ÿ愛、學習與成長Ⅷ 李子的「私房菜」 010 20121214
¨O心得主題:【2012 PART 4】
歲末。
毫無疑問的,在今年即將過完的時候,我仍舊是一個很不完全的毛頭小子。做錯許多事、觸怒不少人、犯過大小罪,在奔跑天路的過程中還是跌跌撞撞。
有些路人看見我如此鼻青臉腫,乾脆叫我停下腳步,甚至建議我往回走比較妥當。或者等到走路不會跌跤了、奔馳不會滑倒了、所有的步伐都穩健了,再邁步前行。就像本仁約翰所描寫的劇情一樣。
不讓學走路的人學走路,這樣真的比較好嗎?
我想:選擇做事而做錯,這樣的錯並不會比怕做錯而不做來得大。生命的事奉並不需等到自己完全了才能開始,也不能因為自己還不完美而不開始。我們總得讓學走路的人學走路,不要因怕他跌倒而永遠將之抱在手中。
我們需要克服恐懼。巴刻說:我們常常以為「你的一次錯誤就註定了你要永遠淪為次等的基督徒,並以此生活來服事神。」「這種懼怕流露出對神的良善、智慧與權能的不信。其實祂有絕對的能力,也必然會『補還蝗蟲在那些年日所吞吃掉的一切』(約珥書二25~26)。」「誤解神的旨意不會比知道神的旨意卻不去行錯得更嚴重。」(「行在神的旨意中」,證主2000出版)
明天,就是我大兒子十二歲生日。為人父,才稍微體會什麼是天父對我最在乎的事。我從來沒有苛責過他在校的「成績」,我一直不鼓勵他參與各項「競賽」,我執意的是希望他健康快樂的長大。在即將進入青春期前夕,昨晚我問他:「你感到幸福嗎?」他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
回顧過去,我必須更樂觀的省思:「最糟也不過如此。」;前瞻未來,我必須更勇敢的盼望:「要來的日子會比先前的日子更加榮美。」我深信,神的心意並非定睛在我過往的表現,而是心繫於我與祂的關係—建立關係比改變行為更重要。祂很在意我在神的國度中是否感到幸福。
2013再見!
後記:下週二12/18上午,我們學校崇明國小有兩場聖誕戲劇的演出,目前有六十個班級報名參加。請為彩虹媽媽的演出,以及1800位師生的觀賞代禱。當天彩虹生命教育協會的秘書長也會出席。今年有一個特別的恩典,有人「認獻」一筆款項,要讓每一位小朋友都可領到「追星」聖誕CD,感謝主,榮耀歸給神!
ÿ愛、學習與成長Ⅷ 李子的「私房菜」 009 20121212
¨O心得主題:【2012 PART 3】
今天是個很特別的日期:20121212。願真理的聖靈引導我在記憶的回想中紀念主。
年中。
連續參加教會大陸短宣隊三年,今年卻沒有「收到牧者的邀請」,被屏除在群體之外,對我似乎是一個打擊。但依然是「人關了一扇門,神開另一扇窗」,我竟收到對岸的「馬其頓呼聲」,要我「組團」去開辦營會—從一個隊員要轉變為隊長,真不容易!
在教會人手已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我憑信心仰望神的供應,不拉任何教會的人力與我同行(雖然有人表達立場要跟隨我),也不動用教會任何短宣預算經費,只讓關心我的人以禱告支援。結果,我只帶著全家大小五口,和一位嘉義的傳道人,就隻身前往了。包括在嘉義的一梯次兒童營、大陸的三梯次學生營,我和愛妻在主裡,真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加上我三個小學階段的孩子,七手八腳拼湊起來,也算「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神透過我們的信靠與順服,著實成就了神國幾個工作。榮耀歸神!
奇妙的是,神給的「恩賜」從頭到尾都沒有缺乏—例如:在沒有任何募款活動下,我們不只有充足的贊助,甚至還有餘的得勝回來。
暑假,除了上述的服事外,還有一個教會青年營會的邀請,要在一所大學裡福音佈道三場。感謝主,至今我仍然對學生有強烈的事奉負擔。在與聖靈的同工中,我再次燃起傳揚真道的熱情火焰。
學期開始前,我三年前教的畢業班學生舉辦同學會約我出席。不得了,這班學生竟然有十三個考上第一志願高中/五專,打破我二十年來的教學紀錄。我的學生如此「逐年升高」的升學率,很直接的堅定我一直以來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還有許多要分享的,明天待續。20121212結束前,和大家分享一篇很不錯的報紙文章:「學習與相反意見者對話」(20121210聯合報)
以「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一書聞名全球的哈佛大學教授邁可‧桑德爾(Michael
Sandel)昨天首次來台,對媒體提問清華大學學生陳為廷等人參與社會事件,以自己十七歲的親身經驗表示:「在對話過程中,保持互相尊重的意見非常重要,結果才會有成效。」
五十九歲的桑德爾在哈佛大學講授政治哲學卅多年,華盛頓郵報譽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教授」;他著書多種,台灣中譯本包括「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及「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都大受歡迎。桑德爾說,他十七歲時擔任高中學生會會長,當時加州州長是雷根,政治觀念保守,例如支持越戰、反對十八歲有投票權等,他們學校學生多半與雷根立場不同。他寫信邀雷根來學校辯論,雷根沒理他。
桑德爾說,後來媽媽告訴他,雷根很愛吃一種軟糖豆,他買了六磅,包成一盒禮物放在雷根家門口;保全覺得可疑,還一一檢查糖豆,最後在箱底翻出他的辯論邀請函,結果雷根答應與他辯論。
「我一開始胸有成竹,想說準備得這麼充分,一定會取得壓倒性勝利。」桑德爾說,但他沒料到雷根的魅力與幽默,折服全場聽眾,結果是雷根贏得辯論。
「這經驗讓我體會到公開對話的重要性。」桑德爾說,他雖然輸了,但過程中雙方及聽眾對應展現的相互尊重,讓他印象深刻;後來他在哈佛授課、四處演講,也都秉持「對話」立場,「我想知道聽眾想什麼,我想與大家相互對話。」
桑德爾晚間與文化部長龍應台對談時也重申,「對於越戰等許多問題,我們(他與雷根)的意見都不同,但他顯露對學生的尊重,那麼有魅力,充滿幽默感,至今難忘。」
桑德爾以此為例,告訴昨天會場中的大學生、中學生,該學習與意見不同、甚至相反的人對話。
龍應台則接著說,與不同意見者對話所需的分析、辯論技巧,學校都沒教,但學生該學如何用知識、智慧及好的技巧來說服別人。
ÿ愛、學習與成長Ⅷ 李子的「私房菜」 008 20121211
¨O心得主題:【2012 PART 2】
年初。
我們一家五口橫渡海峽,到對岸短宣,從除夕到初一,四場佈道會的服事,經歷了很不一樣的「年」。出發前幾天,我的大兒子突然右下腹部疼痛不已,經醫師診斷為急性盲腸炎,需立刻開刀治療,所幸上帝的醫治即時臨到,讓他奇蹟似的得到康復。
到達大陸後,那幾天適逢冷氣團來襲,不僅北風刮得凜冽寒冷,又挾著濕濕答答的細雨持續飄著;但是,聖靈奇妙的運行在我們聚會當中,教會外雖陰雨綿綿,教會內卻火熱追求,有蠻豐碩的福音收穫。
回台後,我馬不停蹄的北上,到陽明山主領兩個晚上的營會培靈佈道。那欲罷不能的見證分享、真理傳遞,讓我再次體會到聖靈的工作真是超過我們所求所想。
然後,南下返家途中,我也應邀到苗栗教會分享一堂主日信息。接下來,我才真正開始放寒假,過新年。
去年底,我在很莫名其妙的情形下,被教會的牧者傳道停止青崇的事奉,這讓我很震驚難過,因為那是自己全然奉獻、嘔心瀝血兩年所建立的學生事工,一時間要離開他們,實在叫我割捨不下。
後來,教會牧師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的對外片面宣稱我「早已離開教會了」。
那段時間,我並不能做什麼辯論,或為自己爭取什麼。我強制自己要定下來,只做兩件事:讓神來伸冤(羅十二19),以及繼續預備自己(彼前三15)。後來,我發現聖靈的引導一點都沒失誤。我讓上帝親自出手—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羅八31)結果那位牧者反而自己先退休離開崗位了。而我也接到嘉義教會的邀請,加入他們建造教會的行列。這一整年的時光,我有一半的主日都投入其中,不單在音樂和真道的事奉上有分,在那兒也先後成立了兒童主日學與社青團契的聚會。
另外有兩件較令人遺憾的事,就是我的兩位屬靈親密戰友被主接走了。
一位是我在教會青年事工的屬靈夥伴,過去兩年她一直是我的遮蓋,有她同工,我和教會牧者的互動,似乎有了中保。我們那個「team」,彼此真是「愛到深處無怨尤」,我不只一次告訴他們:「你們實在是我的天堂伴侶。」
另一位則是和我並肩作戰的第一屆嘉師團契同工,我們胼手胝足的成立信望愛社,在篳路藍縷的時空下於學校草創基督教社團,她畢業後沒多久就出來全職傳道了。看著她結婚,分享她生子的喜悅,樂見她事奉主的路越走越穩健……。
不過,兩位同行天路的夥伴都在很突然的情況下,發現自己罹患不治之症,也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榮歸天家。不知為何,我從沒為她們哀愁過,我只是默默的禱告,並承接起她們遺留下來的福音擔子—告訴神,我願意被祂更多使用。
這大概是我2012年初的幾件大事,以此記錄生命所走過的歷程。
ÿ愛、學習與成長Ⅷ 李子的「私房菜」 007 20121208
¨O心得主題:【2012 PART 1】
幾年前,有一部電影—「2012」上映,它是繼「明天過後」的災難片另一代表作,警告人們地球即將面臨的危機。
