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52完結篇
20130309
?經文:耶利米書第五十二章
*鑰節:28 以下是尼布甲尼撒俘虜的人數:他在位的第七年俘虜了三千零二十三人; 29 第十八年從耶路撒冷俘了八百三十二人; 30 第二十三年,尼布撒拉旦俘了七百四十五人。總數是四千六百人。(耶五十二28~30)
6讀經心得:【都應驗了】
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有時候,考驗預言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時間」。但是,這方法未免太曠日費時,不僅顯得愚蠢,所必須付的代價也非人所能承受得起的。
從耶利米書五十二章的經文(算是全卷先知書的跋,或說附錄),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歷史細節,在在都顯示出:耶利米預言的每一件事都應驗了。D.A.卡森說:「凡神所應允的事情,祂都成就了。百姓的罪非常頑固、不悔改、惡化、悖逆。神因為憐憫而一再耽延祂應許的審判,並沒有軟化百姓的心,只是使他們更加頑梗。最後,所應許的審判終於降臨了。」
盼望我們沒有人會忽略彼得後書第三章的警鐘:「親愛的朋友們,我現在寫給你們的是第二封信。在兩封信裏面,我都提醒你們這些事,來激發你們純潔的思想。我要你們記得古時候聖先知們所說的話,以及我們的主─救主藉著使徒所傳給你們的命令。最重要的是,你們必須知道,在這末後的日期,有些人受私慾的支配,會出來譏笑你們,說:『他不是應許要再來嗎?他在哪裏呢?我們的祖先都死了,一切還不是跟創世之初一樣嗎?』他們故意不理會上帝在太初用他的話創造了天地這一事實。地是從水和藉著水而形成的;舊的世界也是由水,就是洪水所消滅的。現在的天和地也同樣是憑著上帝的話保留下來的,要等著不信的人被審判、被消滅那天,好用火燒毀。可是,親愛的朋友們,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在主眼中,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主並不像一般人所想的,遲遲不實現他的應許。相反地,他寬容你們;因為他不願意有一個人沉淪,卻要人人悔改。但是,主再來的日子就像小偷忽然來到一樣。在那日,諸天要在巨大的響聲中消失,天體在烈燄中燒毀,大地和萬物都會消滅。既然這一切要這樣地毀滅,你們應該作哪一種人呢?你們應該過著聖潔、虔誠的生活,等候上帝的日子,竭力加速它的臨到。在那日,諸天要被燒毀,天體在烈燄中鎔化。但是,我們在等候上帝所應許的新天新地;在那裏,正義常住。所以,親愛的朋友們,既然你們等候著那日子,就應該在上帝面前竭力追求聖潔,過無可指責的生活,跟他和好。要以我們的主的容忍作為你們得救的機會,正如我們親愛的弟兄保羅用上帝所賜的智慧寫信勸勉你們一樣。他在所有的書信裏都談到這事。他信中有些難懂的地方,被那些無知和反覆無常的人隨便曲解,正如他們曲解其他經文一樣,結果是自取滅亡。但是,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已經先知道這些事,就該防備,免得被那些壞人用荒謬的言論把你們引入歧途,使你們離開穩固的立場。你們要在我們的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中,以及對他的認識上,繼續長進。願榮耀歸於他,從現在一直到永遠!阿們。」
後記:
一般來說,沒有人會在小的時候就嚮往監牢裡的生活,也不會有人預設自己長大後的婚姻要以異離收場,沒有人喜歡背債務、亡命天涯,沒有人想一生乞討、餐風露宿。可是,我們看見社會上的確有許多的不幸事情發生—從上到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當罪在生命裡流竄,許多兒時的夢想都會變質。
唯有神能保全人的性命。對我來說,如今我已到了沒有神就活不去的地步了。哪時候我遠離神,哪時候就罪惡纏身,死亡立刻找上我。但每當我自卑來到主前,承認罪過,坦承不義,尋求神的憐憫,我的污穢從來抵擋不了耶穌寶血的洗淨。
所羅門有一句智慧的話:「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死亡之路。」(箴十四12)除非我們過著被聖靈引導的生活,否則「當那日」(彼後三10、12)應驗時,沒有人逃得了神的追討。
耶利米書五十二篇的信息,終於進入尾聲。這三個月來,我幾乎都在病痛中度過,在身體狀況極差當際,能與先知一起矚目在神的話語上,也間接的體會了他的些許心情。還好,在畫上句點前,書卷透露出一道曙光:約雅斤,這位合法的大衛王儲最後從獄中被釋放出來—神對大衛王室尚有未完的計畫。耶利米書預言中的最初應許,像一顆閃亮的流星,在此劃過天際。
明天起,我們要研讀「馬可福音」,聽聽使徒彼得娓娓道出他的親身經歷。但願我們能夠「在我們的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中,以及對他的認識上,繼續長進。」阿們!阿們!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51 20130309
?經文:耶利米書第五十一章
*鑰節:59 瑪西亞的孫子,尼利亞的兒子西萊雅是西底家王的侍從。西底家作猶大王的第四年,西萊雅隨同王到巴比倫。那時,我給他一些指示。 60 我把巴比倫將來要遭遇的災難和有關巴比倫的一切事都寫在書卷上。 61 我告訴西萊雅:「到巴比倫以後,你一定要把這書卷上所寫一切的話大聲宣讀給人民聽。 62 然後你要禱告說:『上主啊,你親自宣佈過要摧毀這地方,使她永遠荒廢,人煙絕跡,也沒有野獸。』 63 西萊雅啊,讀完這書卷以後,你要把這書卷跟石頭捆在一起,丟進幼發拉底河, 64 然後說:『巴比倫要像這書卷一樣沉下去,不再浮上來,因為上主要向她降災難。』」耶利米的話到此為止。(耶五十一59~64)
6讀經心得:【傳道】
耶利米的大半生幾乎沒有離開過耶路撒冷及其鄰近地區(只有晚年曾被迫前往埃及),但他依然是神所呼召的「列國先知」。他預言的對象至少有十個國家之多,包括埃及、非利士、摩押、亞捫、以東、大馬士革、基達、夏瑣、以欄和巴比倫(耶四十六~五十一)。
傳遞神話語的方式,我們在此看見:耶利米是透過王宮大臣西萊雅要去巴比倫的時候,請他將自己預先寫好的書卷帶去,並且吩咐他務必要將這些論及巴比倫的話大聲念給當地人聽。(耶五十一60~61)
從洋洋灑灑的五六十節經文看出,耶利米在預備這些信息時所秉持的態度是相當慎重的,沒有一句是陳腔濫調,沒有一句是隔靴搔癢,沒有一句是巧言令色。他的信息充滿了能力(太七29),毫不避諱宣告審判的預言,很勇敢的講論悔改的道,是非對錯一點也不遮掩,更重要的是,他根本不怕得罪人(別是權貴)—他具體而明確的講出罪的跟本所在,他不含糊其詞。然後他也帶出很多的盼望:耶四十八47、四十九6、四十九39、五十19、五十一10…。在神那裡永遠有出路。
馬利安莫爾曾提到:「使用語言文字需要謙卑、專注,並具備藝術的風格。『謙卑』是必要的外在裝飾,『專注』是為了達到語言清晰的效果,而『藝術風格』則是揉合謙遜和技巧而自然流露的結果。」這正是每一個傳道人所需要具備的特質。
畢德生說:「耶利米的信息呈現出充沛而有節制的力量,絕非是隨隨便便就丟出來的次級品。他對十個外邦國家先有深刻的認識,再針對其地理、歷史和政治加以研究,確切瞭解她們的特質後,才切實的傳遞神的話。正因如此,她們的人民在聽到論其國家的預言時,能深刻感受到這話是針對他們而言的;他們並沒有被視為一群『外邦人』或『迷失的罪人』。」「耶利米身為先知,他的職分不允許他隨口就代替神說話。不論他預言的對象是朝夕相處的同胞,亦或是這些不相干、從未謀面的列國百姓,他仍以最慎重的態度說出神要他說的話。」
我們要深切省察的是,平常我們是以何種態度來傳遞神的話語?每一次我們與人接觸、每時刻的生活見證、每個地方的生命呈現,都代表著我們是怎樣的一個基督徒—我們都是全時間的傳道人。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50 20130307
?經文:耶利米書第五十章
*鑰節:11 上主說:「巴比倫人哪,你們侵奪了我的國家,竟然為此狂歡,像在牧場上踹榖的小牛和嘶叫的馬匹; 12 但是你自己的大城要蒙羞受辱。巴比倫要淪為最弱小的國家,成為乾旱無水的曠野。」(耶五十11~12)
6讀經心得:【列國】
其實,兩年半前,我剛把耶利米書查經過一遍。那時候我還是教會青年崇拜部的輔導,為了鼓勵學生讀經靈修,我每天陪伴他們跟上「活潑的生命」進度,也從中分享自己從神那裡領受的信息。每個月,我有兩次的主日崇拜時間,向這群孩子傳講耶利米書。想不到的是,當我分享完這卷先知書,竟也是下台一鞠躬的時刻,從此無法再和他們相聚。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間這些青少年已長大(青春期的成長總是特別快),有人從初中畢業,有人進入高中,有人今年要上大學。正所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回首來時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走得那麼倉促,也沒想到從此竟「回不去了」。
不過,我並非像斷了線的風箏,神一直用慈繩愛索牽引著我—如今,我又回到「耶利米書」了。有許多不同的領受,在聖靈的教導下,我似乎更進一步、更精準的抓到先知所要傳遞的信息了。
耶利米在蒙召之時,神是差派他「作列國的先知」(耶一5)。而「列國」,當然是指超越國界、國籍和種族的意思。畢德生說:「耶利米絕不是單單受召作希伯來人的先知,也不是只在猶大宮中作教師,他乃是『列國的先知』。」「這個頭銜適足以排除一些人的誤解,以為信仰只屬於某一特定的國家或文化。如果我們以為神是有地域性的,單屬於某個部落,那就錯了;假如真是如此,我們的生命也會相對地受到限制。」「耶利米一生都在以色列狹隘的宗教觀裡奮戰,他用盡各種方法,為要使以色列人瞭解他們並非神唯一的選民。而信仰生活應該使我們參與在世界性的社會裡,其中包括不同的外表、行動和語言的人。」符合聖經的信仰一直都有這種跨國界的世界觀—先知是列國的先知,使徒是列國的使徒,耶和華是掌管世界萬國的神。
Arend Th. Van Leeuwen 說:「假使我們把外邦人棄於他們的傳說和命運中,並以他們的宗教觀來加以評斷,那麼他們就根本與神的創造無關,根本就是被拒於門外的一群。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神並沒有放棄他們,反而從起初就將他們列入祂創造的計畫中。他們和我們同樣生活在神自太初洪水中救起的土地上,他們是神拯救的最終目標,是神在世界的中心錫安山上工作的終極目標。」
從耶利米書四十六章到五十一章,神一再的顯出自己是在乎列國的,祂從沒有將列國置之度外。
由此看來,我好像也被提昇了眼界。原來我並非單屬於自己教會青崇的傳教師,而是神可以任意差遣、使用的小僕人。祂叫我往東,我最好不要往西;祂要我上山,我應該就不要下海。如此,神帶領我「走出」教會,或許是希望我能更多去「得人」吧!
明晚我要去南大附中團契分享見證,嗯!神果然不要我侷限在一隅。列國都是屬祂的。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49 20130306
?經文:耶利米書第四十九章
*鑰節:16 「你的傲慢欺騙了你。其實,你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令人畏懼。即使你住在山峰上的峭壁,即使你像老鷹在高處築巢,上主也要把你拉下來。上主這樣宣佈了。」(耶四十九16)
6讀經心得:【你的傲慢欺騙了你】
過度的自信,會讓人看不清自己的弱點,人的傲慢最終會導致徹底的失敗。
在我的經驗中,有好多次的自信,下場都很慘。大學時,我以為自己的「美工」能力很強,別人也常常吹捧我的作品很棒。在一次全校的反毒壁報比賽中,我應邀參賽,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一件「曠世傑作」,但是比賽結果,我卻連入選佳作都沒有。
當老師之後,我誤認自己有「相聲」方面的專長,在連續獲得兩屆冠軍頭銜後,更是不可一世。第三次時,我以勢如破竹之姿要拔得頭彩,後來竟名落孫山,慘遭滑鐵盧。
最近一次是在兩年前,我訓練兩位學生「閩南語答嘴鼓」,我自信這次的表演已達極品的境界,隨隨便便也能撈個前三名回來,但是過度自信的後果,我依然沒有逃過失敗的命運,真是慘不忍睹。
我終於看出神的用意,對我來說,驕傲比沒有得獎還恐怖。神給我一些必要的打擊,以免我「忘了他的作為,不仰望他的指教。」(詩一零六13)其實,我「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令人畏懼。」(耶四十九16)我需要學習謙卑,看見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的軟弱,發現他人的優點,承認別人比我強。失敗所教給我的東西遠比成功還多。
我發覺,除非我常常隱身在神的話語下,否則會一直暴露自己在驕傲中。這些年,透過「每日」的聖經話語,聖靈對我有「每天」的提醒,我開始努力的活在屬靈的影響力之效應中。巴刻說:「你對聖經有越深入的探討,對於作個基督徒的知識、道德等問題,就有越多的訓練。隨著基督徒生命的持續長進,你將越發感受到自己的軟弱,重擔壓肩頭,以及要保持對神忠貞的困難。」
我對自己的期許是,過一個「以神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千萬不要讓「你的傲慢欺騙了你」。
分享一篇新聞報導:
【激發創意 霍金斯:和比你優秀的人相處】
(中國時報/林欣誼)20130306
被譽為「創意經濟之父」的英國文創專家約翰.霍金斯(John Howkins)應台開公司之邀來台,昨天他以「打造永續之創意生態」為題演講,提出學習、改變、合作等創意經濟的成功關鍵。現場湧進近四百名聽眾,從全球暖化、人口老化、政府角色等角度熱烈發問。
六十八歲的霍金斯是最早提出「文創產業」定義的先驅之一,熟稔版權、媒體及娛樂業研究,曾多次參與台灣、北京及上海等亞洲文化創意博覽會與論壇活動,著有《創意生態》、《領導是一種生活方式》等書。
霍金斯首先推崇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聞名全球,但如今世界在改變,建立在個人的「創意經濟」崛起。他為創意經濟提出「普世性、自由、市場」三個基礎原則:普世性指的是每個人生來都有創意,其次是要有創意表達與言論的自由,及機制成熟的市場。
他認為創意不能量化,發揮創意最好的方式是「和比你優秀的人相處」,這是為何他以「生態學」概念形容創意經濟,也是產業群聚的重要。
但他也把創意經濟稱為「失敗經濟」,強調「失敗」的重要,「就像大家認為的成功人物賈柏斯,他的失敗經驗非常多。」
談到政府角色,霍金斯直言:「沒有一個政府能了解創意產業,因為創意的本質包含叛逆,既個人又固執,與官僚內的文化相當不同。」因此過去十五年來,英國政府積極諮詢民間產業、非政府組織與智庫以汲取建言,至今發展出平衡的體系;但重點是政府要扶植整個社會,而非單一產業。
昨天演講由霍金斯與他的夥伴,英國馬肯雷汀國際建築競圖顧問公司成員大衛.漢彌敦(David Hamliton)、英國BOP文創產業諮詢顧問公司創辦人之一保羅.歐文斯(Paul Owens)出席,三人提到來台,感受台灣最溫暖的人情,霍金斯對參觀過的宜蘭傳藝讚不絕口。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48 20130305
?經文:耶利米書第四十八章
*鑰節:11 上主說:「自從開國以來,摩押始終安逸無憂,未被人擄掠過。摩押像酒已經封在酒瓶裏,不再倒來倒去,長久保留香醇,原味不變。 12 瞧吧,時候將到,我要差人把摩押倒掉,像倒酒一樣。他們要把酒瓶倒空,摔碎酒瓶。」26
上主說:「你們要使摩押喝醉,因為它自大,背叛了我。摩押要在自己吐出來的東西裏打滾,要被人嘲笑。 29 摩押非常傲慢。我聽說過他們多麼驕傲,狂妄自大,自以為了不起! 30 我─上主知道他們的驕傲。其實,他們所誇耀的都是虛妄,所做的事都沒有根。」(耶四十八11~12、26、29~30)
6讀經心得:【虛妄的誇耀】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人太容易傾向驕傲了。這樣的情形,可從人小的時候就展露無遺—我在小學校園中看見太多的例子了。而且這樣的「天性」似乎與生俱來,父母不必教導,孩子們彼此的較勁就行得很。我們當老師的需要教育學生「如何謙卑」,就是不用告訴他們「怎樣驕傲」。
事實上,只要人目中無神,驕傲就一定會找上他。
對我而言,年紀愈大,愈要小心自我膨脹。身為人父,我會對自己的孩子大小聲;當一個資深教師,我不免自視甚高;信主超過二十年,單純渴慕神的心已漸漸變質。
哪時候我看不見自己的罪,哪時候虛妄的誇耀就會顯明在我身上。楊腓力說:「正如持否認的心態,會使人不去看醫生檢查腫瘤或是皮膚的變異,因而危及生命,否認罪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除非接受診斷結果,不然找不到療法。保羅說:『沒有一個義人,連一個也沒有。』這句震撼的話鋪陳了他在羅馬書第三章的滔滔論述。上帝的恩典是人類犯錯的唯一解救之道,也是白白的,迥異於律法,迥異於任何人類自我改進的嘗試。面對白白的禮物,我們只需要伸出張開、渴求的雙手。但這對於那些有自義之惡的人,的確是個最困難的手勢。」
兩週前,我被同事票選為「優良教師」,然後又被徵詢要代表學校去角逐台南市師鐸獎人選(愛妻於兩年前已先我獲得表揚)。過去兩年我都主動推卻了這樣的邀請,但事不過三,我感覺今年再也躲不掉—否則就太矯情了。我勉強答應後,接下來就得硬著頭皮填寫幾張表格。我一直無法調適的是,如何以謙卑的心告訴評審委員說我是個好老師。好老師豈是自我表彰來的?洪蘭教授曾說:「什麼是好老師?已畢業的學生會常常回去找他的老師就是好老師。」這亦是我多年來的欣慰,而且滿足於學生的懷念這也就夠了。我深信,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就是對老師最大的獎賞;失去學生的敬愛,就是對老師最真實的懲罰。如今,要我昭告世人,說我是個好老師,懇請評判們「選我!選我!」好奇怪的感覺。
我怕的並不是落選,雖然那會令人有一時的失望;我最怕的是驕傲,萬一我真的被肯定,我真的不能保證自己是否會被名譽沖昏了頭。忘了自己是誰,忘了上帝是誰。
保羅說:「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上帝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上帝的恩與我同在。」(林前十五10)
明天就要交件,過去十多天,我都不敢動筆書寫。我怕自己太執著、太在乎、太花心思,我刻意放下,擺著不動,盼望自己的生活步調不因此被打亂。我只想過「以神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求神引導我的手,不要高抬自己,單單歸榮耀給神。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47 20130304
?經文:耶利米書第四十七章
*鑰節:4 毀滅非利士的日子到了;消滅泰爾、西頓的救援者的時候來了。我─上主要消滅非利士人,滅絕從迦斐託島沿海來的遺民。 5 迦薩人充滿悲傷;亞實基倫人死寂無聲。倖免於難的非利士人還要呻吟多久呢? 6 你們喊叫:上主的寶劍哪,你要揮動多久才停止呢?收劍入鞘,讓它休息吧! 7 但是,我叫它揮動砍殺,它怎能停止不動呢?我命令它砍殺亞實基倫人,擊殺沿海一帶的居民。(耶四十七4~7)
6讀經心得:【當神出手時】
描述毀滅的景象並不討喜。耶利米被當作烏鴉嘴勝過被尊為先知,想當然爾的是,會有許多人認為都是耶利米亂說話,才會帶來社會的動亂。人們不思自己導致災難的言行舉止,反倒習於怪罪提出警世勸言的先知先覺。
不論如何,我們這些後知後覺的人總該從歷史中看出:滅絕這些非利士人的是耶和華(耶四十七4),祂可以隨己意使用任何工具。
「你們喊叫:上主的寶劍哪,你要揮動多久才停止呢?」(耶四十七6)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連非利士人都認出這是以色列的神藉著巴比倫人來審判他們。D.A.卡森說:「縱使非利士人是異教徒,縱使他們經常欺壓以色列,但如今他們即將遭受重擊—且是藉諸巴比倫人,猶大的主要敵人之手。於是,耶利米為非利士人代求。但最後一節經文顯示,他清楚知道自己無法指使神的刀劍。下命令給它的是主耶和華,那按照公義審判的神,而它將會完成自己的使命。當末日降臨的時候也是如此。」
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當我們遭難時,最好先來到神的面前省察。
有兩個偏頗的現象一直在引導我們走岔路。有些人遇到環境的不順利,就會開始怪東怪西,嫌惡別人的不是,憎恨他人的錯誤,千錯萬錯都是他們的錯,社會不義,制度不公,害慘了「神尊貴的百姓」。沒有反省,沒有謙柔,沒有感恩,只有我我我。
另外,更快的方法就是把所有的不幸都推給撒但來承擔。是牠讓我們生病、受傷、痛苦、難過,是牠害我們跌倒、失敗、受壓、被欺,都是牠的攻擊、詭計、欺騙、引誘。所以,起來爭戰吧!奉主名禁食禱告吧!要趕鬼,要斥責,要砍斷,要捆綁壯士。
一般信徒把神化妝得很美善,只有慈愛沒有公義,只有恩典沒有管教,只有眷顧沒有撇棄。這導致一個很大的危險,以為神從來不會出手。豈不知,神說:「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啟三19)當神出手時,基督徒若還看不出神的用意,一昧的責怪他人或魔鬼,這就免不了要白白受苦了。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46 20130303
?經文:耶利米書第四十六章
*鑰節:13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進攻埃及的時候,上主對我說話。他說: 14 要在埃及各城鎮宣佈,在密奪、挪弗、答比匿宣佈:起來,準備作戰!戰火將吞滅你的一切。 15 你們的大牛神亞比士為甚麼仆倒?是上主把它擊倒了! 16 你們的戰士覆滅瓦解。他們彼此說:起來!回老家去吧!回到同胞那裏,遠避敵人的刀劍! 17 給埃及王取一個綽號吧!叫他:坐失良機的吹牛王。 18 我是君王;我的名是耶和華─萬軍的統帥。我指著我的永生發誓:尼布甲尼撒來犯的大軍要像高過群嶺的他泊山,屹立海上的迦密山。 19 埃及人哪,要捆好包袱,準備逃亡!挪弗要變成廢墟,人煙絕跡的荒地。 20 埃及像一頭肥美的母牛,被北方飛來的牛虻攻擊。 21 她的傭兵像牛欄裏的小肥牛,個個轉身逃跑,沒有一個挺身作戰。他們遭殃的日子來了;他們受懲罰的時候到了! 22 敵人逼近的時候,埃及逃竄,像蛇發出嘶嘶聲。敵軍用斧頭砍倒了她,像伐木工人砍倒樹木, 23 搗毀樹林。他們的戰士比蝗蟲還多,不可勝數。 24 埃及人蒙羞受辱;他們被北方來的人征服。我─上主這樣宣佈了。 25 上主─萬軍的統帥、以色列的上帝說:「我要懲罰底比斯的神明亞捫,也要懲罰埃及以及埃及的神明和君王。我要把埃及王和所有投靠他的人 26 都交給想取他們性命的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和他的軍隊。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埃及要像昔日一樣有人居住。我─上主這樣宣佈了。」(耶四十六13~26)
6讀經心得:【掌管全地的主】
有不少人認為當基督徒很辛苦,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有一大堆規矩,且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因此,他們寧願選擇做一個無神論者,或者崇拜一個「有求必應」的神祇就好。如此「人造神」,以為所有的事都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才是最美好的信仰。其實,自欺欺人的隨性而為根本無法救贖自己的性命。我必須說,若有人以為當基督徒很辛苦,那麼,不當基督徒會更辛苦—因為我們的神是掌管全地的主,祂不僅管教以色列百姓,祂也在埃及施行審判。神今天使用亞述懲罰以色列,之後還會轉過來斥責亞述的傲慢(賽十5~12)。那一天,每一個人都要向神交帳。
詩篇二十二篇傳述神的公義時,一點也不偏坦任何人:「慈愛的人,你以慈愛待他;完全的人,你以完全待他;清潔的人,你以清潔待他;乖僻的人,你以彎曲待他。」(詩二十二26~27)
在歷史的碑銘中清楚記載,尼布甲尼撒於主前五六八至五六七年間曾經給予埃及武力痛擊。神的懲戒總會臨到。
隨著年紀漸長,所看的事務增多,我發覺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不在神掌握中的。不論他是否為基督徒,作惡的從沒有善終。
小時候,我們鄰居有一個危害鄉里的惡霸,凶狠猖狂橫行村落。父母管不了,老師制不住,人人視為鬼見愁。他專門欺負弱小,擄人勒索,性侵孩童,壞事幹盡,無惡不作。大家一見到他,就驚恐萬分,躲得遠遠的。他幾乎就是魔鬼的化身—奇怪的是,一個初中生怎麼會壞得那樣徹底。不知是幸或不幸,他沒活過十五歲。那年,他像平常一樣無照駕駛的飆車街頭,然後死亡找上了他。在他出殯那一天,我幾乎看見村子裡的老老少少都為此高興喝采。學校裡的訓導處管理組組長特地到他家弔唁,她心中充滿矛盾,不勝唏噓的感言:「鄉里終於可以太平了,可憐的孩子一路好走。」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45 20130302
?經文:耶利米書第四十五章
*鑰節:1約西亞的兒子約雅敬作猶大王的第四年,巴錄筆錄了我口授給他的話。後來我告訴他, 2 上主─以色列的上帝曾這樣說:「巴錄啊, 3 你自己說:『我完了!上主加深我的悲傷痛苦。我因呻吟而憔悴,不得安寧。』 4 但是,我─上主要拆毀我所建立的,拔除我所栽種的。我要這樣對付大地。 5 你想為自己成就大事嗎?別作夢!我要降災難給全人類;但你無論到哪裏去,至少有逃命的機會。我─上主這樣宣佈了。」(耶四十五1~5)
6讀經心得:【盡忠】
晚唐詩人李商隱曾有一段膾炙人口的絕句:「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乾。」宋朝文天祥也有句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常想,什麼是我們可以永遠留下的事物?隨著中年的早衰心境,我慢慢地不再對短暫的東西有興趣,凡不能存留永恆的都不易吸引我的目光。表面上,我似乎失去了豪情壯志;實際上,我開始明白什麼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耶利米書第四十五章(只有五節經文)是巴錄唯一一次對猶大現況流露出個人感受的地方。他的沮喪來自於他瞭解「這些信息」的意義:無論是有關他自己個人的、耶利米的,或是關乎全國的,都顯出黯淡無望的光景。因此耶利米必須提醒巴錄:是神主動毀去祂費盡心血保存的這一切,這樣的災禍是不可避免的,因為被揀選來實現神呼召的子民,一直過著任意妄為且悖逆神的罪惡生活。
神的僕人切不可執著於「工作績效」而起伏不定,生命中最重要的乃在於達成神所託付的任務。D.A.卡森說:「我們都被呼召要盡忠;而有些人則是被呼召要在艱困與墮落的時代盡忠。我們不能夠以被他說服的人數多寡、被他逆轉的災難次數,或者他經歷復興的次數,來衡量耶利米的服事。我們一定要以他是否忠於神、神是否喜悅他,來衡量他的服事。至終,也要以此來衡量我們每一個人。我相信一定有許多人完全以成敗論英雄的方式,來衡量我們自己以及其他人—有時我們為了功成名就,不惜犧牲一切;有時又矯枉過正,不惜一切代價懷疑成功的價值。但關鍵不是成功,而是忠心。」
諸葛亮的「後出師表」提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就是盡忠。哈理遜說:「不論環境如何,基督徒都應該將聖潔的生活視為唯一的目標,以見證在基督裡的新生命和聖靈的成聖工作。巴錄就像上古時的以色列人,被神要求要單單信靠祂,相信祂的保守與供應。」
關於成功的誘惑,我們不得不深思:是否我們被此捆綁得無法動彈?甚至神的旨意都無法與之想比。唐慕華分析得很精準:「在我們的文化中,人們以不同的、不適當的目標,來緩和或壓抑靈性的飢渴。許多的偶像崇拜,原本都是出自於一種真實的關懷,探問那最重要的事情,但是這股熱情漸漸地失去控制,最終篡奪了真神才配擁有的位置。舉例來說,可以想想,為什麼金錢對這麼多人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我們真的需要好好想想:為什麼金錢對這麼多人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分享一首好聽的詩歌:「我感謝祢」。
多聽幾次,希望這首詩歌能激發出我們悔改的眼淚。
神的僕人啊!切記,「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神奧祕事的管家。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1、2)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44 20130301
?經文:耶利米書第四十四章
*鑰節:15 那時,有一大群知道自己的妻子向別的神明燒過香的丈夫們,和站在那裏的婦女,包括住在埃及南部的以色列人,回答我: 16 「我們不聽你奉上主的名對我們說的話。 17 我們一定要照我們所許的願做。從前,我們和我們的祖先,我們的君王和官員,在猶大各城鎮和耶路撒冷大街小巷向我們的女神天后燒香獻酒;現在我們要照樣做。那時,我們吃得飽,非常享福,無災無禍。 18 但是,自從我們停止向天后燒香獻酒,我們就樣樣缺乏,我們的同胞不是戰死就是餓死。」 19 那些婦女又說:「我們的丈夫同意我們把餅烤成天后的形像,向她燒香獻酒。」(耶四十四15~19)
6讀經心得:【似是而非】
觀看歷史時,若以不同的角度視之,會有截然不同結果。逃到埃及的猶大人顯然只以經濟面和物質面來衡量歷史的發展:祭拜異族偶像,帶來實質的民生豐裕。死在吃喝快樂總比活在異族統治之下好。
他們名正言順的告訴耶利米,當他們「停止」崇拜迦南的神祇那一刻起(約西亞王的改革時期),一切災難就開始降臨在他們身上。因此他們認定,除非繼續服事天后諸神,否則不能再過縱情笙歌的好日子。
立場迥異的耶利米則告訴這些猶大遺民,「直到今天,你們還沒有痛改前非,仍然不敬畏我,不遵守我給你們和你們祖先的法律誡命。所以,我─上主、萬軍的統帥、以色列的上帝要懲罰你們的罪惡,毀滅整個猶大。」(耶四十四10、11)D.A.卡森說:先知以最嚴厲的字眼告訴他們,「與神立約的族類除了神的恩典,毫無盼望。」
縱使神會使用歷史向人類說話,告訴我們當學習的功課,但我們卻不可用脫離神學的角度來判斷歷史。D.A.卡森強調:「神的百姓從歷史所學習的功課,一定要經過神的語言啟示、祂的先知話語,以及我們立約誓言的模造。我們不能期待異教徒會贊同我們的歷史觀。」
純粹以自私的利益觀點看信仰歷程會是很可怕的災難。
近來成功神學大行其道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這很符合人們貪婪的期待。畢竟,幸福的人生、輝煌的事業、愜意的日子、無憂無慮的環境、健康強壯的身體、快樂吃喝的享受…,都是很吸引人的目標。在世的歲月盡量「使你的心歡暢,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傳十一9)能追求更高尚的生活,豈不是人們活著的首要目的。
如果,物質享受真的是神要我們追隨的目標,耶穌就應該俯伏敬拜魔鬼了,好讓牠早早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賜給我們。(太四8、9)「萬國與萬國的榮華」幾乎是現代許多教會和信徒所最熱衷的標的啊!
