原因,其實是想懲罰。而且We隨身攜帶了一個可達到懲罰目的的利器,就是:Our舌頭。We逢人便訴苦,要讓傷害us的人顏面盡失!要是能使損害他的名聲和信譽,以報復他帶給us的傷害,豈不是更大快我心!We會義正詞嚴地說:「他這是罪有應得。」只要有機會就大肆宣揚別人虧待us的地方。這是一種不折不扣、錙銖必報的心態。
※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弗四32
俊昌的靈修筆記070917
加拉太書五25 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 26 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
ㄧ.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
1.
沒有人比我更清楚知道自己依然力有未逮,無法達到我試圖達的某些目標。
2.
依靠聖靈:「知識」並不能完全免除人的失敗;有了神的「啟示」,並不能保證就一定不會失足;不要以為光靠著「愛」,就可以避免跌倒,《有知識,腦筋好的人,每天一樣會失敗,而且他們失敗種類也比較多;得到的神啟示的人也會失敗,他們一旦失敗,自然會引起更多的人注意;熱愛耶穌的人會失敗,他們失敗會帶來比常人更深刻的錐心刺骨之痛。》
3.
主怎樣在彼得從失敗走向成功的路上陪伴他(否認主這個失敗所帶來的後遺症,使彼得心理上還沒有準備好,去擔任五旬節當天的主要講員;更談不上,後來要為主的緣故殉道),主也照樣陪伴著我們。祂將聖靈的恩賜賞給我們,聖靈就是取代耶穌「站在我們身旁」那一位。
→最重要的事:學會依靠聖靈,並且單單倚靠祂。
二.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忌妒
1.貪圖虛名:我是何等的好面子!我喜歡被人稱為有能力的教師,有恩膏的講員!我在乎自己的重要性!「驕傲」的心態作祟,使得我們對名利地位有無限的嚮往。卻不知虛空的虛空,這些轉眼間,不過灰飛煙滅。在天上,神並不對我頭銜 / 學經歷感到興趣。Not what we doing﹐but what we being.
2.彼此惹氣:比較的心態,叫大家人比人氣死人。競爭的由來源自內心的不安。指著別人的錯誤,掐著別人的缺點也是因為自己正身陷其中。怒氣從來不成就神的義。回答柔和,使怒消退。彼此惹氣,從來不會惹出好結果。
3.互相嫉妒:嫉妒只會生出更多的嫉妒!而且它的排泄物「苦毒」其臭無比;它的嘔吐物「惡言」更是強酸,叫人彼此消滅。
※如果不能理解敵人其實是在體內,我們可能會捏造出上千種法子,假想外界的某(些)人成為自己的對頭,這樣的領袖只能壓迫眾人,無法予人自由。
※最難處理的是我的驕傲!這就是為什麼「權力會使人腐化」的原因!有些事情很難,人際關係、官僚制度、婚姻生活、親子互動、苦難逼迫、懷疑沮喪、眾盼親離…。但這些並不是最難的,和我的驕傲比較起來,根本微不足道。
※沒有人比我更清楚知道自己依然力有未逮,無法達到我試圖達到的某些目標。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070912
即使恩賜出眾、道德高超的基督徒,也常出現重大缺點。(當然偶爾也會興起像但以理一樣無瑕疵的人物。)但是聖經中最頂尖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會有缺點──亞伯拉罕、摩西、彼得、多馬和眾所周知的大衛。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因為這種情形即使在今天也一樣沒變。神刻意興起一些有影響力的領袖,其中一貫的共同點就是他們出身的家族往往沒有什麼顯著的缺點。然而實情並非如此。即使基督徒領袖中的佼佼者,通常也都會有一些他們最親近的同工和朋友能夠察覺的缺點。(不論那些領袖自己是否知道!)對此我們不應感到意外。在這個墮落的世界中,事情就是如此,當初寫聖經時就是這樣的情形。當我們發現領袖也有缺點的時候,不應該感到悵然失意。我們應該盡力幫助他們,盡可能彌補這些錯誤,而將其餘的一切交在神手中──同時也要認清,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也可能遭遇失敗與過犯。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070911
主以少許的餅和魚餵飽幾千人,這件事之所以成為偉大的神蹟,在於神以極少的資源成就了大事。當我們以極少的資源來做神的工作時,神就得著更多的榮耀。當我們擁有太多的資源時,反而會成為我們看見神蹟最大的一個障礙。
當神召我們去完成一項工作時,我們不應考慮自己有多少資源來完成它,而是要看神有多少資源。擁有太多的資源,反而會阻礙我們為祂成就大事。
當神定意要改變這個世界時,祂並沒有開始為這個任務累積一大筆財富;祂只是揀選十二個可以恩膏的人,即使這些人缺乏天然的才幹和能力來完成這個目標。然而,神並不需要他們的能力,祂只需要幾個願意成為聖靈器皿的人。
幾年前神告訴我,金錢是我最沒有價值的資源。它是個資源,也有一些價值,但它在完成神的使命上只有最小的價值;我們需要的是聖靈。
我常常在想,要把事情做對,並不容易。有很多事,我一直做得不好。事實上,我所做錯的事,遠比我所做對的事還多。
我只能期許自己,把重要的事情做好(其實重要的事情沒幾件)。
再來要求自己,先做對的事,再把事做對。
當然,對的事情,必須用正確的方法去做。
為了我的好處(這是我自私的理由),如果我做錯事情,請大家一定要不吝指教,指正我的錯誤,讓我有機會更多的成長。
◎
每當我們要開口說話或談論另一個人的事情,請先捫心自問你想說的話是否符合「需要」?有必要說這些話嗎?會鼓勵人?是否使人更成長?會提升對方的尊嚴?(我想這一段話恐怕是我自己最大的弱點,以至於我非得每天/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被提醒不可!)
◎
對事有判斷,對人不論斷。
◎
愛妻的讀書心得:「教育不能指望學校,信仰不能指望教會。」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070905晚上
【我們的環境不會永遠順利,但撒母耳並沒有抵擋他的環境,仍舊在以利之下事奉耶和華,雖然以利和兒子都已遠離神,但撒母耳全心專注在神身上。】
【除非海水滲進船艙,否則海洋裡全部的水加起來也不能使一艘船沉沒;除非我們讓苦難侵入,否則全世界的苦難都無法傷害我們。】苦難是我們生活的背景,而非主題。主題是幫助。【大凡信心之士,莫不具備一種從容悠閒的自信和安全感。】
【我們向神要得勝,神向我們要順服。】
【基督徒應該作的是見證,不是辯解。】
【基督徒應該作的是見證,不是辯解。】
李老師的讀書/教學心得070905
任意隨性的生活,是一件非常非常昂貴的事。你不可能過惡性循環的生活,而不需付出任何代價的。
為什麼老師要嚴格規定「不可使誠實和慈愛離開你呢」?因為我太愛你們每ㄧ個人了。多數人習慣是,他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以為不管自己說什麼,也「不會發生什麼意外」。然而真理卻告訴我們,「撥種在先,收穫在後」。人若不活在紀律當中,必然會影響到他的人生。
我希望
每個孩子都喜歡上學,
像春風吹來,每ㄧ片樹葉以口哨響應。
我希望
每位老師教學的青春永駐,
即使白髮如霜亦不覺疲倦。
我希望
那方小小講台是阿拉丁的魔毯,
老師帶領一群孩子探索生命意義,
遨遊知識殿堂……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070903
每天我的愛心受到考驗。我最不擅長的就是愛了。
我擅於爭競勝過愛人。我擅於憑直覺和野心作事,讓自己出人頭地、聲名遠播,更勝於思考怎麼去愛別人。我所受的教育和訓練都是要人獲得技能、積極進取,好達成自己的目標。然而,每一天我都定意,將自己最擅長的擺在一邊,嘗試去做我最笨拙的ㄧ面──敞開自己、情願在愛的挫折與失敗之中冒險,勇於接受這樣的信念:即使在愛中失敗,也勝過在驕傲中成功。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2007/8/19 深夜
1. 耶穌事奉的一大重點就是讓人看出他們對神的看法有多離譜。要對神有真實的認識,對我們而言竟是那麼不自然。
2. 約十四8~9 從耶穌身上所顯示出的神與我們的期望大異其趣。
3.