這兩天,台灣2012的年度代表字已被票選出爐:「憂」。
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彭懷真弟兄說,「憂」的中間是個「心」,代表台灣對未來正用心等待轉變,它可能是悲傷的憂愁,也可以是積極的憂思。他還提到,「憂」是一種用心的思考模式,包含了經濟、社會及政治等各種層面,就像今年政府、產業、勞工、甚至學生都動起來發聲,為的不是哀悼過去已發生的風霜,而是預防還沒發生的錯誤。在憂的左邊加「手」就是「擾」,就像證所稅與油電雙漲,變成政府的一隻手在擾動。加個「人」就變成「優」,台灣領先亞洲各國的就是人權、人性,還有可愛的國民;用台灣溫暖善解人意的心來彌補目前的憂患,就能發展成會思考、又能治癒人心的優秀人才。憂字的下半部是由朋友的友支撐全體,他說,就是要全民做夥伴,避開撕裂與對立,重新思考台灣全體的大局,發揮人才特性、發揮創意,用正面的憂思終結2012年,用優秀的人才迎接2013年。(資料來源:2012/12/08 聯合報)
今年即將結束,那麼,請問:「我們的2012過得如何呢?」感覺起來,接下來我似乎必須寫滿一萬字,才能略略述說這驚奇、困頓、豐富、刺激、充滿恩典的一年。
雖然,我們的2012沒有像電影中預言的災難發生,但對我個人來說,自己這一整年的生活絕不亞於它的精彩程度。細數自己從年初到歲末,經歷了好多的「大風大浪」,驀然回首,宛如「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般,有種歷劫歸來的重生感受—然後,就像那位印度男孩一樣,在生命中取得了更堅定的認信。
明天尚有教會主日信息的分享服事,今天先到此為止,期盼2012 PART 2的延寫。敬請待續……
分享一篇報上看見的好文章:「動人的身影」,希望我們能多多的看見生活光明面,這樣活會比較有實質的安息。
「動人的身影」(聯合報╱廖玉蕙2012/12/01 )
近日整修台中老家,周末,特地南下察看進度。抵達時,已是夜晚十二點。推開大門,看見一盞黃燈下,老闆正蹲在敞開的廚房內,仔細地擦拭著一塊又一塊的地磚。迎著外子狐疑的眼光,他解釋著:
「本來要走了,忽然想起明天一早工人會來安裝流理台,我若不先將新鋪的地磚一塊一塊清乾淨,灰塵小屑勢必會一起被夾帶著進到流理台下,將來擦也擦不到,就可惜了我們美麗的新廚房了。」
說完,低下頭在水桶內洗淨了抹布,繼續擦拭著。我進到客廳,隔著一層紗窗看著他弓背認真工作的身影,不禁紅了眼眶。雖然只是清潔幾十塊的磁磚,但其間透露出的敬業、求好精神,卻深深感動了我。憑良心說,就算次日安裝時有些灰塵小屑沒入流理台下,藏汙納垢又有誰知道!但是,對工作品質講求、對自身榮譽在乎的人,就算是看不見的髒汙,也是不容許存在的吧。
這不由讓我聯想起記憶裡兩個動人的身影。一是多年前到宜蘭長埤湖遊覽時邂逅的管理員周先生,一是我初入軍校教書時認識的監察官。
當年由朋友領著去長埤湖,見洗手間乾淨得令人吃驚;湖邊亭子的長桌長凳,一塵不染;庭中的磨石子階梯,光可鑑人。正讚嘆間,周先生拿著掃把畚箕,在日正當中一路清掃過來。友人說:長期以來,長埤湖的環境一直被評比為宜蘭風景區的第一名,都得歸功周先生的敬業。
大汗淋漓的周先生卻謙稱:只是盡本分而已。友人笑說:周先生曾為捨不得湖中兩隻天鵝和一群鴨子、鴛鴦而放棄公家免費提供的出國旅遊。周先生急急解釋:曾經在晨間飼養時發現其中一隻天鵝遲未現身,原來被遊客惡意砸塌一眼,無法度正確判斷方向,只是一直在原地打轉。他說:「人攏有感情的嘛!好里加在當時我有卡早看到,趕緊送去住病院,要無,那隻天鵝穩當會死……啊!有這種無良心的遊客,你想我哪走會開腳!」周先生疼惜萬物的表情和不勝感慨的唏噓,一直在我腦海浮現、迴響,至今難忘。
另外,多年前,我以一個老百姓的身分進到軍校教書,處處新奇,既驚且懼。在下班的交通車上,一位坐在旁邊的軍官見我新來乍到,主動溫暖地跟我口頭導覽學校的環境,結論是:「妳真幸運!來這麼美麗的學校教書。」他自我介紹是學校的監察官,我好奇地問監察官負責些什麼工作?他驕傲地回說:「監察官說大不大,但工作很重要,監管的範圍極廣,舉凡妳能想到的問題都得負責督導,稍有疏忽,可就麻煩了。」
至今,我還深刻的記憶著他說話時的表情,自傲中夾雜著任重道遠的自我期許。一向聽慣了對工作輕蔑、對職位不滿、對環境麻木或妄自菲薄的言語,那樣的聲音顯得如此婉轉清亮!
多少年過去了,那兩個動人的身影一直在腦海中熠熠生輝。每當教書產生倦怠,寫作有了瓶頸,人際發生了疑慮,我總想起他們煥發的神采及民胞物與的襟抱。於是,便不時的提醒自己:對別人是不是主動的付出關心?對環境是否還保持著深情的關注?對工作是不是依舊充滿了熱誠?對職業的付出是否無愧於心?而這樣的自省過後,往往讓人又再度對生活啟動了無限的興味。(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
ÿ愛、學習與成長Ⅷ 李子的「私房菜」 006 20121204
¨O心得主題:【成見】
這個問題卡在我心裡面已經好多好多年了:「為什麼有些人對我的成見那麼深?」沒有溝通的機會,沒有化解的可能,沒有愛裡合一的憧憬。難道不能「對事不對人」的面對問題嗎?
生命中總有「對頭」出現。不論我們的表現如何,當成見已深,任何你說的話、做的事,在他們看來都是錯的。因為「關係」不好。
做為一個基督門徒,總希望能愛人如己。我無法忍受與別人長期的分裂狀態,不斷地嘗試要恢復關係,檢討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想辦法要讓對方改變對我的觀點。(我打心底盼望他們得著福音救贖。)
有一個弟兄,我真的不知道哪兒得罪了他,這一二十年來,總是對我「很不客氣」。我一直把他當成我生命中的恩人,也視他為至交密友,但我所得的迴響常是他的苛責與教訓。談也談不開。
我的親屬中有位長輩,幾乎從來沒把我當成人來看,無論我講什麼,都會被她狠狠的修理一頓。
在許多的傳道人眼中,我應該還算是個「用心在信仰上的基督門徒」。但是,我真的不曉得為何會讓某個牧師對我心生嫉妒、排擠不已。好多弟兄姊妹直指我是樹大招風、名高引謗、功高震主。唉!在掃羅王的眼中,大衛不免顯得強烈刺眼。
當然,還有幾位職場同事,甚至數個以前的學生家長,都極欲將我除之而後快。
我豈非渴慕和睦之人?
然而,成見已深,做什麼都石沉大海,於事無補。我連「愛」都用上了。
我只能求助於我的信仰,看看上帝在聖經怎麼說,觀察耶穌的人際關係,聆聽聖靈的教導。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五44)說真的,我並不恨那些對我有成見的人,但我很氣他們對我有成見。
「彼拉多說:『這樣,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我怎麼辦他呢?』他們都說:『把他釘十字架!』巡撫說:『為甚麼呢?他做了甚麼惡事呢?』他們便極力地喊著說:『把他釘十字架!』」(太二十七22、23)耶穌竟是在這樣的氛圍下為罪人死。耶穌所說的福音和所行的神蹟至終沒有改變宗教領袖們的「傲慢與偏見」。
昨晚,我似乎聽到聖靈親自的安慰:「歸納一下,你有沒有發現那幾個對你有成見的人,個性都相當高傲?」「一直以來,你和許多社會上低下階層的人都有很深的關係,你喜歡與工友相伴、你很在乎弱勢族群的福利、你肯奉獻心力在缺乏之處、你付出關懷在有需要的地方。哪裡有患難,哪裡就是你承擔的擔子,你急公好義。夠了!釋放自己吧!不要再被那些人捆綁了。」「重點不是他們怎麼說你,而是上帝怎麼看你。」問心無愧地好好做人,正直的俯仰天地之間。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六8)嗯!不要再管人的成見了,活在神的心意中就好。
ÿ愛、學習與成長Ⅷ 李子的「私房菜」 005 20121201
¨經文:申命記第十一章8~32
8 「所以,你們要守我今日所吩咐的一切誡命,使你們膽壯,能以進去,得你們所要得的那地, 9 並使你們的日子在耶和華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給他們和他們後裔的地上得以長久;那是流奶與蜜之地。 10 你要進去得為業的那地,本不像你出來的埃及地。你在那裏撒種,用腳澆灌,像澆灌菜園一樣。 11 你們要過去得為業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潤之地, 12 是耶和華─你 神所眷顧的;從歲首到年終,耶和華─你 神的眼目時常看顧那地。 13 你們若留意聽從我今日所吩咐的誡命,愛耶和華─你們的 神,盡心盡性事奉他, 14 他(原文是我)必按時降秋雨春雨在你們的地上,使你們可以收藏五穀、新酒,和油,
15 也必使你吃得飽足,並使田野為你的牲畜長草。 16 你們要謹慎,免得心中受迷惑,就偏離正路,去事奉敬拜別神。 17 耶和華的怒氣向你們發作,就使天閉塞不下雨,地也不出產,使你們在耶和華所賜給你們的美地上速速滅亡。 18 你們要將我這話存在心內,留在意中,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 19 也要教訓你們的兒女,無論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20 又要寫在房屋的門框上,並城門上, 21 使你們和你們子孫的日子在耶和華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給他們的地上得以增多,如天覆地的日子那樣多。 22 你們若留意謹守遵行我所吩咐這一切的誡命,愛耶和華─你們的 神,行他的道,專靠他,