我遇過好多好多基督徒,真的是以「魚、黃瓜、西瓜、韭菜、蔥、蒜」(民十一5)為生活指標。投入一生為要過更享樂的生活—賺錢,賺更多的錢,賺更多更多的錢(真的有教會曾開班授課教導信徒投資理財買股票)。然後,要更大的房子,更名貴的車子,更安全更舒適的居家環境(最好能移民到已開發國家)。
我們千萬不要忘記耶穌說「拉撒路與財主」的故事:「有一個財主穿著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天天奢華宴樂。又有一個討飯的,名叫拉撒路,渾身生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飢;並且狗來舔他的瘡。後來那討飯的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裏。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他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地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裏,就喊著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吧!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焰裏,極其痛苦。』亞伯拉罕說:『兒啊,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受過苦;如今他在這裏得安慰,你倒受痛苦。』」(路十六19~25)
楊腓力說:「一位名叫德蕾莎(Mother Teresa)的阿爾巴尼亞修女,沒有因為教導權貴子女的地理課,而感到滿足;但是她卻在照顧加爾各答的乞丐上,深得滿足。」
面對似是而非的成功神學,基督門徒必須有正確的神學基礎加以抵擋,「免得撒但趁著機會勝過我們,因我們並非不曉得他的詭計。」(林後二11)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43 20130227
?經文:耶利米書第四十三章
*鑰節:1我向他們說完了上主─他們的上帝差我轉告他們的每一句話。 2 何沙雅的兒子亞撒利雅、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以及所有傲慢的人就對我說:「你在撒謊!上主─我們的上帝並沒有吩咐你禁止我們去住在埃及。 3 這是尼利亞的兒子巴錄煽動你出來反對我們,要把我們交給巴比倫人,讓他們殺害,或把我們擄到巴比倫去。」 4 因此,約哈難、所有的軍官,和其他的人都不肯聽從上主要他們居留在猶大的命令。 5 約哈難和所有的軍官把殘存在猶大的人和從各國返鄉的難民都帶到埃及去, 6 其中包括男人、女人、兒童,和公主們。他們把尼布撒拉旦護衛長交給基大利管治的人,包括巴錄和我,都帶走。(耶四十三1~6)
6讀經心得:【傲慢】
今天下午,我陪同愛妻到醫院做例行性健康檢查,在等待的過程中閱讀了一篇楊腓力的信息,然後我突然被一句耶穌的話狠狠抓住:「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倒比你們先進神的國。」(太二十一31)頓時間我陷入沉思,耶穌講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耶穌當時面對一群宗教權威(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講出這樣不中聽的話,是否在闡述一個事實?經常在教會的人,不一定自覺需要神的拯救—一切都是那麼的幸福、那麼的穩妥、那麼的富足、那麼的充裕。越是自認為是神的選民之人,很可能就是距離神的國最遠之人。
當基大利被殺之後,以實瑪利被逐之時,「何沙雅的兒子亞撒利雅、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以及所有傲慢的人」忽然權傾一時:「接下來大家都要聽我的。」他們連先知耶利米都要掌控,只要有誰的意見不合自己心意,統統是謊言,一概是騙子!他們宣稱自己才是正統:「上主─我們的上帝並沒有吩咐你禁止我們去住在埃及。」這些權貴擁兵自重,儼然把自己抬高到「與神同等」的地位—口口聲聲說需要神的引導:「請答應我們的要求!請替我們向上主─我們的上帝祈求。請替我們這些殘存的人祈禱。你親眼看到,從前我們有一大群人,現在剩下的寥寥無幾。求上主─我們的上帝指示我們該走的路,該做的事。」(耶四十二2、3)骨子裡卻早已安排好自己想走的路—要神的祝福,但不要神的道路。
施達雄牧師曾經列舉過一個預言故事:話說曾有一位天使,養了一隻老虎,這隻老虎漸漸長大,從來沒有機會吃過人肉。有一天老虎要求天使,准許牠到人間吃人肉,天使答應了,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不准牠吃基督徒。不久,老虎看到遠遠走來一位口唱聖歌的人,這個人一看到老虎,就嚇得昏倒在地上。老虎把他遍身聞一下,很快就將這個人吃掉了,僅留下他兩片嘴唇。天使問老虎:「你為什麼吃了這個基督徒,卻留下兩片嘴唇沒吃呢?」老虎回答說:「我真的看不出這人是基督徒,是我吃到嘴唇時,才發現嘴唇有一點基督徒的味道,所以留下來。」
盼望我們能更深思耶穌的這段話:「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倒比你們先進神的國。」(太二十一31)
進入春天,台灣許多風景區正逢落英繽紛的季節,桃紅粉白的櫻花滿山遍野的盛開著。不過因為暖冬,台南卻呈現另一種景緻,一排排的黃花風鈴木提早出來頭角崢嶸,更奇特的是火紅的木棉花已怒放整個校園。這樣的百花齊放,和我近來的靈修領受顯得極不協調。我何嘗不想要沐浴在春暖花開的幸福中,但引導我思路的有兩調路線:第一個是我「想要」說什麼。第二個是「真理」怎麼說。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42 20130226
?經文:耶利米書第四十二章
*鑰節:1後來,所有的軍官─包括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和何沙雅的兒子耶撒利雅─跟各階層人士一起來, 2 對我說:「請答應我們的要求!請替我們向上主─我們的上帝祈求。請替我們這些殘存的人祈禱。你親眼看到,從前我們有一大群人,現在剩下的寥寥無幾。 3 求上主─我們的上帝指示我們該走的路,該做的事。」 4 我回答:「好,我答應你們的要求。我會向上主─我們的上帝祈禱。無論他說甚麼,我會毫無保留地轉告你們。」 5 於是他們又說:「倘若我們不遵守上主─我們的上帝吩咐你給我們的命令,願他作誠信可靠的證人,指控我們。 6 無論上主─我們上帝的話是好是壞,我們一定聽從;這是我們求你向他祈求的。我們若聽從他,一切都會順利。」1我向他們說完了上主─他們的上帝差我轉告他們的每一句話。 2 何沙雅的兒子亞撒利雅、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以及所有傲慢的人就對我說:「你在撒謊!上主─我們的上帝並沒有吩咐你禁止我們去住在埃及。」(耶四十二1~6、耶四十三1~2)
6讀經心得:【背書】
曾經有一個無賴漢,想藉著信仰宗教得到天堂門票。於是他去一間教會找了牧師幫忙,希望能夠得到屬靈的福氣。牧師很有智慧的告訴他:「最好的就是戒酒、戒色、戒賭。」聽完建議,這個無賴陷入沉思,然後回應說:「嗯!或許我不配得到最好的,請問有沒有次好的?」
耶利米同樣遇到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一心只想要神來應允他們已經盤算好的計畫,他們希望神對他們已經決定的事給予背書。一方面道貌岸然的來請教耶利米,一方面卻只許他說出符合自己想法的言詞。好不容易耶利米花了十天的時間尋求神,並且據實以告。可惜「言之諄諄,聽之藐藐」,他們對耶利米的信任只限於徵詢他的意見,參考參考罷了。他們不要神「最好的」預備,他們只要一個聽話的神。
這豈不是現今許多教會的光景!
信徒們渴慕聽到講台上的恩言,卻無法忍受傳道人奉主的名挑出他們的屬靈毛病。信眾們要祝福、要代求、要恩膏、要肯定、要安慰、要餅要杯,就是不要悔改。任何會讓我們的現狀不舒服之信息,一律不准訴諸講台。傳道人因此被馴服得很溫文儒雅、彬彬有禮,很懂得應對進退,很符合民意要求,很有紳士淑女風範。
D.A.卡森說:「就在耶利米傳講這個信息的同時,他已知道百姓聽不進去神的話語,而且他們會對這些話以及他自己產生非常深的敵意。」幸好,耶利米不擅長為人背書,討神喜悅才是他最在意的事—「無論祂說甚麼,我會毫無保留地轉告你們。」(耶四十二3)
那一群難民以為逃到埃及才是上上之策,豈不知神給他們一個記號來試驗他們是否順服:「留在猶大,則無憂存活,並且昌順;跑到埃及,就準備為自己收屍吧!」這些遺民傻呼呼的認定找到埃及這個靠山才是智慧首選,而且對先知惱羞成怒:「你在撒謊!上主─我們的上帝並沒有吩咐你禁止我們去住在埃及。」(耶四十三2)神的子民竟不能對神充滿安全感,哀哉!
但丁有句名言:「智慧永遠無法填補道德的缺陷。」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41 20130225
?經文:耶利米書第四十一章
*鑰節:13 這事以後,約哈難和沒有投降的部隊的指揮官到米斯巴見基大利, 14 對他說:「你曉得亞捫王巴利斯打發以實瑪利來刺殺你嗎?」基大利不相信這話。 15 後來,約哈難私下跟基大利說:「請准我去把以實瑪利殺了,沒有人會知道是誰幹的。何必讓他殺你呢?如果你被殺,在你周圍的人將被驅散;殘存的猶大人都要滅亡。」 16 但是基大利回答:「我不准你這樣做。你冤枉了以實瑪利!」 1 那一年七月,王族的一員,也是王的一位主要官員,以利沙瑪的孫子,尼探雅的兒子以實瑪利帶了十個人到米斯巴見基大利總督。他們在一起進餐的時候, 2 以實瑪利和跟他同來的那十個人拔出劍來,把基大利殺了。(耶四十13~16、耶四十一1~2)
6讀經心得:【弱點】
哀哉!正當這位看似優秀的基大利,即將帶領整個殘破的國家緩慢步上經濟與政治復原之路時,卻無端被自己所信任的人殺害了。D.A.卡森說:「基大利最嚴重的弱點就是他不相信百姓的邪惡。」雖然周遭的生活再再呈現人性是邪惡的,他仍然不相信邪惡的事情會發生在他身上,更不相信邪惡的百姓會對他做出邪惡的事。畢竟,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不冒犯人,人應該也會以禮相待。當他選擇「不對抗邪惡」時,無辜的送死,悲劇就此產生。D.A.卡森給他的結語是:「從各方面而言,他都稱得上是善人,但他要為自己過度樂觀的態度而送命。」
我幾乎在基大利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多少年來,我的家人、朋友和屬靈夥伴,對我最頻繁的勸告就是:「你太容易相信人了。」「害人知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要隨隨便便就對人掏心掏肺。」赤裸坦誠的敞開自己,雖然為我贏得不少朋友,卻也讓我身陷網羅,常常被出賣、受欺騙、傷痕累累。我很少去猜測別人是否口蜜腹劍,也不想去看穿別人是否笑裡藏刀,我只是單純的與人熱烈互動。
年紀漸長,在幾次的傷害後,神慢慢的教導我看清一些事實,縱使我依舊常常對人不設防,但也歸納出一兩個生活原則。一方面我試著更多「宅」在家,只與自己的知交故人往來;另一方面,我盡量委身純樸的小教會—我和一位資深校園同工的深沉感受是:健康的教會多伴尚存於一般小教會中。
這幾天,一直有一個念頭在心中轉。回顧過去十五年,來台南這段期間我待過兩間教會。頭十年那一間教會的光景,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在這教會,耶穌的寶血是毫無功效的。」信徒被教導活在舊約當中,每個禮拜都得痛哭流涕,深切悔改。每個月都得為罪在地上翻滾、嘔吐、大叫、大哭和大笑。你若不這樣做,會友還認為你不敬虔。方言盛行、靈歌處處、每個人都必須被推倒。
最近這五年,我來到一間非常傳統的老教會,教會歷史即便不長,我們老氣橫秋的樣子可不是裝出來的,我們裡外都很老態龍鍾。若要以一句話來形容這教會,大概就是:「我們教會不需要耶穌。」在這裡救恩沒什麼需求度,上帝有沒有同在教會都無所謂,大家相敬如賓,好來好去,相安無事,心如止水,不會激情,沒有火花。我們不談復興,我們對世人沒有負擔,我們有根深蒂固的不冷不熱風格。
我還有一個弱點:對教會充滿期盼。就算曾經失望,我依然抱持熱情,等待有朝一日的心心相映。
後記:
愛妻有時候不免質疑我,為什麼還是會舊事重提,難道那些事你還過不去嗎?
就像楊腓力所說的:我的反思有時候「毋寧像是在鬧脾氣的青少年」,有時候「則確實提出重要議題」。說實話,如果我只看台南「這些看來無非在表揚自我的教會,我的信仰反而更搖搖欲墜。別的地方則不然,每次旅行回來,我都深受激勵,信心被鼓舞。」
這兩個星期,我跑了苗栗和嘉義服事,我實地造訪了「恩典現場」。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40 20130221
前言:喉嚨還是不太舒服,常常咳出痰來。白天尚能應付著工作,但一躺下來要休息,支氣管就「喵喵」亂叫,每口呼吸都像一把刀在切割喉嚨一般,難受不已。願神徹底醫治我的病症。
?經文:耶利米書第四十章
*鑰節:1尼布撒拉旦護衛長在拉瑪釋放我後,上主對我說話。我曾經被鍊子鎖住,跟所有的被擄到巴比倫去的耶路撒冷和猶大人民一起被帶到拉瑪。 2 護衛長把我叫到一旁,對我說:「上主─你的上帝宣佈要毀滅這地方, 3 現在他已經照他所說的做了。這是因為你們得罪上主,不聽從他的命令。 4 現在我解開你手上的鍊子,讓你自由。如果你要跟我到巴比倫,可以一道去,我會好好照顧你。如果不願意,就不必去。整片土地都在你面前,你喜歡到甚麼地方,就到甚麼地方。」 5 我還沒有回答,尼布撒拉旦又說:「你回到沙番的孫子,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那裏去吧!巴比倫王已經指派他作猶大各城的省長。你可以留在他那裏,住在你同胞當中。假使你喜歡到別的地方,也可以隨你的意思去。」於是他送我禮物和旅途需要的糧食,然後放我走。 6 我到米斯巴去找基大利,跟留在本地的同胞住在一起。(耶四十1~6)
6讀經心得:【先知】
什麼是先知?周聯華牧師說:「早期中文的譯名是不精確的,一題到先知,就令人想到未卜先知,或是算命的;認為他們講的話就是預言了。如果以這樣來定義,就大錯特錯了。英文有所謂先知(prophet),他們說的話就是預言(prophecy)。有些字不能從字面上解釋,更不能以字典來決定你的瞭解。英語有一句話,就是先知不是預先說出來(fore-tel-ling),而是有話直說(forth-telling)。先知是上帝的代言人;他們是那樣地親近上帝,所以上帝要他們把在祂面前領受的話說出來。因此,先知書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上主說』、『上主如此說』,或『上主如此宣佈了』。這些上帝的話就是『預言』。」
當耶利米的「預言」成就時,不是證明了他的未卜先知,而是證明了神的話必定應驗。這點我們不可弄錯。我們要高舉的是神,而不是去讚嘆人的超能力。
今天的經文,有一件令人值得注意的事:「於是尼布撒拉旦他送我禮物和旅途需要的糧食,然後放我走。」(耶四十5)D.A.卡森說:「這又是先知往往被外人所敬重,而不被自己最親近的人所敬重的例子。」
當耶穌受到拿撒勒人的「厭棄」時,祂曾對門徒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太十三57)現中修的譯文是:「先知在本鄉本家外都受人尊重。」我心有戚戚焉。
來台南這十五年來,我不能在自己的教會好好事奉神,我常被鄙視排擠。我雖然常緊湊地公開佈道傳福音,但幾乎所有的活動都不被允許在自己的母堂教會內。這段期間我至少經歷過教會三次極大的逼迫。還好,神依然使用「匠人所棄的石頭」(彼前二7),在祂手中我仍是可用的器皿。這五千多個日子以來,我被主差遣,南北奔波,或是小團契,或是鄉間教會,或是海外佈道,或是城市福音工作,我幾乎都有所參與。我被冰凍在教會十五年,卻火熱在世間人群中。我被教會看為幼稚無知,卻在圈外找尋到無數流離失所的羊。
有一部很精彩好看的福音電影:「流浪漢世界盃」,若有機會大家不妨看看(我至少看過六遍了,每次都感動流淚不止)。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39 20130220
前言:這兩個多月,只要稍微運動就哮喘到無法呼吸的地步。這三四天,早晚咳嗽得厲害。前天晚上甚至咳到半夜四點才勉強入睡。開學了,體力有點不勝負荷。求神醫治我的支氣管,讓我作息正常些。
?經文:耶利米書第三十九章
*鑰節:15 我還被關在王宮監獄的時候,上主吩咐我 16 告訴古實人以伯‧米勒,上主─萬軍的統帥、以色列的上帝這樣說:「我要照我宣佈的毀滅這城,不讓它繁榮。你將親眼看到這事發生。 17 但是,我─上主要保護你;你不至於被交在你所懼怕的人手中。 18 我要保護你安全;你不至於死在刀下。你一定能保全生命,因為你信靠我。我─上主這樣宣佈了。」2 在西底家作王的第十一年四月九日,耶路撒冷城牆被攻破了。6尼布甲尼撒當著西底家眼前殺了所有的王子,也殺了猶大所有的貴族。 7 然後他把西底家的兩隻眼睛挖出來,用鍊子鎖住他,帶他到巴比倫去。8 巴比倫人放火燒了王宮和民房,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11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命令尼布撒拉旦元帥說: 12 「把耶利米找來,好好待他,不可傷害他。他有甚麼要求,就替他辦。」(耶三十九15~18、2、6~8、11~12)
6讀經心得:【結局】
斯托得說:「耶利米自蒙召以來,一直顯得勉為其難。上至朝廷祭司,下至販夫走卒,都敵對著他。他被鎖上木狗,丟在水坑裡。神的話有如骨中的火在他裡面燃燒,叫他含忍不住。可惜沒有人聽他。耶利米很愛國,但人視他為賣國賊。他目睹國家的敗亡。有時候,甚至耶和華也好像和他過不去。他孤單絕望,終日以淚洗面。」但這並非耶利米的結局。
隨著尼布甲尼撒率軍攻破耶城,劇情急轉直下。自高的被降為卑,自卑的被升為高。猶大宮廷裡的王公貴族一個個命喪異族的刀下,神所保守的僕人卻是安然獲釋。
巴刻曾說:「神的豐盛、全備足以守護我們。神的愛緊緊抓住我們。神的大能堅定我們的信仰,保守我們堅信到底。」如果我們用永恆的眼光來看,更是如此。
腓力斯(J.B.Phillips)的聖經譯本在詮釋羅馬書第八章三十八和三十九節時這樣說:「我完全百分之百相信,無論是死、是活,是靈性或超自然的力量,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宇宙的力量,是高處、是低處,或是任何別的被創造之物,都不能使我們跟神的愛—那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裡的愛—隔絕。」
是的,非到最後結局,任何人都不能斷定誰的生命如何。西底家晚年被挖掉雙眼,似乎只證明了他原本就瞎了的心靈狀態;而耶利米的重見天日,也驗證了神的話語一定兌現的原則—「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十22)
後記:最近看到一篇好文章,「三百六十度的人生,才是幸福」。參考看看,或許我們比較不會再斤斤計較於眼前的雞毛蒜皮小事,特別是要放下那些不屬於永恆意義的蠅頭小利。(我很佩服許文龍先生「在商不言商」的生命態度,我去「奇美博物館」參觀過好幾次,也曾在某個演奏會上和許先生搭過同一台電梯,他真是個懂生活的長者。)
【許文龍:三百六十度的人生,才是幸福】
親子天下 20130214 採訪整理/陳雅慧
在台灣的經濟奇蹟中,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無疑是一個「奇蹟中的奇蹟」。迥異於其他企業用最長的工時、最便宜的成本做為競爭籌碼,他的經營之道是追求幸福。
對我來說,事業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我的生活。如果一個人只被工作綁住,忙到都沒有時間,一輩子的打拚就很沒有價值。這麼多年來,事業只是我三百六十度人生中的九十度而已。另外九十度是釣魚、與大自然相處;九十度是藝術;我對社會與環境的關懷也是九十度。這,就是我三百六十度的人生。
奇美集團主要有三個部分,企業部分是負責賺錢,另外有兩個負責花錢的部分:一個是醫院、一個是文化基金會(經營博物館)。錢當然可以一直繼續投入生產,把事業愈做愈大,但結果是什麼呢?當然可以繼續賺錢,但是賺這麼多錢,可能到最後,我兒子只娶一個太太是不夠的……
奇美博物館的成立,就是希望彌補藝術和一般人之間的落差。文化應該是人人看得懂、聽得懂,不是由高高在上的藝術家來決定什麼是藝術。現在新的博物館——台南都會公園博物館就快要落成,政府出土地、奇美出錢興建。我花了十五億,蓋好要捐出來,也是不收門票,要讓大人、小孩都來欣賞,大家看了都會很高興。
我覺得現在的小孩很可憐,因為現在不讀書找不到工作,大家都要問你是哪所學校畢業的,爸媽也一直要你好好念書。但是說實在的,從幼稚園到博士,差不多花二十五年在讀書,好像關在囚籠裡出不來,有夠可憐。你看看,台灣最會做生意的王永慶是小學畢業、高清愿也是小學畢業、那個鴻海的郭台銘書讀不好才去念海專、張忠謀比較特別一點……不是說讀書是壞事,而是為什麼要讀?是為了不自然的社會眼光,而就要浪費幾十年嗎?