除非我們把老我的觀點除去,改用真實(我知道要人面對真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合乎聖經的觀點來看神,否則我們就無法成長。「成長的一大障礙就是我們對神的看法。」只要我們把自己放對位置(約十五15),生命的成長就擋也擋不住了。
4.
慣於實話實說的人,對於既有的秩序是一大威脅。
5. 我常在想,相對於兩千年前耶穌常不見容於各會堂。如果耶穌照訪今天的教會,有多少教會能讓耶穌有講話的空間。
6. 我們看使徒行傳時,常常羨慕初代教會何等美好:是按著聖靈的帶領、照著父神的心意、遵守耶穌的教導,由使徒成全五重職事的配搭所建造的。然而,這麼美的教會,隨著時間的進行,竟然能發展成一千多年後的販賣贖罪券時期。那麼今天的教會又會發展成怎樣的光景呢?
俊昌的讀書心得2007/8/19 晚上
※
基督徒的講道,不是自傲地發表人的意見,乃是謙卑地解釋神的話。……釋經講道的人,是藉著解釋將經文的內涵帶出來,不是將經文中沒有的講進去。
※
我們最需要顧慮的是自己──在知識上、靈命上能否成為神亮光能透過的管道。神的工人根本不必去擔心自己的工作禾塲在哪裡,他最需要在意的是自己──自己是否有足夠的生命去承接神所託付的任務。器皿預備好了,自然能合乎主使用。我們的神從來不會大材小用,祂在知人善任的事上也沒出過任何差錯。【我們的生命到哪裡,神的使用就到哪裡。】【一個生命被聖靈掌管的人,既無須害怕工作停滯,也不用愁呼召落空,因為神在掌管一切。】【我們常向主呼求:「以利亞的神在哪裡?」神卻回問說:「我的以利亞在哪裡?」】傳道人根本不必去擔心自己的事奉工場;牧師何需把焦點擺在會友的人數;神的僕人怎能把信心/安全感/喜樂建立在環境呢?『笨蛋,問題出在生命!』家主不會把五千兩 的投資交給只能偷懶的惡僕。
※
哪時候我們才能體貼上帝的心事?當祂看見莊稼熟了時,我們竟然還在怨歎「鄉福做不起來、西海岸屬靈爭戰很大、附近的新教會偷羊/搶羊、人心真剛硬…」。
※
【有什麼樣的領袖,就有什麼樣的教會。】【哪裡有神的彰顯,哪裡人就多。】我聽過太多屬靈長者發出相同的呼籲:【我們今天的問題在於膚淺!】
俊昌的讀書心得2007/8/18
※
我們的生命到哪裡,神的使用就到哪裡。
※
神的僕人是不會被毀滅的,除非神決定不再用他。
※
我們發現心靈的平安與安息,並非因為我們了解一切的事,而是全心倚靠主,即使我們對任何事一點也不了解,也可以享受到有主同在的平安。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2007/8/15
※
現今國家最大的問題出在哪裡? 就是孩童沒有父母管教。很多社會機構提出各種解決之道,但根本的問題出在父母沒有好好教養兒女。其中最失職的,就是男人!
※
婦女解放組織如今自食惡果,婦女得到解放不用再尊敬、順從丈夫;丈夫就得到解放不用再履行忠於妻子的承諾。
※
想要解決不良少年的問題只有一個方法:就是父母。唯有父母才能教出敬虔的後代。我們若放棄這個責任就等於把兒女丟給毀滅者。
※
在家庭中教養子女時有兩大要素:第一是愛。第二是管教。只要缺其中一項就沒有功效。光管教,沒有愛會教出叛逆的人;光愛,沒有管教會教出沒有責任的人。
※
根據觀察,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基本上都過得不快樂。所以想讓孩子快樂不能用溺愛的方式。不是讓他們予取予求為所欲為,有求必應。如果你用這種方式教孩子,他們可能一生都會期待別人這樣對待他們。
※
要教養出成功的孩子,就必須兼顧愛與管教,可惜今天的父母很少這樣做,我們的問題出在男人失職,結果就看到許多孩子缺乏父母的管教。這已經變成一種風氣,最後將一發不可收拾。不管你有幾部電腦?不管你有幾輛高級轎車?不管你投資多少房地產?這個問題最後都會像當頭棒喝一般。除非我們去解決最基本的屬靈問題,也就是父親和兒女的關係。我們可以逃避,但最好別逃避,下場是無法逃避的。我們可以漠視上帝的律法想辦法逃避,而且好像不會有什麼後果,但最後上帝必要帶來審判。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2007/8/9 凌晨
夫父何求 07/8/19 (日) 鹿港靈糧堂 主日信息講章 李俊昌
馬可福音九章17~27【眾人中間有一個人回答說:「夫子,我帶了我的兒子到你這裏來,他被啞巴鬼附著。無論在哪裏,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齒,身體枯乾。我請過你的門徒把鬼趕出去,他們卻是不能。」耶穌說:「噯!不信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裏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裏來吧。」他們就帶了他來。他一見耶穌,鬼便叫他重重地抽瘋,倒在地上,翻來覆去,口中流沫。耶穌問他父親說:「他得這病有多少日子呢?」回答說:「從小的時候。鬼屢次把他扔在火裡、水裡,要滅他。你若能做甚麼,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親立時喊著說(有古卷:立時流淚地喊著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耶穌看見眾人都跑上來,就斥責那污鬼,說:「你這聾啞的鬼,我吩咐你從他裡頭出來,再不要進去!」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地抽了一陣瘋,就出來了。孩子好像死了一般。以致眾人多半說:「他是死了。」但耶穌拉著他的手,扶他起來,他就站起來了。】
序:
1.
我常覺得罪惡感恐怕是世界上最折磨人的一種痛苦。多年來我自己最深的痛苦就是罪疚感──我的失敗,尤其是在作父親角色上的失敗。如果有人想重重打擊我──叫我真正的痛苦不堪──只需要輕描淡寫地,問我一個問題:「當你孩子成長關鍵的時候,你花了多少時間陪伴他們?」我非常感激我的孩子們都已經原諒我這個不稱職的老爸了,但是我自己仍然不時為過去所犯的錯誤深感悔恨。 ──柯恩德牧師
2.
我偷偷告訴你,我牧養一所大教會、懂一點希臘文、寫過好幾本書…,我這些表現應該還算不錯,不過我的孩子卻完全不在意這些。他們所重視的是我怎樣與主同行。事實上,我怎樣愛主,怎樣跟上帝建立關係,這些事勝過一切。我願意我的孩子從我的日常生活見證裡找到盼望。我希望他們看見父親的真實面,和我怎樣不斷得到上帝的幫助。我希望他們看見我過禱告生活。 ──隆梅爾牧師
3.