23 他必從你們面前趕出這一切國民,就是比你們更大更強的國民,你們也要得他們的地。 24 凡你們腳掌所踏之地都必歸你們;從曠野和黎巴嫩,並幼發拉底大河,直到西海,都要作你們的境界。 25 必無一人能在你們面前站立得住;耶和華─你們的 神必照他所說的,使懼怕驚恐臨到你們所踏之地的居民。 26 看哪,我今日將祝福與咒詛的話都陳明在你們面前。 27 你們若聽從耶和華─你們 神的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們的,就必蒙福。 28 你們若不聽從耶和華─你們 神的誡命,偏離我今日所吩咐你們的道,去事奉你們素來所不認識的別神,就必受禍。 29 及至耶和華─你的 神領你進入要去得為業的那地,你就要將祝福的話陳明在基利心山上,將咒詛的話陳明在以巴路山上。 30 這二山豈不是在約旦河那邊,日落之處,在住亞拉巴的迦南人之地與吉甲相對,靠近摩利橡樹嗎? 31 你們要過約旦河,進去得耶和華─你們 神所賜你們為業之地,在那地居住。 32 你們要謹守遵行我今日在你們面前所陳明的一切律例典章。」
O心得主題:【從歲首到年終】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
俊昌(寫作十年來第一次在文章呈現自己的名字)在此向大家問安,願神的恩典常與我們同在。
該是提筆寫作的時候了。清閒了一個禮拜,內心有很多的得著,要藉此信將神的啟示分享給諸君。為什麼每一次的休息,我都能被帶出下一次的激動呢?我似乎很難停下來不敘寫神在我身上的奇妙恩典。
巴刻(J.I.Packer)說過一句很妙的話:「為什麼保羅要寫羅馬書第八章呢?最簡潔的回答—但實情絕非像是聽起來的那樣愚蠢—就是:因為他寫完了第七章。」(「天天認識神」,校園2008出版)
首先,我要談到神在我身上的突破。十天前,我看到第六世紀的聖本篤寫的一段文字,他提到「謙卑的十二個階梯」,其中最靠近階梯的頂端是:「刻意寡言少語」,而且要更加節制—「智慧人以他們的寡言聞名」,它被視為是「尋求神與充滿智慧的生命所產生的結果」。因此,我就閉嘴了。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是個智者。
幾天後,我發覺不太對勁,因為並非每一個啞巴都是聰明人,也不是每個能說話的人都是笨蛋。寡言少語固然很好,但「銀網子裡的金蘋果」(箴二十五11)也很值得讚賞。然後,神讓我看見鍾斯(E.Stanley Jones)的可貴之處,這位長期在印度宣教的牧師,生前講道超過六萬場次,他「最大的喜樂,便在於與人分享他曾經歷和學習過的一切。」所以,神就突破我的瓶頸:「若是我所分享的是神的福音,就要放膽去談論神的道。」畢竟,高談闊論政治立場、哲學理念、八卦消息和學術思想都不是我的呼召。而且,既然神差遣我傳揚佳音,我就不必再畏畏縮縮的了,也不需要再隱姓埋名了。榮耀的福音釋放了我被心虛捆綁的繩索。
第二件事是,花了五年的時間,我終於把魏樂德的「靈命操練三部曲」之最終篇「神聖的約定」(中主2007出版)看完了。六百多頁的錙銖箴言,我只能每週勉強翻閱幾頁,那博大精深的內容若沒有輔以大量的默想時間,根本無從消化起。不過,這位靈修大師實在令人讚嘆,能將「福音」的真諦闡釋得如此「正確」,這是繼楊腓力的「耶穌真貌」(校園2005出版)後,我得力最多的屬靈鉅作。如果加上我還在研讀的「耶穌所傳的福音」(約翰麥卡瑟,美國麥種2010出版),這三書冊是我認為當今定義福音最佳的極品三書。
魏樂德在書末的「萬象更新」一章中,把基督徒的「死亡」講得很美好,任何對「死」過不去的人,我極力推薦閱讀此篇屬天信息。特別有兩種人更是迫切需要:一是遭逢親人過世,久久不能自已的人;二是對生病(例如癌症)、老化和死亡有極大恐懼、不敢面對的人。基督徒若沒有正確的「未來的盼望」,就只能任由魔鬼藉著「死亡的恫嚇」繼續撕裂我們的喜樂和平安。保羅曾經呼籲:「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帖前四13)「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9)事實是,「你們若愛我,會因我到父那裡而喜樂。我在那裡比在這裡更好。」(約十四28)「我死了就有益處。」(腓一21)「離世與基督同在,是好得無比的。」(腓一23)
假設我有一位好友,他畢生的志願就是要移民加拿大(或瑞士),到這個地球上最適合人居處的國度去過「在地如在天」的生活,結果有一天他的夢想成真了,不僅如願去到此人間仙境,而且在那裡也過得相當舒適愜意。請問,身為好友的我聽到這樣的消息,豈不該為他感到歡欣快樂—還希望有一天他也為我預備地方,讓我能跟上去呢!那麼,再請問,當我們基督徒的親人蒙主寵召,我們為什麼一直以行屍走肉的方式「紀念」他呢?傷心有時,請節哀順變。
慕迪曾說:「假若有一天你看到報紙上刊登說慕迪過世了,你千萬不要相信,因為我沒有真的死掉,我不過搬個家罷了。」我們不是歸入死亡,而是「穿越」死亡。耶穌的十字架之後,是空墳墓,是復活升天。
最後(其實還有好多要分享的),我必須請弟兄姊妹們為我代禱:以下是我這個月的服事
12/2台南主日領敬拜
12/3要去長榮女中團契分享信息
12/9在嘉義教會主日講道
12/18於崇明國小辦理二場福音聖誕劇「追星」演出(預估約2000人)
12/23嘉義教會主日領聖誕聚會敬拜
12/30前往苗栗教會分享主日信息
(還想規劃一場精緻型的佈道會—為我目前的學生,辦個聖誕晚會,大約30~50人。時間未定,仍在尋求禱告中。)
願神祝福大家!
您的弟兄 俊昌敬上20121201
附錄:
20121202主日詩歌
宣召:詩篇六十五篇4~5、9~13
4你所揀選、使他親近你、住在你院中的,這人便為有福!我們必因你居所、你聖殿的美福知足了。5拯救我們的神啊,你必以威嚴秉公義應允我們;你本是一切地極和海上遠處的人所倚靠的9你眷顧地,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美。神的河滿了水;你這樣澆灌了地,好為人預備五穀。10你澆透地的犁溝,潤平犁脊,降甘霖,使地軟和;其中發長的,蒙你賜福。 11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12滴在曠野的草場上。小山以歡樂束腰;13草場以羊群為衣;谷中也長滿了五穀。這一切都歡呼歌唱。
主恩典何等美好
比海深也比山高
過去現在和未來
主恩豐富奇妙
主的恩典大大小小
主的恩典從頭到腳
白白得來不能忘掉
感謝湧出如浪潮
啦啦啦啦啦我要讚美
啦啦啦啦啦我還要讚美
啦啦啦啦啦我一生讚美
一生要來讚美主
我要專心仰賴你,不倚靠自己的聰明,在所行的事都要認定你,
我要專心跟隨你,不倚靠自己的能力,在所行的路,你必指引,
將你的話語繫在頸項上,刻在心版上,主阿,我站立敬畏你,
你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走近你心意,獻上一切,主啊我尊榮你
1.我與救主同行,在主福音光中,何等榮耀照亮我路程!
只要聽主命令,主必與我同行,信靠順服者主必同行。
2.沒有陰影黑暗,沒有迷霧瀰漫,我主笑容使濃霧消散;
沒有疑惑畏懼,沒有嘆息憂慮,信靠順服者主必憐恤。
3.為主背負重擔,為主遭受患難,一切辛勞主必豐償還;
倘遇損失,悲苦,或經十架痛楚,信靠順服者主必賜福。
4.除非我將一切,奉獻救主腳前,否則難知主慈愛豐滿;
因主一切恩惠,一切喜樂榮美,信靠順服者才獲全備。
5.故願在主腳前,享主恩誼甘甜,願行天路跟隨主身邊;
祂吩咐即聽命,祂差遣就遵行,信靠順服者總不憂驚。
副歌:信靠順服,此外並無別路,
若要得主裡喜樂,惟有信靠順服。
ÿ愛、學習與成長Ⅷ 李子的「私房菜」 004 20121121
¨O心得主題:【限制】
唯有承認自己是有限的人,才能驅使我們更謙卑。
許多怒氣的產生是源自內心的驕傲,我們想要表現完美,想要讓人讚賞,想要得到全世界的認同。當有人指正時,我們就跳腳;有人持不同觀點時,我們就反駁;有人不給面子時,我們就委屈受辱。我們不是跟人過不去,是跟自己過不去。不承認自己的限制。
蘇格拉底說過:「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我深信,一個認識自己是有限的人,才能叫自己從許多的捆綁中得釋放。自高自大自尊的人,會承受許多不必要的痛苦。
我是一個有限的人。
光是「我最大的優點就是我最大的缺點」這件事,就足夠讓我吃不完兜著走了。
當我出的家庭作業量增多時,學生不免討價還價、唉聲嘆氣;當我出得必較少時,一些家長就會認為我太懶散。一個仁慈的老師,會被批評為不夠嚴格(教不嚴,師之惰)。以耐心愛心恆心對待學生,家長會向我怒吼:「你太縱容孩子了!」不實施連坐法體罰全班,被責備的學生會仇恨我:「老師偏心!」不用強逼的方式揠苗助長,同事會訕笑:「他只會討好學生。」每一個我的優勢,都是我的限制—在不贊同我的人眼中,那些都是我最拙劣的敗筆。
很多時候,我受困在別人的眼光中,痛苦不已。
我想為自己辯駁;我想教訓這些不知好歹的傢伙;我想報復他們,叫他們嘗嘗我的手段;我想放棄,歸去來兮;我灰心喪志,了無生趣……。
「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這句話說起來永遠比做起來簡單容易。我們總是在乎別人的看法,甚至無法容納任何一點點的「異」見。要允許別人與我們不同,需要何等得胸襟啊!