我以前很不愛念書,在學校一點也沒有感覺到學習的快樂,真的沒有。因為我覺得在學校念的書,比方說數學,和我生活沒有關係,根本用不到。
高中數學學什麼三角,你有用到過嗎?浪費了多少寶貴時間?做其他的事情多好?或許設計飛機時用得到這些數學知識,但是一千個人裡面,只有一個人要設計飛機,為什麼一千個人都要學三角?
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不自然的事情,長久累積的習慣和想法,變成很沉重的負擔。這些很重的負擔,大家卻一直擔、一直擔,到最後都被綁死了。
除了藝術,我也很喜歡接近大自然,總覺得「看到大自然卻不會感動的人,是不幸的人」。當人生的價值是放在大自然時,看到人為的事物,就不會覺得做個總統或是什麼大官,會有多偉大。人要謙卑,人是受到自然支配的一部分。在自然裡,思考會很超脫,層次也會比較高,不然每天就會停留在繁瑣的小事,無法脫身。很多事情退一步來看,就會覺得沒有爭執的必要了。若能接受自然的偉大,人就能放輕鬆,即使是面對死亡。
人生所有問題的產生,就是因為人們忘了原先的目的,只重視手段,到最後眼裡只剩下手段,就像是一直讀書、只追求學歷。人應該要回去思考,我們要追求的是什麼?所以我在提倡思考:「很多人打拚事業,但是到底為了什麼在打拚?」應該是為了幸福,每個人的幸福很不同。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38 20130218
?經文:耶利米書第三十八章
*鑰節: 2 上主的話說:「誰留在這城,誰就死於刀劍、饑荒、瘟疫。但是,誰向巴比倫人投降,誰就不至於被殺,性命得以保全。」 3 我又告訴他們上主這樣說:「我一定要把這城交給巴比倫的軍隊;他們要來佔領。」 4 於是官員們去見王,對他說:「求你處死這個人;因為他教唆在城裏的兵士和人民投降,使士氣低沉。他不是為人民的利益著想,只想害他們。」 5 西底家王回答:「好啦,他在你們手中,無論你們怎樣處理,我不反對。」 6 於是他們抓住我,用繩子把我墜入瑪基雅太子的井裏。這口井在宮廷的監獄裏,井裏沒有水,只有淤泥,我就陷在淤泥中。 7 那時,王在便雅憫門開庭。宮廷太監,古實人以伯‧米勒聽到他們把我墜入井裏的消息, 8 就到王宮向王陳情說: 9 「陛下,這些人這樣待先知耶利米很可惡。他們把他墜入井裏,他一定會餓死在那裏,因為城裏已經絕糧了。」 10 於是王命令以伯‧米勒帶三個人來,在我沒死以前把我救出來。 11 以伯‧米勒就帶這些人到宮廷的倉庫去找些破布爛衣,用繩子墜入井裏, 12 叫我把這些破布爛衣放在腋下,免得繩子擦傷了我。我照他的話做了, 13 他們從井裏把我拉出來。這以後,他們仍然把我關在監獄裏。(耶三十八2~13)
6讀經心得:【朋友】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執著傳遞神話語的人,幾乎都會有得罪人的時候。(哪個基督徒若從不得罪人,很可能是因他根本不傳福音。)D.A.卡森說:「數十年來,耶利米一直在傳講耶路撒冷即將被毀。大致而言,他一直被眾人輕視、嘲笑。」如今耶利米再度惹禍上身,以叛國罪被囚禁在「瑪基雅太子的井裡」。「這口井在宮廷的監獄裡,井裡沒有水,只有淤泥,我就陷在淤泥中。」(耶三十八6)
在暗無天日的監牢中,沒有食物,沒有飲水,耶利米如何度過這次的危機?
幸好,宮廷太監,古實人以伯‧米勒聽到他被墜入井裡的消息時,就到宮廷向王報告:「在滿是淤泥的枯井裡,若不趕緊救上來,耶利米一定活不久。」西底家王接受了他的陳情。以伯‧米勒就帶了三個人,拿著繩子和幾件破衣服,給予即刻救援。他們把繩子墜入井裡,又貼心地叫耶利米把那些破布爛衣放在腋下,免得繩子擦傷了皮肉。就這樣,耶利米暫時脫離險境。
畢德生說:「雖然耶利米不是個受歡迎的人物,但也並非沒有朋友。以伯‧米勒冒了生命的危險去營救耶利米,這等於是反抗當時隨戰爭氣氛而愈趨緊張的輿論。但朋友畢竟是朋友,以伯‧米勒雖然為耶利米的遭遇感傷,但並未沉溺在悲哀裡,反而立即有所行動。真摯的友誼會透過實際的行動表露無遺。朋友還是比工作、利益都來得重要,值得為之冒險的。」
反過來看,畢德生繼續說到:「耶利米有朋友這件簡單的事實,正足以說明他需要朋友,而且他的人格發展相當健全。他並未因別人的仇恨或諂媚而拒絕別人的友誼;相反地,他極能接納別人的友誼和幫助。他慣於獨處,但他也需要朋友。一個孤芳自賞的人是不可能健全的,也沒有一個健全的人是自以為是的。分享友誼比接受友誼容易,因為在付出的同時,我們感受的是力量,但在接受的同時,卻顯出我們的軟弱。一個人格成熟的人應該更能接納別人的友誼。」
你有可以為你兩肋插刀的朋友嗎?你肯為朋友兩肋插刀嗎?
特別是弟兄,教會裡的弟兄普遍都沒有朋友,這是存在已久的不好現象。感謝主,在我當學生的時候,神就賞賜我五六個同甘苦共患難的主內肢體,這二十五年來,我們「兄弟之愛撼山河」,很蒙神的祝福,也成為眾人的祝福。還有,二十年前,在雲林工作的那段日子,神也賜下幾位至交好友。然後,四年前,我在教會青少年崇拜部的同工中,也結交了數位生死與共的好夥伴。在工作場所,尚有兩三個志同道合的刎頸之交。我真是幸福!
亨利‧亞當斯說過這麼一段話:「人一生中能交到一個真正的朋友就夠了;倘若有兩個朋友,那算是很多了;若能有三個朋友則是十分難得的。」而耶利米就有三個好朋友。(你能從聖經中找到是哪三位嗎?)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37 20130217
?經文:耶利米書第三十七章
*鑰節:11 由於埃及軍隊逼近,巴比倫軍隊撤離耶路撒冷, 12 所以我準備離開耶路撒冷到便雅憫境內的親族那裏去,繼承我分到的家產。 13 但是,當我來到便雅憫門的時候,哈拿尼亞的孫子,示利米雅的兒子,守衛隊隊長伊利雅逮捕了我。他指控我說:「你想向巴比倫人投降!」 14 我回答:「不,我不是去投降!」但是伊利雅不聽,把我捉了起來,交給官員。 15 他們大發雷霆,叫人打我,把我關在宮廷書記約拿單的屋裏;這屋子已改成監獄。 16 我被關在地牢,關了很久。(耶三十七11~16)
6讀經心得:【欲加之罪】
聽聽畢德生以說故事的口吻來描述這段歷史的情節:「一天,耶利米要出城上三哩外的故家亞拿突去,卻被守門者伊利雅以要投降敵人為由逮捕了。耶利米長大之後就一直住在耶路撒冷,三十多年來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是約西亞王的忠實朋友和參謀。他從不否認自己是猶太人,也從不逃避任何應盡的義務。凡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絕不是一個冷眼旁觀卻又喜好批評的人,也不是一個四處傳道卻又叛離國家的人。」「伊利雅將耶利米交給官員,他們打了他之後,便把他囚禁起來。顯然,他們早就伺機要抓他了。伊利雅是個利用職權逃避責任的人;說得難聽點,他是個官僚,是個躲在規律和特權背後行事,卻使人毀滅的人。他做事根本不考慮道德、公義、神及人。『在壞事上總能插上一手,但在好事上卻派不上用場。』他最大的藉口就是:我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在社會上生活夠久的人一定會發現,「我們也老是遇上像伊利雅這種人」。在工作場合,在教會中,一個想過正直公義生活的人,難免會遇見撒但的打手、魔鬼的代言人,不禁污賴人的本事頭頭是道,抓人入獄的理由更是冠冕堂皇。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俗話說,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以色列人顯然不喜歡聽從神的話語,他們只想短視近利的解決當前的難題,只想快速的逃避審判的事實(審判是神拯救他們的方式)。人們不要著墨於對與錯、是與非、責任與生命的問題,反而拿出「忠與不忠」來把事情簡化。妄以愛國主義來混淆道德意識:「國家如今正遭到外人攻擊,我們更應該表現忠貞的態度。在這緊要關頭還批評領導人,實在是錯誤、不忠誠的一種叛逆行為。」
好熟悉的一段話!在教會中,我似曾相見。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36 20130216
?經文:耶利米書第三十六章
*鑰節:22 那時候是冬天,王在他的冬宮裏,坐在火爐前烤火。 23 猶底念完了三、四段,王就用小刀把那書卷割破,丟進火爐裏。他一直割到整個書卷都燒光。 24 王和他的官員聽見書卷裏記錄的話,一點都不害怕,也不撕裂衣服表示傷心。 25 雖然以利拿單、第來雅,和基瑪利雅求王不要燒那書卷,王不加理會, 26 反而命令太子耶拉默和亞斯列的兒子西萊雅和亞伯疊的兒子示利米雅來逮捕我和我的秘書巴錄。可是上主已經把我們藏了起來。 27 約雅敬王把我口授、由巴錄記錄的那書卷燒了以後,上主告訴我 28 把約雅敬王燒掉那書卷裏的話重新寫在另一書卷上。32 於是,我再拿書卷給秘書巴錄,他就把我口授的話一一記錄下來。他把約雅敬王燒掉那書卷裏所有的話重新寫下,又加上一些類似的話。(耶三十六22~28、32)
6讀經心得:【禁書】
不可諱言的,活在罪中的人不喜歡聽神的話語。上至君王領袖,下至平民百姓,習慣罪中之樂的人們「厭棄我的律例,厭惡我的典章,不遵行我一切的誡命,背棄我的約。」(利二十六15)
本來耶利米興致勃勃地認為,神的話語應該是復興以色列的根本之道,「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路一37)而且,當他差私人秘書巴錄到聖殿宣讀神的話給幾個宗教領袖聽時,「他們聽了以後,驚慌得面面相覷」,甚至主動建議:「我們必須把這事呈報國王。」(耶三十六16)一場由上而下的改革新氣象已蓄勢待發。可悲的是,當約雅敬王聽到這些話語時,他的回應不如預期,「猶底念完了三、四段,王就用小刀把那書卷割破,丟進火爐裡。他一直割到整個書卷都燒光。王和他的官員聽見書卷裡記錄的話,一點都不害怕,也不撕裂衣服表示傷心。」(耶三十六23、24)
D.A.卡森說:「他的回應與約西亞王聽到重新發現的律法書卷而做出的反應成為對比(王下二十二11)。更糟糕的是,既然他毀滅的真是記載神話語的書卷,那麼,認為神的話語可以如此輕易被推翻與毀滅的想法,豈不非常愚蠢。難道神健忘到記不得祂說過的話語?難道祂不可以再興起一個人重新記載這些話語,甚至增添一些新的啟示(耶三十六27~32)?歷史上所有想要毀滅聖經的嘗試都一樣:難道神無法保守祂自己的話語,並滅絕那些嘲笑祂話語的人嗎?」
縱然政治勢力可以查禁一些「不中聽」的書籍,封殺一些「不中聽」的報導,以「思想改造運動」箝制言論自由、焚書坑儒、大興文字獄,但神的話語永遠長存。「天地廢去較比律法的一點一畫落空還容易。」(路十六17)
後記:
一、我的靈修寫作,過去幾年也經常受到教會查禁,老是「被約談」。還好,比起耶利米、耶穌和使徒先賢們,我「與罪惡相爭,還沒有抵擋到流血的地步。」(來十二4)感謝神,當逼迫臨到時,主就把我「隱藏起來」(耶三十六19、26),保護我的安全。
如今,那些人多半「已成為過去」,但聖靈依舊每天握著我的手,讓我繼續寫下自己靈裡的領受。
二、這一期的「光譜月刊」,白培英寫了一篇很棒的信息:【談結果子】。在即將收假上班上學之際,盼望我們能在此長者的勸勉下,過敬虔、公義和正直的生活。以下分享:
基督徒都知道什麼是結果子。
有福音的果子。例如使徒保羅說:「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裏去,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中一樣;……」(羅一:13)
有品德的果子。例如:「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五:22、23)
也有行為上的果子。例如:「好叫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祂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西一:10)
每種果子都甚重要,而最能讓人看出基督徒生命光景的,該是品德和行為的果子。因為「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太七:16)
信徒品德和行為的果子在甚麼情況下最可以被人看見?在試探來臨時最看得清楚。舉近來兩個例子,便可以明白。
取之以道
二代健保今年元月一日實施。凡存款利息單次給付達五千元的,要扣百分之二的健保費。五千元的百分之二是多少?是一百元,還不夠一碗牛肉麵的錢。但是據說許多人就去銀行將存款拆單,讓每筆利息收入都不到五千元,從而規避健保費(有的銀行為了服務存戶還提醒存戶這麼做)。存款拆單並不違法,但對於基督徒來說,試探來了:也要去銀行將存款拆單規避健保費嗎?
另一個例子是農地休耕領取補助費的制度。鼓勵休耕的目的,在於避免稻米生產過剩,傷及農民收益;農民可利用休耕時期種植綠肥作物,維護農田地力,以便隨時恢復生產,所以休耕也有維持農業永續經營的用意。其補助的對象原應是實際耕作的農民。但二○○○年政府修改農業發展條例,非農民亦可購買農地。而休耕補助的制度「認地不認人」,政府每年花兩百億補助休耕的「地主」,其中不乏許多在上面蓋豪宅並無意耕作的非農民,或目的在投資農地待價而沽的土地開發商,這些人坐收漁利,實在沒有道理。
媒體報導,台東某一休耕補助大戶,地在台東,戶籍不在台東,休耕面積達廿九公頃,每公頃每年可領九萬元,五年共領走一三○五萬元。另一大戶為桃園縣的某一土地開發商,申請休耕二十餘公頃,五年領走九九○萬元。而他在受訪時猶振振有詞地說:「我是合法領取。」
於是,試探來了。如果一個非農民的基督徒也購得一片農地,但並無意耕作,他可以申請休耕補助嗎?那可是合法的耶!而且別人不也這樣嗎?可以平白到手的合法錢財,能拒絕嗎?
「君子愛財,取之以道。」對於一般人,合法與否就是唯一的標準,就是他的「道」。但對於基督徒卻不然。基督徒面臨類似這種試探時,給與不給,取與不取,除了是否合法外,聖經上還有一個更高的標準:「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十:23)不違法的事雖然都可行,但如對人對己沒有益處,或是不能顯出好榜樣讓人效法,就不要去行。
莫違良知
拿上面講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例子來說,健保制度是台灣的一項卓越德政,是許多國家所羨慕的制度。但健保的財務發生了虧損,二代健保規定了幾項徵收補充健保費的規定,在眾聲嘈雜下出籠的辦法,雖不完美,卻可讓健保的財務在數年內不致於惡化。如果每個存款人都去拆單,那麼針對利息收入加徵的健保費就落了空(還不談有些雇主把員工年終獎金提前在去年底發放,以規避雇主該負擔的補充健保費)。健保財務的虧損如不能獲得彌補,有一天健保不能維持,那將是大家的災難,對於所得較低的民眾更是夢魘。這樣看來,存款拆單雖不違法,卻對人對己都無益處。身為基督徒的存款人,應該做這種事嗎?
非農民領取農地休耕補助的事例,道理也一樣。買了農地蓋上豪宅,或投資農地預備適時開發圖利,本身既無意耕作農業,根本無所謂「休耕」的問題。雖然由於政策的疏失,可以合法地請領休耕補助,但如果想到領取了休耕補助就成了農業政策的蠹蟲,同時也違背了自己的良知,那就於己於人都無益處,而且也帶壞了風氣。就擁有農地而身為基督徒的非農民來說,照聖經的標準是否該領這種錢,是要想清楚的。
當年主耶穌對門徒說:「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太五:20)文士和法利賽人行事為人是依律法為標準,耶穌訓誡門徒要超過律法的標準。在今天來說,基督徒行事為人僅依是否合法為準也是不夠的。
基督徒面臨的試探形形色色,財利的引誘只是其中之一。但「疾風知勁草,嚴霜識貞木」,我們何時面臨試探,何時就是靠主結出果子的好時機。
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35 20130215
?經文:耶利米書第三十五章
*鑰節:「14 利甲的兒子約拿達的子孫一直遵守約拿達的命令,到今天還沒有人喝過酒。 15 但是我一再地差派我的僕人─先知們向你們傳話,勸你們放棄邪惡的生活,做正直的事。他們警告你們不可膜拜服事別的神明,使你們得以繼續住在我賜給你們和你們祖先的這塊土地。你們總是不聽,也不理會。 16 利甲的兒子約拿達的子孫遵守了他們祖先的命令,而你們竟不聽從我。 17 所以,我─上主、萬軍的統帥、以色列的上帝要照我所說的降大災難在猶大和耶路撒冷人民身上。因為我對你們說話,你們總是不聽;我呼召你們,你們總是不應答。」 18 後來,我告訴利甲族人,上主─萬軍的統帥、以色列的上帝這樣說:「你們聽從祖先約拿達的命令,遵守他一切的指示,實行了他的話。 19 所以,我─上主、萬軍的統帥、以色列的上帝這樣應許:利甲的兒子約拿達家始終會有男丁事奉我。」(耶三十五14~19)
6讀經心得:【以難民為師】
神再次以周遭活生生的例子,來教育以色列人。
利甲人二百五十年來嚴謹地守著祖先約拿達(這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垂聽」)的教訓:嚴禁族人和子孫喝酒、蓋房子定居、撒種耕田、栽植葡萄園,只許他們住在帳篷裡。他們有點類似那時代的「清教徒」,因深惡痛絕當時的腐敗,就把自己分別為聖。在淫蕩、拜偶像的的耶路撒冷人中卓然而立,活出高貴、純潔的一面。
邁爾說:「利甲人那種忠於原則,生活樸實、節儉、自制,謹首先祖遺訓的態度,不但能確保他們這一族的延續不斷,並且受到全能神的讚許和確認。」甚至當耶利米擺上酒宴試探他們時,這群嚴守舊規章的群體,依然異口同聲的一口回絕:「我們不喝酒。」(耶三十五6)
我們很難想像,這群來耶路撒冷躲避戰爭災禍的「難民」—外邦的族群,竟然成為神所使用的借鏡,來教導神的子民,過順服主的生活。基督徒已到了必須向世界學習道德行為的地步了!
在一份蓋洛普民調中發現:基督徒離婚的比例竟高於非基督徒,神的百姓說謊的程度不亞於一般人,經常在教會的人士沒有比較高操的道德思想。我身為國小教師二十年,看見學生中的基督徒父母很多都是「怪獸家長」,而且信主的兒女不僅言行舉止比一般生差很多,信徒家長更是經常成為學校的大宗亂源。
我必須說,這十多年來,教會講台幾乎已不再傳遞「改變生命」的信息了。牧師們不斷拚教會增長,推動細胞小組、雙翼系統,鼓吹禱告、傳福音、領人歸主,激勵信徒奉獻金錢,舉辦多而又多的聚會…等,就是不教導會友道德行為的生命見證。
傳道人變得不敢得罪信徒,不敢斥責神百姓的錯誤,不敢帶領教會群體認罪悔改。你聽過「開車不該闖紅燈、酒駕是惡劣的另類殺人、不該拿取不義之財、考試不可作弊、上帝絕不容許婚外情……」這樣的信息嗎?
一個友人曾向我們抱怨:「為什麼不是非基督徒的問題卻會是基督徒的問題?例如你們找個對象結婚怎麼那麼難,教會裡的弟兄跑哪兒去了。是非基督徒的問題卻會不是基督徒的問題?例如我們認為教養子女很重要,你們晚上卻經常放任孩子在家,自己幾乎每晚都跑教會聚會。」面對他們如此諷刺的看見,基督徒負面的見證彰顯世人,我無言以對。
耶利米時代,神使用利甲人來責備以色列國;今天,神仍然要基督徒反躬自省,要求我們過真正敬虔的生活。
李子的廚房春節年菜七 20130214(大年初五)
?經文:耶利米書第三十四章
*鑰節: 8 西底家王曾經跟耶路撒冷人民訂約,要釋放 9 希伯來奴隸,無論男女,都要釋放,好使以色列同胞中沒有被奴役的人。 10 所有簽訂這約的人民和官員都同意釋放自己的奴隸,不再奴役他們。這些人都守約,釋放了奴隸。 11 但後來他們改變了主意,把那些奴隸抓回來,再奴役他們。 16 可是你們又改變主意,侮辱了我。你們把那些被釋放、得了自由的奴隸抓回來,再奴役他們。 17 所以,我─上主說:你們沒有服從我,沒有釋放作奴隸的以色列同胞。你們等著瞧!我放你們走,讓你們去遭受戰爭、瘟疫,和饑荒而死。我要使天下人看到你們的遭遇而驚惶恐怖。(耶三十四8~11、16~17)
6讀經心得:【守約】
我很好奇,食言而肥的人如何厚著臉皮過生活。「放羊的孩子」這童話故事告訴我們說謊的後果得自己承擔,把約定當兒戲的人至終會自食惡果。
如果我們究其前因後果,會發現違背諾言之人有一個共通的特性:先短視近利的解決迫在眉梢的問題,能不能實踐承諾以後再說。民生問題先解決,至於信用破產的道德觀念哪管得了這麼多—骨氣一斤值多少錢。
D.A.卡森註解這段經文時提到:「在絕望的壓力之下,個人及群體有時候會起誓洗心革面,要全心全意討好神的喜悅。當壓力消失之後,他們就會背棄自己的誓言,並走回自我中心的老路。他們的善變顯而易見。令他們倍感威脅的審判與災難,並不能夠真正讓他們學會走義路,或成功地教導他們轉離罪惡。他們只是想要偷安而已,如果在耶和華面前起誓就能夠達到這個目的,那麼他們當然會樂於起誓,但這不表示他們真的想要履行自己的誓言。」換句話說,人們並不在意生命是否需要改變,他們只想要快快脫離當前的困境而已。悔改只是一時蒙拯救的手段,而不是更新生命的轉捩點。
當立約的百姓只把神的拯救當成救命的工具時,違背約定就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了。久而久之,養成了麻木不仁的習性,把神的恩典拿來圖利自己。無恥之恥無恥也!