一百句外人的讚美,遠遠抵不過妻子兒女的一句抱怨。 ──李俊昌弟兄
一、
任何得成功不能彌補家庭的失敗:(with懷李務的見證)
1.
這個月初我去拜訪○牧師,三個小時的談話中,有很好的互動。他依然是那麼單純、良善、熱情,並充滿赤子之心。可惜的是少了一份提醒、成熟、與深思。我告訴他幾個可以注意到的盲點,不過他似乎和七年前我提醒他的一樣:被忙碌沖昏頭!沒法子思想幾件更重要的事:家庭(婚姻、夫妻、親子:這是他最弱的一環,也是仇敵一直可以輕易攻擊之處)、五重職事配搭(否則,神學院和緬甸事工就不會被棄養,流於因人設事了)、與神的單純互動關係(不為任何事工)。他邀請我去協助教會的某些事奉工作,但我的感動和負擔是:去幫助他,而不是去幫助他的事工。(90、70、電玩)
2.
聽聽葉光明牧師的反省:回顧我的事奉生涯,我發現有一段時間我差點錯失了神對我的婚姻和家庭的計畫。有一陣子,我不斷地從一個特會趕到另一個特會,向大批大批的群眾講道,並從人們得到良好的回應。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在特會上聽到一位講員說到:「專家的定義,是一個手提公事包、離家在外的人。」那句話像一支箭刺入我的心中。我想:「那真是針對我說的!」我正是那個手提公事包、離家在外的人。每個人都把我當作專家,但實際上我的家又是個怎樣的家呢?神給我一個全新的挑戰,祂要我先作稱職的丈夫和父親,然後才可能在其他的領域裡成功。於是我開始分析自己的動機。為什麼我要花這麼多時間在外旅行?為什麼我會在參加這些特會時感到興奮?我漸漸意識到,我的動機裡隱含了強烈的個人野心。我喜歡站在講台上對著大批會眾,享受著人們稱讚我為「有恩膏的講員」。回顧那段拓展事工的年日,我意識到許多時候我關注自己身為講員的聲譽,勝過關注妻子感情上的需要;有時候,我關注自己的成功,勝過關注家庭的幸福。
3.
喬治懷特斐德雖然是一位偉大的傳道人和佈道家,卻無法維繫一個美滿的婚姻。【在生命某個層面中具有聖靈所賜的能力,似乎不能保證生命的每一個層面都會充滿聖靈加諸的紀律與成熟。因此,聖靈的恩賜絕不應該成為個人犯罪的藉口。】
※我們生命中的見證,比我們的言語更有功效!What we being>What we doing/say.
二、
神的心意:(with見證我的事奉歷程轉變)
1.我可以如何付出:有太多人在進入婚姻時心裡想著:「我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這種婚姻不會有出路。合乎聖經的態度應該是:「我可以如何付出?」
2.離開與連合:婚姻源自神的心意,其中的兩個關鍵詞是「離開」、「連合」。如果你不離開,就不能連合。如果你一直不願意離開父母的蔭蔽、展開新的人生,就永遠無法與配偶達成真正的連合。在我們文化習俗中的婚姻常會導致不幸(ex.婆媳、妯娌關係),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教導男人應當倚賴父母/承擔責任/承歡膝下/照顧年長/反哺報恩/百善孝為先/使老有所終/使鰥寡孤獨者皆有所養…,而不是與妻子連合。男人對家族的忠誠度,往往影響了他對妻子的委身。我們需要清楚明白,聖經中所描述的婚姻,絕不等同於一般的社會習俗或文化。(孝順不是用住家的距離來衡量。住在一起不代表就是孝順;不住在一起也不代表就是不孝順。)
3.三一福: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這是上帝對我們的心意。婚姻是一種委身,需要全心投入,而非一場實驗。惟有藉著彼此的委身,神才能提供一對男女結合後在生活上所需要的恩典。
三、
結論:關鍵在弟兄。弟兄啊!興起!我們要按著被呼召的方式邁向成熟。
※
失職的婚姻──亞當該做的沒做,夏娃做不該做的。
※
青少年犯罪的第一大問題是父母瀆職。(千萬不要以忙碌為藉口──再怎麼忙碌的人,也有時間浪費生命。)
※
No小組/工作/事奉…萬歲,家庭破碎。(懶惰的人才會拼命工作!)
※
身為一家之主,別讓你的妻兒成為心靈上的孤兒寡婦。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2007/8/1
1.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奇怪(甚至是懷疑):神為什麼偶爾使用一些非常不當的人完成驚人的事工?
2.這不是說神應該使用完美無瑕的人,要是這樣的話,就沒有可用之人了。(當然我們也不是要強調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缺點與錯誤。)
3.例如,喬治 懷特斐德雖然是一位偉大的傳道人和佈道家,但無法維繫一個美滿的婚姻,且(在誤導下)堅信他兒子的絕症必得醫治。
1.對於那種公開與惡劣的缺點,令人不禁要提出兩個問題:
A.如果這個人這麼有能力又虔誠,為什麼會有這麼不堪的缺點?
B.如果這個人被聖靈充滿,為什麼同一個聖靈不會使他有能力潔淨自己的行為?