耶穌曾說:「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太五8)哪時候我們把焦點專注在人的評價上,哪時候我們就看不見上帝的心意。
上帝卻說,「做你自己!」即使我們是有限的人,祂仍然可以使用我們這個不完全的瓦器。上帝才是瓦器中散發光芒的珍珠(林後 四7)。祂向拙口笨舌的摩西說:「去吧,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出四12)祂向初出道的提摩太說:「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一7)祂向祂向僕人所要求的特質僅是忠心、良善,和有見識(太二十四45、二十五21),而不是十全十美、盡善盡美、完美無缺。
我們或許可以聽聽上帝藉著邁爾(Meyer)向我們所說的話:「神常常揀選年輕人擔當重任;撒母耳,提摩太,約瑟,大衛,但以理,施洗約翰;加爾文(Calvin)寫下他的「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時還不到二十四歲;衛斯理(Wesley)開創衛理公會時只有二十五歲。」上帝並沒有等我們全備了,才使用我們。不完全不是不做事的藉口。我們的有限,並不會限制上帝要透過我們所要做的事。
在哈西德(Hasidic)故事中,蘇斯亞(Zusya)拉比年老的時候,有一句至理名言:「在即將來臨的世界,他們不會問我:『你為何不是摩西?』他們會問我:『你為何不是蘇斯亞?』」我們不必做一個別人眼中的我。如果我們對自己都不忠實,怎能再對別的人事物忠實—那會帶來可怕的災難。
我不可能討好每一個人,即便是八面玲瓏的鄉愿,也一定有人瞧不起他,說他是好拍馬屁者、軟弱無能的濫好人、毫無原則的牆頭草。
近來耳聞,有家長不認同我的教學方式。他們希望我多多體罰學生,不要對學生太好,要對孩童施以嚴格管教。我尊重他們的想法,不想再對抗這些「異」見了。那些閒言閒語已造成我不少困擾,我不應再被牽著鼻子走,隨風起舞。我有我的風格,我問心無愧的教學,我俯仰皆對得起良心,我有我的專業,我認真教學,我用心照顧學生,我負責任,我有自己的style.請接受我的這些優點,和這些限制。
後記:
多讀一些屬靈信息真的對自己的靈命健康有極大的幫助,分享一篇邁爾(Meyer)所寫的好文章,出自「邁爾聖經人物傳—耶利米」(美國活泉1989出版)這本小冊子。感謝Pamela Lu姊妹協助打字。
【耶和華的話臨到我】
耶利米書一4、12~13
如果大衛和所羅門的時代可以比喻作以色列國歷史上的春季和夏季,那麼本書開頭所描述的這個時代就是晚秋了。由希西家和以賽亞所造成的屬靈復興雖然暫時阻遏了百姓墮落的趨勢,但他們的影響力也不過曇花一現,旋即煙消雲散了;即使賢明的君王約西亞後來曾力圖振作,也只能產生表面的影響力,未能觸及百姓的內心,無法使以色列避免那將臨的審判。
當時北方的以色列各支派已被擄到米所波大米的平原,那是他們祖先所來自的地方。至於猶大,並未記取以色列的教訓,反而加速重蹈覆轍的腳步,不久之後也將面臨同樣悲慘的結局。他們上自王公貴族,先知祭司,下至升斗小民,都是沉溺在一些可憎罪中;幾世紀之前,迦南人就是因為這些可憎的罪而被趕出應許之地的。
當時整個國家的外貌就是四處林立的廟宇,供奉著巴力、亞斯他錄,以及萬象星辰,和各種淫穢的偶像。城中來往不絕的是身穿黑袍的異教劑司,他們和身穿白袍的耶和華之祭司形成了奇怪的對比。百姓被教導:罪惡是他們的宗教之一部分,因此他們對不潔的事已司空見慣。他們在高崗上,青翠樹下屈身行淫。窮人受壓榨,無辜人蒙受不白之冤;竊盜,謀殺,姦淫,拜偶像的事層出不窮,就像腐蝕的細菌,充斥在空氣和土壤裏(見耶二20、27、34,五7、8、26,九2)。
這些惡行在耶路撒冷更達於鼎盛。聖城的街道上,只見孩童受吩咐去蒐集木柴,作父親的負責生火,婦女們則搏麵為「天后」亞斯他錄做餅。聖殿成了祭拜巴力的中心;它的內外院為無數的偶像所褻瀆,其周圍住的都是聲名狼藉的男女。似乎所多瑪的王已將麥基洗德趕逐出去。從聖殿的城垛之下直到欣嫩子谷,所呈現的景像不斷見證異教最黑暗的一面。其中有一高處名叫陀斐特,其名稱的來源是指鼓聲;喧囂塵上的鼓舞掩沒了被丟入火中的嬰孩啼哭之聲。那些有口無心的形式主義者一面高喊,「這些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是耶和華的殿!」一方面卻在神聖的祭壇下為非作歹,任意妄為。哦!在世界歷史上,這不是最後一次人類將屬靈的事與邪惡的事相混在一起!
在這樣一個所多瑪城裏,神的聲音必須被人聽聞。必須用世界的審判來警告不虔敬之人,聲明只有悔改才能逃避審判。與其相信神面對祂揀選的以色列人之
滔天惡行時只會默然無聲,還不如不相信有神的存在。
神若要開口說話,就必須透過肯順服的人的嘴唇。因為如果祂的聲音直接臨到罪人的耳朵,若不是令人心驚喪膽,就是像雷聲那樣模糊難懂。因此歷世歷代以來,聖靈一直在各處運行,尋找蒙揀選的靈魂,透過他們已預備好的口,來為神說話。祂今日也在尋找這樣的人。現今祂還是用人做為他與人溝通的器皿。聖靈仍像祂對以西結所說的那樣對我們說,「人子啊…你要聽我口中的話,替我警戒他們」(結三17)。
我們可以從耶利米的蒙召看出神是揀選怎樣的人來代祂發言。我們的發現會使自己大吃一驚。我們發現屬天的寶貝竟放在一個簡陋的瓦器裏。不是在繁榮的大都市中,而是在亞拿突一個貧窮的村落裏;不是德高年邵的長者,而是默默無聞的年輕人;不是名門貴冑之後,而是一個平凡的祭司之子;不是像以利亞那樣大有能力,像以賽亞那樣辯才無礙,像以西結那樣純潔高尚的人,而是一個膽怯畏縮,自知無助,渴望被愛、被憐憫的人-這是神所揀選的器皿,要在那樣墮落、敗壞的時代中成為祂話語的出口。
單憑膚淺的觀察,無法洞察耶利米究竟有何特殊的資質吸引神揀選他。神在各世代揀選的器皿在人看來都不是可能中選的人物。神總是揀選「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一27~29)。你的出身可能寒微,你在家或許是最微小的一個,然而神若揀選了你,祂就要在你身上成就奇妙的工。
有幾個理由顯示為什麼耶利米可能被略過而不被神使用。
他年紀尚幼。我們不知道當時他有多年輕,但至少年輕到一個地步,使他面對神的呼召時大驚失色,連連退後說,「主耶和華啊,我不知道怎樣說,因為我是年幼的。」毫無疑問的,他年少時享受到不少特殊的利益。他出自祭司家庭,父親希勒家可能就是那位發現律法書手抄本,而導致約西亞統治期間大復興的大祭司。他的叔父沙龍是女先知戶勒大的丈夫;雖然當時普世墮落,但古老的希伯來信心之火卻在她心中大放光明。沙番,巴錄,哈拿蔑可能都是耶利米年輕時的夥伴,後來他們組成一個小團體,致力維護他們國家生活中最高貴的傳統。不管怎樣,耶利米畢竟仍是年幼之人。
神常常揀選年輕人擔當重任;撒母耳,提摩太,約瑟,大衛,但以理,施洗約翰;加爾文(Calvin)寫下他的「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時還不到二十四歲;衛斯理(Wesley)開創衛理公會時只有二十五歲。在教會的歷史上,每一個世代都有一些年輕的眼睛急切地細讀著這一段經文,進而萌生出可貴的盼望:既然耶利米不因年幼而喪失資格,他們也不會因年輕而不適合為神所用。唯一要確定的是,神是否真正呼召了你,這是必須經過審慎考察之後才能知曉的。被呼召的人首先是感覺到裏面有強烈的催迫,通常是在最神聖的時刻出現,而且縈繞不去,不時在靈魂中澎湃著。其次是從神來的印證。祂會將別的門一扇一扇關閉,只留下一扇通向祂命定的目標。此外,還有自然的適應,朋友的意見,聖靈透過神話語所發出的聲音,都可以印證神的呼召。
他天性懦弱敏感。就天然的本質而言,他太脆弱了,根本無力與他那時代的危險艱難相抗衡。他使我們想到海中一些寄生的小動物,它們已習慣活在自己的殼子裏,但是突然之間它們的外殼被除去,然後被赤裸裸地擲到堅硬多角的岩石上。耶利米後半生曾痛苦地抱怨他的母親把他帶到這個多災多難的世界上。耶和華對他的應許也是針對他這種畏縮的氣質而發的,「我今日使你成為堅城、鐵柱、銅牆,與全地…反對」(耶一18)。
許多人生來就是這一類型。他們有女性的敏感,和羚羊般的機警。他們情願留在淺水處,與銀色的沙灘為伍,也不願意與驚濤駭浪搏鬥,考驗他的耐力。對這樣的人而言,與步行的人同跑已覺疲累,更遑論與馬賽跑。他們喜愛和平之地,在那裏可以覺得安全穩妥,至於約旦河的粼粼波光,對他們一無吸引力。像耶利米這樣的人,只要他們讓神的能力在他們天然的軟弱之外築上一層鐵牆,他們也可以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英勇的角色。祂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無助中仰起頭來,與耶利米一同說,「耶和華啊,祢是我的力量…在苦難之日,是我的避難所」(耶十六19),或者一開始就與彌迦一道說,「至於我,我藉耶和華的靈,滿有力量公平才能,可以向雅各說明他的過犯,向以色列指出他的罪惡」(彌三8),這樣的人是何等的蒙福!