不過,故事的結局等在後頭,D.A.卡森說:「那些作態『悔改』想要賺取憐憫的人不會有任何改變,到頭來只會故態復萌,就像狗回頭吃自己吐出之物,像豬在爛泥中打滾。」
在立約這條路上,我們最好牢記彼得的勸勉:「如果人藉著認識我們的主─救主耶穌基督,從這世界腐敗的勢力下逃脫出來,以後又被抓去,被制伏,這種人的結局比先前的更壞了。他們知道有正義的道路,竟又離開他們所承受那神聖的命令;這種人不知道有正義的道路倒好。俗語說得對,他們的情況正像『狗回頭吃牠吐出來的東西』,也像『豬洗乾淨了,又回到泥沼裏打滾。』」(彼後二20~22)
後記:
我們教會的新任牧師建議大家在過年期間默想一個主題:什麼是神要我們個人在今年學習的功課?特別在家庭禮拜中,我們可以將此分享出來,彼此代禱,互相成全。
這十天來,我經常把這事擺在心中尋求,聖靈也沒有忽視我所追求的,祂給了我四個字:「安貧樂道」。這個星期我不斷的思想,發覺這真是主要我在今年操練的靈性課程。
配合盧雲(Henri Nouwen)「向下的移動--基督的捨己之路/The Selfless Way of Christ:
Downward Mobility and the Spiritual Life」(校園出版社本月新書)這本書,我要更加深植簡單的生活,樸實的學習委身基督—「在這本短短的小書裡,盧雲在靈性生命這主題上,為我們提供了極具穿透力的反思,特別是在效法基督『向下移動』的呼召上。這個呼召經常要面對來自表揚『往上移動』文化的試探,這讓我們不禁想到耶穌在曠野中所面對的種種試探:想要『有功效、引人注目、有權勢。』」
再介紹一本好棒的書:「以愛領導的實踐家--德蕾莎修女」(王樵一著,主流2007出版)這兩本配合著看,細細琢磨慢讀,或許神就祝福我,可以如願以償地過著幸福的日子—沒有錢,要安貧樂道已很不容易;對於經常衣食無缺的我們要安貧樂道,可得下定決心。
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路九58)我盼望自己能像顏回一般,「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物質享受少一點,屬靈生活豐富一些。
李子的廚房春節年菜六 20130213(大年初四)
?經文:耶利米書第三十三章
*鑰節:: 3 「你呼求我,我就回答;我要把你所不知道那偉大奧秘的事告訴你。4 我─上主、以色列的上帝說:耶路撒冷城裏的房屋和猶大的宮殿都將被圍攻,被拆毀。」14 上主說:「時候將到,我要實現我對以色列和猶大人民的諾言。 15 那時,我要為大衛興起正義的『枝子』;他要在這片土地上以公平正義治國。 16 在他統治下,猶大人民將安居樂業,耶路撒冷人享受太平。這城將被稱為『上主─我們的正義』。」(耶三十三3~4、15~16)
6讀經心得:【神是公義的】
「由於城裡的人所做的壞事,我已經丟棄這城。但是我要醫治這城的居民,使他們復原。我要讓他們充分享受和平、安全。」(耶三十三5~6)我發現一件重要的真理:神根本不在乎建築物,祂關心的是人的生命。
當人的生命對的時候,神賜下十誡話語;當人生命錯誤的時候,神任由摩西怒摔法版規條。當人的生命對的時候,神願意住在帳幕中彰顯祂的同在;當人生命錯誤的時候,神不吝惜讓外邦敵人擄去整個約櫃。當人的生命對的時候,神讓大衛和所羅門籌建聖殿;當人生命錯誤的時候,神允許巴比倫軍隊長驅直入耶路撒冷。
從人的眼光來看,神實在不可理喻,做事有欠通盤考量。祂是不是老糊塗了,會不會太衝動了,大概要後悔莫及了。但是,誠如路卡杜所言:「神從不失誤,祂的決定向來無差池,祂從不走錯路,應對進退從不失措,不遲到也不早到,說話不會太大聲,也不會太小聲,不會太快也不會太慢。祂過去一直是對的,以後也永遠都是對的。祂是公義的。」
後記:
這兩天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宣佈在世退位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的。其實,這樣的事件反映出「許多現代人對天主教會的批評」,有些激進派的天主教人士主張教會應接觸新潮流、制度現代化,教會必須對婦女避孕及其在教會中的地位,甚至神職人員性侵案等,要有所處理,不能用鴕鳥心態面對。去年八月底過世的米蘭大主教馬丁尼(Carlo Maria Martini)直指:「天主教會為何還不覺醒?到底在害怕什麼?天主教會既疲倦又老化,教堂很大卻空空蕩蕩的,教會的官僚作為越來越多,儀式和服飾太自大又奢華…。」他力主教會應該勇敢地承認錯誤,更要從教宗和主教們開始,走上改革之路。
我們千萬不要忘記「神是公義的」。
李子的廚房春節年菜五 20130212(大年初三)
?經文:耶利米書第三十二章
*鑰節::17 「主耶和華啊,你曾用大能和伸出來的膀臂創造天地,在你沒有難成的事。26 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27 「我是耶和華,是凡有血氣者的神,豈有我難成的事嗎?(耶三十二17、26~27)
6讀經心得:【在神沒有難成的事】
我們很容易在崇拜聚會中歡唱「在祂沒有難成的事」,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常常困在各種難處裡不得釋放。
我們不相信未信主的家人會接納我們的信仰;不認為工作環境會有好轉的一天;不敢企盼夫妻關係能夠破鏡重圓;斷言悖逆的孩子不可能回轉;斬釘截鐵地認定福音不能改變無可救藥的人。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有把握—這是多年來世故的累積,更是自我中心的驕傲。除了對神沒有信心外,我們對每件事都可頭頭是道的發展出一套很有道理的高見。這是很多基督徒的悲哀,不信的惡心佔滿了我們的心思意念。即或不然,我們的小信也綁手綁腳地限制了神的作為。
對神沒有信心衍生而出的生活型態就是「憂慮」。我們習以為常的依靠金錢—金錢不是萬能,沒錢卻萬萬不能;我們總是害怕退休金制度越改對自己越不利—取消十八趴優存利率、七五制到八五制、一次退或月退俸;我們擔心十二年國教會把自己的兒女當白老鼠實驗;我們恐懼中年危機、更年期臨到、齒危髮白、年老色衰、疾病纏身、窮途末路。
「我們的好處不在神以外」,主的應許只能被人拿來「聽聽說說」而已,作不得算數。我們很務實的規劃人生、理財存錢、運動養生,每一條退路都修築得整整齊齊,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才有實質的安全感。倚靠神?那太冒險、太驚險、也太危險了!在祂沒有難成的事?唱唱就好!不要當真。
尤有甚者,竟有不少信徒認為神的形象太飄渺不可捉摸,還是「拜偶像」來得實際、方便、好用。那些「木頭石像」具體可見,有求必應,有拜有保庇—以色列人大規模集體的拜偶像行動因應而生。在祂沒有難成的事?自己來比較快(掃羅王不等撒母耳來就自行獻祭)。
相信吧!禱告吧!等候吧!基督門徒啊,操練交託、學習仰望,「信心尊重神,神也尊重信心。」
李子的廚房春節年菜四 20130211(大年初二)
?經文:耶利米書第三十一章
*鑰節:27 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把人的種和牲畜的種播種在以色列家和猶大家。28 我先前怎樣留意將他們拔出、拆毀、毀壞、傾覆、苦害,也必照樣留意將他們建立、栽植。這是耶和華說的。29 當那些日子,人不再說: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30 但各人必因自己的罪死亡;凡吃酸葡萄的,自己的牙必酸倒。」31 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32 不像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我雖作他們的丈夫,他們卻背了我的約。這是耶和華說的。」33 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34 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耶和華』,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這是耶和華說的。」(耶三十一27~34)
6讀經心得:【更新】
「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耶三十一27)這是一句流傳在以色列百姓中的古老諺語,意思是「當領袖們陷入犯罪的淵藪時,整個國家就會分崩離析,並承受滅絕之苦。」敗壞的領導階層,會導致底下的跟隨者無辜遭害。
這樣的道理,在今天的社會仍然屢見不鮮。「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就是在形容愚蠢的領袖所帶出的負面影響力之恐怖。
但是,再怎麼絕望的困境,在神那裡總是找得到出路。「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耶三十一31)當新約到來時,這個諺語就不再成立了。D.A.卡森說:「所有在新約之下的人都會認識主耶和華:神將會把祂的律法放在他們腦中,寫在他們的心上(耶三十一33)。那時將不需要教誨師為中介,因為他們都認識祂(耶三十一34);教誨師將與群體中其他成員平起平坐,沒有任何人能夠得到神的『獨家』知識。而且罪將會得到徹底的赦免(耶三十一34)。」
我個人大約在二十年前開始明白這個道理,誠如愛妻所說的:「教育不能只靠學校(家庭教育更重要),信仰不能只靠教會(個人與主的關係更關鍵)。」一個基督門徒若不能在教會的講台信息中得著靈命的餵養,自己就要更深刻的委身在神的話語中。牧羊人若無法提供充足的糧食,羊兒就得各自尋找青草吃,總不能活生生的餓死吧!因此,我從一個不愛念書、沒有閱讀習慣、提不起看聖經興趣的人,學習委身文字—買籍、讀冊、查經、研究神學。積沙成塔,一點一滴的琢磨,如今竟然染上「讀」癮,閱讀越喜樂,常常愛不釋手、意猶未盡、廢寢忘食、欲罷不能,真是始料未及。
更重要的是,在與主密切的相交過程中,我得到很真實的生命更新。靈修時不僅經常被聖靈充滿,也深深獲得靈裡的滿足,是我每天最歡喜快樂的時光,甚至沉浸在忘我的境界而不自知。好像古人所云:「天人合一」啊!
切記,我們每天都可以在神的話語中得到生命的更新—「願你吸引我,我們就快跑跟隨你。」(歌一4)
「拿起來念吧!」(回想一下奧古斯丁的奇妙經歷)
李子的廚房春節年菜三 20130210(大年初一)
?經文:耶利米書第三十章
*鑰節:18 耶和華如此說:我必使雅各被擄去的帳棚歸回,也必顧惜他的住處。城必建造在原舊的山岡;宮殿也照舊有人居住。19 必有感謝和歡樂的聲音從其中發出,我要使他們增多,不至減少;使他們尊榮,不至卑微。(耶三十18~19)
6讀經心得:【盼望】
神計畫在巴比倫使他們強盛七十年之後,要帶領以色列人回到耶路撒冷。這並非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盼望」。只要順服神的旨意,末後的榮耀甚至要大過先前的榮耀,未來的日子要比現在的日子更榮美。
以色列的歷史中,在異族流浪的生活,他們並不陌生—曾經,他們在埃及為奴四百三十年。在陌生的環境裡艱困度日,也不是頭一朝—出埃及後曠野四十年,居無定所。但是,因為盼望,他們都走過來了。我們確實能夠「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來十二1~2)
七十年,可以要了人的一生。不過,我們對「盼望」的態度會影響我們怎樣過這七十年。神要被擄到巴比倫的餘民,好好過生活(耶二十九4~7),而不是漫無目的的忍耐。無意義的消磨日子、過一天是一天的數饅頭,絕非神的心意。這七十年,神的子民若活在公義正直中,主說:「到那日,我必從你頸項上折斷仇敵的軛,扭開他的繩索;外邦人不得再使你作他們的奴僕。你們卻要事奉耶和華你們的神和我為你們所要興起的王大衛。」「我必使你痊愈,醫好你的傷痕。」(耶三十8、9、17)
這使我想到人的一生,「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九十10)但我們若能在主裡「早早飽得神的慈愛」,還是有機會「一生一世歡呼喜樂。」即或不然,也可以禱告主:「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詩九十14、15)
有一天,神要帶領以色列人回歸耶路撒冷;我相信,有一天,神也會迎接我們回到新耶路撒冷—那日「我們不再飢,不再渴;日頭和炎熱也必不傷害我們。」(啟七16)這應該是每一個基督徒的最終盼望。
李子的廚房春節年菜二 20130209(除夕)
?經文:耶利米書第二十九章
*鑰節:4 信上說:「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對一切被擄去的(就是我使他們從耶路撒冷被擄到巴比倫的人)如此說:5 你們要蓋造房屋,住在其中;栽種田園,吃其中所產的;6 娶妻生兒女,為你們的兒子娶妻,使你們的女兒嫁人,生兒養女。在那裡生養眾多,不至減少。7 我所使你們被擄到的那城,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為那城禱告耶和華;因為那城得平安,你們也隨著得平安。」11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12 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13 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14 耶和華說:我必被你們尋見,我也必使你們被擄的人歸回,將你們從各國中和我所趕你們到的各處招聚了來,又將你們帶回我使你們被擄掠離開的地方。這是耶和華說的。」(耶二十九4~7、11~14)
6讀經心得:【有神的同在,在地如在天】
舒適的環境無疑是眾所追逐的標的,安全的居住場所也是人們買房購地的首要考量。我們不喜歡「寄人籬下」,難以忍受不自由的情境,不安於當俘虜與奴隸的時候。
初中階段,我第一次讀到孟子的思想,聖賢「無入而不自得」的觀念讓我心相當嚮往,君子沒有在哪裡不自在快樂的。倘若我們需得等到「環境好轉了」,才願意釋放心情,恐怕很多人一輩子都必須活在痛苦當中了。
愛我們的神說:即便在最艱難的環境,「你們要蓋造房屋,住在其中;栽種田園,吃其中所產的;娶妻生兒女,為你們的兒子娶妻,使你們的女兒嫁人,生兒養女。在那裡生養眾多,不至減少。」(耶二十九4~6)日子還是得照過,而且可以歡喜快樂的過。這有點像俗話說的:「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回家好過年。」
我們的主還說:「我所使你們被擄到的那城,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為那城禱告耶和華;因為那城得平安,你們也隨著得平安。」(耶二十九7)可見平安喜樂不決定於我們身在何處,而在於我們的適應能力。
常有一些年輕人問我:「我該讀什麼學校?」「要做怎樣的工作好?」「如何選擇結婚對象?」其實,這樣的問題並不比「要買哪一顆高麗菜」來得複雜。只要是用正當合法的交易方式進行,神通常不會干涉我們買哪一顆高麗菜;反之,若是以偷竊欺騙的方式來果腹充飢,哪一顆高麗菜神都不給。
「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二十九11)主的應許這般清楚,不論我們置身他鄉,亦或是身陷囹圄,只要有神的同在,在地如在天。神國度的美好,我們在世就能夠初嘗甘甜。
再舉兩個例子:服義務兵役幾乎是絕大多數男人避之為恐不及的苦差事,兩年時光待在魔鬼般訓練的軍營基地,真是浪費生命,也無濟於實質的保家衛國。但是退伍後的阿兵哥細數歲月記憶時,這段時期總是成為滔滔不絕、回味無窮的探取材料。而婚姻呢?這本是人生追求幸福的最高境地,但是人們談到自己的另一半時,我所見聞的,大部分都是負面的、抱怨的、後悔的。幸福與不幸福又豈在朝朝暮暮!巴刻牧師說:「現實人生有一個弔詭的真理:你愈努力追求享樂、安舒和快活,它們就愈離你而去。」
保羅提醒提摩太:「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一7)無論橫在眼前的是何等困難,求神不要讓我們活在恐懼中,忘記了神的恩典。
我很喜歡布克比所分享一段智慧箴言:「我們基督徒唯一的畏懼應是敬畏神(林後五10~11、來十31)。人類的恐懼不是由神而來,問題是許多基督徒懼怕人多過懼怕神。他們白費力氣討好他人,於是他們的恐懼阻礙他們討神的歡喜。」「懼怕會使我們停止手上的工作,開始懷疑神所清楚交代的事。在迫害到來之前,我們對自己的順服還滿懷信心。然而在逆境中,我們不再確定自己是否正確地聽到神的聲音。我們大部分的恐懼是畏懼未知,我們不知道等在前頭的是什麼。於是我們擔心憂慮。我們的想像力擴大問題的嚴重性,直到這些問題似乎變得難以越過、不能克服。我們需要以健全的心態與正確的眼光來看待事物,這就是為什麼神賜下祂的聖靈,使我們能夠以神的眼光來看事物。」「恐懼不能成為悖逆神的藉口。當你擁有偉大聖靈同住在你心裡時,你沒有理由活在恐懼中。恐懼雖然會奴役你,但基督已釋放你,讓你得自由。祈求神把你由現在的恐懼中釋放出來,並且張開你心靈的眼睛看到事實的真相。當神光照你處境的真相時,祂會使你能夠繼續地順服。」
後記:
祝福大家,
新年吉祥,平安喜樂;
迎春接龍,蛇我其誰。
李子的廚房春節年菜一 20130208(小年夜)
?經文:耶利米書第二十八章
*鑰節:8 從古以來,在你我以前的先知,向多國和大邦說預言,論到爭戰、災禍、瘟疫的事。9 先知預言的平安,到話語成就的時候,人便知道他真是耶和華所差來的。」(耶二十八8~9)
6讀經心得:【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對一般信徒而言,要去分辨「先知」預言的真假並不容易—特別是當這些預言舉著「復興」的名號時。在教會我們已被訓練得很馴服,牧者講的任何話都必須被尊崇,凡質疑者的下場多半很慘。我們被要求要敬重每一個神職人員,為了教會的合一,我們必須統一—「我不思故我在」,否則會有一個龐大的系統來對付這些存疑者。因此,教會所推動的每個事工,我們都得全體總動員來配合
關於預言的真實性,耶利米簡單的處置原則是:「等到話語應驗的時候,人就知道那先知是否為永恆主所差遣來的。」(耶二十八9)D.A.卡森說:「這是非比尋常的見地。耶利米並不否認忠心敬虔的先知,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中可能會預言平安。但是他認為這種可能性非常渺茫,因此在所預言的平安確實應驗之前,他主張要保持適當的懷疑。相較之下,忠心的先知通常都會『向多國和大邦說預言,論到爭戰、災禍、瘟疫的事。』(耶二十八8)這不是因為先知是一種冷酷無情的職事,而是因為忠心的先知所處理的是罪及罪的可怕後果,並呼召百姓要逃離將臨的怒氣。耶利米就是真正先知事工的核心。」
在屬靈生命的成長歷程當中,我「被騙」過好幾回。最近一次的歷經,我花了七八年的時間才驗證出來。有一位台灣非常重量級的教會界領袖,在好幾次公開的聚會中預言:二零零六年是台灣教會的預備期,二零零七年是台灣教會的關鍵年,二零零八年台灣教會要全面復興,二零零九年台灣教會要大舉西進中國大陸推動屬靈運動,二零一零年中國會有大規模的民主改革浪潮,二零一一年中國教會要全面復興,二零一二年華人教會要以福音反攻中東地區、回教世界將被基督教瓦解、以色列要舉國歸回、耶路撒冷聖城會重返榮耀。這樣的遠見,又有清楚實際的進程,在當時聽起來確實聳動人心,何況發預言的牧師是舉足輕重、「喊水會結凍」的先知,那時我們幾乎都相信了—在專制的教會體系誰敢質疑國際牌講員所帶來的「好消息」,長年以來我們不都在引頸企盼復興到來嗎?
事過境遷,擺在眼前的實況叫我們只能空歡喜一場。那位牧師雖然預言失準,卻在這兩年更上一層樓,如今擔任著台灣教會更高的職位,並且繼續他的預言。
五年前,我離開待了十年的教會,不想再被唬騙,目前致力於神學研究,只有神的話語堅立在天,永不動搖。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27 20130207
※前言:趁著返鄉過年前,再次把握住寫靈修筆記時間。希望神的話語陪伴我們過每一天的日子!
ä經文:耶利米書第二十七章
%鑰節:9 至於你們,你們不可聽信你們的先知、占卜的、解夢的、算命的,和巫師的話。……16 於是,我向祭司和人民轉告上主的話:「你們不可聽信那些說聖殿的寶物不久要從巴比倫搬回來的先知們。他們在欺騙你們。 17 你們不要信他們的話!你們要服從巴比倫王才能生存!這城何必成為廢墟呢? 18 如果他們是真先知,有我的信息,他們就該向我─上主、萬軍的統帥祈求,求我不容許人把留在聖殿、猶大王宮,和耶路撒冷的寶物運到巴比倫去。」(耶二十七9、16~18)
¨O心得主題:【不要被騙】
我覺得每個基督徒都應該修習基礎神學,免得人云亦云,活在無知受騙當中。須知曉,直到今天,有很大一部份的教會仍在傳遞「不是從神而來的信息」。
我常想,耶利米時代的猶大百姓們是不是活在「無所適從」的窘境當中。少數幾位先知說這一套—要悔改,轉離惡行,國家才有重生的一天,屬靈信仰在還沒有覺醒前、與神的關係尚未恢復之際,我們只能順服敵人,任人宰割;但大部分的宗教領袖卻傾向另一套說辭—主張國家要振作,人民要起來反抗異族的入侵,拋頭顱、灑熱血,非戰到最後一兵一卒絕不罷休。
我個人在信仰歷程的追求上,也常常擺盪於教會不同立場的主張當中,不知所措。怎麼這個牧師的領受和那個傳道人的教導會截然不同?福音派的主張和靈恩派所強調的竟有天壤之別?我只是個小信徒,剛信主不久,很渴慕神的旨意,沒讀過神學院的小弟兄,敬重講台上的教訓,順服神僕人的引導。但是,這些牧者領袖為什麼自相矛盾,如此拉扯著我們的信仰?
使徒約翰語重心長的叮嚀著:「親愛的弟兄啊,一切的靈,你們不可都信,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神的不是,因為世上有許多假先知已經出來了。」(約壹四1)分辨「神的靈和敵基督者的靈」無疑是成熟基督門徒的標誌。面對教會內五花八門的各派立場,後來我學習到要「回歸聖經」,相信神的聖靈一定會指引我走永生的道路,而事實也確是如此。
在查驗中,我終於發現,原來許多牧者傳道根本不花功夫讀聖經,他們熱衷於教會增長、迷信於方法策略、被錢財聲望捆綁、「喜愛筵席上的首座,會堂裏的高位」(太二十三6)。幸好,還有少數神忠心的僕人說真話,他們屬靈的話語經得起考驗,也符合聖經的原則,至今我仍受用無窮。
D.A.卡森有一段發人省思的提醒:「多年來,我一直都在收藏一些預言未來的稀奇古怪文章與書籍。這些文字的作者都是些星象家、各式各樣的未來學家,以及自詡為先知的人。當然,他們各自以不同的方式運作,未來學家多半是把當前趨勢投射到未來,並推估將來會發生的事情。其中最好的也會顧慮到當前趨勢的走向。星象家和自詡的先知都會聲稱自己得到某種外在的訊息。長年以來,我一直把他們的預測收藏起來,所以很清楚他們的記錄並不好。他們有時候也會正確預測某些事情—他們做出許許多多預言,就像亂槍打鳥,未必全都落空。儘管如此,我還是隨便從檔案中抽出一份,一九六八年有一位專家預測二十五年後—也就是一九九三年—加拿大的宗教狀態。他在預測中提到天主教將會按立女牧師;全國教會人數會銳減百分之六十;葛理翰的繼任人選將會出現,『他會比葛理翰更有魅力,更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催眠群眾』;重要的公共倫理議題將不再是墮胎或者死刑,而是結紮心智障礙者和大腦移植。還有許多類似的預測。許多人都非常熟悉一則廣為流傳的預測,表示西方世界在特定的日子(如今早已過去)會有一場大復興。」「弟兄姊妹,不要畏懼這一切,不要聽信這一切,也不要高舉這一切。要畏懼並聽信主的話語。」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26 20130206
※前言:明天就要偕同妻小返鄉過年,按照以往,農村裡不易有資訊設備,因此未來一週可能無法以此形式書寫靈修筆記。不過,我們與主的關係卻不可因循苟且、怠惰懶散。還是要勤讀聖經—不是聖經叫我們離開魔鬼,就是魔鬼叫我們離開聖經。祝福大家
新春平安,闔家喜樂!
ä經文:耶利米書第二十六章
%鑰節:12 我申訴說:「上主差我來宣佈這些詛咒聖殿和這城的話,你們都聽見了。 13 你們要悔改,服從上主─你們的上帝。這樣,他就會取消原來要加給你們的毀滅。 14 至於我,我在你們手中。你們認為怎樣待我才算合宜公正,就怎樣待我好了。」17 接著,長老當中有人站起來對群眾說: 18 「從前,當希西家王統治猶大時,摩利沙人先知彌迦向猶大人民宣佈上主─萬軍的統帥這樣說:錫安山將像田地被翻動;耶路撒冷要變成廢墟;聖殿坐落的山岡要變成荒林。 19 那時,希西家王和猶大人民並沒有處死彌迦。希西家反而敬畏上主,贏得了上主的歡心。於是上主改變心意,沒有把原定的災難降在他們身上。但現在我們要自招大難了。」 20 當時,有一個基列‧耶琳人─示瑪雅的兒子烏利亞;這人跟耶利米一樣奉上主的名說預言,攻擊這城和這國家。 21 約雅敬王連同他的兵士和官員,聽見了烏利亞的話,就想殺他。烏利亞知道這陰謀,驚惶地逃往埃及。 22 約雅敬王派亞革波的兒子以利拿單率領一批人到埃及,逮捕烏利亞, 23 把他解到約雅敬王面前。王處死他,把他的屍體丟在平民的墳地。 24 但是我得到沙番的兒子亞希甘的保護,沒有人把我交給人民處死。(耶二十六12~14、17~24)
¨O心得主題:【或活或死】
同樣是傳遞神的話語,彌迦得蒙希西家王的青睞,被接納為神的先知,壽終正寢;而烏利亞講完該說的話,還得逃命埃及,最後被押解引渡回國,受到約雅敬王給予死刑伺候。是前者對神比較敬虔嗎?還是後者生命出了問題?