這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回答的,我們也不應該簡化它。
2.像加略人猶大,他也曾經和其他十一個使徒一起公開服事(甚至奇蹟般的服事)。然而,時間證明他是個背叛者。時間會使人露出馬腳。(有時候這樣的缺點從一開始就浮現,然後一直延續到末了。)
3.參孫的一生似乎就是這樣。神的靈大大降在他身上,耶和華使用他轄制非利士人。但是在律法禁止立約之民與外人聯姻的前提下,他為何要娶一位非利士女子為妻(士十四 2)?當他父母警告他會自食惡果的時候,他毫不在乎,他們也就默然無語(v.3)。(他們的確不知道「這事是出於耶和華」v.4;但這不足以為當事人脫罪。)參孫冒險下的賭注(v.12~13),比較是出於自信與貪心,而非智慧與榮譽。當然在這件事上,非利士人的行為確實很殘忍(v.14~18、20),但參孫為了賠償賭注而殺死三十個人的動機,並不是要潔淨那地與重建以色列民的力量,而是為了個人的恩怨。
【在生命某個層面中具有聖靈所賜的能力,似乎不能保證生命的每一個層面都會充滿聖靈加諸的紀律與成熟。因此,聖靈的恩賜絕不應該成為個人犯罪的藉口。】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2007/7/30
※
如果不能理解敵人其實是在體內,我們可能會捏造出上千種法子,假想外界的某(些)人成為自己的對頭,這樣的領袖只能壓迫眾人,無法予人自由。(昨晚為了思想這一段話,難得失眠…)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2007/7/29 深夜
※
我們的一生時間有限,而可看的好書實在太多。如何把握時間吸收新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千萬不要以忙碌為藉口──再怎麼忙碌的人,也有時間浪費生命:看電視/電影/報紙/雜誌、 上網/打電玩/轉寄信件/MSN即時通、搞婚外情/交際應酬/吃喝玩耍、出國旅遊/逛街購物/進出酒吧/、聊天打屁/泡茶喝咖啡/過度的運動…。我們只好把握一個原則:【有些書可以轉化我們的生命,不看可惜,甚至會對我們的生命造成虧損;有些書可有可無,不看也不會影響我們進入永恆(例如:武俠/愛情小說,雖然令人心曠神怡,愛不釋手,但說真的,不看也沒關係。)】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2007/7/28 深夜
※
【我想『挑旺』和『裝備』是不一樣的。】【我相信聖靈對我未來的帶領,不再只是去『激勵』某些團契或教會,而是真正去帶出『門訓』!】為了使教會按著被呼召的方式邁向成熟,我必須投入五重職事的配搭。這關鍵在於我能否訓練出能夠跟我做一樣事情的人,而不再只是經年累月的傳福音和帶領人信主。
※
這需要花時間,而且需要建立深入的關係,不只是在一年裡花個一兩 次去跑跑那些團體而已(過去幾年來我平均每年要去的單位大約有二十幾個不同的地方,雖說服事中十次有九次明顯有神的同在和聖靈的恩膏,也有不少人因此信主,但當我漸漸的被定位為名嘴時,我內心真實知道,這不是神要把我擺放的正確位置。我想階段性任務──或說階段性操練──已完成。事工無限,時間有限,體力也有限──現階段我仍是一個深度委身家庭和工作的人──我必須買贖光陰,整合年日,做最符合神心意的安排。)
※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使徒行傳裡所看到的旅行佈道,都是在同一個地方停留數月甚至數年之久的原因。
※
改變是好的,而且改變即將來臨。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2007/7/28 晚上
※
放眼望去,教會誠然有諸多不成熟的地方,甚至叫人傷心。難道這就給我們充足的理由叫我們批評、傷害、離開教會嗎?【我們不需要愛教會現有的狀況,但我們必須要愛神的教會。】對牧師和其他會友,我們也要存此心態。
※
我們若完全明白這個道理,就會對那些軟弱的肢體或教會伸出援手。
※
我們不可將那些可能有一些錯誤教義或行為的人排除在外,【這不代表我們需要接受他們的錯誤,但我們需要接納他們並為他們禱告,也尋求任何可使用的方式去幫助他們。】(相愛很難,但是很重要。求主幫助我們知道如何彼此相愛。)
※
就算這世上只剩兩位弟兄,他們若無法和睦相處,依然會自相殘殺。今天,絕大多數的合一都是建立在彼此需要的自私動機上。(我們需要彼此,才能達成建造榮耀教會的目標。即使是為了自私的緣故,我們也不得不彼此相愛與相助。)當彼此不再有需要時,分裂及紛爭通常就無可避免了。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2007/7/24
真正教會生活的開始
以弗所書四11~16「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 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
是成全聖徒,不是成全教會:五重職事的事奉是為了要裝備那些被呼召來作真實事奉的肢體。
※
傳福音的人主要工作不只是傳福音,而是把愛傳給那些失喪的人,並且幫助所有的信徒帶領他人來到神面前。
※
先知的主要工作不只是聆聽神的聲音,也要幫助所有的信徒認識神的聲音,並且能夠說預言。
※
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只是傳授知識,也必須為了真理而傳遞愛,並且提供所有的信徒所需的屬靈工具,去發掘神話語的寶藏。
※
牧師的主要任務不只是帶領信徒,也要裝備所有的信徒彼此幫助。
※
使徒則被呼召來作這一切的工作。【使徒職份--扎扎實實建立神的教會】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2007/7/23
※
禁食禱告能夠釋放在我們裡頭聖靈的能力。【禁食不一定能幫助你「掙得」更多神的恩典,但禁食可以除去我們生命中的垃圾,促使聖靈更自由地流動。】這需要經由多次的禁食和禱告而達成。
※
神也許會帶領你一個月禁食一天,也許一週一天,或是兩個月才禁食一天。無論是什麼,總要委身去行,並且相信主會賜下恩典,使你能夠遵行。
※
如何解釋羅馬書十二章第一節?保羅實在是說【現在我要你們作的,就是在神的幫助之下,將你們每天的日常生活──工作、吃飯、休閒、家庭、婚姻、親子、睡覺、人際…──當作祭物獻在神面前。】【這是理所當然的服事。】(所強調的是實際、具體的服事,不是屬靈的意圖,不是參與服事的渴望。)
※
服事的動機不應是強制的,或是被要求的,更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填補。
※
我們學習的服事是一種生活型態。而這樣的生活型態不是可有可無的,理所當然的服事並不是一個建議,而是一道命令。說直了,那是一種關係──關乎生活態度和所處地位──我們在神面前有正確的服事關係,然後才會有能力服事別人。
世界上最自由的人
※
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中,有不少人在擁有自由之後,立刻揮霍他的自由,「以自由當作任意妄為的藉口」(加五13),結局是更悲慘的遭受奴役。
※
懇求聖靈教導我們學習怎樣在一位滿有憐憫的神管理之下,恰如其分地運用我們的自由。其結果必然都是正面的(義人的路)。
※
我從未聽過一個基督的僕人抱怨受到主人壓制,也未曾聽過一個基督的使女抱怨她在服事中所受的限制太多。基督的僕人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2007/7/22
俊昌推薦的十大屬靈好書
|
||||
A、有些書很有深度,但很拗口,硬得不易咀嚼(通篇的理論,鮮見舉例比喻,屬靈八股充斥),這些書對一般信徒而言都過於專業,以致艱澀深奧、不知所云,讀來枯燥無味、難以下嚥。此類書籍買來後翻閱幾張,多半束諸高閣,個人並不在此推薦。(Ex:慕安得烈、魯益師、鍾馬田、陶恕、傅士德、斯托得、楊牧谷…的大作。這些書基本上很有內容,不過得花很多心思去消化。我個人也常翻閱,但進度很慢,真得靜下來不能收益。而且他們的書多半語重心長,帶來了覺醒,合扉之後卻不見喜樂之情。)
B、除非能編輯成小短文,一次一點,細細品嚐,或可回味無窮。(Ex:天天聽見神 魏樂德 【校園】)
C、說真的,有很多的書(有些甚至是暢銷書),作者根本不曉得自己在寫些什麼,看了之後,發覺很浪費時間,(十本書當中平均約有八本不值得我們花錢去買,耗生命去看。真是不看也無關緊要!)此類有兩種:
a.千篇一律:多產作家最容易陷入此陷阱,看一本和看十本,基本上沒什麼差別。(Ex:約翰麥斯威爾、李順長、翟辛蒂…的著作。)
b.神學觀念有問題:他們的個人領受確實不錯,不過拿出來教導就會有點偏頗,因以主觀經驗掛帥,造成偏離聖經真理,經不起時間的考驗。(Ex:林曾秀芬、江秀琴、湯米田…的著作。)
D、有些推薦序言真是不寫也罷,高舉一本書太過誇張,寫什麼「非讀不可」、「一定要看」、「絕不可錯過」…,用詞太絕對,實在是亂來。奇怪的是這種序言常常看到。如此反而容易「因人廢言」(作者的心血被你搞砸了)。
E、我們的一生時間有限,而可看的好書實在太多。如何把握時間吸收新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千萬不要以忙碌為藉口──再怎麼忙碌的人,也有時間浪費生命:看電視/電影/報紙/雜誌、 上網/打電玩/轉寄信件/MSN即時通、搞婚外情/交際應酬/吃喝玩耍、出國旅遊/逛街購物/進出酒吧/、聊天打屁/泡茶喝咖啡/過度的運動…。我們只好把握一個原則:【有些書可以轉化我們的生命,不看可惜,甚至會對我們的生命造成虧損;有些書可有可無,不看也不會影響我們進入永恆(例如:武俠/愛情小說,雖然令人心曠神怡,愛不釋手,但說真的,不看也沒關係。)】
|
||||
|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備註
|
1
|
上帝的心事--
設想周全的十誡
|
隆梅爾
|
天恩
|
奇妙的結局、上帝值夜班、絕處逢神、老爹的叮嚀…
|
2
|
標竿人生
|
直奔標竿
|
||
3
|
靈命躍進50天
|
雷克.喬納
|
以琳
|
靈命紮根50天、末日決戰…
|
4
|
饒恕原理
|
柯恩德
|
校園
|
|
5
|
活出美好 Your Best Life Now
|
90天靈修旅程活出美好
|
||
6
|
天路客的行囊:
恆久專一的順服
|
反璞歸真的牧養藝術、建造生命的牧養真諦、信息本聖經…
|
||
7
|
趕鬼與釋放
|
葉光明
|
以琳
|
夫父何求、活出信心…
|
8
|
竭誠為主
|
章伯斯
|
證主
|
|
9
|
邁爾聖經人物傳
|
|
||
10
|
每日經歷神的火
|
布永康
|
以琳
|
|
|
疾風烈火
|
風火信心、風火大能…
|
||
|
贏得一生--
12項靈命致勝祕訣
|
理查.