他想逃避特別交付給他的擔子。如果要他來選擇傳講信息的主題,他一定選神的慈愛-祂無限的憐憫,祂的溫柔與良善。在耶利米書開頭幾章,他呼籲百姓回轉向神的時候,聲音裏就充滿溫柔,詞句動人哀感,充份顯露他的心如何傾向這一方面的工作。他有幾處提到大自然的精彩片段,就是刻意用來述說神對那些墮落而又悔改的人所顯明的大愛。神的慈愛就像「活水的泉源」,又像輕拍著沙灘的海浪,或者像一個丈夫心中強烈的愛情,雖然他的妻子不忠,破壞了家中的安寧,他仍念念不忘初婚時的甜蜜時光。
然而,耶利米卻受託去宣講審判的信息,宣告那災難的日子,與眾人相敵對,以先知和祭司的身分吩咐各家,揭露他們的罪行,以致招惹眾人的憤怒-這一切和他自己的選擇真是有天壤之別。他喊道,「至於我,那跟從你做牧人的職分,我並沒有急忙離棄,也沒有想那災殃的日子,這是你知道的…」(耶十七16)。
他自知拙於言辭-就像摩西曾對神說,「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出四10)。或者像以賽亞那樣喊著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君之耶和華」(賽六5)。或像使徒保羅那樣斷言,「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林前二4)。耶利米向神說,「主耶和華啊,我不知怎樣說,因為我是年幼的。」
神最重用的講員,往往是本身沒有口才恩賜的人。因為如果他滿有這方面的恩賜,就可能有過份倚靠它的危險,並且將產生的果效歸之於口才的奇妙功用。神不能讓人掠奪祂的榮耀,祂也不能與人平分共享祂應得的讚美。祂不能冒險將祂的僕人暴露在單單倚靠人自己的才能這個引誘中。一切都是本於祂,透過祂,為祂而成的,祂的榮耀存到永遠。
不要因為這些明顯不如人的地方而失望喪志。其中沒有一項能關閉神對你發出的聲音。神的話要臨到你;不單單為你的緣故,也為了那些你將受差去服事的人。神惟一要求你的是絕對順服祂的旨意,甘願擔起任何祂所吩咐的差使。如果祂揀選你,祂就會將你所需要的一切賜給你。祂會安撫你的憂慮-「不要憂慮!」祂會保證祂的同在-「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祂會裝備你-「於是耶和華伸手按我的口,對我說,我已將當說的話傳給你。」我們不知道神如何將祂的話傳給耶利米;或者祂像對撒母耳那樣用人耳可聽得見的聲音說話,或者在他靈魂的密室裏悄聲細語。但當神的話臨到時,耶利米知道。凡是耳朵潔淨,內心忠誠順服的人,也都能知道。
ÿ愛、學習與成長Ⅷ 李子的「私房菜」 003 20121119
¨O心得主題:【煩悶】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詩四十二5)這一個多星期,我的心裡明顯煩躁憂悶。
遇到自己不快樂的時候,健康的靈命應該要適時發洩情緒。壓抑只會讓自己內傷更重,逃避問題並不能解決該面對的事。
在聖經的詩篇中,有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哀歌」,我們可以從其中聽到詩人對著神大叫、與神抗爭、將感覺據實以告、懷疑、哭泣、悲嘆、哀悼、怨懟、咒詛敵人、忿恨,這些並不是罪,而是人性的真情流露—耶穌也傷心哀哭過呢(約十一35、路十三34)。我們要記得,詩篇常被稱為「禱告的學校」。
最近在教學現場,遇見幾樁不太順利的事:
有個學生出了嚴重的車禍,我老早就說過(我不是先知,但有見微知著的常識)她遲早要出事,持續生活在高危險的環境中,哪有那麼幸運,每回都能全身而退。我愛自己的每個學生(一個都不能少),我一點也說不出「活該」的責備,只能傷心難過的去探望她,聊表心意。不過,讓我怒不可支的是,即便撿回了這條命(同車夜遊的友人已當場死亡),她根本沒有被嚇醒過來,沒有覺悟,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仍然喜歡在懸崖邊嬉戲玩耍。
然後,幾個無心向學的學生讓我感到沮喪不已。就算我對教學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委身,但是遇到「扶不起的阿斗」,又能怎樣?連諸葛孔明都變不出戲法來。我一直在收拾他們家庭失功能所釀禍的爛攤子—父親沉迷電玩、不負責任的離婚夫妻所提供的單親家庭、忙碌的父母請安親補習班和電視電腦擔任孩子的保母、隔代教養的問題一籮筐、進入青春期的叛逆沒大沒小、銹壞的腦筋、被溺愛寵壞的公子哥兒與大小姐。教育專家也沒轍了:我有一支無限長的施力臂,沒有支點,就舉不起地球啊!(阿基米德曾說:「 Give me a place to stand and I will move the earth.」)
愛之深,責之切。我只有一年幫助他們成長,這二分之一的時間迫使我心急如焚。愛的冒險,結果就是不免受傷。看不到學生的「長成的身量」(弗四13),我「再受生產之苦」(加四19)。
ÿ愛、學習與成長Ⅷ 李子的「私房菜」 002 20121115
¨O心得主題:【成長的代價】
最近,我幫班級學生辦了幾次戶外教學,一開始他們非常興奮,能夠出去走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太棒了。每回出發前我都不斷與他們約法三章:是戶外「教學」,不是戶外「郊遊」。學生也信誓旦旦地答說沒問題,會「用心學習」—這是我們戶外教學的生活公約。
然後,行程前夕,他們當然還是會拉著父母到超市大包小包的添購零食飲料。
想不到,一到目的地(糖業博物館、客家文物館、空軍基地、蓄洪池、河川旁……等)竟然開始「導覽解說」,怎麼不是自由活動?怎麼不能躲貓貓?怎麼這麼無聊?還不如待在家打電玩。沒錯!對無心向學的人來說,戶外教學的確會讓他們很痛苦!在教室上課被要求要專心,出來學習依舊得用心專注。不論是看專業戲劇演出,還是與珍古德博士座談,我規定「對的態度」絕對是最高準則。在過程中拿出手機打電玩、聽音樂、撥電話都是很沒教養的行為。
下週,我還要帶學生去參觀垃圾焚化爐,以及家具再生工廠。我明言:無心學習的請你不要報名,免得我一直盯你,你一直被監控,彼此皆不舒服。有五個學生表明沒興趣,嗯!知道自己的有限也是很好現象—不過,當他們表明要待在家玩線上遊戲時,我實在心中難過,恨憾他們這麼早就放棄人生!
渾渾噩噩、懵懵懂懂、迷迷糊糊的人想要有好前途,簡直是緣木求魚。
這麼多年來的教學生涯,讓我看清楚一件事:成長對學生而言實在是最重要的事。是成長讓學校變得有意義,學生若沒有成長,教育就一無是處了。
沒有人天生就知書達禮,沒有人生來就好學不倦,沒有人先天就品學兼優。舉凡佳美的言行、良善的品格和優秀的德性都得經過學習。譬如,教室裡有垃圾,一般學童是不會主動撿去丟的;家中的馬桶髒了,孩子幾乎都沒感覺;天氣熱了,他們會去開電扇、空調,卻不會去開窗戶讓空氣流通;每天都得叫他們去洗澡、去刷牙、去就寢、起床上學……。責任感不是學生的特質,因為他們還沒長大。
幫助學生成長,應該是做師長的最重要任務。然而,成長沒有不付代價的。我現在教導學生用心學習,過程中他們總有一些「不舒服」的感受—不能為所欲為。不過,這是好現象之一,那是他們必付的代價。我會堅持繼續走正確的道路,引導學生們吃點「苦」—現代小孩不比以往,必須在物質上吃苦。如今倘若連他們努力向上所必須流的汗都幫他們省掉了,做師長的就真的只會討好學生了。愛他就不要害他!
懇請家長支持學校/班級的「成長政策」。
ÿ愛、學習與成長Ⅷ 李子的「私房菜」 001 20121114
¨O心得主題:【復興前景】
這幾個月下來,看見教會主日崇拜時「空座位」似乎越來越多,不禁令人有點擔心,是否出了什麼問題?而且這現象不只有我一人觀察到。
我究察問題的底層,發現:教會現今越來越把事情做對了,這應該是觸底反彈前的短暫呈現。原因何在?
首先,我們的禱告會已邁入正軌,任何復興的起源都和禱告的被重視有關。過去,我們在這方面「二二六六」(零零散散)了許多年,如今教會重建起禱告祭壇,正是迎接屬靈復興的開端。
其次,敬拜方面我也看見了出於「心靈和誠實」的頌讚流露在許多弟兄姊妹的臉上。在著名的阿蘇撒復興中,就曾有個預言:「將來神的百姓要看重敬拜過於代禱。」我們若能更多的散發出「敬拜生活化,生活敬拜化」的馨香,神必得著榮耀。
然後,最讓我放心的是我們講台的更新,我們終於讓信眾們得聽到「屬靈的信息」了。真正的生命教導從講台上傾瀉而下,正確的傳遞著神要祂的百姓必須明瞭的真道,教會的根基正在重新建造,信徒的靈命被妥善照料。流離失所的羊群在好牧人的看顧餵養下,終於可以吃飽安息。
那麼,奇怪的是,為何目前教會還沒有顯著的增長,反倒有些「退步」呢?我想,這是必要的沉澱。在過濾、萃取的過程中,難免會流失一些溶液。
用約翰的話來說就是:「光照在黑暗裏,黑暗卻不接受光。」(約 一5)過去我們教會不斷在養育「坐」禮拜的基督徒,信徒們可以很有安全感的對生命不負責任,在靈命上藏污納垢—沒有人會責備您,沒有人會督促你改變,每個人都可以長年累月做屬靈嬰孩。在這裡,您可以聚會二十年,卻不必讀完一遍聖經;您被允許不傳福音,卻沒有任何禍害;您可以不禱告、不靈修、不信主、不受洗、不聚會、不奉獻、不唱詩、不互相認罪、不彼此代求、不用相愛、不需合一、不想復興……。一灘死水,什麼垃圾都可以往裡頭丟。
反正,講台信息,講來講去都是那幾篇。過去五年,我真的聽了好多次重複的內容—甚至是題目一樣,經文相同,大綱不變。那些道理,不太會叫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十六8)夠有安全感了吧!