此事若在今天發生,可能有不少教會會落井下石的處置耶利米,烏鴉嘴與唱衰者確實該受懲罰。人們不總是以此看待「人的報應」嗎?「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約九2)
「祭司、先知,和群眾都聽見我在聖殿裏說這些話。我一說完,他們就抓住我,對我咆哮說:『你該死!』」(耶二十六7、8)
D.A.卡森說:「由於許多敬虔的讀者都認為聖經作者是信心巨人,因此有時會忘記,其實這些作者在自己時代被人蔑視,被當作局外人,而蒙受羞辱。……許多先知都被人藐視,其中有些甚至失去生命。」
在我心目中,使徒雅各和執事司提反的殉道,雖然「出師未捷身先死」,但他們在神的眼中一點也不遜色於彼得和約翰。在永恆的國度中,或死或活,他們都是神忠心的僕人。
我們不可忘記耶穌的話:「當別人因為你們跟從我而侮辱你們,迫害你們,說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多麼有福啊。要歡喜快樂,因為在天上將有豐富的獎賞為你們保存著;從前的先知也同樣受過人的迫害。」(太五11、12)
後記:
看看這段短片,「奧加族傳道 感人影片」
1956年一月的某一天,五名年輕的美籍宣教士,在赴厄瓜多爾的奧加族宣教前,同心祈禱及高唱「我們有一故事傳給萬邦」。唱完這一首宣教詩歌,與家人及同工說聲「再見」,出發向那些從未聽過福音的未開化民族傳福音。數天後,消息傳來,他們全部被奧加印第安人殺死,為主殉道。但福音的種子,往往是用殉道者的血所澆灌。今天,數百萬的奧加人,都因福音而蒙拯救。
是的,有許多宣教詩歌,如「到遠方傳福音」,「快去傳福音」與「我們有一故事傳給萬邦」等,信息同樣充滿能力,激勵愛主的基督徒,奔向未得之地傳福音。儘管是充滿黑暗,生命沒有保障的艱難危險地帶,即使犧性生命,也在所不惜。因着愛主、愛靈魂的心,宣教士陸續不斷地勇往直前,直至福音普傳,將喪失的靈魂,帶進祂的國度裏。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25 20130205
ä經文:耶利米書第二十五章
%鑰節:1約西亞的兒子約雅敬作王統治猶大國的第四年,我從上主領受他要給猶大人民的信息。(這是尼布甲尼撒作巴比倫王的第一年。) 2 我轉告猶大全國人民和耶路撒冷人說:……32 上主─萬軍的統帥這樣說:災難就要來臨,從一國到另一國,從地極要掀起一陣大風暴。
33 那一天,從地球的一頭到另一頭,到處是被上主擊殺的人的屍體。沒有人哀悼他們,也沒有人收殮埋葬他們。他們要像肥料堆在地面。(耶二十五1~2、32~33)
¨O心得主題:【暢銷書的迷思】
倘若把「耶利米書」出版到今天書局的販賣架上,能不能擠進「紐約暢銷書排行榜」?我想結果應該很慘。誰喜歡聽罵人的話?如此危言聳聽的預言太不上道了!在享樂主義至上的時代,瘦身、整形、美食都可以成為街頭巷尾的熱門話題;關於神的審判信息,免了吧!
不少教會很長眼睛,熟稔流行趨勢,很識時務,努力跟上時代腳步,一篇篇譁眾取寵的講章端出來,都很受歡迎。耶穌二千年前所傳的信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三2)已不符合現今文化的需求。教會嘗試引進經濟學(供需曲線要平衡)、心理學(原生家庭內在醫治)、政治學(階級制度的設立與權柄的分配)、企管學(小組增長策略)、社會學(社區愛鄰事工)……等,就是不要太多著墨於神學—那太令人反感、太掃興、太偏激、太不民主了。巴刻牧師說,這樣的基督教有如「按摩浴池式的宗教」。他嚴厲警告:「我們基督教若只有按摩熱水浴池式的因素—只信奉一個尋求鬆弛和快樂感覺的自我享樂主義,卻避開艱難任務、不受歡迎的立場和令人疲憊的人際關係—我們便離開聖經以神為中心、天天背十字架的信息甚遠,若果如此,我們除了向世界宣揚我們的墮落之外,便別無其他了。」「今天許多人期望基督教就像這樣,並且努力去使它變成如此。」
以此看來,耶利米會成為不受歡迎的人物,似乎已成定局。他不會是各教會想邀請的講員,也不會成為佈道會、特會和營會設定的演說者,更不會是宗教研討會中的座上賓。他是過街老鼠,是很難相處的人,是孤僻傲慢的怪老頭。
還好,耶利米不太在乎名譽聲望與歷史地位,也不以出版書籍來維持生計與賺錢養家,他只單單的期望自己是神的僕人、是神話語的管道、是神手中的器皿。主怎麼交代,他就怎麼闡述。耶利米沒有落入暢銷書的迷失。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24 20130204
ä經文:耶利米書第二十四章
%鑰節:1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把約雅敬的兒子猶大王約雅斤、猶大國的官員、匠人,和技工擄到巴比倫去。這事件以後,上主讓我看見聖殿前面擺著兩簍無花果。 2 第一簍盛滿初熟的好無花果;另一簍盛滿不能吃的壞無花果。 3 上主問我:「耶利米呀,你看見甚麼?」我回答:「無花果。好的很好,壞的很壞,壞到不能吃。」 4 於是上主對我說: 5 「我─上主、以色列的上帝要把那些被擄到巴比倫的人當作好無花果,寬待他們。 6 我要特別看顧他們,帶他們返回這塊土地。我要建立他們,不是拆毀他們;我要栽培他們,不是拔除他們。 7 我要使他們有信心,會承認我是上主。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上帝,因為他們將一心一意歸向我。 8 至於猶大王西底家,以及他左右的官員和殘存的耶路撒冷人,無論是留在這裏,或逃到埃及去的,我─上主要把他們當作壞到不能吃的無花果。 9 我要使他們遭遇大災難,讓萬國的人看了都驚駭。在我流放他們的地方,被人譏笑,諷刺,戲弄,和詛咒。 10 我要用戰爭、饑荒,和瘟疫消滅他們;在我賜給他們和他們祖先的土地上一個也不存留。」(耶二十四1~10)
¨O心得主題:【事情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這裡有兩個重點:
首先,兩簍無花果的「異象」是神給耶利米的特殊看見。大約十五年前(如今還有殘存勢力),部份台灣教會開始「一窩蜂流行」操練「知識的言語」,宣稱自己在禱告中「看見」某些圖像,以此宣告聖靈的現場啟示。在聚會的禱告中,若有人「領受」了某個片段式的圖畫,他們會鼓勵會眾馬上公佈給現場的群體領受—這樣一來,聚會就變得很先知、很屬靈、也很神秘。特別在為人代禱的過程中,「知識言語」的運用更是氾濫,動不動就向被禱告的人敘述:「我在靈裡看見……,神已經啟示你……,所以你要……。」我不否認少數某幾個牧者傳道人確實有可能被神偶爾如此使用,但是大規模、集體的、經常的「都說預言」,實在有必要被驗證。我難以想像那些平常不讀聖經、沒有深入查考研究聖經、剛信主沒多久的人,竟然也這般侃侃而談屬靈的知識言語—許多根本與聖經原則相違背的道理亦充塞其間,相當危險。
巴刻曾強調:「神在今日很少直接對個人說話,任何直接啟示性的宣告都應該經過嚴格的檢驗。」「聖經中的確有一些個人曾經透過特別熱線的方式領受指引,例如基甸、瑪挪亞、腓力等,但我們仍必須學習分辨尋常與不尋常、經常性與偶發性、規則與例外之間的差異。神會按著祂喜悅的方式啟示自己並提供指引給祂的僕人,我們不能對祂設限。但問題在:我們能否期望在一般情況下獲得個人熱線式的啟示?針對這個問題,我要說的答案是『不』。所有記載神直接與人溝通的聖經故事都顯示出那是例外,而且聖經中關於個人指引的模式往往也是互不相同的。」
再來,讓我們仔細地看看這兩簍無花果所要說的話。
神的看法顯然與百姓的認知正好相反。留在耶城的餘民自以為義,一時的倖免於難,讓他們誤以為是神在保護他們,沒有被擄,免於放逐,避開厄運—留在原地的都是忠心餘民;而遭到放逐的人也有類似的想法,自己一定是人渣才會無家可歸,內心被控告,不僅手腳被捆綁,思想更不得釋放—我們被神遺棄了。
不過,神卻以這二簍無花果表示,實情恰恰相反。「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賽五十五8)那些留在耶路撒冷的是可恥的人,將會被滅絕(不能吃的壞無花果);被流亡巴比倫的人則是神刻意留存的子民,有一天神將會帶領他們重歸故土(初熟的好無花果)。
D.A.卡森說到此段經文的結語是:「這完全逆轉一般人的期待。」俗話說,代誌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我們應該認真的尋求神的旨意,而非人云亦云的「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弗四14)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23 20130203
ä經文:耶利米書第二十三章
%鑰節:11 上主說:先知和祭司都不敬虔;我看見他們在聖殿裏做壞事。 12 他們走的道路又滑又暗;我要使他們絆跌滑倒。他們受懲罰的時候到了;我要降災難在他們身上。我─上主這樣宣佈了。13 我看見撒馬利亞先知們的罪過:他們奉巴力神明的名說預言,使我的子民走入歧途。 14 我看見耶路撒冷先知們更可惡:他們姦淫,撒謊,慫恿人做壞事;因此沒有人棄邪歸正。在我眼中他們都跟所多瑪人一樣邪惡,跟蛾摩拉人一樣腐敗。(耶二十三11~14)
¨O心得主題:【集體貪瀆】
耶利米在此章費了不少唇舌譴責猶大的先知,他難以理解這些宗教領袖為何濫用職權到如此地步。假先知的敗壞行徑令人感到十分震驚,其墮落的生活也直接影響到神的子民,「上行下效」,上不正下必歪的現象很快就入侵全國各地。
神所揀選的僕人本應負起屬靈、道德和政治的責任,帶領國家行在神的旨意當中。但是,先知和祭司們卻「集體貪瀆」,允許異教拜巴力縱情聲色的儀式參雜在聖殿裡—當時淫亂的異教儀式和拜偶像的祭物,已經滲透到耶路撒冷的敬拜中。神職人員走在彎曲悖謬的道路上,顯露出其生命詭詐的本質。耶利米直指:猶大之所以敗壞,完全可歸咎於這些宗教領袖的罪惡。
最近,我正在閱讀「歷史軌跡—二千年教會歷史」一書。發現耶利米時代的悲劇並非教會歷史的偶然跌倒,類似的情況一而再、再而三的竄出在好多個教會發展時期,其中似乎又以「教皇權勢發展時期」最為嚴重。當不合聖經的教義及活動在教會生根時,許多荒謬的儀式被莫名其妙地尊崇,例如敬拜殉道者、燒香點燭向聖徒致敬、將馬利亞神格化、迷信聖徒的遺物、過度裝飾教堂和祭壇、神職人員穿著華麗的法衣、崇拜儀式日趨繁複神秘……。講道越來越少,教會墮落到非常腐敗的光景—甚至有一度,教皇的職位被拿來買賣。基督教變得很「民間宗教化」。
其實,集體貪瀆事件會發生在世界每一個時期的每一個角落,哪裡有人的罪性,哪裡就會有離譜的行徑出現。郝伯爾探究原因說:「每一個基督徒是聖徒,也是罪人。就算重生了,罪人的本性仍然會使他有犯罪和犯錯的傾向。」
我們真的需要時時與主有密切的相交。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22 20130202
ä經文:耶利米書第二十二章
%鑰節:1-2 上主吩咐我到猶大王宮去告訴大衛王朝的君王、他的官員,和耶路撒冷人民,說上主這樣說: 3 「我─上主命令你們執行公正的審判,伸張正義,從欺壓者手中解救被壓迫的人。你們不可虐待或壓迫外僑、孤兒,和寡婦;也不可在這地方流無辜者的血。 4 如果你們遵守我的命令,大衛的後代就會繼續作王。他們以及他們的官員和人民都可乘車、騎馬,經過這些城門,進入王宮。 5 如果你們不服從我的命令,我對你們發誓,這宮殿將成為廢墟。我─上主這樣宣佈了。24 上主對猶大王約雅敬的兒子約雅斤說:「我─永生的上帝發誓:即使你是我右手所帶的印章戒指,我也要把你摘除, 25 交給你所畏懼、要殺害你的人。我要把你交給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和他的軍隊。(耶二十二1~5、24~25)
¨O心得主題:【沒什麼好神氣的】
一個位高權重的國王,弄不好也有階下囚的一天。約雅斤怎想得到自己承接父王去世後的皇位,才短短三個月,便要被擄至巴比倫作為人質—因為神已摘下祂手上的「印章戒指」(耶二十二24)。
權柄,「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伯一21)我們必須知道,「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羅十三1)。任何一個擁有權柄的人都當明瞭自己「是神的用人」(羅十三4),一定要「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彌六8)人要得到神的祝福,必先絕對順服神的旨意。(耶二十二3~5)神不會隨便與頑梗的罪人繼續維持關係—我們應當為此不寒而慄。
約雅斤最終只能客死他鄉。神豈沒有給他機會嗎?
俗話說:「上台容易,下台難。」「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上台時盡心盡力,下台時怡然自得。」「當你上台的那一天,就要想到你下台的那一天。」
後記:與大家分享一篇靈修小品,出自鍾斯的「今天也要在基督裡」。
【禱告不是成功神學】
禱告最主要的,並非追求事物、成功、醫治、能力──禱告是希望得到最神聖的那一位。
因著對於那位最神聖者的渴盼,我們可以把每一件事情,甚至包括我們自己,都獻了出去,彷彿,只有那一位的蒞臨才能讓我們滿足。
而祂真的來了──來得讓人大吃一驚!「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徒二4)上帝的手張開了,祂能為那些什麼也不要,單單只要祂的人,成就任何一件事情。
我們總是希望禱告帶來成功、醫治,滿足我們自己。所有這一切,最終只是讓我們以自己為中心──我們在利用上帝。
上帝應該是中心,我們要向祂降服,這才是正確的關係。如此一來,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使徒禱告聖靈的降臨,並不是要聖靈單獨降臨在某個人身上,而是希望聖靈降臨在群體中的每個人身上。
若只是獨自祈求個人性的聖靈充滿,有可能是一種獲得獨特屬靈能力的渴求,換言之,是為了滿足自我。但是,使徒卻是為所有的人禱告—「同心合意」(徒一14)。
這樣的禱告,去除了自我中心,並且把對於聖靈的經驗擴展出去。事實上,是更深刻地「個人化」了。當我們超越了自己,開始去關心他人,我們就更像一個人。在失去自己的時候,我們找到了自己。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21 20130201
ä經文:耶利米書第二十一章
%鑰節:1 猶大王西底家差瑪基雅的兒子巴施戶耳和瑪西雅的兒子西番雅祭司來見我。他們要求: 2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正率領軍隊圍困這城,請替我們祈求上主。也許他會為我們行神蹟,迫使尼布甲尼撒撤退。」8 接著,上主吩咐我對人民這樣說:「看哪,我─上主把活路死路都擺在你們面前,讓你們自己選擇。 9 留在這城裏的人要不是戰死,就是餓死或病死。但是到城外向圍困你們的巴比倫人投降的,不至於死,卻有機會逃生。」11-12 上主吩咐我這樣告訴大衛後代─猶大的王室:「你們要留心聽我─上主的話。你們天天要執行公正的審判,從欺壓者手中解救被壓迫的人。不然,你們邪惡的行為會激起我的怒火;那是沒有人能熄滅的。」(耶二十一1~2、8~9、11~12)
¨O心得主題:【不自由毋寧死?】
今天上午我帶幾個從中部來訪的友人參觀一處台南古蹟「五妃廟」(現列台灣一級古蹟),它是為了紀念三百多年前五個女人的貞烈節義而修建的合葬之處。話說明末時期寧靖王朱術桂,在鄭克塽投降清軍後,見大勢已去,決心殉國。他的姬妾袁氏、王氏、勝妾秀姑、梅姐、荷姐,不願苟且偷生,竟早他一步相繼自縊。寧靖王將五妃的靈柩安葬於此地後,亦自殺身亡。
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自殺殉道實在不可思議。「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觀念已深植人心,「忍辱負重」的前瞻價值也不斷被強調。在道德淪喪的今日,轟轟烈烈的死亡,不比苟安一隅來得實際。何況,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復國典範,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故事。大丈夫能屈能伸。活著,總是希望。
公元前五八八年,正值巴比倫圍攻耶路撒冷之際。尼布甲尼撒王以君臨天下之姿駕車猶大小國,兵臨城下,這彈丸之地已是囊中物。擺在眼前的只剩兩條路,戰死?或投降?
有時候盲目的愛國主義會引導人走向錯誤的絕境。
唐慕華說:「在神面前,國家不算什麼,除非國家與神同在;如果它與我們最深的目的與傳承相違背,國家就失去意義。」「我們常常忘了,國籍的傳承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首要權利。……我們為家園感恩是好的,知道自己國家的優點是好的,為國家的資源感恩也是好的,但只為了國家而活是危險的。」「我雖然為國家感恩,卻不能獻上不分是非的忠誠。」
神告訴祂的子民:「我所使你們被擄到的那城,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為那城禱告耶和華;因為那城得平安,你們也隨著得平安。」(耶二十九7)
後記:
欣賞一首詩歌,讓獻上我們真誠的敬拜
【主!我願更親近祢】(讚美詩390首)
1 我本軟弱主剛強,求主保守離罪網,
心靈滿足無憂傷,當我走,求領我近你旁。
主,我願更親近你,與主相親樂無比,
每日同行更親密,親愛主,求你,懇求你。
2 經勞苦罪網世界,若我跌倒誰關懷?