考查斯基
|
愛修園
|
禱告良辰
|
|
成長神學How People Grow
|
校園
|
|
|
|
我的希望天使
|
古詩里
|
校園
|
|
|
上帝的聲音
|
魏樂德
|
校園
|
天天聽見神、
靈性操練真諦
|
|
簡樸生活真諦
|
傅士德
|
學生福音團契
|
屬靈操練禮讚、禱告真諦…
|
|
祈禱出來的能力
|
邦茲
|
宣道
|
飲於能力之源
|
|
恩典百分百
|
|
||
|
為了神的愛
|
卡森
|
天恩
|
|
|
教會大地震
|
彼得魏格納
|
飛鷹
|
|
|
釋經講道回憶錄
|
沈保羅
|
宣道
|
|
|
聖潔讓你想得不一樣
|
畢哲思
|
校園
|
|
|
|
|
|
|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2007/7/20 深夜
【屬神的事絕非靠著人的力量去做成的。】【愛惜光陰=買贖光陰】【聖靈充滿是為了要我們榮耀主耶穌基督。沒有倒下去,感謝主,是因你很健康。要倒就倒,不倒就拉倒,請不要去把他推倒。聖靈充滿其結果只有一個,叫我們把焦點放在耶穌身上。】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2007/7/20 晚上
純淨的酒
在耶利米書四十八章11~12節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警告:
摩押自幼年以來常享安逸,如酒在渣滓上澄清,沒有從這器皿倒在那器皿裡,也未曾被擄去。因此,他的原味尚存,香氣未變。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打發倒酒的往他那裡去,將他倒出來,倒空他的器皿,打碎他的罎子。」
古代製酒的方法是將酒裝在器皿中,待殘渣都沈澱到底部,再把酒倒入新的器皿中。然後,再一次讓殘渣沈澱,再倒入另一個器皿中。每一次的過程都讓酒變得更純淨。這也是神潔淨我們生命的一個方式──帶領我們經歷改變。
社會學家對許多人極力抗拒改變感到困惑。他們無法解釋,為何許多在父母酗酒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即使瞭解這家中一切的痛苦和折磨,卻還是選擇與酗酒的人結婚。他們對改變的恐懼,比對酗酒的恐懼更加強烈。這種對改變的恐懼,被通稱為「熟悉的轄制」。這正是使基督徒繼續留在「舊皮袋」的原因。然而,新酒會使皮袋膨脹,而舊皮袋又硬又缺乏彈性,因此新酒是不可裝在舊皮袋裡的。
我們若認識神是永不改變的這個事實,便會感到安慰。然而,我們如果想要像祂,通常需要很多的改變。我們必須經歷改變的過程才能像祂,並且做祂曾做過的事。所以,我們可預期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改變。神讓我們保持彈性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當我們開始變得安逸而不願意改變時,便將我們倒入新的器皿中。我們或許會認為,生命中很多令人震驚的改變是來自魔鬼的攻擊,但即使是,它們也是神所允許的,因此也是我們所需要的。這些改變有很多甚至可能是神對我們禱告的回應,好讓我們不致留在舊皮袋中。
如果我們對神在生命中帶來的改變抱著開放而非抗拒的心態,接受那些祂正在做而我們尚未明白的新事,或許就不會因為那些改變而感到震撼。我們若有智慧,就會學習去擁抱改變,並視其為屬靈成長的契機。通常我們抗拒改變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把安全感建立在環境上,而不是在神身上(詩篇十六8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祂在我右邊,我便不致搖動。)
摩押人曾經非常抗拒改變,以致神必須將他們傾覆。抗拒是很多教會分裂、甚至解散的一個原因。許多教會的合一,很顯然是基於會友間深厚的情誼,而非因著主的同在或是按著神的旨意而行。當我們感到很舒適,並開始滿足於和某群固定的朋友往來時,神便會把我們重新組合,或者把我們倒入新的器皿中;這可能就是神當初分散第一世紀耶路撒冷教會的原因。主極為關切祂教會的合一,但教會排外式的團結,常使我們忽略了要與其他基督肢體合一。因此,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神通常沒有其他的選擇,祂會允許某些人事物來打破這種情況。
我不曾認識哪個基督徒,不曾經歷教會的問題或分裂所帶來的創傷。即便如此,有智慧的基督徒不會將他們的異象或神學觀建立在過去的失敗上,而是從中記取教訓,允許這些經驗來煉淨他們,以致對未來能有更清楚的異象。(上帝畫上句點的地方,我們不要打上問號。不要讓你的過去攔阻了你的未來。)我們必須不斷地前進,每一次酒被倒入新的器皿,都會造成極大的攪動,但為了能被煉淨,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我們以正確的態度回應,把安全感建立在神身上而非環境上,那麼神的時候將會來到;我們將變得有彈性且易於受教,那麼祂便不用傾倒我們的器皿、粉碎我們的瓶子了。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2007/7/20 中午
與基督相遇會怎樣
使徒保羅說:「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提摩太後書一12)可是在他還未遇到主之前,他是個厭惡基督的人。今天,有許多人也是這樣,什麼都不信,只相信自己;後來遇見耶穌,便轉而信靠祂,生命也就改變了。但是,如何才能信靠耶穌呢?答案是你要先認識祂。你不需要有多大的聰明才能認是耶穌!當基督靠近你、觸摸你,你仍不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俊昌的讀書心得摘要2007/7/3
1.所有我們被呼召去做的事情,都與愛神或愛人有關。只要決定走在那促使我們愛神或愛人的道路上,就可以分辨出神呼召我們去走的方向。【換句話說,我們可以藉此來試驗自己所要做的事是否正遵行神的旨意──明白神的旨意並不那麼難呀!】
2.箴言六16~19 耶和華所恨惡的有六樣,連他心所憎惡的共有七樣:就是高傲的眼,撒謊的舌,流無辜人血的手,圖謀惡計的心,飛跑行惡的腳,吐謊言的假見證,並弟兄中布散紛爭的人。