如今,神開始分別出「麥子和稗子」,「先將稗子薅出來,捆成捆,留著燒;惟有麥子要收在倉裏。」(太十三30)有些人受不了「純正的道理」(提後四3),自然會想離開—要就改變,不就離去,這裡不再歡迎喜居灰色地帶的人來納涼。
牧師近來正直的「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後二15),不免讓無心追求「純淨真道」(彼前二2)的人,心生厭煩,而有「這話甚難,誰能聽呢?」(約六60)的反感,因此「多有退去的,不再和祂同行。」(約六66)這是好事。
往前看,其實我已看見復興的前景。接下來,可能還會有一些人走不完這條「窄路」,選擇放棄。但是真正跟隨主到底的人將要承接屬靈的大復興。
當然。迫在眉梢的仍有幾件事教會要盡快處理,都是燙手山芋,卻是不得不面對:
第一,復合與更新:過去造成的傷害與裂痕必須有具體的和好動作,在耶穌裡化解恩怨,放下仇恨,基督一家。
第二,認罪與悔改:這是帶出醫治的不二法門,更是接受神恩典的大門。我想,目前教會最需要的應該是眼淚。唯有彎曲膝骨,才能消弭自大傲慢所築起的高牆。「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代下七14)
第三,切實彼此相愛。「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四7~10)過去有一陣子,教會貼出「心甜、臉甜、口甜」的標語,是很不錯的提醒,應該再把它找出來,並且更徹底的實踐。我建議,還可以加上「打招呼是一天好心情的開始」這樣的話。奇怪吧,這麼簡單的事為何教會過去一直做不到呢?沒有愛,大家就會繼續堅持自己的個性。好酷?神一點都不喜悅!以前彼此冷漠慣了,現在要恢復愛,需得多添點柴火加溫退冰。
最後,教會興亡,匹夫有責。在這百廢待舉的當頭,教會危急存亡之秋,還有人袖手旁觀等著看好戲。但是,每一位真正屬神的子民應當正視神的心意:「我們所遭的難,耶路撒冷怎樣荒涼,城門被火焚燒,你們都看見了。來吧,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免得再受凌辱!」(尼二17)我們需要更殷勤努力前面的道路,我們「若與步行的人同跑,尚且覺累,怎能與馬賽跑呢?」(耶十二5)
我們可以借鏡他人是如何認真牧養教會的,光是一份例行性的「小組查經材料」,就看出一個教會會復興不是沒有原因的,而我們竟然還在放羊吃草,各自為政。
雷克喬納曾說:「明白過去的正確作法,有助於我們現在做對的事;同樣地,誠實看待錯誤也能幫助我們避免犯下相同的錯。」正如一名智者所言:「無法從過去學到教訓的人,註定要重蹈覆轍。」
復興前景已在眼前,翻滾吧,教會!
後記:
十幾年前,我曾帶領一對夫妻信主。如今這位太太已是一名傳道人,前幾天她寄來一篇好信息,我看了很受益處,也分享給各位。耐心看,神在其中定意要賜下屬天祝福,讓我們一起張手領受吧!
【處理冒犯】
Dealing with Offense
修築修築大道,撿去石頭。(賽62:10)
神將以大能的行動造訪祂的教會;
但在此同時,祂的許多子民卻被絆跌、挫折和癱瘓。
我們當如何挪去絆腳石,使他們加入奔走天路的行列呢?
這篇及時的信息能協助挪開絆腳石,釋放並預備每一個主內的肢體,
充分投入神即將來臨的行動中。
亞伯特.翟爾(Albert Zehr)著
譯註:本文中的offense,在聖經中被翻成「跌倒」「絆跌」「不服」,本文原則上均翻成「冒犯」。
█處理冒犯
有一位原本非常英俊、充滿潛力、大有前途的國王,卻喪失了一切──包括他的呼召和生命,只因為他未能處理一件冒犯他的事。他的名字叫押沙龍。
只有主知道,究竟有多少信徒因為被冒犯,而陷於作工無果效、喜樂被剝奪的光景。因為被冒犯,許多一度是親近美好的關係遭到摧毀,被猜疑所取代。
其實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耶穌已在馬太福音24:10預言說,末世必有許多人跌倒(被冒犯),這種狀態甚至會使他們易受假先知欺騙。最令人驚訝的是,許多人跌倒,是因為被主冒犯。(太11:6;13:57;路7:23)
但我相信,那些被冒犯的人能被復興,因為現在正是復興的時候!這篇信息是談到「冒犯」有多麼詭詐,和我們如何處理「冒犯」。我在許多國家分享這篇信息時,神藉著它醫治許多人。許多人要求我將它寫成文字,因為它已被證明是這時代的信息。願它移去屬天大道上的許多絆腳石。
█吞下誘餌
「冒犯」這字是從希臘字skandalon而來,是用來形容陷阱裡勾著誘餌的部份。當獵物咬住誘餌時,skandalon就觸動機關,將獵物關在陷阱內,任獵人宰割。
由此可見,「冒犯」是撒但用來誘捕信徒的主要誘餌之一。一旦落入牠的陷阱裡,撒但就可輕易用憤怒、怨恨和批評充滿他們的心,然後帶來分裂和背叛。這當然也會奪去他們的喜樂,使他們在屬靈上失去用處。
因此我們應學習如何認出這誘餌,不要上鉤;如果不小心上鉤,該知道如何處理。
█在神手中有用的人必須勝過冒犯
雖然冒犯的事是免不了的,且常是負面消極的,但我們發現主所經常使用的僕人,需要學習勝過冒犯,最終這些經驗會成全他們,使他們在主手中更加有用。讀者也許會想仔細研讀以下的例子,但我們在此只簡略的提說一二:
約瑟有許多機會被冒犯──被他的哥哥們、被波提乏的妻子、被酒政…,如果他吞下誘餌,他將成為一個苦毒的復仇者。但他卻勝過了,並提升自己的視野,以致能說出:「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50:20)
摩西企圖糾正他同胞的過犯,但遭到反嗆,無疑他也被主冒犯。但40年在曠野的牧羊生活,使他勝過這個冒犯,以致他可以在日後,勝過那些愛發怨言之以色列人對他的冒犯。
大衛是兄弟中最後才被叫來見撒母耳的;他和歌利亞戰鬥之前,被哥哥們嘲笑,掃羅也誤判他;但他沒吞下冒犯的餌,所以一直可以被主使用。
大衛至少有一次差點被冒犯而跌倒,幸虧被亞比該拯救,脫離冒犯的陷阱。撒母耳記上25章,大衛被拿八冒犯後,正走在報仇的路上,但亞比該謙卑、得體的懇求,拯救了大衛。大衛如果在此時吞下冒犯的誘餌,有可能喪失他的未來。如果我們願意敞開心聆聽的話,有時我們的配偶或好友能救我們脫離冒犯的誘餌。
這故事也顯示,我們需要一些能溫柔地約束別人,使他們不吞下誘餌,甚至引導他們遠離陷阱的人。不僅聯合國需要「締造和平的人」(太5:9),基督的身體也需要。亞比該為她有罪的丈夫代求,甚至挨他的罵,願意補足他的缺欠。如果教會裡有更多亞比該,許多時候冒犯可被化解,甚至避免。
█對於冒犯的處理是末日的一大要務
想一想為什麼耶穌會說,跌倒(就是被冒犯)的事在末後的日子會愈來愈普遍(太24:10)。當神的行動加強、加速之際,被誤解的可能就隨之加增。有一處經文頗能描述現今的光景:「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書3:4)當神呼召我們進入一個我們所不了解的領域時,我們被冒犯的可能性就大增。
提後3:13、啟12:12、彼前5:8-9和其他經文均指出,末後仇敵的攻擊必加增,不用說,「冒犯」必然是牠的主要工具之一。
在此同時,主希望預備和煉淨我們,使我們能在末後的大收割中為主所用(來12:5-6)。我們稍後會看到,冒犯會把我們裡面的老自己顯明出來,因此主會藉著冒犯來管教和煉淨我們。如果我們願意讓主光照,讓主在我們身上作工,我們被冒犯的經歷,其實可以使我們加速成長,加速變化。
█冒犯的本質
讓我們仔細看看「冒犯」的本質是什麼。「冒犯」其實就是別人(或神自己)的所做所言,與我們的欲望或期待相反。雖然我們通常會認為冒犯者的行為是錯誤的,其實是我們的期望或利益未獲滿足,或我們自覺人格遭到侮辱。
連耶穌也得處理冒犯。馬太福音15:12,門徒告訴耶穌,法利賽人被主的話冒犯。另外,當拉撒路病了,耶穌沒有馬上過去,冒犯了馬大(約11:21)。另外在約翰福音6:61和馬太福音26:31,耶穌也冒犯了門徒們。
當被冒犯時,我們會認為:既然冒犯者對我做出錯事,就是虧欠我。最低限度至少他該道歉,或作出某種形式的補償。因此我認定他是我的債務人。
我們很容易被冒犯我們的事銷磨心力,成為我所謂的「半夜律師」,就是半夜在床上翻來覆去,把這件事思來想去,找出證據來證明自己有理。還不到早晨,我們就已指定自己作法官,判決自己勝訴。我們就是這樣打了一場私人法庭的官司,這也是許多真實官司的基礎(林前6:1-8)。
我們須明白,我們最容易被所愛的人或親近的人冒犯。街上的路人很少會冒犯我們,因為我們對他們無所求。如果有人高度讚揚我,我會感到不太自在,因為那人不知不覺會對我以後的表現賦予過高的期望。如果我做錯了什麼,或和他的期望背道而馳,那怎麼辦呢?