若有重擔誰分負?親愛主,惟有你,我救主。
主,我願更親近你,與主相親樂無比,
每日同行更親密,親愛主,求你,懇求你。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20 20130131
ä經文:耶利米書第二十章
%鑰節: 1 音麥的兒子,聖殿總監巴施戶耳祭司一聽見我宣佈這些話, 2 就毆打我,把我囚禁在聖殿北面的便雅憫門。 3 第二天早上,巴施戶耳釋放了我,我就對他說:「上主並沒有給你取名巴施戶耳。他給你的名字是『四圍恐怖』。」7 上主啊,你愚弄了我;我上了你的當。你比我強大,你勝過我。人人都戲弄我;他們整天把我當作笑柄。 8 我每次開口,都要大聲喊叫,高喊著:暴力!毀滅!上主啊,我宣佈你的信息,總是招惹譏諷、藐視。 9 但當我說:我不再提起上主,不再奉他的名宣講,你的話就像火在我心中焚燒,鑽進我的骨髓。我憋不住你在我心中的話;我不得不說出來。(耶二十1~3、7~9)
¨O心得主題:【內憂外患】
耶利米這個階段的服事承受著外在的逼迫和內心的煎熬。
由於耶利米宣告耶路撒冷與聖殿將要被毀壞,這樣「唱衰」的言行被視為一種幾近叛國的行為,甚至被指責是在褻瀆神。可想而知,他如此的不知好歹、不識時務、白目不長眼,會為自己惹來怎樣的人際關係。
神職人員聖殿總監巴施戶耳祭司首先發難,下令收押耶利米,並且施以一頓毒打(或許是四十鞭的極刑)。他預測這樣的教訓應該會使耶利米軟弱下來了吧,但是沒有!耶利米被釋放的第一時間馬上重申審判必臨的預言,毫無畏懼的站上講台繼續宣告主的信息。
不過,在耶利米勇敢的外貌背後,其實隱藏著內心極度的煎熬。上帝沒有立刻實現先知的預言,主的忍耐變成了百姓取笑的藉口。這使得耶利米一時間有「自暴自棄」的念頭,他決心保持緘默,不再說話,跺下腳上的塵土,讓死人去埋葬死人吧。神的僕人在灰心沮喪之際難免受挫困頓,內心的雜音有時會引導人走向懷疑和放棄。
幸好,神的話語不斷在他裡面燃燒,使他無法按捺—保羅也有類似的經歷(林前九16、17)。既然抑制不住聖靈的催逼,只好再開口傳道。擺盪於堅定正直的信心與使人絕望的焦慮之間,耶利米終於戰勝內外的憂患。這樣的起伏除非是當事人,否則我們的感受是很遙遠的。
我很能體會耶利米的心境,因為自己這幾年也常走在內外交戰的旅途上。其中的細節已不足為外人道—屢次被禁止、被教訓、被約談,連「臉書」都數度被迫要關閉,限制我的言論……。目前我只能寄情於私人的日記中了—雖然屢戰屢敗,我亦期望屢敗屢戰。求主給我勇氣與智慧,不被「巴施戶耳」踩在腳底下。
D.A.卡森說:「那些在艱困地區服事的主僕,必定會遭遇與耶利米幾乎不相上下的境遇。要為基督徒領袖禱告,尤其是那些走在非常令人沮喪道路上的那些領袖。」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19 20130130
ä經文:耶利米書第十九章
%鑰節: 1 上主吩咐我去買一個陶器瓶子,又要我帶民間長老和年長的祭司
2 走過「碎陶門」到欣嫩子谷去。他要我在那裏宣佈他交代我的信息。 3 上主要我這樣說:「猶大的君王和耶路撒冷人哪,你們要留心聽;你們要聽我─上主、萬軍的統帥、以色列上帝的話。…… 10 接著,上主吩咐我在同行的人面前打碎那瓶子, 11 向他們宣佈上主─萬軍的統帥所說的話。……(耶十九1~3、10~11)
¨O心得主題:【瓦瓶的比喻】
在師範學院念書時期,有不少教學專業課程是必修的,其中最重要的學分大概是大四時的「各學科教材教法」,學完了這些科目才能進入學業的最後一個階段—實習課程。實際到教學現場觀摩、任教。如此之後,畢業就指日可待。
其中我們從教授那裡領受一個很重要的教導—如何編寫教案?一堂標準的課程設計必須要符合幾個基本架構:
首先要有引人入勝的「引起動機」,這個開場白彷彿是「鳳頭」般的吸引人的注意,可以破冰,又能暖身,當學生的注意力被拉到講台上的呈現時,接下來的教學就容易順水推舟進行。我通常會使用比較幽默的方式進行此步驟,這三五分鐘的「收心」,以簡單的笑話、小故事、影音短片、新聞事件、團康活動、互動遊戲等來鋪陳,只要是和學習目標相關的連結,都是這部份的好題材。
第二部份則是篇排主要的教學內容,它有如「豬肚」般的豐富。我通常會效法「解經式講道」的精髓,來引導學生分析所要學習的材料。過程不乏以「舉例子」來協助學生理解課程,我旁徵博引的應用生活中的實例,拿出十八般武藝雜耍,又唱又跳,犧牲色相,擠眉弄眼的演出,也讓學生有機會實際上台操作練習。在這樣的流程下,學生通常不會感覺到枯燥無聊。一般來說,多是笑聲不斷,驚奇連連,甚至是欲罷不能。
最後,有一個像「豹尾」般的結束是很重要的。收得漂亮,彷若畫龍點睛。不拖泥帶水,讓學生意猶未盡,卻又享受著「準時下課」的歡喜。有個笑話說,「準時上課的老師不一定是好老師,但準時下課的老師一定是好老師,而提前下課的老師則是最好的老師。」
從教室講桌,到教會講壇,我發覺善用比喻的好處實在好多好多。
陳腔濫調的八股文言、咬文嚼字的議論說明、反覆炒冷飯的贅詞累語,不免叫人昏昏欲睡、倒盡胃口。聖經並非學術論文集,上帝使用實物來隱喻,耶穌舉生活中的例子來教導,深入淺出,且令人印象深刻。
後記:分享最後一篇「花蓮博愛浸信會」的報導
【花蓮博愛浸信會之四:看重牧養的教會】(國度復興報2013-01-22 尹箴/本報記者)
一九九○年八月,以委身的心志來到花蓮博愛浸信會牧會的張木泉牧師,談到教會牧養系統和組織架構時,話匣子一打開就滔滔不絕。他表示,教會十分看重會友的生命更新和改變,所以當然十分看重弟兄姊妹的牧養。
教會小組化
十七年前,當博愛浸信會的會友達到一百人時,張牧師心中思想未來的發展,他從使徒行傳中看見彼得講道,一次就有三千人歸主,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張牧師發現他們是用小組牧養的方式,於是思想該如何建立小組,才能給教會帶來普遍性的改變與更新。因此
他花了五年時間到各地學習研究;張牧師造訪過韓國、新加坡,「最後終於找到一個適合我們教會的方式與系統,就是新加坡堅信浸信會鄺健雄牧師的作法,滿好的,從那時起,教會就開始一個很大的改變。然而,新加坡的精神我們有了,但那是適用於新加坡會友的,而我們是台灣花蓮,並不一定全然照他們的樣式,必須要有所調整!」
於是,張牧師開始與會友溝通,以一年的時間來推動教會小組化,第一個革命性的改變就是暫停週三查經禱告會,這對傳統的浸信教會而言,是一件大事。「但是感謝神,從我剛進入教會時的四、五十人,到準備改變牧養型態時,弟兄姊妹已有一百多人,溝通之初他們不一定認同,但當會友越來越多時,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接受新作法,所以當我提出建議時,他們說好吧,牧師,我們聽你的,我們一起試試看!」
接著,張牧師選了六位同工及六位剛信主的會友組成小組,朝著建造同工、彼此關懷、服事神,以及帶人信主的目標努力。張牧師親自編寫教材,親自帶領小組,很快的,半年內蒙神眷顧,小組興旺起來。課程結束那天,張牧師為小組舉行感恩餐會,一名高三的組員當天正好遇到學校舉行模擬考,他竟為了餐會放棄考試,他說,要把重要的日子留給耶穌;另一位姊妹則在當天帶先生信主;弟兄姊妹的選擇令會友們頗受激勵,於是,小組一個接一個如雨後春筍般發旺起來。
二合一計畫治理教會
從此,教會人數如直線般上升,會友不斷增加,開始需要有系統的行政管理,這部分就由執事會來負責,張牧師說:「博愛浸信會的牧養與行政是分開的,各司其責,二者都相當重要,必須相輔相成,同步進行。」經過慢慢地調整,目前教會的執事都由區長及小組長來擔任,「這有一個好處,因為區長及小組長本身在牧養,知道弟兄姊妹的需要,所以也知道在行政方面要推展甚麼,當我二合一的計畫開展時,神也賜下祝福,經過多年調整,現在整個牧養及行政體系更加健全,教會成為一個大而美的家庭!」
教會看重個人佈道
張牧師接著談個人佈道。他說,博愛浸信會傳福音最大的特色,就是「不看重大型佈道會而看重個人佈道。」教會非常看重會友的生命改變,因為生命改變會使人自然有佈道的能力,而教會更看重個人佈道。博愛浸信會主日有四堂崇拜,白天三堂,晚上一堂,每週約有近二十名慕道友來教會;會友熱中於帶領親友來教會崇拜,因為覺得信息切中時弊,乃為人心所需。張牧師強調:「我們教會是一個佈道的教會,但不是一個辦佈道會的教會。每週的講道都是佈道也是培靈,不需要把第四週安排成佈道主日,我們每個星期日都是佈道主日,隨時可以邀請朋友來參加主日崇拜!」
教會看重浸禮佈道
此外,博愛浸信會也重視浸禮佈道,張牧師說:「效果非常好!」當慕道友來教會後,教會安排他們參加基要真理班,上完課生命自然改變,接下來就要受洗了。「教會會幫你辦一個很風光,像婚禮一樣的浸禮。印請帖邀請朋友,送花、準備愛宴、送禮物等。你會在當天作個人得救見證,說出你是如何改變的。曾經有一次,參加浸禮禮拜的人數達到六百九十人,因為受浸的會友廣邀親朋好友都來參加,所以有從台北來的,也有高雄、花蓮玉里等地,從四面八方而來的。除了會友自己作見證,我也會宣講佈道信息,很多人就因此信了耶穌!」張牧師談到這裡,掩不住滿心喜悅的神情,忙不迭地把榮耀歸給神。
教會看重社區佈道
還有,聖誕節也是傳福音的良機,教會精心策劃一系列精彩活動,例如大型聖誕燭光晚會,參加的人數極多,弟兄姊妹也趁機把福音傳給人。而針對社區傳福音,教會設立了一個博愛發展協會,從事兩個重點事工,一是老人日托,一是以法蓮外配福音事工。最近教會更引進韓國金聖坤牧師的雙翼養育系統,從二〇一一年起每半年做一次敞開小組,已進行了五期,帶領八十多人信主。
不論是個人佈道,小組佈道,大型晚會佈道以及社區佈道,「神在各種事工中不斷把恩典與祝福賜給教會,而弟兄姊妹服事上的忠心更令人感動!」張木泉牧師如是說。(教會更新系列二~花蓮博愛浸信會張木泉牧師專訪,全文刊載完畢。四月份將介紹中壢真理堂。)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18 20130129
ä經文:耶利米書第十八章
%鑰節:1 上主對我說: 2 「你到那陶匠的家去;在那裏我有話交代你。」 3 於是我到陶匠家去。我看見他正在轉動輪盤,製造陶器。 4 每當手裏所捏的黏土不完美,他就用那塊黏土做成別的器皿。 5 後來,上主又對我說: 6 「難道我不能按照陶匠處理黏土的方法來處理你們以色列人嗎?你們在我手中就像黏土在陶匠手中。 7 無論甚麼時候,我宣佈要剷除,破壞,或摧毀一個國家, 8 如果那國家離棄罪惡,我就回心轉意,不降災難。 9 無論甚麼時候我宣佈要栽培,建立一個國家, 10 如果那國家不服從我,專做壞事,我就改變心意,取消我原先的計劃。 11 所以,你要這樣告訴猶大和耶路撒冷人民:我計劃打擊他們,準備懲罰他們。你要勸他們停止作惡,改變他們的所作所為。 12 他們要回答:『不!我們何必改過?我們要隨心所欲,順著自己頑固的本性作惡。』」(耶十八1~12)
¨O心得主題:【在陶匠手中】
在我大學時期,有一部很夯的愛情電影「第六感生死戀」,風靡了當時無數的少男少女。影片中男女主角一起手拉胚的畫面拍得極其浪漫,捏陶製陶的風氣竟因此流行起來。而我也躬逢其盛的在學校選修了兩個學分的陶藝課,湊湊熱鬧。
製作陶器的過程比想像中複雜許多,從土質的篩選(細質黏土、不得有雜質),到水分的比重,然後均勻的揉土(現在多半由機器代工),這才初步完成材料預備的部份。對我最難的是手拉胚的技巧,力道的拿捏非常難控制,放得太輕則無以成型,下手太重則容易功虧一簣,要拉得又薄又細又高又有曲線變化,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是很深的功力考驗。之後還有修胚、風乾、上釉、窯燒的後製作工夫,任何一個環節出錯,下場都只有一個:廢棄。
學期末的作品繳交我只勉強完成二件,一個是花瓶捏製,另一個是筆筒拉胚。我做壞了許多的未完成品,有些是因為不滿意它的造型—不論造成瑕疵的原因是什麼,陶匠都有權力壓扁陶器重新塑造。
D.A.卡森說:「正如熟練的窯匠會因為不滿意手中陶器的塑型而重新開始,神也會因為不滿意與祂立約的百姓發展的狀況而重新開始。難道神的標準會比窯匠還低嗎?權力在神手中,標準也是由祂設立。」
聽聽這首歌:【在陶匠手中】
榮美的神 奇妙的救主
我深知道 我一生年日 在你手中 完全照你榮耀計畫
輕聲呼喚我 進入你同在 你的聖靈 指引我道路
主教導我 透過你的眼光為你而活
我降服在你聖潔呼召 分別自己
我知你吸引我 就近你 懇求主帶領
磨我 塑造我 用我 充滿我 獻上生命在陶匠手中
召我 指教我 領我在你身旁 獻上生命在陶匠手中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17 20130128
ä經文:耶利米書第十七章
%鑰節: 9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10 我─耶和華是鑒察人心、試驗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結果報應他。19 耶和華對我如此說:「你去站在平民的門口,就是猶大君王出入的門,又站在耶路撒冷的各門口,20 對他們說:『你們這猶大君王和猶大眾人,並耶路撒冷的一切居民,凡從這些門進入的都當聽耶和華的話。』」(耶十七9~10、19~20)
¨O心得主題:【在最敗壞的年代,宣揚最純正的真道】
從小我好像就是個「壞胚子」。十歲那年我就開始學抽菸、和地痞流氓混日子,因為父母不在意我的在學情況,被高大的同學欺負霸凌了,只好找靠山自保,再以暴制暴。青少年時期,因為家裡窮,我就和同學組成竊賊組合,當小偷盜取他人財物。小小年紀尚且這般,真應驗了聖經的剖析:「人心比甚麼都詭詐,比甚麼都腐敗;誰能測透呢?」(耶十七9)我常常在想,若不是耶穌的救贖,今天我會成了何等樣的人?從小似乎就預約了監獄的牢房,我早就掛號排隊在囹圄門口,怎能不自取滅亡?
長大信主後,這樣頑劣的個性,並沒有一夕之間遠離我,反而必須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熬煉,才能一點一滴的累積良善與恩慈。
耶利米在人心最腐敗的時候,被主委以重任,要向當時的君王和人民傳講神的話—在最敗壞的年代,宣揚最純正的真道。
為了還福音的債,有一件事成為我終身的職志,十七歲那年我領受了神的呼召,「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四18、19)二十五年來我時刻不敢或忘,這一條「報佳音、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的道路(賽五十二7),我一步一腳印的走著。我越齡參加成人主日學「個人佈道班」,踏實的學習;我每年寒暑假報名校園營會當小組輔導,深度的委身;我在工作職場上每年舉辦學生福音聚會,努力的實踐。傳揚耶穌的福音,我可以為此「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樣腳蹤何等佳美!
我相信耶穌是現代人的希望。祂挽救了我,當然也能拯救每一個迷失在滔天大罪中的人。
後記:
分享一首好聽的詩歌:【快來水邊】http://www.youtube.com/watch?v=fsj54TJWv4o
你說你來分擔我的悲傷,
你說你陪我到明天到永遠,
我猶豫不決, 想與你遠離。
你許下了諾言願與我同行,做個好伴侶。
主耶穌說,來,快來水邊站在我身旁,
我知你已乾渴,不令你失望。
在黑暗中痛哭,聽到你的呼喚,
你的眼淚感動我,為了它我死亡。
主你美意我全已經明白,
我唯獨希望是主你再來,
哦!你的慈愛已充滿了我,
你許下了諾言,願與我同行,我把心門打開。
主耶穌說,來,快來水邊站在我身旁,
我知你已乾渴,不令你失望。
在黑暗中痛哭,聽到你的呼喚,
你的眼淚感動我,為了它我死亡。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16 20130127
ä經文:耶利米書第十六章
%鑰節:10 當你向他們傳達這話的時候,他們會問你:「為甚麼上主這麼嚴厲地懲罰我們?我們究竟犯了甚麼罪?在甚麼地方得罪了上主─我們的上帝?」(耶十六10)
¨O心得主題:【冥頑不寧】
在教學現場,每年我幾乎都要面對一個相同的質疑,男孩子會說:「老師偏心,每次都只處罰男生。」這樣的黑鍋我背了十多年,解釋也不一定被接受,黃河的水一直洗不清我的冤屈。
看看班上的男學生做了什麼好事:是誰常常功課不按時繳交?是誰上課了還在操場打球?是誰在教室裡玩摔跤?是誰違規帶非學用品到校(電玩、遊戲王卡、BB槍…)?是誰在整潔活動時間打架鬧事?是誰在走廊上向樓下的學弟妹吐口水?這些事我若不管教一番,就不是在愛他們,而是在害他們了。
台南有一所明星女子中學,在三年前開始招收男學生,因為辦學績效名聞遐邇,成為許多家長擠破頭要把子弟送進去的首選學府。去年有二千多人報考,只錄取三百人左右。我和該校的訓導主任談過,「招募男學生這三年,貴校最大的轉變在什麼地方?」他不假思索的回答:「好處是競爭力提昇了不少,壞處是男生帶來的管教問題之挑戰。」這樣看來,並非我在班級經營上有什麼偏心,而是普遍的社會現象就是如此—監獄裡的男受刑人的確是數倍於女性犯罪者。
耶利米在傳道生涯於此遇到了瓶頸:百姓似乎一點也沒有察覺到自己的罪。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應該接受審判。這顯示出以色列民偏離公義有何等的距離。D.A.卡森註解說:「最可怕的就是他們對自己的罪孽根本毫無知覺。真正喜愛公義與正直的人一定會察覺自己是否偏離正途。最聖潔的人就是率先帶著羞恥與痛悔的心認罪的人。罪孽最深的人根本對自己的敗壞與拜偶像不以為意。因此,我們一定要自問:我們的教會是在這一根尺的哪裡?我們整個社會又如何?我們對於以往所犯的錯誤是能夠深沉痛悔,還是根本沒有能力反省自己?這對我們有什麼啟發?這對主看待我們的態度又有什麼啟發?」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15 20130126
ä經文:耶利米書第十五章
%鑰節:1上主又告訴我:「即使摩西和撒母耳站在我面前向我祈求,我也不憐憫這些人。把他們趕走!叫他們從我面前滾開! 2 如果他們問,他們該到甚麼地方去,你就告訴他們:該病死的,病死!該戰死的,戰死!該餓死的,餓死!該被擄的,被擄! 3 我─上主決定使他們遭遇四種災害:被刀劍殺死;被野狗拖走屍體;被天空的飛鳥啄食;被野獸吞吃。 4 由於猶大王希西家的兒子瑪拿西在耶路撒冷的惡行,我要使天下人一看見他們就厭惡。」10
我好慘哪!我母親為何生下我呢?我得跟國內每一個人爭辯!我沒有借錢給別人,也沒有向別人借錢,可是人人都詛咒我。
11 上主啊,要是我沒有盡事奉你的職責,要是我沒有在敵人遭遇困苦時替他們哀求,就讓他們的詛咒實現吧!15 於是我說:「上主啊,你知道一切。求你記得我,幫助我,向那些迫害我的人報復!求你報復,不要延遲,不要讓他們有機會殺害我。求你記得,我受侮辱是為了你的緣故。 16 你對我說話,句句我都留心聽。主上帝─萬軍的統帥啊,我是屬於你的;你的話使我心裏充滿喜樂。 17 我沒有浪費光陰,跟別人在一起歡笑,享受人生樂趣。為了遵從你的命令,我孤立自己,心裏充滿忿怒。 18 我為甚麼不斷受苦?為甚麼我的創傷不得醫治?難道你要像乾涸的小溪那樣靠不住、老是令我失望嗎?」 19 上主這樣回答我:「要是你回來,我要收留你,使你重新作我的僕人。要是你不說廢話,只傳達必要的信息,你就可以重新作我的代言人。人民會自動歸向你;你不必遷就他們。 20 我要使你在群眾面前像銅牆一樣堅強。他們攻擊你,卻不能擊敗你。我要與你同在,保護你安全。 21 我要從邪惡強暴的人手中把你搶救出來。我─上主這樣宣佈了。」(耶十五1~4、10~11、15~21)
¨O心得主題:【主啊,要是我沒有盡事奉你的職責…】
從詩篇中,我們不難看到許多出於心裡的真誠禱告,即便是「負面的情緒」所發出的言詞。可是,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偉大如耶利米,他可是貨真價實的「堅城、鐵柱、銅牆」(耶一18),竟也會有「無法治癒的傷痕」。
Therese曾說:「我認為,直接與神談話總比間接談論神要好;那些發自內心的虔誠話語—總能叫人更肯定自我。」
起初,耶利米滿懷熱忱地接受神的呼召(當然也是戰兢恐懼),在約西亞王的改革中,以發言人的身份投入傳道的工作。但是,他沒料到這件令人喜悅的事業,卻必須忍受長年的孤獨寂寞。當大多數人過著嬉鬧、歡宴、享樂的生活時,他多半獨自一人沉思著神的話語。本來這種帶給人生命、盼望和真理的工作,是非常有價值的,甚至是可以帶給自己喜樂的,而他也毫不保留的奉獻委身。可是,當他發現身邊除了自己以外,就再也沒有別人時,實在難以嚥下平淡的口味—群眾根本漠不關心。在這樣光景下,不受傷才怪!原因在於:耶利米在乎百姓。如今,他為人們不接受這份愛而感到無比傷痛。
於是,他的傷痛轉為一種無理的發洩,傾倒出心中的憤怒。
感謝神,祂並沒有禁止祂的僕人有「靈性低潮」的時候,也沒有封住向祂哭訴的嘴巴,更沒有喝令耶力米Shut up!神允許我們在祂面前真情流露,傾聽我們所有的禱告—無病呻吟、無理取鬧、無能為力、無關痛癢、無可奈何、無可救藥、無依無靠、無稽之談、無話可說、無精打采、無窮無盡、無奇不有、無心之過、無中生有、無時無刻、無始無邊、無聲無息、無足輕重、無所適從、無地自容、無言以對…。
神如此接納,盼望我們也能彼此接納。
後記:
分享一篇很安慰我心的好文章,我極力推薦大家詳細閱讀:【絆倒人的磐石】(From「撒但的餌」第九章,約翰畢維爾/著,感謝Pamela Lu姊妹的打字)
絆倒人的磐石
「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所以,他在你們信的人就為寶貴,在那不信的人有話說: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又說:作了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他們既不順從,就在道理上絆跌(或作:他們絆跌都因不順從道理);他們這樣絆跌也是預定的。」(彼得前書二章6~8節)
「信」(believe)這個字的意思,在今日已經削弱了。它在大多數人的眼中,變得僅是承認某個特定的事實;對大部分人的人而言,它與順從並沒有任何的關係。但在上述經文中,信與不順從代表的是相對的立場。
聖經勸勉我們:「一切信祂[耶穌基督]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三章16節)我們對於信這個字的看法,導致很多人認為,只要相信耶穌曾經存在且死在各各他,他們與神的關係就算很好了。如果這是唯一的要求,那麼魔鬼與神的關係應該也很不錯了。聖經也說:「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雅各書二章19節)但牠們卻沒有救恩。
信這個字在聖經中的意義,更勝於承認事實的存在或心裡贊同一個事實。若是基於上述經文的事實,我們可以說相信的要素就是順從。我們可以這樣讀它:「所以,祂在你們順從的人就為寶貴,至於那不順從的人有話說:匠人所棄的石頭已做了房角的頭塊石頭。又說:作了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
當你知道你所順服對象的性格以及對你的愛時,那麼順從便不是難事。愛是我們與神的關係中的基準點-並不是對原則或教導的愛,而是對耶穌基督本身的愛。倘若這愛不穩固,我們便容易被絆倒。
神所呼召成為建造者的以色列人,曾拒絕神的房角石-耶穌。他們喜愛自己對舊約的教導,滿足於自己的詮釋,因為他們可以從中得利、藉以操控他人。另一方面,耶穌卻挑戰他們所堅守的律法主義;祂對他們說:「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做見證的就是這經。」(約翰福音五章39節)
他們無法明白,神自創世之初便渴望與祂的兒女建立關係。他們想要支配和掌權,在他們的眼中,律法已經高舉在關係之上。他們拒絕了神白白賜給他們的救恩,寧可賺取它。因此,神白白賜下的禮物,亦即他們生命的盼望--耶穌基督的救恩,對他們反成了「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
當西面在聖殿中將嬰孩耶穌抱在懷中時,他預言:「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路加福音二章34節)請留意跌倒及興起。要將平安帶給世界的那一位,結果卻未帶來平安,反使地上動刀兵(參考馬太福音十章34節);但對於那些為了建造神國(事奉主的人)而犧牲的人,祂卻成了生命。
耶穌與絆跌人的事
在主日學理,耶穌常被形容為好牧人。將迷失的羊扛在肩上,帶回羊圈。或者,他用手臂環抱著小朋友,祝福他們,微笑著說:「我愛你。」這些描述都是事實,但無法賦予我們全貌。
同樣的這位耶穌,也曾指責法利賽人的自義:「你們這些蛇類、毒蛇之種啊,怎能逃脫地獄的刑罰呢?」(馬太福音廿三章33節)祂曾推倒在聖殿裡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並將他們趕出去(參考約翰福音二章13~22節)有個人想先回去埋葬父親之後,再來跟從祂,祂卻對他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只管去傳揚神國的道。」(路加福音九章59~60節)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
耶穌得罪法利賽人
耶穌在許多場合抵擋並得罪了這些領導者,於是他們將祂釘十字架;他們痛恨祂。
但耶穌因著愛他們而說出事實:「假冒偽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他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馬太福音十五章7~9節)這些話得罪了他們。
請留意耶穌的門徒緊接著問祂的話:「當時,門徒進前來對祂說:『法利賽人聽見這話,不服(原文是跌倒),祢知道嗎?』」(馬太福音十五章12節)
請研究祂的回答:「耶穌回答說:『凡栽種的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任憑他們吧!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馬太福音十五章13~14節)
耶穌讓我們看到,絆倒人的事能將那些不是真正由天父而出的人顯明出來。有些人加入教會或事奉的團體,其實並不是神所差遣或是屬於神的。當真理被傳講出來,就成了絆倒人的事,因為揭露人真實的動機,致使他們被連根拔起。
當我走訪其他教會時,曾目睹很多牧師為了同工或會友的離去而憂傷。在許多的例子中,這些人是因為聽到所傳講的真理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有所衝突,所以令他們很不舒服。於是他們開始挑剔教會的每一部分,然後離開。
牧師若對每個走進教會的人緊抓不放,最後都必須在真理上妥協。「如果你傳講真理,」我告訴他們:「你會得罪人,他們會被連根拔起而離開。切莫因此感到憂傷,反倒應繼續餵養神所託付給你的人。」
有些領導者為避免針鋒相對,深怕人會流失,尤其對那些捐獻多或具有影響力的人更是不敢得罪。有些領導者則是怕傷了多年的感情。結果,牧師失去神所賦予的權柄,而無法保護、餵養神所託付的羊。
當我初任牧師之職,一位智者警告我:「保守你的權柄,否則其他人會從你的手中奪走,並使用它來敵擋你。」撒母耳是一個屬神的人,他為了真理而不向任何人妥協,包括君王在內。當掃羅不順從神時,神派撒母耳去指責他;撒母耳照做了。可惜的是,掃羅並沒有以真實的悔改來回應主的話,他更在乎別人的看法。當撒母耳準備要離開他時,掃羅抓住他的袍子撕下了一角。撒母耳說了句讓他難以承受的話:「今日耶和華使以色列國與你斷絕。」(撒母耳記上十五章28節)
撒母耳並不希望掃羅發生這樣的事。他為掃羅憂傷,掃羅是他膏立為王的。他曾教導他如何統治管理,並主持他的即位典禮。他是掃羅私人的朋友。對於撒母耳因掃羅感到憂傷,看看神是如何回應的:「我既厭棄掃羅作以色列的王,你為他悲傷要到幾時呢?你將膏油盛滿了角,我差遣你往伯利恆人耶西那裡去。」(撒母耳記上十六章1節)
神是在說,為了讓撒母耳繼續在新鮮的恩膏中事奉,他必須明白神的慈愛和審判是完全的。既然神已經厭棄掃羅,撒母耳若還回到掃羅那裡,他就不會有新鮮的恩膏了。他若繼續哀痛下去,將會甚麼事也無法做。
牧師若一直為著離開教會的人悲傷,或者不願指正會友,只因他們都是朋友,終將使生命中的膏油逐漸枯竭。有些事奉已了無生機,有些只是假裝還存活著。他們不知道自己選擇與人建立關係,更勝於選擇與神建立關係。
聖經並沒有記載,耶穌對那些離開祂的人做出甚麼反應。祂唯一喜愛的事,就是實行天父的旨意;當祂這麼做時,也使為數最多的人得到益處。
有一次,我在某強調聖靈充滿之宗派背景的教會講道,我永遠不會忘記該教會的情況。那時我們已經巡迴了將近一年。第一個主日的上午,我傳講了一篇簡單的信息,主題是關於悔改與回到起初的愛心。我感受到有敵擋的靈,但我知道這信息是我應當傳講的。主日崇拜後,牧師告訴我:「神已經向我顯明你今天早上所傳講的信息,但我認為會眾還未預備好接受它。」我的妻子覺得聖靈感動她去問他說:「請問誰是這個教會的牧者-是你還是耶穌?」
牧師低下頭,說:「這正是主在一個月前對我說的話。祂告訴我,祂知道這些會眾所能承受得是甚麼。」他告訴我們,教會有三分之一的會眾是保守派,他們不願意在聚會的程序、音樂或講道上做任何的改變。我們鼓勵他,要剛強並且順服主。
我們在這個教會又帶領了四次聚會,一次比一次更困難。當我們離開那個城市時,我內心感到非常沉重,是一種無法形容的感覺;我覺得愈來愈沉重和不舒服。通常我結束一個教會的事奉時,心中總是充滿喜樂,但這次不知是出了差錯。
當我終於能與主單獨相處時,我問道:「父神,我是哪裡做錯了?為什麼我靈裡有如此沉重的的擔子?我是不是侵犯了那位牧權柄?」祂只是「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路加福音九章5節)
我聽到神這麼時,感到很震驚。我繼續禱告求問,但只聽到同樣的話語:「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我終於順服了。當我的手從第二只鞋底移開時,重擔就脫落了;喜樂進入我的心。我再次感到驚奇,於是對主說:「主,他們並沒有攻擊我,將我趕出城。為什麼祢要我這麼做?」
祂向我顯明,他們的領袖和會眾拒絕祂對他們說的話。「主,求祢給他們再多一點的時間。」我祈求。「即使我再給五十年的時間,他們也不會改變;他們的心已經剛硬了。」
我知道這位牧師已經選擇妥協以維持和平。而非順服神;他的角度缺乏新鮮的膏油,徒具形式而沒有實質。換言之,他擁有聖靈充滿的外貌,卻缺乏神的能力和同在。之後,我聽說他辭去牧師的職務,教會只剩下一小部分的人。
耶穌不會被他人所操控;祂會傳講真理,即使這意味著必須面對衝突,最後還得罪人。如果你期待人的認同,神的恩膏便無法臨到你。你必須下定決心甘冒得罪人的風險,傳講神的道,按祂的旨意而行。
耶穌得罪自己的同鄉
耶穌到自己的家鄉事奉,但祂無法向對其他許多的人一樣,使他們得著自由和醫治。看看他們所說的:「『這不是木匠的兒子嗎?祂母親不是叫馬利亞嗎?祂弟兄們不是叫雅各、約西(有古卷:約瑟)、西門、猶大嗎?祂妹妹們不是都在我們這裡嗎?這人從哪裡有這一切的事呢?』他們就厭棄祂(原文作因祂跌倒)。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馬太福音十三章55~57節)
你是否聽到這些拿撒勒人的男男女女說:「祂以為祂是誰?憑甚麼用權柄教導我們?祂在這裡長大,只不過是個木匠的兒子,又沒受過正規的訓練。我們是祂的長輩,難道不知道祂是誰嗎?」
再一次地,耶穌並沒有為了不讓他們跌倒,而在真理上妥協。當地的人怒氣填胸,企圖將祂推下山厓,置祂於死地(參考路加福音四章28~30節)。即使有生命危險,祂仍繼續傳講真理。今天,我們多麼需要這樣的人哪!