A. 高傲的眼:這是神所恨惡的第一件事。(說真的,我們真的很不容易看見謙卑的人──謙卑是一生學不完的功課。哪個有錢人甘於過簡樸的生活呢?像華理克牧師那樣成名後依然過著一簞食,一瓢飲的生活者,著實令在下佩服/效法。)如果我們被放在比較高的地位,是為了事奉的緣故,而不是一種高舉,我們就必須看那些在下位的人乃是我們服事的對象。
B. 撒謊的舌:我們必須視所有的謊言皆為惡者的工作。謊言就是謊言,沒有善意的/白色的謊言之分。
C. 流無辜人血的手:這種罪和謊言是連在一起的(約八44這段記載是耶穌對那世代最虔誠的人說的。)謊言會帶來死亡:謊言比子彈或炸彈更具滅亡的殺傷力。
D. 圖謀惡計的心:狡猾、邪惡。這是不遵守律法的表徵,也是「罪人」或「敵基督」的基本特徵(創三1)。
E. 飛跑行惡的腳:在我們裡面是否有什麼事物,把我們引向邪惡?當我們被引向邪惡時,內裡是否會產生快樂滿足甚至興奮的感覺?這是人類墮落本性的基本表現,使人遭受許多痛苦。我們應該和神一樣地恨惡它。【神恨惡「飛跑行惡的腳」是很有意思的:我們可以學習到一個功課,每當我們倉促急迫地去做某些事時,通常都會造成錯誤。我們愈是倉促行事,所犯的錯誤就愈大。榮格Carl Jung曾經說:「匆忙並非魔鬼造成的,匆忙本身就是魔鬼。」】
F. 吐謊言的假見證:這是毀謗、讒言、中傷人的根源,它造成神犧牲自己以拯救並使其合一的教會分裂。這是聖靈最不喜歡我們去做的事情。如果我們參與散播謠言或毀謗,我們便和那些肇始者同樣有罪。
G. 弟兄中布散紛爭的人:對於那些使用真理來製造紛爭及分裂的人,我們必須敏銳的分辨那些話語,並拒絕參與其中,因為知道那是神所恨惡的。有時候,我們可以分享完全的真理,但卻斷章取義,甚至帶著會帶來分裂或製造紛爭的語氣。我們必須謹記,神交託我們做「和好的職分」(林後五18);祂恨惡我們去做導致分裂的事。
『切記,神對我們最基本的呼召,就是愛神及愛鄰舍。讓我們用愛的標準來判斷所作的每一件事情。』
領受神所賜的異象!
任何一項重要的事情要被完成,有一個清楚的展望是很重要的;同樣地,要完成任何屬靈的使命,擁有異象也是必要的。人類受造乃是為了與神相交,而神是個靈,祂屬於超自然的領域;因此,在人的裡面有一個屬靈的空缺,使人對屬靈的、超自然的領域有所渴望。那些在這個空缺上沒有被滿足的人,他們的生命將會逐漸被錯謬所轄制。
070627讀書心得摘要
1.我們多麼願意以開放的態度接受在下位者的指教,可以顯明我們謙卑的程度。(成為好的領袖有兩大特質,其一即是「讓人可以對你提出建議」。)(這需要很偉大的氣度與胸襟,才能如海納百川。畢竟,歷史上魏徵之於唐太宗,也只是鳳毛麟角的特例罷了。更多的則是「權力使人腐化」。)
2.為何神要呼召那些「沒有學問的小民」成為祂的門徒?神似乎特意如此建立教會和其事工,以過濾掉那些驕傲的人,僅僅吸引那些謙卑的人。
3.知識滿足生命,但智慧建立生命。因此,我們在建立生命、家庭、教會和事工之時,要把尋求智慧放在優先的地位。但若要如此行,就必須謙卑。智慧與謙卑是相連的,我們必須學習耐心傾聽那些被認為謙卑的人。
4.受教乃是謙卑的基本特質。當我們無法接受別人指正的同時,驕傲已經掌控了我們的靈魂。【受教就是孩子的一個基本特質,而謙卑則是神國度臨到我們生命的方式。】
5.當我們覺悟到自己需要智慧時,就是一個智慧的表現。這是基本的謙卑,也是獲得智慧的必備條件。
6.充滿知識的講道可以吸引會眾乃是事實;知識言語的恩賜能招來會眾,這也是好事,但我們在主裡的目標並不單單是招來會眾,乃是為要看見信徒在主的家中一起被建造。我們需要智慧來達成這目標。
070531讀書心得摘要──靈性操練真諦
1.
一個基督徒是否有「屬靈的生命」端賴他是否活在聖靈的掌管之下。
2.
「在基督裡的嬰孩」(林前三1)他們的具體社群人格,大部分都還未曾有效地接受聖靈指導,個人的生命仍未在上帝裡面獲得重整。
3.
靈性並不一種社會或政治立場,但今天,靈性卻常陷入「政治化」的險境中。
A.
某方面來說,處在一個秩序崩潰,死亡喪鐘響起的「現實世界」裡,靈性常會被當成一種政治立場,這是件很正常的事。(或許這就是我一直以來會在工作職場上常被某些官僚迫害的原因吧!他們會因為我們的存在而顯得很沒有安全感,他們會把我們的存在當作一種威脅,他們會把我們視作眼中釘、背上刺。在天路歷程中,水火不容的情形比比皆是,這一點也不奇怪啊!)大權在握的既得利益者經常感受到耶穌和祂門徒的靈性往往不受他們的操縱與管控,難以與其和平共處。
B.
我們不必去討好所有的人,但卻要善待每一位。(熱愛全人類,信任少數人,不虧待任何一位。)
C.
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暮鼓晨鐘,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相交陪。
D.
那些親眼目睹耶穌無比力量的人群,就曾試圖擁戴祂為「王」,另立政權。
E.
靈性的精髓和目的,並非要我去更正社會和政治上的不公義,那只是靈性所產生的影響而已。我的召命是「活出生命的影響力」,而非do something千萬不可把盼望放在制度的改革、人事的變遷、環境的轉換、以及對未來的幻想…上!
4.
我們無法管理的,遠遠比我們能管理的部分為多。這使得我們憂心忡忡,原來想要讓整個自我都能明白並遵從上帝的旨意,竟是這麼困難。
讀書心得摘要──悔改 覺醒中的轉向
1.對世界難以忍受的感覺/產生的不滿足,伴隨著一心對和平與真理的渴望,能引導我們步上天路客的旅程,追求在上帝裡的完滿。
2.人必須徹底厭惡既有的現狀,才能找到尋找基督的動機。只要我們還存有一絲的幻想,以為下次的選舉結果定能除惡揚善、重現公義,或者科學上的突破能挽救我們居住的環境,或者下次加薪能使我們不再捉襟見肘,這些想法都會讓我們不情願冒險,踏入前途未卜的信仰生活。一個人只有對這世界感到厭倦,才可能對恩典的世界產生胃口。
3.基督徒如果一味熱衷於「靈命」的加速成長,卻不委身於讀經禱告的途徑,是不會有多少果效的。【這樣的途徑並不特別困難,卻需要殷勤操練。】
4.「選擇孩子就是選擇混亂、煩雜、爭吵和真理,他們會用很多方法讓妳明白,妳很難做好母親這個角色,他們也讓妳理解,妳絕不是想像中的那種優雅、能幹、敏銳的高度進化的人類。」親子關係的磨合,是我們這一世彼此都需要修鍊的課題。
20070511
1.義人所走的路:我們要隨時問問自己──
我決定要做的事符合聖經的教導嗎?