█被冒犯後向下沉淪的步驟
冒犯的最經典例子,也許就是押沙龍在妹妹被玷污後的故事,這例子呈現冒犯的發展過程。押沙龍想要報復,似乎也理直氣壯。當他吞下誘餌之後,牢籠他的陷阱就開始形成了(撒下13章)。起初他被玷污她妹妹的暗嫩嚴重地冒犯,接著因為他的父王未施行審判,他也被權威人物所冒犯。
許多人因為領導者沒有採取一些他們認為該有的行動,就被冒犯。他們認為領導者像政客,或優柔寡斷。
押沙龍設計殺了暗嫩,逃走之後獲准回來,最終被王有限度接納。但他仍然無法處理被冒犯的心理。
一個人若被領導者冒犯而不能釋懷,即使該領導者備受尊敬,那人對他的觀感也會開始改變,從此他只注意到對方的缺點和失敗。押沙龍便是如此,當他進入「冒犯模式」(offense mode)之後,下一步就是挑撥離間,負面的影響別人。漸漸的押沙龍「偷了百姓的心」(撒下15:6),使百姓與王敵對。如果被冒犯的心理繼續發展,下一步就是背叛。
在這場背叛當中,押沙龍失去他的呼召,失去可能繼承的王位,甚至失去他的生命。這一切全源自於一次被冒犯。有多少神的僕人因為被冒犯,而失去他們的呼召和用處呢?
█被冒犯後的危險狀態
假設我們真的被虧待,錯是在別人,那該怎麼辦?我們可以做個選擇:和他們算帳,或原諒他們。但我們該知道,當我們不肯原諒時,我們就把自己放在不原諒的狀態下,這會是十分嚴重的。因為當我們處在不原諒的狀態中時,就把自己隔絕在神的赦免之外(太6:14,18:35)。當我們不願饒恕人時,我們就不被饒恕;當我們不被饒恕時,我們就得不到恩典去饒恕人。唯有當這個循環被打斷時,我們才能重獲喜樂,並感受到神的同在。
我們被人冒犯之後,眼裡再也看不到他們的優點,我們的耳朵彷彿裝上一道批評論斷的濾網。這就是為什麼先前互相推崇和尊敬的人,後來會變成互相批評和論斷。
不僅如此,這種被冒犯的狀態會產生出挫折、憤怒、多疑、無效能和背道(太13:21)。這就是為何有些原本有用、有效能的人,後來卻不再有生產力。想想你自己,當你被冒犯後,是否還能湧流出生命和價值?
被冒犯也可能是許多疾病的原因,包括生理疾病和精神疾病(雅5:16)。當我們被冒犯後,我們的神經系統、胃口、睡眠和全身健康,都受到影響。
馬太福音24章,耶穌在談到冒犯之後,接著便警告說,將有許多假先知興起,迷惑多人。當我們被冒犯而不能釋懷時,馬上就易受假先知欺騙。假設我對一位弟兄或教會不滿,或領導者的言行冒犯到我,這時有人說了一句批評那人或教會的話,我客觀查驗這話的能力,將大打折扣。所以在此狀態下,許多人將很容易受到欺騙。
前些時候,一間教會的長老們對一弟兄提出指正的話,冒犯了那位弟兄。數週後,那弟兄在附近的城鎮與其他信徒一起禱告,當這些人為他禱告時,其中一人說,他覺得主在說:這弟兄的教會中有個不對的靈。這名弟兄立刻覺得他被肯定了。
後來才發現,那位「先知」本身習慣抗拒一切的指正和限制。於是這位弟兄回到自己教會的長老們面前,處理自己被冒犯的狀況,才救自己脫離假先知的欺騙。
我們必須瞭解,當我們被冒犯後,往往會主觀的心繫著自己的傷痛,以致分辨力被自義和心中的憤怒所遮蔽。這對我們應構成緊急警報,驅使我們即刻處理被冒犯的心理。
█冒犯的目的與價值
雖然被冒犯似乎是個負面的經驗,但掌管一切的神卻能利用它成就大益處。當我們努力從被冒犯中出來時,就能更深體驗神的慈愛、赦免和祂至高的主權(羅2:4)。正如不饒恕的心使我們自絕於神的赦免,饒恕卻帶來更新,並使我們更深進入神的赦免。赦免愈多,愛也愈深(路7:43)。
被冒犯是有益的,可以暴露我們內心深處的本質,然後透過悔改的洗滌帶來潔淨(羅9:33,彼前2:8,太15:13)。約伯最後終於明白,神透過試煉(通常藉由冒犯),目的是在煉淨我們,使我們變成精金(伯23:10)。
如果人人都稱我們的心,事事都如我們的意,我們就看不見自己的驕傲和自信。當我們被人激怒,往往會用這幼稚的理由:「都是你害我這樣!」但我們必須明白,人家無論說什麼或做什麼,都不會產生出我們的憤怒,它只不過將原本已存在我們裡面的東西浮現出來罷了。如果我們承認這憤怒是出於自己,求聖靈從我們內心深處將它連根拔除,把肉體釘死在十架上,下一回我們的反應將會十分不同。
有時我們會邀請主來暴露、顯明和對付我們裡面不屬祂的一切,我們卻不太明白,主最有效的作法之一,就是透過冒犯。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知道:我有多麼自我中心?在我裡面還有多少憤怒和老我?當人侮辱耶穌時,祂不報復;當祂受苦時,也不說威脅的話。反之,祂將自己交託給那按公正審判的神(彼前2:23)。我已達到這境界了嗎?以下經文顯示神何等需要暴露我們的內在光景:撒下12:7-9,箴20:27,來12:6。
讓我們掌握一項事實,就是當我們處於被冒犯的狀態中時,其主要價值不在於別人錯在何處,或他們該怎麼做,該怎麼改變。對我更有價值的是:學習從自己的反應中認識自己。我從這經驗中,認識主多少?認識自己多少?當我容許聖靈顯明我的光景和我生命的需要時,祂可以讓我看見:我離祂那無條件的愛和赦免,有多麼遙遠。當我祈求並接受祂那全豐全足的恩典時,我便得著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
█如何減少可能發生的冒犯
毫無疑問,對付冒犯的首要方法,就是避免被冒犯。希伯來書12:14勸勉說,我們要竭力與眾人和睦相處,並要聖潔。但耶穌也說,絆倒(就是冒犯)人的事是免不了的(太18:7)。所以,一旦我們碰上了,該怎麼辦呢?
◎認識並相信神的主權
約瑟能夠勝過被冒犯的秘訣,在於他認識和信靠神的主權。這就是為何他能說:「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如果我們真正看見祂是神,祂是公正的,祂的旨意必成就,我們就能放輕鬆,讓祂作裁判和法官。如果這成了我們的經驗,即使潛在的冒犯臨到,我們也不會吞下那誘餌。
當我14歲時,17歲的哥哥大衛在一場車禍中喪生。他是我所知最敬虔的年輕人。當時我還算是個初信者,他是我的英雄和榜樣。他的死令我困惑、震驚和憤怒。神為何不取去那些對屬靈事物完全無心的年輕人的生命?這事完全沒有道理,令我受傷並被冒犯。
大約20年後,我在加州一個青少年退休會中擔任講員。當我鼓勵這些年輕人信任和敬畏主時,神的同在強烈的降臨。彷彿一道閃電,神對我的心說話:「20年來,你用指責的指頭指著我,定罪我,因為我將你哥哥取走。你怎能期望有權柄叫人信任我呢?」
我頓時崩潰,大哭不止。在我情緒平復前,營會裡的每個人都在哭泣悔改,許多年輕的生命從背逆,一次而永遠的轉向信任和敬畏我們那掌管一切的神。
那時神再度對我說話:「許多人活到70歲,卻從未對任何人造成永恆的影響。你哥哥只活到17歲,但在20年後的今天,他的生命卻對這裡的每個人,也對這些人所將接觸的無數人,產生永恆的影響。」
我再度哭泣,說:「主啊!你是至高無上,掌管一切,我卻是瞎眼和自私的,請赦免我,潔淨我,開啟我的眼,使我在人生任何景況中,都能看見你和信任你。」從那時起,我已學會信任祂,但也仍在禱告,求主賜下恩典,使我更多信任祂。當我真正領悟「你是神,我是無有」這副歌的真理時,我被祂冒犯的機會便大大減低了。
◎浸泡在神的話和敬拜中(詩1:2-3,119:165)
當我們浸泡在神的話和敬拜之中時,我們抗拒被冒犯的能力也會大大增強。大衛深知並經驗此理,因此他在詩篇119:165說:「愛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甚麼都不能使他們絆腳(被冒犯)。」使徒約翰說,如果我們活在光中,沒有什麼會使我們跌倒(被冒犯)。(約壹2:10)
正如我們先前所說,冒犯是對老自己的挑戰和威脅。耶穌在馬太福音16:24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捨己的方式之一,就是不被冒犯,或原諒那冒犯我們的人──不管他有沒有道歉。
彼得前書1:6-7說,試煉可以熬煉我們的信心,使它如同精金,證明我們是真實無偽的。如果將這處經文和啟示錄3:18對照在一起看,那裡說我們當買火煉的金子,這就等於說:藉由捨己、不為自己報復、完全饒恕,我們就在買金子。當我們的老自己被釘死後,我們被冒犯的可能性就大為減低了。
◎學習避免冒犯別人(徒24:16,羅14:19,來12:14)
除了被別人冒犯之外,我們也該學習不冒犯別人。使徒行傳24:16,保羅宣稱他總是努力保持自己的良心無虧,避免使人跌倒(冒犯人)。羅馬書14章中,保羅說他寧可放下自己的自由和權利,也不要使人跌倒(冒犯人)。希伯來書12:14說:「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這是一個避免冒犯別人的妙方。
█處理現存的被冒犯問題
不論我們如何試圖避免,總會有人冒犯到我們,我們有時也會吞下那誘餌,難以釋懷。雖然我們不願這事發生,但既然發生了,就必須處理它。首先不是盯著別人,而應先對付自己。
◎如果我們要生命平安,就別無選擇
在舊約裡,有一種祭是每個人都須獻的,就是贖愆祭。這就是耶穌在馬太福音5:24所說,如果有一個冒犯還未解決,再獻上其他的祭都是枉然。有多少信徒每週忠心奉獻十分之一,卻納悶為何神所應許的祝福遲遲不來?這原則如今依然管用,就是:先去找你的弟兄和好,然後再來獻上禮物。