耶穌得罪自己的家人
耶穌甚至連自己的家人也得罪了,因祂所行的事令他們倍感壓力,所以他們很不高興。令他們難以置信的是,祂仍舊按祂原本的方式做事。讓我們來看看:「耶穌的親屬聽見,就出來要拉住他,因為他們說他癲狂了。……當下,耶穌的母親和弟兄來,站在外邊,打發人去叫他。有許多人在耶穌周圍坐著,他們就告訴他說:『看哪,你母親和你弟兄在外邊找你。耶穌回答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就四面觀看那周圍坐著的人,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馬可福音三章21、31~35節)
祂自己的親人認為祂癲狂了。請留意聖經說,耶穌的親人出來找祂,要拉住祂。馬可指出,那些親人是耶穌的母親和兄弟,他們後來發現,祂正在某人的家中講道。甚至約翰福音中也說:「因為連祂的弟兄說這話,是因為不信祂。」(約翰福音七章5節)
很多人都不曉得,耶穌曾被祂身邊的人所拒絕。但祂所尋求的不是家人的接納,也不會受制於他們的慾望,不論他們贊同與否,耶穌仍將照父神的計畫去實現。
我見到很多人,特別是夫妻,由於害怕得罪配偶或家人,而無法跟隨耶穌。結果,他們不是在信仰上開倒車,就是無法完全實現神對他們的呼召。
我剛重生得救時,其餘的家人皆是天主教徒,他們無法分享我新生的喜悅。特別是我的母親,她對於我決定離開她從小就帶我去的教會,感到非常不高興。天主教徒中當然也有愛慕神的人,但我知道神呼召我從中出來。
當我宣布投入事奉的決定時,第二個風暴來臨了。我剛從普渡(Purdue)大學獲得機械工程學位,父母對我寄望很高。我知道神對我的期待是甚麼,也知道那將會得罪我身邊的人。多年以來,大家心中都有芥蒂,有很多的誤解。但我已經決定,不論他們如何生氣,我都要跟隨耶穌。
一開始,我試著向他們傳福音,告訴他們僅是參加聚會不能得救,將他們逼到了極處。我實在不夠聰明。之後,神教導我,要在他們面前活出一個基督徒的生命,讓他們看見我的好行為。我依然沒有為了取悅他們而在真理上妥協。
今天,我的父母非常支持我,而與我爭論最多的祖父,也在他去世前的兩年榮耀地得救,當時他高齡八十九歲。
耶穌的母親和兄弟們可能以為祂已經癲狂了。然而,因著祂對天父的順服,他們最終都得救了,並且在五旬節那天聚集在馬可樓上。後來,耶穌肉身的兄弟-雅各,成為領導耶路撒冷教會的使徒。
如果我們為了取悅家人,而在神對我們所說的話上採取妥協,我們就會失去生命中新鮮的膏油,也攔阻了他們得著釋放與自由。
耶穌得罪跟隨自己的人
我們在前一章詳細討論過,當耶穌使門徒跌倒時,他們的觀點為何。讓我們從耶穌的角度,再來回顧一下。「祂的門徒中有好些人聽見了、就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耶穌心裏知道門徒為這話議論、就對他們說:『這話是叫你們厭棄〔厭棄原文作跌倒〕嗎? 』……從此他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約翰福音六章60~61、66節)
耶穌所處的情勢十足地艱難。當時的宗教領袖密謀殺害祂,同鄉的人也拒絕祂,家人認為祂癲狂了;許多與祂同工的人,也因心生不滿而離開祂,但耶穌仍不妥協。祂只是告訴那些留下的人,如果他們想走,可以自行離去。
耶穌惟一在乎的事,就是實行父神的計畫。即使哪一天只剩祂獨自一人,祂也不會改變心意。祂決心順服父神。
耶穌得罪祂的摯友
「有一個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就是馬利亞和他姐姐馬大的村莊。這馬利亞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頭髮擦他腳的.患病的拉撒路是他的兄弟。他姊妹兩個就打發人去見耶穌說:『主阿、你所愛的人病了。』」(約翰福音十一章1~3節)
耶穌愛馬大、馬利亞和拉撒路;祂花時間與他們共處,彼此的關係親密。當祂得知拉撒路生病的消息時,祂的反應是:「聽見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約翰福音十一章6節)
耶穌藉由啟示知道,拉撒路的病將使他死亡,這是件非常嚴重的事,但祂仍於所在之地多住了兩天。當祂終於抵達伯大尼時,拉撒路已經死了。
馬大和馬利亞分別對祂說:「主阿、你若早在這裏、我兄弟必不死。」(約翰福音十一章21、32節)換言之,「祢為何不馬上過來?祢本來是可以救他的!」兩姐妹極可能有一點不滿。他們專程派人去告訴祂,祂卻耽延了兩天;耶穌的反應並不是他們所期待的。祂沒有立即丟下一切事情,而是順從聖靈的引導;這對每個人來說也是最好的。然而,在當時看來,耶穌好像無動於衷也並不在乎。
事奉者經常被他們的群眾所控制,以為他們必須有求必應。某個強調聖靈充滿的教會失去了他們的牧師,其中一位執事曾告訴我:「我們想要的牧師必須滿足我們的需要,要能在早上八點鐘到我家喝咖啡。」我心想:「你會找到一個能被你控制的社交人士,而不是被聖靈所掌管的牧師。」之後我發現,這間教會在一年半內就換了四個牧師。
在我擔任青年牧師六個月之後,一個年輕人來問我:「你要不要做我的哥兒們?之前的牧師就是我的哥兒們。」我前一任的青年牧師非常擅於和年輕人交際;他們熱衷於各樣的活動。我知道這個年輕人要的是甚麼,基本上那也是長執會對牧師的要求。
我引用了馬太福音十章41節說給他聽,耶穌說:「人因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賞賜;人因為義人的名接待義人,必得義人所得的賞賜。」
「你有一大堆的哥兒們,對不對?」我問他。
「對,」他回答。「但你只有一個青年牧師,對嗎?」
「對。」
「你希望得著有青年牧師的賞賜,還是有歌兒們的賞賜?因為你對待我的方式,決定你可以從神那裡得到甚麼賞賜。」他明白我要表達的重點,說:「我要得著有青年牧師的賞賜。」很多的事奉者害怕如果自己無法滿足別人的期望,會傷害他們的感情,而失去他們的支持。他們陷在懼怕得罪人的網羅之中;他們是被人而非神所掌控。如此一來,他們對於教會或會眾所能成就的永恆價值便非常少。
耶穌得罪施洗約翰
即使是施洗約翰,也必須處理因耶穌而跌倒的試探。
「約翰的門徒把這些事都告訴約翰。他便叫了兩個門徒來、打發他們到主那裏去、說:『那將要來的是你麼。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那兩個人來到耶穌那裏、說:『施洗的約翰打發我們來問你、那將要來的是你麼.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路加福音七章18~20節)
等一下,為何約翰問耶穌,祂是否就是將要來的那一位,即彌賽亞?約翰是那個預備祂的道路、宣告祂到來的人:「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負〕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一章29節)他也是說:「就是祂用聖靈施洗」的那個人(參考第33節);他甚至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約翰福音三章30節)約翰是當時惟一真正知道耶穌身份的人(西門彼得尚未得到這啟示) 。那麼,他為何問,「耶穌是彌賽亞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
設身處地從約翰的角度來想。你一直站在事奉神的最前線,無數的百姓曾領受你的服事。你擁有全國最知名的外展事工。你過著克己的生活,為了竭盡全力完成你的呼召,你甚至沒有結婚;你住在曠野裡,以蝗蟲和野蜜為食,經常禁食。你與法利賽人對抗,還被指為被魔鬼附身。你窮其一生,就是為這位即將到來的彌賽亞預備道路。
如今,你已在監牢裡被囚禁了一段時日。極少人去探望你,因為那些曾經跟隨你的人,現在已將注意力轉到拿撒勒人耶穌身上。即使是你自己的門徒也隨從此人,只有幾個人留下來服事你。當他們來探望你時,述說著此人和祂的門徒所過的生活與你截然不同。他們與稅吏、罪人一同吃喝,不守安息日甚至也不禁食。
你對自己說:「我看到聖靈如鴿子般降臨在祂身上,但這是彌賽亞的行為嗎?」你在監獄裡待得愈久,跌倒的試探就愈大。「我投注生命為此人預備道路,而祂甚至不來探監!事情為何會這樣?如果祂是彌賽亞,為何不救我離開監牢?我並沒有做錯甚麼。」因此,你派了兩個忠心的門徒去質問耶穌:「那將要來的是祢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
讓我們看看,耶穌如何回應約翰:「正當那時候、耶穌治好了許多有疾病的、受災患的、被惡鬼附着的.又開恩叫好些瞎子能看見。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看見所聽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路加福音七章21~23節)
耶穌的回應是先知性的。祂引用約翰非常熟悉的以賽亞書廿九章18節、卅五章4~6節及六十一章1節,都與約翰的門徒在等候與耶穌見面的期間所觀察到的吻合;他們見證祂是彌賽亞。但祂的話並未到此為止,祂又說:「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祂的意思是說:「約翰,我知道你不明白發生在你身上的一切事,也無法理解我的道路,然而不要因我而跌倒,因為我不是按你所期待的方式行事。」他勸約翰,不要按自己的過去、以及生活和服事中對神作為的認識,來下判斷。就像今日的我們一樣,約翰並不瞭解神的計畫和其全貌。耶穌鼓勵他說:「你已經完成你的使命;你的獎賞是大的,只是別因我而跌倒!」
得罪卻無需道歉
即使你像約翰一樣,按神的許多方式接受訓練,仍然可能有機會因耶穌而跌倒。你若真的愛祂並相信祂,你就會奮力避免被絆倒的事,因你知道祂的道路永遠高過你的道路。此外,如果你打算順從聖靈,就會有人因你而跌倒。耶穌在約翰福音三章8節裡說:「風隨著亦司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當你順從聖靈行事,有些人便無法了解你。不要讓他們令人不悅的反應,攔阻了你心中所知道的真理;不要為了人的慾望而阻斷了聖靈的水流。彼得總結得好:「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你們存這樣的心、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慾、只從 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彼得前書四章1~2節)
當你為了神的旨意而活,就不會去滿足人的要求;你會因此在肉體上受苦。耶穌曾遭受來自宗教領袖的強力反對。宗教人士相信,神只在他們能理解的範圍內行事;他們相信神只與他們同在。
如果在兩千年前,主因聖靈的帶領而得罪宗教人士,祂的跟隨者當然也會得罪他們。使徒保羅遭到迫害,就是一個好例子。在加拉太的一些人,聽聞不正確的訊息,以為保羅在十字架的福音上妥協,而贊同宗教領袖的主張-受割禮才能得救。但保羅直接把話說明白。「看看我,」他說:「我四處受到宗教領袖的逼迫。我若仍舊傳割禮,他們還會這樣對我嗎?十字架是通往救恩的惟一途徑,這個事實令人不滿,但它是真理。我絕不會傳講除了十字架以外的道理!」(參考加拉太書五章11節)
如果有任何人挑戰福音的真理,就要起而辯護,無需懷抱歉意。我們必須定意不計代價地順從聖靈。如此,我們面對壓力時便無需做出抉擇,因聖靈早已為我們做了決定。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14 20130125
ä經文:耶利米書第十四章
%鑰節: 7 我的子民向我呼求:上主啊,即使我們的罪指控我們,求你仍然照你的諾言幫助我們。我們一再離棄你;我們得罪了你。 8 你是以色列惟一的希望,是我們遭難時的救主。在我們中間,你為何像陌生人?像過路旅客一早就走? 9 為何你像毫無戒備的人,像無能為力的戰士?然而,上主啊,你的確與我們同在!我們是你的子民;求你不要棄絕我們。(耶十四7~9)
¨O心得主題:【在疲乏乾旱之地】
詩篇六十三篇第一節說到:「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這大概就是耶利米當時的心境,神已預言乾旱即將來到,以色列民馬上要自食惡果。邁爾在這段經文的領受是:「神的選民正被無以計數的惡所腐敗,就像一棵樹的樹心被白蟻蛀蝕一空一樣。」
邁爾繼續提到:「有時基督徒當中也可以看到同樣的寫照。每一位忠心的工人都能道出他們事奉生涯中的乾旱期,似乎神福分的甘霖已遺棄了他的事奉工場。沒有人悔改流淚,沒有任何更新的跡象,沒有聖靈的澆灌,沒有在主裡的喜樂,沒有聖靈的果子。哦!這時工作變得又沉重又艱難,基督工人的心不禁消沉喪氣。」「在這個時刻,熱愛祂的同工就當起來,去與全能者交涉。你可以看見他進入至高者隱蔽處,預備與神交談,如果可能,或者會得到旱象紓解的徵兆,並且帶回從神來的祝福。……或許我們會發現,耶利米所說的話可能正是我們面臨教會枯乾、事奉無果效時所說出的話。那是人與神之間的談論。」
神的回答在耶利米書十四章十到十二節清楚呈現:「關於這些人,上主這樣說:『他們喜歡背離我,隨自己的意思游蕩。因此我厭惡他們;我要記住他們的過錯,懲罰他們的罪行。』上主對我說:『你不必求我幫助這些人。即使他們禁食,我也不聽他們的哀求;即使他們獻燒化祭和素祭,我也不接受。我倒要用戰爭、饑荒,和瘟疫消滅他們。』」神的意思是:百姓們的罪將我隔離,除非你們先嚴正的對付罪,否則我就不可能會降雨給你們。耶利米目前的工作不是為百姓代求,而是需要一番復興的作為,翻轉人心。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13 20130124
ä經文:耶利米書第十三章
%鑰節:
23 黑皮膚的人能改變他的膚色嗎?花豹能除掉牠的斑點嗎?如果能,你這慣做壞事的人也會行善了。(耶十三23)
¨O心得主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俗話說:「狗改不了吃屎。」如果連聖經都這樣記載:「黑皮膚的人能改變他的膚色嗎?花豹能除掉牠的斑點嗎?如果能,你這慣做壞事的人也會行善了。」(耶十三23)以此來形容神的百姓,那麼「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定律似乎就是不變的原則了。
的確有許多的實際例子叫我們相信人的性格是不容易改變的,甚至心理學家的研究也一直認為人的性格基本上是一生穩定的。不過在我們的生活中,「本性」改變的例子仍然偶爾會發生,特別在教會中並不乏這樣的事情。本來脾氣很暴躁的小夥子,隨著年紀的增長漸漸變得溫良恭儉讓(譬如使徒約翰);年輕時喜歡四處去冒險的人,到了老年卻選擇葉落歸根,過平淡隱居的生活(譬如約瑟的父親雅各);曾經膽小害羞的人,幾年不見卻變得落落大方(譬如提摩太)。其實,整本聖經到處充滿這樣的「神蹟」。
我從小就口吃,會「大舌頭」是因為心中缺乏自信,有嚴重的自卑感。拙口笨舌到高中階段都沒改善,教室裡的講台是我最畏懼的地方—一上台就愣住,語無倫次,結結巴巴,驚嚇顫抖,臉紅腿軟,冷汗直流。
直到信主後,我開始配搭兒童主日學的事奉,跟著一位大我兩歲的姊姊學習服事幾個小朋友。我難以置信的看著那位姊妹,平常安靜內向的小姑娘,竟然因著對主的愛突破個性上的限制,粉墨登場。看她唱唱跳跳的領詩歌、口沫橫飛的講聖經故事、不計形象的帶遊戲,我心中訝異不已。從那時起,我向神求恩賜,懇求主開我的口,讓我成為能傳揚耶穌福音的人。或許是神記念我真誠的禱告,聖靈就慢慢舒展我的舌頭,引導我開始「事奉的人生」。
大佈道家慕迪有一次以他那不甚流利的英語在街頭向人傳福音,有路人聽到他那粗俗鄙賤的遣詞用字,不禁嘲笑:「老弟啊!你那麼破的英語也敢出來傳耶穌?」慕迪聽到這樣的評論,不怒反笑:「老兄啊!你那麼好的英語為何不加入報佳音的行列?」
許多年過去,有一次我遇到當年一起教主日學的那位姊姊,言談之後,她直說:「你有好大的改變呀!」榮耀歸給神!雖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我相信在基督裡,沒有難成的事。「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3)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12 20130123
ä經文:耶利米書第十二章
%鑰節:5 上主說:耶利米呀,如果你跟人賽跑會疲倦,你怎麼能跟馬賽跑呢?如果你在空曠地方都站不穩,你怎能在約旦河邊的叢林站得穩呢?(耶十二5)
¨O心得主題:【與馬同跑】
畢德生有一本早期的著作,「與馬同跑」,裡頭提到:耶利米在枷鎖、潮弄、屈辱、困窘、不安、痛苦、失敗和懷疑中,「他真的一點也不喜歡這些遭遇,但他也毫不畏懼。因為在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神—不是舒適、喝采、平安,而是永活的神。他怕的是平板死寂的崇拜和不需要委身的宗教;他怕的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卻錯失了神的旨意。」這也是我們唯一值得畏懼的事。
一九七八年殉道的捷克哲學家Vitezslav Gardavsky,他在「上帝未死」一書中說:「威脅生命的不是死亡,不是痛苦,也不是我們千方百計用社會及個人的力量去防範的那些災禍。可怕的威脅乃是在肉體尚未死去以先,我們的心早已死去。真正的恐怖存在於這種過早的死亡中,心靈已死,身體卻仍活在世上。」
小時候,我認為自己的父親很偉大。在他騎著摩托車,把我放在油箱前坐著時,我乘風驅馳,望想著有一天也要像他一樣跨上「野狼一二五」,追逐人生的旅程。父親初出社會時,是個蓋房子的「土水師」,我「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羨煞他,竟然能在一塊平凡無奇的平地上「化腐朽為傳奇」,建築出一幢美侖美奐的別墅。然後,他轉行開大型三輪車運送磚塊,不得了,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爸爸怎麼那麼厲害,能以雙手操控這麼一台巨型怪物,我夢想著自己有一天也能握緊人生的方向盤。
幾年前父親退休了,隨著身體的老化,他好像不再偉大。每天總要到賭場繞幾圈,常常枯坐在電視機前睡覺。年過七十,經常開車出去,小車禍回來。隨然偶爾還會勞動一下,但以不復當年的英勇。疾病纏身,家族遺傳的糖尿病、已不聽使喚的雙腳,任何動作都變得遲鈍緩慢。他不再能「與馬同跑」。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11 20130122
ä經文:耶利米書第十一章
%鑰節: 6 接著,上主又對我說:「你要走遍猶大各城鎮和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向人民宣佈這約,使他們明白內容,服從這約的規定。 18 上主把敵人陰謀殺害我的事告訴我。 19 我像一隻馴良的小羊被拉到屠宰場,卻不曉得他們的陰謀。他們說:「趁著這樹茂盛的時候把它砍掉。來吧,我們把他殺了,使他的名不再被記念!」 21 亞拿突人要殺害我,他們威脅我,不准我繼續宣揚上主的信息,如果我不聽,他們就殺我。(耶十一6、18、19、21)
¨O心得主題:【宣揚主的信息】
「自從我把他們的祖先帶出埃及那一天,我一再勸告他們服從我, 他們總是不聽,也不理會,反而受自己那頑固邪惡的心思所控制。我要他們遵守這約,但是他們拒絕了。所以我照這約的規定懲罰他們。」(耶十一7、8)這樣責備人心的信息我大概有五年的時間不再能聽到了,彷彿目前台灣教會處於一個非常聖潔的時代,大家安逸於自由民主的國度,安和樂利、富強和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由於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被沒有節制的無限上綱,因此大部分教會的講台已成為紳士淑女的伸展台—牧者不再傳講令人聽了不舒服的信息。不要觸怒聽眾、不要得罪權貴、不要挑戰傳統、不要創新制度、不要刺扎人心、不要挖掘人的隱私、不要揭穿人的瘡疤、不要醫治人的傷痛、不要聖靈自由運行。我們不需要「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十六8)
幹麼呀!舒舒服服的聚會不就好了,你OK,我OK,大家都OK!何必把大夥兒弄得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不要搞氣氛啦!那麼激情不好吧!我們不需要情緒化的崇拜。
耶利米憤怒的喊道:「從先知到祭司都行事虛謊。他們輕輕忽忽地醫治我百姓的損傷,說:平安了!平安了!其實沒有平安。」(耶八10、11)畢德生說:「先知的職責絕不是將錯誤的事情加以掩飾,而是要把它們糾正過來;宗教不是要使人自以為義,而是要使人變得更好。」「耶利米的職責,就是成為真理的出口,向謊言挑戰。為什麼我們那麼容易相信謊言,卻難以接受真理?因為我們找尋的是廉價品,我們希望走的是捷徑。」「我們必須從專橫的自我中被解放,因為它降低了我們的人格;又必須拋棄自我中心的生活,並宣揚以神為中心的真理。」
盼望我們每一次奉主名聚集的聚會,都能留下一些空間給聖靈來運行—在唱詩時、在講道時、在回應時、在禱告時。不要急著報告週報(都已經白紙黑字寫出來了,不必再排個程序請人念一次)、不要急著收奉獻(彷彿街頭賣藝一般)、不要急著下一個程序(似乎在趕場)、不要急著散會(會後握手比會後個別禱告重要?),不要讓聖靈被時間捆綁。
讓我們真誠忠心地宣揚主的信息。耶穌的核心信息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三2)仔細聽聽看,我們的教會還傳講悔改的信息嗎?