上帝對這件事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這樣做,對我的成長是否有幫助呢?
這樣做的話,會不會影響到我的生活見證呢?
2.完全饒恕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坦然無懼地面對神;(太十八28~35)
3.在每一天結束時,我唯一在意的就是:能否討上帝的喜悅。
4.生命生態學--內心最深情的喜悅和世界最深切的需要交會之處---就是神對我的命定!
5.只要我多思想自己被饒恕的罪有多少,就足夠令我在有生之年閉口不言別人的是非了。
6.上帝畫上句點的地方,我們不要打上問號。不要讓你的過去攔阻了你的未來。
20070424
1.知識是來自於紥實的學習,而非一連串的考試。
2.教育小孩的最好方法就是多陪伴他們。
3.「努力向上,謙卑學習」並不是一個建議,而是一道命令。
4.做師長父母的要好好訓練孩童對我們的問話做出正面的回應。
引發我生命共鳴的三言兩語 李俊昌 2006/12/18
1.
如果沒有成長,教育就沒有意義。(教育的核心價值)(如果沒有反省,處罰/責罵就沒有意義。)
2.
簡單的生活帶來滿足的喜樂。(刻意過簡單的生活)(簡單規律的生活帶來穩定美好的成長。)
3.
忙碌的人很少是過得快樂的。
4.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成自己的責任。
5.
不要和工作狂(和女強人)做朋友—因為他們沒空也聽不進去你的建議/心聲。
6.
慢工出細活。
7.
讓!慢! 對,【讓慢】!人際關係的潤滑劑。(開車時也是要讓慢喔!)
8.
驕兵必敗!上帝抵擋驕傲的人。當你選擇驕傲,就是選擇上帝做你的對頭。(有才能的人很少有謙卑的──「稻穗越成熟,越懂得彎腰」這事在大人中很不易見到。)
9.
對於堅持要作壁上觀的學生,我永遠沒辦法成為他們的好老師──這不過是我眾多的限制之一。【教育無法改變尚未預備好的人!】(只是對你好的老師,不一定是好老師,是愛你還是害你?取決於你有否成長!)
10.
教養孩童三大的殺手就是父母的忙碌、放任的態度和過度的溺愛──教育工作十四年來,從來沒有看過一個被放任的小孩以後有好成就的,一個也沒有!
11.
不要讓壞習慣根深蒂固。【改變帶來成長】
12.
對於積極樂觀的人,失敗所帶來的益處往往比成功來得多。(讓我們從正面來看失敗這玩意兒!)
13.
我們不可能叫孩子省略紀律,卻要他們有美好的生活。【緣木求魚】
14.
對孩童而言,課本上教化的知識,怎能與以身作則的父母/師長相比呢?
15.
改善睡眠不足的方法,不是晚起,而是早睡。
16.
看很多書的人,竟沒有提昇內涵、增加氣質,也沒帶來生命的改變,真奇怪!──要用心看!
17.
你的品格是你所有習慣的總和(你的習慣定義你的品格)。
18.
沒有立即養成的習慣。有時候成長是冗長而沉悶的工作。
19.
專職=專心+專業。
20.
培養偉大的心靈,是要經歷掙扎、風暴和苦難的。
21.
決定一個好的領袖有三要素:謙卑、省察和苦難。
22.
不要在事情未成熟前中途放棄,讓它循序漸進,使你們得以成長完全。
23.
Please be patient. God is not finished with me
yet.
24.
請繼續向前邁進(就算是蝸牛,只要有毅力,也可以走進方舟)。
25.
走三步退兩步,還算進一步(不要洩氣,不要躁進)。
26.
我們做師長的責任就是要教導孩子守紀律,有禮貌,能尊重人,具有處世的技巧,讓他們可以長成適應良好的成年人。
27.
從現在看見未來(我的畢業生考高中、大學,甚少例外)(明天已經在昨天來臨)。
28.
好家教決定未來領袖。
29.
好人萬歲!做個好人:做該做的,不做不該做的。
30.
好好思想三件人生最重要的事:做什麼事讓你最有活力?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是什麼?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中,有哪些是可以存留到永恆還算有價值的?
摘錄 不忙碌的牧師 畢德生【反璞歸真的牧養藝術】2007/5/11
有一類郵件,我總是看也不看便丟進字紙簍;就是信封上印著「給忙碌的牧師」那種。並非說我沒有忙碌的時候,只是我不願意被鼓勵繼續往最壞的方向發展。我對這形容詞的準確沒有異議,但我反對用這詞彙來奉承,甚或表示同情。「這牧師真可憐,」我們說:「他真愛羊群;工作永遠作不完,真是徹底獻上自己。」但「忙碌」二字所代表的並非委身,而是背叛;不是虔敬,而是缺陷。忙碌一詞用在牧師身上,在我們聽來,就該像姦淫之於妻子,竊盜之於銀行家一般。那是一項嚴重的醜聞,極大的侮辱。第五世紀的教皇希拉瑞(Hilary of Tours)認為,牧師的忙碌是 irrehgiosa sollcitudo pro Deo,是一種褻瀆,一種企圖替神作事的焦慮感。
我(相信大部份牧師亦是)之所以忙碌,可能有二種原因,而二者皆屬不名譽之事。
因為虛榮心
我希望看來像個重要人物──一個舉足輕重的人。有什麼方法比忙碌更好?分秒必爭,排得緊密的時間表,一刻不得空閒;在在向自己證明──也向其他注意到的人證明我是個重要人物。我若走進醫生的辦公室,發現沒有等候的病人,更從半開著的門看見他在讀書,我必然懷疑他的醫術。若是良醫,必有許多人排隊候診,怎會有時間看書呢?雖然在等候的過程中,我們會喃喃訴苦,但我對這位醫生的重要性卻毫不懷疑。這些經驗影響著我。我所處的社會,緊密的時間表和擁擠的活動,正是重要性的指標。於是我為自己安排緊密的行程和擁擠的活動。當別人注意到了,便不得不承認我的重要性,使我的虛榮心獲得滿足。
因為懶惰
我生性怠惰,於是由得別人替我安排工作,而非自行作出明確的決定。因為懶散,我沒有訂下個人的日常工作內容,反讓那些不了解牧師職責的人替我決定。在一般人的腦海裏,牧師是個模糊的陰影,一個邊緣人,與神和各樣善事連結在一起;任何與宗教稍有關聯的事,或各種義舉善行,就都應該由牧師來做。因為這一切的分配都是出於好意,我也就從善如流,照著他們的意思去做。要拒絕並非易事,而且,拒絕可能被誤會為不近人情、不屬靈和沒有愛心等。「懶惰的人才會拼命工作」,是魯益師 (C.S.Lewis)喜愛的主題之一。由於懶得作決定和主導,不好好建立價值觀和目標,於是別人便替我們決定這些事;到後來我們將發現自己陷於混亂,想要在最後一分鐘滿足半打的要求,而其中沒有一項與我們的呼召有關,只為不叫某人失望,避免鑄成大禍。
我若為了滿足虛榮心,以許多引人注意的事項填塞每天的時間,讓別人不客氣地提出要求,便不能好好作份內的事──我蒙召去作的事。我若動個不停,怎能領人到可安歇的水邊?我若不停地趕時間,忙於處理每件瑣事,又怎能觀人憑信心,而非憑己力行事?