若干年前,我發現自己在一場商業交易中被嚴重欺騙,而深深受到冒犯。過了一段時間,我告訴主說,我已經原諒對方,但我心裡還是沒有真正釋懷。一年之後的一天,那時我覺得自己已完全釋懷,主這時要我寫封信給對方,向對方懺悔自己當初反應過於強烈。我也在信中表達原諒對方,並願恢復友誼。過去那一年來我都沒和那人見面。我寫完信後,決定先將它擱置個幾天,不要倉促行事。
大約再過一年之後,我在檔案夾中發現這封未寄出的信。我向主說,我很抱歉,竟忘了將這信寄出去。主說,沒有關係,因為對方還沒預備好;主其實是在對付我這個人。自從我原諒對方之後,主為我打開祝福之窗,使我得到的遠多於我所失去的。
◎從心裡饒恕(太7:1-5;18:21,35,羅3:23)
我們總有一個傾向,就是想拔出別人眼中的刺,卻忽視自己眼中的梁木。馬太福音7:1-5卻說,我們應先處理自己這面的問題。從實行面來說,就是我們要從心裡先饒恕別人(太18:35),即使對方並未道歉。這意味我們也許得饒恕七十個七次(太18:21)。如果我們真正看到,所有人都犯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我們就比較容易饒恕別人。
我們常想繞過被冒犯問題,將它遺忘算了。但在內心深處,我們知道問題還在,還未被徹底解決。如果我們忽視這種內在的感覺,我們的良心就會軟弱,和主之間的交通就有了距離。因此我們應該誠實,求主在我們裡面作工,直到這陰霾從裡面完全出去,使我們得著自由。
◎丟掉它(箴20:22,弗4:26,羅12:19)
以非洲人捕猴子的方法做示範。他們只要在籠子裡放根沾糖的棍子,猴子便從狹窄的柵欄之間伸手進去抓住那棍子。猴子若抓著棍子不放,就無法從籠子裡抽手。但猴子往往就是不肯鬆手,結果輕易被獵人捕捉。
聽這故事時,我們會想喊叫:「丟掉那棍子!」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有很多人就是不願丟下被冒犯的事件,以致他們動彈不得,陷於仇敵的網羅之中,這全因他們不肯「丟掉那棍子」。
箴言20:22說:「你不要說,我要以惡報惡;要等候耶和華,祂必拯救你。」以弗所書4:26說:「不可含怒到日落。」
我怎知道這問題已完全對付清楚了呢?就是當我可以丟下它,再無興趣或必要去滋養它或挑旺它時;就是當我見到那冒犯我的人,卻再也激不起緊張的感覺或敵意時。當一個傷口流膿,表示裡面還有感染,必須加以處理。
另一個跡象是當我可以完全交託給神時,因祂說若須報復,祂會負責來做(羅12:19)。
◎化解它(太5:21-24)
有些時候需要化解一件事,特別是當我覺得一個弟兄對我懷怨時。怎麼辦?就去找他,盡量與他和解。不是去證明他錯了,乃是帶著一顆願意懺悔的心,承認自己有不對的感覺、批評的態度和憤怒。去,是向自己的權利死。
如果對方確實有負於你,怎麼辦?學習耶穌的榜樣,祂擔負我們的罪,被錯待到極致,就是在十架上時,祂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有一對我們所不認識的夫婦,在聽過這篇信息之後,要求要我協談。他們的教會為成立青少年事工而引發爭論,大家情緒高漲,甚至可能引發分裂。這對夫婦負責的青少年事工大受影響,以致毫無果效。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分析此事,並將所有要點都報告給我聽。他們盡量抱持公正、客觀的態度,並從對方的立場看這件事,但他們發現,不管從邏輯或從真理而看,似乎都是他們有理。
他們充分報告完畢,等我發表看法,看我認為哪一方有理,然後該怎麼做,好叫那錯的一方明白自己的謬誤;希望這樣可讓一切重上正軌,問題完全解決。
我建議他們先思想,主對這整個狀況有什麼感覺?首先,既然祂厭惡分門別類,如果這事導致教會分裂,無疑祂會十分憂傷。這對夫婦表示同意。其次,如果因為這些緊張對立,使任何一個青少年跌倒,主也會很生氣。這對夫婦也同意這觀點。
緊接而來的問題便是:「我們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這兩種可能?」一旦我們看見這是最迫切的,誰對誰錯就顯得不是那麼緊急了。倘若我是對的,並決意證明自己正確,結果造成教會分裂,青少年跌倒,我因此失去平安喜樂,這樣究竟有什麼益處呢?
那麼有什麼其他選擇呢?假設我犧牲我的老自己、我的觀點、我的尊嚴,這叫做「向己死」,或「為弟兄捨命」。但你會質疑說,這樣青少年的權益豈不就被剝奪了,因為我們沒有捍衛他們的最高利益。如果我們將他們交託在主全能的手中如何?實際上,當他們看見有人放棄自己的權利,並以愛來回應時,對他們也許是更大的收穫。這會立下一個榜樣,是他們需在往後一生不斷操練的。
你能不能將相關的所有人召集在一起,告訴他們說你很抱歉,因為此事演變到這麼惱人的地步。為你所可能造成的誤解、懼怕和冒犯,謙卑的請求原諒。然後表示願意做任何事,以化解這場冒犯。提出辭職──如果領導者和其他人認為這是最佳的解決之道。如果主要你保有這項服事,祂會護衛你的職位。如果他們要求你辭職,主會有別的方法讓你重新服事,或帶你進到另一個更高的服事領域,是你更能發揮功效的。
這時神的同在籠罩我們,觸摸到他們的心,我們的交通便在一段甜美的禱告後結束。我們雖然分手,心卻在靈裡深深相連。不久之後,我們聽說他們祈求教會原諒,許多人跟著他們這樣做,結果眾人重新和好。
◎接受潔淨(彼前1:22,林前6:11)
彼得前書1:22「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就當從心裏彼此切實相愛。」在此有了新意。順從帶來潔淨,當我被潔淨之後,突然間我擁有深一層的愛,甚至可以愛那冒犯我的人。不僅是因我的心被洗淨,以致可以重新湧流出愛,似乎也因我的眼亦被洗淨,使我能用新的眼光看人,以致很自然的能夠重新愛人。
很有趣的是,另一處提到洗淨和成聖的經文──哥林多前書6:11,就位於討論有關冒犯的一章之中。當我處在被冒犯的狀態中,我感到有苦毒和不潔正在污染我的心。一旦處理之後,我才感到清潔、純淨和自由。
◎行走和生活在真智慧中
使徒保羅、雅各和彼得都談到我們該如何生活,以避免被冒犯。保羅說他操練自己,使自己的良心免遭冒犯(徒24:16,林後6:3)。雅各提供另一帖使生活免受冒犯的妙方:「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使人和睦者,是栽種公義的莊稼。」(雅3:17-18)
學會勝過冒犯和誤解的使徒彼得,他的書信中交織著寶貴的勸勉。尤其在彼得前書1至5章中,說到當謹守(自制),將你的盼望完全寄託在恩典上,而非別人身上。如果你將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你將會失望,且遲早會被冒犯。在你所行的一切事上要聖潔,要真誠的愛弟兄,除去心中的一切惡毒,拒絕有罪的慾望。彼得並對家庭生活做出溫柔的勸勉。這些要點都使我們產生一股渴望和力量,能凌駕在冒犯之上。
主啊!求你賜給我們決心和渴望,活出這樣的生活,就是我們可以很誠實的說,在我們心裡對任何人都沒有疙瘩。願你在我們的生活中得榮耀。阿們!
以下這個震撼人心的故事,摘自我好友尼爾森(Richard A. Nelson)所寫的單張,承蒙他允許使用。故事中的父親也是我所認識。
█真實故事:在不可能之時的寬恕
事情發生在一天晚上8時40分左右,我們接到電話說,一位鄰居、同時也是好友的兒子失蹤了。當我們趕到那孩子最後出現的大樓時,警察的直昇機已在現場。
我們發現那孩子的腳踏車和一些衣物。當我和兒子與那父親竭力搜尋卻徒勞無功時,眼淚和慌亂不斷增加。令我驚奇的不僅是這宗顯然的悲劇,還有那父親在我們行走時所作的禱告。他在懼怕中仍順服神。
在此恐怖的情況中,他祈求神赦免那歹徒。不錯,他為兒子禱告,但他也求主拯救那綁架者,使他從失喪的光景進到神的國度中。他真的希望那攻擊他兒子的人認識耶穌基督,讓祂成為他的救主和一生的主。
在某種情況下寬恕人,也許還可以理解。但身為信徒的我,卻被這位父親向神和人無條件的愛所震撼,這是我在此悲劇時刻,從這位親愛的弟兄身上所體會到的。
當警方宣布這名無辜男孩已經遇害的可怕消息時,黑夜傳出的尖叫聲迄今猶清晰可聞。這位父親為兒子留下痛苦的淚水之際,同時仍為兇手向主呼求禱告。
在人的愛肯定會枯竭的情況中,我在這位父親身上看見神的愛的具體彰顯。其實自從他瞭解神已完全赦免他的罪和他早年的墮落生活起,他就已能自由的原諒別人。
他痛失獨子迄今,已近20年了。這位父親大可以變成一個苦毒、悔恨和憤怒的人,但他卻依然愛神,依然寬恕和祝福著別人。這個實際真誠的見證,和處理冒犯的經歷,是何等激勵人心!
誠如約翰.畢維爾(John Bevere)所說:「我們對冒犯的反應,決定我們的未來。」
【譯註:約翰.畢維爾為當代牧師兼作家,其著作《撒但的餌》(TheBaitofSatan)亦詳論此一主題】
2000年9月作者首次在溫哥華近郊的錫安教會(Church of Zion)傳講上述信息,之後也在其他許多地方分享。許多聽眾認為這是及時的信息,應該訴諸文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