泰然自若的標鎗手
麥維爾(Herman Melville)在「白鯨記」一書中描述一幕驚濤駭浪的情景:一艘捕鯨船在湧著白沫的海面上疾駛,急欲追趕那隻巨大的白鯨「莫比敵」。水手們一個個奮不顧身,繃緊了每一塊肌肉,集中一切注意和力氣在他們的工作上。這好比宇宙問的善惡之爭;混濁不堪的大海和邪魔般的海中怪物,正與怒氣填膺的人類──亞哈船長相對抗。然而,在亞哈的船上,有一個人卻什麼事也沒作。他不搖橹、不流汗,也不吆喝;他就是那位安靜而沈穩、專注地等待著的標鎗手。接下來作者寫道:「為了確保一鎗得手,全世界的標鎗手都該從頭到腳保持放鬆,不可辛勞。」麥維爾的話與詩篇十分相似:「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四十六10)也可與以賽亞的話放在一起讀:「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三十15)(俊昌常感一件奇怪的現象:在教會中,許許多多神的僕人其生活幾乎與「悠閒」絕緣。在我們教會/牧者的字典裡就找不到「安息/休息」這個詞。)牧師們皆知,這世界已經病入膏肓;我們的工作就是要改變它。良心的驅使,古老而忿怒的回憶,聖經命令的挑戰,使我們投身在這混濁不堪的世間。那白鯨,彷彿邪惡的象徵,而瘸腿的船長,則是暴烈義怒的人格化,都投入了這場戰爭。歷史就像一部屬靈爭戰的小說。在這樣的世界中,噪音是免不了的,巨大的力量也日見擴張;但假如船上缺少了那位標鎗手,這場戰事將不得善終。又或者標鎗手累壞了,放棄了他的職責,跟其他人一起搖橹,到投擲標鎗的時候,因缺乏預備,而不能正確地擲中標的。有時候定必須有人搖橹,為了道德上的緣由努力工作,投入那場將帶來不朽結果的戰事中。而亞哈船長的角色,則令人感到忿概不已;他被異象和報復心理所佔據,無法忘懷那自古以來被仇敵造成的傷害;然而,還有更重要的工作要作。因此總得有人投擲標鎗,作一名盡責的標鎗手。耶穌用來作比喻的素材,往往選擇單獨、微小,影響遠超過其外表的意象,如鹽、酵、種子等。我們文化所強調的卻剛好相反:龐大的、人數眾多的,聲音喧鬧的。所以,牧師應自比那位安靜而神態自若的標搶手,而非上下跳動,發狂搖橹的一般水手。培養標鎗手的技巧,遠比訓練搖橹者的肌肉來得重要。學習安靜仰望神,遠比陷入奧曼 (John Oman)所稱服事的「兩種危險」中更合乎聖經。他所說的兩種危險是「恐慌」與「憂慮」。因為「恐慌」能叫人浪費力量,而「憂慮」則使人徒有力量而無法發揮。
若干年前,我發現所有牧師都將發現的一點,就是當牧師離開會眾,會眾本身也能很好的運作。主日崇拜由外邀的牧師主領,鄰近的牧師則幫忙主持葬禮、婚禮,和危機協談。會眾竟可以連續數月,甚至長達一年、兩年,沒有專責的牧師。我想,我正在忙碌的這一切──在那所沒有牧師的教會裏沒有人會去作的事,竟也沒有人在意。我自問:我若在不離開現職的情況下,停止作這些事,結果將如何?有人會在意嗎?其實除了我自己以外,沒有人會在意。
火燒過的石頭 雷克 喬納【靈命躍進50天】2007/6/13
對我們這個世代來說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是最重要的先知性信息。裡面敘述了當初神的餘民如何從被擄之地巴比倫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城牆和聖殿。當初這群忠心的人不斷受到周遭其他國家、甚至那些留在巴比倫的猶太同胞的批評和反對。他們的勁敵參巴拉對他們說:
「對他弟兄和撒瑪利亞的軍兵說:『這些軟弱的猶大人做什麼呢?要保護自己嗎?要獻祭嗎?要一日成功嗎?要從土堆裡拿出火燒的石頭再立牆嗎?』」尼希米記四2
今天,神事工的仇敵也是做這樣的控訴。當初這群餘民離開異教巴比倫的舒適環境,他們的異象是讓主的殿恢復先前的榮耀。離開巴比倫,踏上重建聖殿的旅程,恢復神原本定意的真實教會生活,這需要非凡的信心。旅途開始後,可以預期的是人出於嫉妒的批評,以及神的仇敵會不斷地出現。其中的一項挑戰是上述經文中的問題:如何使用曾被火燒過的石頭來重建聖殿?
事實上,那些重建城牆和聖殿的石頭,是過去聖城和聖殿被毀壞時曾經焙燒過的建材;它們曾經歷過去的失敗,似乎不能再被用來做建材,更遑論拿來建造榮耀的聖殿以及代表拯救的城牆了(參考以賽亞書六十18)。你是其中一個曾經被火燒過的石頭嗎?你是否曾經歷看似榮耀且富有潛力的工作,最後卻只得到可怕的失望?你曾經被火燒過嗎?如果是,你正是神今日榮耀新工作的首要人選呢!
火燒過的石頭外表或許不好看,但它們曾經歷火的試煉。能夠忍受悲慘的失敗而後重新站起來,堅持往異象中的目標邁進,這需要極大的信心。這樣的信心支撐當初那批餘民回到故土,面對他們生命中最大的失敗及毀滅,一切重新開始。這樣的信心支撐著他們的異象使他們能忍受重建過程中必然臨到的敵對和沮喪。
如果你在屬靈上未成經歷重大的挫折,你可能會過度理想化,而不能了解神所行之事的真實目的。神在這世代的作為,乃是為了要見證祂救贖的大能。正如先前所言,被火燒過的石頭外表並不好看,但神從來不在乎祂居所的外觀。那些曾經歷失敗之火,而且已經預備好再次被使用的人,正是神屬意要拿來建造的建材。
以斯拉和尼希米至終獲得勝利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專注在工作上,並且拒絕讓批評和反對來攔阻他們。他們有時候必須回應那些逼迫的人;他們一手工作一手拿刀劍,隨時預備抵擋任何的攻擊。這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工作有時,爭戰有時;我們總要記得一件事,最主要的任務乃是要完成工作。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看見神在祂的子民中間設立一個居所。為了讓神的同在臨到我們當中,任何事都值得忍耐。那些被神呼召投入其事工的人,必須認出哪些是猶大書中所謂「常發怨言的」人(猶大書16),並且抵擋他們;這是每個重要事工都會面臨之試探的一部分。
這樣的試探也是為了要過濾那些沒有勇氣參與在事工中的人。在一個真正重要的屬靈工程被建造之前,或是面臨一場重要的戰役之前,都會有一個「修剪」的過程。當以色列為爭戰徵召軍隊時,神總是會先除去那些心存懼怕的人,批評及不實的指控其實應該成為我們的激勵;我們有時要回應它們,有時要拿起劍來抵擋控告我們的弟兄,但大部分時間我們只需專注在被託付的工作上。一個事工的完成,乃是對每一個批評最佳的回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