後記:
幾乎毫無例外的,我看見所有復興的教會都強調「悔改」的信息。哪時候我們願意在神面前對付罪—個別的和群體的,哪時候聖潔就臨到,教會就復興。
傳道人不該被怠惰無知的信徒綁架,牧者不可總想著譁眾取寵討好會友。我知道聽眾的掌聲和笑聲對演說者是一個很大的誘惑,我們喜歡被「按讚」,我們享受被稱為名嘴,我們會飄飄然在幽默風趣、口才卓越的評語中。但這不該是我們的呼召。
懇求神讓每一位神的僕人都能「一面叫你僕人大放膽量講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來醫治疾病,並且使神蹟奇事因著你聖子耶穌的名行出來。」(徒四29)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10 20130121
ä經文:耶利米書第十章
%鑰節:23 上主啊,我知道沒有人能操縱自己的命運;沒有人能掌握自己的前途。 24 上主啊,求你從寬管教我們;求你不要在烈怒下消滅我們。 25 求你把烈怒傾瀉在不敬畏你的列國,在不承認你的人身上。因為他們殺害了你的子民;他們滅絕我們,使我們的家園荒廢。(耶十23~25)
¨O心得主題:【主啊,求祢從寬管教我們】
由於每一個人心中都有罪惡存在,基督徒的靈性生活便無法完美無暇。而且罪惡每天都會無孔不入的滲進我們的生活中,如此內外夾攻,有時基督徒的屬靈光景就會降到非常低落的地步—基督徒都是聖徒,然而聖徒也是罪人。還好,聖靈保惠師一直看顧著祂的孩子,保守我們「不至於失了信心」(路二十二32)。
俗話說:「飽暖思淫慾。」放假期間,真的得「恐懼戰兢做成得救的工夫」(腓二12)—現中修訂版翻譯成:「要戰戰兢兢,不斷努力來完成你們自己的得救。」邁爾有一本著作叫「棄絕」,文中提到假使我們的生活「只顧吃喝」,只求「滿足肉體的慾望」,「輕看屬靈的職分」,我們就會落入「被棄絕」的地步。這也是使徒保羅一生最大的擔憂—「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林前九27)他是「嚴格地對付自己的身體,為要完全控制它,免得我召喚別人參加競賽,自己反而被淘汰了。」
說真的,或許是去年年底的工作量較緊湊,我今年一放寒假就想輕鬆一下,閱讀幾部武俠小說、看幾場電影,然後有幾天可以什麼事都不做的休息著。但是,我想得美啊!一個結了婚的男人、有三個小孩的爸爸、基督的門徒,哪有什麼權利為自己活?生活的責任是二十四小時的,是全年無休的—唐慕華稱這為「為義捨己」,「家庭生活的每個細節,都可以使人練習如何為義捨己。」因此,休假期間我必須分擔家務,保持家裡的清潔;每天洗手做羹湯的廚房時間,柴米油鹽醬醋茶;接送小孩去科學營;陪伴他們騎腳踏車運動;讓自己吃健康的飲食;不熬夜、早睡早起、作息規律;還要關心家人身體、心靈上的需要……等等。雖說這一「拖拉庫」的生活瑣事似乎無奈的佔滿了我們的每時每刻,但這豈不就是在「跟隨耶穌的腳步」—在自己受苦時仍能想到別人。(我的咳嗽依舊沒有根治,好像有點轉為慢性支氣管炎,以無法劇烈運動,否則會狂咳不已,呼吸困難。)
我祈求神赦免我,因我有許多隱而未現的罪。懇求主「從寬管教我」(耶十24),讓我裡面悖逆的心不至於放肆不羈。
後記:
分享一首歌:「耶和華為我們行了大事」
1
耶和華已經為我們行了大事
祂鋪張雲彩當遮蓋
夜間使火光照
耶和華已經為我們行了大事
祂在乾旱之處使水流成河
我們要歡呼 述說祂的作為
我們依靠神 就能施展大能
我們要歌頌 要歡呼 述說祂的作為
我們依靠神 就能施展大能
祂必帶領選民歡呼向前
祂將列國的地賜給我們
2
耶和華已經為我們行了大事
祂命令狂風止息
那波浪就平靜
耶和華已經為我們行了大事
祂張開雙手 我們就得飽足
我們要歡呼 述說祂的作為
我們依靠神 就能施展大能
我們要歌頌 要歡呼 述說祂的作為
我們依靠神 就能施展大能
祂必帶領選民歡呼向前
祂將列國的地賜給我們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09 20130119
ä經文:耶利米書第九章
%鑰節:1但願我的頭顱是水井,眼睛是淚泉,我好日夜為被殺的同胞哭泣。23 上主這樣說:智者不可誇耀自己的智慧;勇士不可誇耀自己的力氣;富人不可誇耀自己的財富。 24 人若要誇耀,應該誇耀認識我,明白我;因為我是上主,我有不變的愛。我執行公道,伸張正義;我喜愛的就是這些。我─上主這樣宣佈了。(耶九1、23~24)
¨O心得主題:【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
放寒假了。昨天休業式前,幾個學生在教室聊天:「真不想要放假,在家好無聊。」「對啊!寧可每天來上學。」「我爸媽每天把我送去安親班上課,窩在那裡一整天很痛苦。」這些孩子很明顯嚐到了上學的樂趣,因此不願意讓自己空閒在沒有規劃的生活中。
今年寒假長達三十天,對我來說,是個很好的安息假期。當老師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必等到七年的時間即可有長長的安息假期,每半年就有寒暑假的恩賜,這三個月讓人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快感。
但是,怎樣使用假期會決定出假期對我們來講是祝福還是禍害。放鬆的生活無疑是放縱生命的好導引,因為不需要上班,生活作息開始亂掉,晚上不睡覺,白天睡到中午才慵懶的起床。然後,睡飽了吃,吃飽了睡,身材走調,腫成不像樣。缺乏操練,體能下降,「萬般皆下垂,唯有血壓高。」
在我心目中,我的愛妻是個非常「精實」的人,她有很強的求知慾,謙卑上進,永遠是活到老學到老。她每年寒暑假會為自己(和孩子)安排許多不同的進修課程,研習一些新奇好玩的節目,讓自己的生活不空白。
我就有點不同了,因為以不能當傳道人牧師為憾,我會盡量把這段假期「奉獻」給神,二十多年來從沒變過。所以我通常會參與許多營會和教會的服事,用來彌補心中不能全時間事奉的缺憾。
唐慕華說得極好:「我們絕不是因為放棄某些東西,想要讓自己似乎更聖潔,而是因為聖潔的呼召,我們樂意放下一些喜好,使我們能為世人的好處有更多的貢獻。」但願我們生命中的每時每刻—不論是上班,或是放假,都能「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腓三8)。
後記:讓我們續看--
花蓮博愛浸信會之三:看重和諧婚姻的教會 (國度復興報本期報導)
花蓮博愛浸信會張木泉牧師在專訪中談到神放在他心中,關於「和諧婚姻」的負擔,神給他一個異象,要透過「和諧婚姻」醫治自己,祝福別人,榮耀上帝。他說,「和諧婚姻小組」是牧師夫婦合開的課程。
初到花蓮,張牧師發現當地離婚率極高,他與師母努力協助處理家庭難題,可是問題之多如排山倒海般,花了約十年之久,研讀眾多書籍,想找出一套方法有系統地解決問題,而不是每次只幫助一對夫妻。研究的結果,他決定與師母合編課程,將參加過的「白頭偕老」課程內容加入自己的經驗,提供給有需要的夫妻。
之所以把課名定為「和諧婚姻課程」而非「恩愛婚姻課程」,是因為張牧師認為夫妻關係若不和諧,如何恩愛?在婚姻中談恩愛,首重和諧。張牧師把這課程稱為「婚姻健檢」,藉課程所獲的知識透視婚姻關係,找出問題癥結加以調整。當婚姻得到醫治後,就可以祝福別人,而當把祝福流出去時,神的名就得榮耀。
建立榮神益人的婚姻
張牧師說,夫妻關係好比以手掌互握,手指代表優點,指縫代表缺點,彼此和諧就產生互補作用。例如丈夫若口才好,妻子可以安靜傾聽,若雙方誰也不服誰,就好似以手指對手指,容易發生衝突與摩擦。以自己的強項彌補對方的弱項,優缺點互補才能形成和諧關係,把優缺互補放入禱告中,婚姻就會穩固牢靠,這樣的關係誰都扯不開。當弟兄姊妹在婚姻中找到自己的優缺點,彼此互補,又藉禱告托住,就能建立榮神益人的婚姻。
張牧師說,小組的功能是在團體交談中找出問題和處理的方法,透過分享,彼此提醒學習,藉著分享激勵組員,自己也得到醫治,大家有志一同遵守規則,因此分享問題是安全的,牧師也能針對個人問題,提出輔導與解決的方案;教會中70%的小組長,都曾上過這課程。此外,弟兄姊妹都學會不「事奉神」就「事奉困難」,過去常吵架,是因為只看到對方的問題,經過小組分享就看懂雙方的問題,一起禱告,同心事奉,帶來美好的果效。
張牧師說,曾有一對桃園來的組員,先生是台商,他們準備離婚時,先生堅持先找張牧師一晤,好不容易妻子也同意了,於是他們在張牧師的帶領下,每週來上課。在上海工作的先生須在上課日先飛香港,轉桃園中正機場,妻子接他後一起到花蓮上課。上完三個小時課,循原路送丈夫回上海。如此單是機票就花了幾十萬元,最後一天分享見證時,先生將離婚協議書拿出來當場撕掉,並對著太太說:「老婆!讓我們從頭開始吧!」很多夫妻都是如此,課程結束就在淚眼中重新開始。
接著,張牧師想到,有些情況不必等到出了問題再做修整,應可提前防範,於是他發展出婚前輔導事工,這不是婚姻保證班,乃是讓未婚的雙方經過學習,更清楚深刻地認知,彼此到底是否合適一起走入婚姻。張牧師說,有一對情侶,女方準備步入第一次婚姻,男方是第二次,女方的成婚條件是要買房子,有保險和存款;男方則要心靈溝通,彼此相愛,兩人顯然差異很大,張牧師整整花了一年時間輔導,長時間協助他們一步步微調,感謝主!他們終於有共識而建立了幸福的婚姻。
由於教會中年輕人越來越多,張牧師想到,若能在雙方未認識前,先輔導青少年對異性的認知,相信成就會更大。於是推動另一課程──「交友戀愛成長班」。在課程中教導青少年如何健康的戀愛,如何準備自己進入戀愛等。透過一系列教導,教會逐步幫助會友越來越健康。
家庭幸福 是最美的祝福
至於已經出現嚴重家庭問題,彷彿是得「婚姻癌症」,已接近末期的,該如何是好呢?張牧師累積多年協助解決婚姻問題的智慧,因應而生的課程名叫「婚姻治療班」,專醫治生病的家庭,這種夫妻間可能根本不溝通。有一個案例:夫妻都是職場高階份子,但回到家誰也不理誰,張牧師比喻,若說好話相當於存款,說難聽的話是提款,那麼這對夫妻就是在儲蓄上出了很大的狀況。張牧師強調,婚姻三大殺手,第一是溝通問題,第二是性生活不協調,第三是錢財不合,當婚姻出現這三大問題時就可能會結束。於是張牧師按真理教導,用婚姻治療班的課程輔導他們,先生為了來上課就主動說:「我跟妳道歉!也請妳放下自己的驕傲!」因著主耶穌基督,他們互相讓步,如今夫妻不但沒有離婚,關係反而越來越好。
張牧師指出,這樣的付出,得到許多迴響,所以在花蓮,只要提到婚姻關係出狀況,就有人會提議去找博愛浸信會。一位宜蘭老師到花蓮找張牧師諮詢婚姻問題,結束時詢問諮詢費用,張牧師答,一小時2000元,談了二小時共4000元,但因主耶穌的緣故,一毛也不必付,他們好感動。
張木泉牧師說,家庭幸福是最美的祝福,「神的名也因此得榮耀!」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08 20130115
ä經文:耶利米書第八章
%鑰節:4 …人跌倒了,不想站起來嗎?人迷了路,不想回頭嗎? 5 我的子民哪,你們為甚麼背叛到底,一去不還呢?你們緊抓住偶像,不肯回到我這裏來。 6
我細心地聽,可是你們不說出心底話。沒有人為自己的惡行懺悔;沒有人自省『我究竟做錯了甚麼』?每一個人都一意孤行,好像戰馬朝著戰場奔馳。 7 唉!連鸛鳥都知道季候,定期飛回來;斑鳩、燕子、白鶴也都隨季節遷移。但是我的子民哪,你們竟不懂得我的法則!18 我悲傷不已;我心愁煩。 21 同胞的創傷使我心碎;我悲痛萬分,驚憂不已。 22 難道基列沒有膏藥嗎?難道那裏沒有醫生嗎?為甚麼我的同胞沒得到醫治呢?(耶八4~7、18、21~22)
¨O心得主題:【堅持錯誤到底】
這兩天學生期末考,再過三天就要放寒假。半年來的付出,今天剛好作個總體檢,看看自己的教學成效如何。
在生活規矩方面,上週有位老師向我反應:「這個班級最近好像越來越聽話懂事了。整體看來已不像學期初那樣行為乖張執拗、桀敖不馴。」我很有同感,畢竟人是會長大的,只要施予殷勤的栽種,開花結果是指日可待的。
學業方面一直不是我所擔心的,二十年的教書經驗,知識的傳授對我來說早已熟能生巧,哪些是課本的重點,用什麼技巧增進讀書效率,如何提昇學習成效,我幾乎好像「成精」了。就算叫我避著眼睛走迷宮,也不會在額頭上撞出腫塊來。
但是,有一件事實在令人洩氣,就是班上尚有少數幾個學生不能迷途知返,持續往錯誤的方向死去。他們無心向學、沉迷電玩、好遊蕩、養尊處優、懵懂無知、迷糊度日、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品學兼「憂」,我真拿他們沒轍。誠如神對待我們的方式,我不會用強迫的手段叫任何一位孩童去做他們不願意的事。我不想以暴制暴—愛他就不要「暴」他。我手上可出的牌只有諄諄教誨、循循善誘、苦口婆心、以身作則、寓教於樂…等,就是沒有「鬼牌」。張文亮貼切的比喻:「我只是他們前進路途中的一盞燈而已。學生疲憊時會靠一下,不久就會繼續往前走,路燈只會指出一個正確的方向,願前進的學生認識正確的標竿,就是上帝。」
我會陪伴你走,但我不能代替你走。
你看過十二歲的孩童就放棄自己的人生嗎?我目前班上至少就有五個學生—從現在看見未來,明天已在今天來臨。我必須發出警告:「除非他們肯回轉,否則一輩子沒出息。再這樣走下去,日後絕對又是個社會的負擔。」對此,「我悲傷不已,我心愁煩。…我心碎,我悲痛萬分,驚憂不已。」(耶八18、21)千呼萬喚叫不回他們一意孤行的心—比起電玩,教室的吸引力遜多了;比起放蕩的享樂,追逐人生夢想實在太辛苦了。
看見學生堅持錯誤的往懸崖邊奔跑,我扯破喉嚨的哀鳴,我聲嘶力竭的哭喊……。
後記:
分享兩則振奮人心的報導,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盼望我們的心得著聖靈的激勵:(國度復興報這兩期的文章)
花蓮博愛浸信會之一 建堂進度不超過奉獻速度
◎尹箴/本報記者
編按:一九九○年,張木泉牧師開始埋種於花蓮博愛浸信會,按照真理的教導,教會成長過程充滿神的帶領和見證。由於張牧師看重會友的生命更新,禱告敬拜、牧養裝備及婚姻和諧等,因此廿三年來,人數從五十人到突破千人,成為後山復興的佳美見證。本報從本期開始,以四期篇幅介紹該教會的特色:「建堂進度不超過奉獻速度」、「看重禱告的教會」、「看重牧養的教會」以及「看重和諧婚姻的教會」,以饗讀者。
二○一二年十二月卅一日,花蓮博愛浸信會全體會友興緻勃勃地在新會堂舉辦跨年禱告會,這是張木泉牧師在花蓮博愛浸信會服事廿三年來,第一次建堂,過程中神蹟不斷,令人不得不讚嘆神的作為奇妙。
人數激增 分堂聚會
一九九○年八月開始牧會的張木泉牧師表示,剛到博愛浸信會時,會堂大小可容納一百二十人左右,當時聚會人數約五十人。他曾祈求神,十年後希望增長四倍,亦即達到二百人;沒想到主後二千年時,已有二百五十人聚會了,執事會開始研討人數激增造成會堂不敷使用的問題。
於是,主日崇拜從一堂增加為兩堂。很快的兩堂也滿了,接著,把樓下打通成為一個大聚會廳,不久又滿了而改成三堂崇拜。但是聚會人數還在直線上升中,不論教會有多少場地,很快的都會被人填滿。張牧師說:「這時,我們體會到『信心有多大,人就湧進來多少』!」於是,教會決定在277坪的原址重建會堂。
張牧師指出:「教會隔壁是一個鐵路局廢棄不用的土地,每次我從二樓往外看時,都會舉起手禱告,求主把那塊地賜給我們,接著宣告『這塊土地是我們的』,就這樣已禱告了十年!」十年後,政府突然公告隔壁那塊土地要拍賣,執事會經過評估後決定乾脆先買地後建堂。於是向鐵路局提出申請,沒想到對方一口回絕。「於是我們用第二個方案進行」張牧師篤定地說。
十年禱告 「穌哥」成就
原來,教會一直以來在花蓮地區推展婚姻家庭事工,使許多百姓受惠,家庭得祝福,因此用這名義再次提出申請。經過一年漫長的等待,有一天,在禱告中,張牧師領受「成了!」的感動,同時,當天下午,教會收到行政院的公文,是當時的行政院長謝長廷專案核准此地售予博愛浸信會。當同工到縣政府辦理過戶時,承辦員好奇地問,教會是否有後台老闆,才能得到這塊土地,因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同工回來詢問張牧師,他笑著答道:「有啊,我們有穌哥!」對方接著問:「是蘇貞昌嗎?」張牧師說:「我們有耶穌!祂感動了謝長廷批准的。」
這塊土地有266坪,每坪以13.3萬購入,相當於不到市價一半的價格,加上原本教會的277坪土地,總面積成為543坪,雖然建堂奉獻不足,經過向教會弟兄姊妹無息借款支付,很快就把土地款項付清。這時,教會人數持續增長,主日聚會已增加到四堂,晚崇拜最高人數達150人。張牧師激動地說:「我看到上帝的作為!」
樂意奉獻 富富有餘
張牧師說,花蓮博愛浸信會是一個非常看重生命更新的教會,當會友的生命被改變時,他們不會想離開教會,就算面對建堂亦然。建堂的兩年期間,即使暫時搬遷,人數依然增長。此外,會友不但樂意奉獻,持續不輟,也鼓勵親友參與奉獻,甚至帶他們信主。不但如此,弟兄姊妹也發動義賣花生糖來參與建堂。張牧師在其他教會培靈時,神竟也感動基督徒為博愛浸信會奉獻,於是,三十萬、五十萬、一百萬等逐筆進來;甚至一位基督徒來參觀教會後,深受感動要奉獻五十萬,張牧師為他祝福禱告後,他身旁的一位弟兄竟說:「我要加碼十萬!」這些事的發生令張牧師十分敬畏神的大能。於是他禱告:「工程進度不可超過奉獻速度!」果然,工程的進度一直都趕不上奉獻速度。直到完工階段,百分之八十的工程款已付清。他又向神禱告:「不要讓弟兄姊妹的奉獻成為銀行的利息!」所以,不要貸款,乃是向弟兄姊妹無息借款!
建堂期間,神開路讓教會得以借到一塊2900多坪的廢棄營區使用一年半,條件是須整修到堪用的地步還給政府。因此教會花了約200多萬來整建維修。原本一片死寂的廢營區,在教會搬過去以後,上帝又帶了150人來,每週約一千人進出,使得人潮絡驛不絕,花蓮市長於是公開表示,市公所財源本來窘迫,卻因遇到博愛浸信會而改觀,「盼望願做善事者捐款給教會」,主動為其募款。
花蓮博愛浸信會的會友指出,張牧師是一位謹言慎行的牧者,善用身教影響信徒,因為張牧師的帶領,不但使教會可以建新堂,弟兄姊妹的心胸也變得更寬廣。張牧師笑稱,新堂要等最後的無息借款全數還清後才獻堂,預計2013年春季應該可以達到目標。到那時,張牧師說,他要作一個宣告:「奉獻已足夠,不必再為建堂奉獻了!」
(未完待續)
編按:一九九○年,張木泉牧師開始埋種於花蓮博愛浸信會,按照真理的教導,教會成長過程充滿神的帶領和見證。由於張牧師看重會友的生命更新,禱告敬拜、牧養裝備及婚姻和諧等,因此廿三年來,人數從五十人到突破千人,成為後山復興的佳美見證。本報從本期開始,以四期篇幅介紹該教會的特色:「建堂進度不超過奉獻速度」、「看重禱告的教會」、「看重牧養的教會」以及「看重和諧婚姻的教會」,以饗讀者。
二○一二年十二月卅一日,花蓮博愛浸信會全體會友興緻勃勃地在新會堂舉辦跨年禱告會,這是張木泉牧師在花蓮博愛浸信會服事廿三年來,第一次建堂,過程中神蹟不斷,令人不得不讚嘆神的作為奇妙。
人數激增 分堂聚會
一九九○年八月開始牧會的張木泉牧師表示,剛到博愛浸信會時,會堂大小可容納一百二十人左右,當時聚會人數約五十人。他曾祈求神,十年後希望增長四倍,亦即達到二百人;沒想到主後二千年時,已有二百五十人聚會了,執事會開始研討人數激增造成會堂不敷使用的問題。
於是,主日崇拜從一堂增加為兩堂。很快的兩堂也滿了,接著,把樓下打通成為一個大聚會廳,不久又滿了而改成三堂崇拜。但是聚會人數還在直線上升中,不論教會有多少場地,很快的都會被人填滿。張牧師說:「這時,我們體會到『信心有多大,人就湧進來多少』!」於是,教會決定在277坪的原址重建會堂。
張牧師指出:「教會隔壁是一個鐵路局廢棄不用的土地,每次我從二樓往外看時,都會舉起手禱告,求主把那塊地賜給我們,接著宣告『這塊土地是我們的』,就這樣已禱告了十年!」十年後,政府突然公告隔壁那塊土地要拍賣,執事會經過評估後決定乾脆先買地後建堂。於是向鐵路局提出申請,沒想到對方一口回絕。「於是我們用第二個方案進行」張牧師篤定地說。
十年禱告 「穌哥」成就
原來,教會一直以來在花蓮地區推展婚姻家庭事工,使許多百姓受惠,家庭得祝福,因此用這名義再次提出申請。經過一年漫長的等待,有一天,在禱告中,張牧師領受「成了!」的感動,同時,當天下午,教會收到行政院的公文,是當時的行政院長謝長廷專案核准此地售予博愛浸信會。當同工到縣政府辦理過戶時,承辦員好奇地問,教會是否有後台老闆,才能得到這塊土地,因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同工回來詢問張牧師,他笑著答道:「有啊,我們有穌哥!」對方接著問:「是蘇貞昌嗎?」張牧師說:「我們有耶穌!祂感動了謝長廷批准的。」
這塊土地有266坪,每坪以13.3萬購入,相當於不到市價一半的價格,加上原本教會的277坪土地,總面積成為543坪,雖然建堂奉獻不足,經過向教會弟兄姊妹無息借款支付,很快就把土地款項付清。這時,教會人數持續增長,主日聚會已增加到四堂,晚崇拜最高人數達150人。張牧師激動地說:「我看到上帝的作為!」
樂意奉獻 富富有餘
張牧師說,花蓮博愛浸信會是一個非常看重生命更新的教會,當會友的生命被改變時,他們不會想離開教會,就算面對建堂亦然。建堂的兩年期間,即使暫時搬遷,人數依然增長。此外,會友不但樂意奉獻,持續不輟,也鼓勵親友參與奉獻,甚至帶他們信主。不但如此,弟兄姊妹也發動義賣花生糖來參與建堂。張牧師在其他教會培靈時,神竟也感動基督徒為博愛浸信會奉獻,於是,三十萬、五十萬、一百萬等逐筆進來;甚至一位基督徒來參觀教會後,深受感動要奉獻五十萬,張牧師為他祝福禱告後,他身旁的一位弟兄竟說:「我要加碼十萬!」這些事的發生令張牧師十分敬畏神的大能。於是他禱告:「工程進度不可超過奉獻速度!」果然,工程的進度一直都趕不上奉獻速度。直到完工階段,百分之八十的工程款已付清。他又向神禱告:「不要讓弟兄姊妹的奉獻成為銀行的利息!」所以,不要貸款,乃是向弟兄姊妹無息借款!
建堂期間,神開路讓教會得以借到一塊2900多坪的廢棄營區使用一年半,條件是須整修到堪用的地步還給政府。因此教會花了約200多萬來整建維修。原本一片死寂的廢營區,在教會搬過去以後,上帝又帶了150人來,每週約一千人進出,使得人潮絡驛不絕,花蓮市長於是公開表示,市公所財源本來窘迫,卻因遇到博愛浸信會而改觀,「盼望願做善事者捐款給教會」,主動為其募款。
花蓮博愛浸信會的會友指出,張牧師是一位謹言慎行的牧者,善用身教影響信徒,因為張牧師的帶領,不但使教會可以建新堂,弟兄姊妹的心胸也變得更寬廣。張牧師笑稱,新堂要等最後的無息借款全數還清後才獻堂,預計2013年春季應該可以達到目標。到那時,張牧師說,他要作一個宣告:「奉獻已足夠,不必再為建堂奉獻了!」
(未完待續)
花蓮博愛浸信會之二:看重禱告的教會
◎文/本報記者尹箴、圖/博愛浸信會提供
一九九○年八月開始在花蓮博愛浸信會服事的張木泉牧師指出,當時教會聚會人數大大小小總共約五十人。「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教會,在各方面想要改變確實不容易!」他說。
是第一間,也是最後一間教會
沒想到這一埋種就是二十年,而教會真的不一樣了。「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當我一開始事奉神的時候,就禱告說:『神哪!這是我第一間教會也是我最後一間教會!』也就是說,我有一顆埋種在此的心志。當我有這樣的心志,也樂意跟弟兄姊妹分享時,奇妙的是,弟兄姊妹竟然回應我說:『好!牧師,我們願意跟你一起死在此地!』」
什麼使教會變得不一樣呢?當張牧師決心在花蓮一輩子服事神時,第一步就是用生命來影響弟兄姊妹。他指出,如果不能把生命擺上,大概教會全體都沒有辦法走在一起,更無法一起委身,一起服事神。此外,張牧師是個很熱情的領袖,笑聲很大,大部分弟兄姊妹原本是比較閉塞的,但因著牧師的熱情與爽朗的笑聲,大家漸漸也就變得熱情起來,遇事開始較主動積極。
然而,最重要的原因乃是禱告,張牧師把弟兄姊妹帶到苗栗禱告山去禱告,參加千人的聚會,於是,在火熱的敬拜中,禱告的火焚燒起來,禱告的心也火熱起來。張牧師說,第一次他帶二十人去禱告山禱告,回來之後,教會的敬拜開始有一些改變;第二次張牧師又帶三十人去,於是整個教會敬拜神的氣氛產生一個極大的翻轉,透過牧者的生命與熱情,透過張牧師的笑聲,透過在禱告山的禱告,可謂借力使力,使得教會開始有一個往前突破的動力。
生命影響生命,從禱告開始
何謂生命影響生命?是從一個有信心的生命開始。張牧師說,在神學院二年級期間,曾受到一位韓國牧師的挑戰,「是否願意每天花一個小時來親近神?」張牧師說,從此以後,他每天花一個小時來親近神;來到博愛浸信會後,二○○一年感恩節,張牧師作四十天的禁食禱告,神感動張牧師,原本一個小時親近神的時間已不夠,要更多花時間親近神。從此,張牧師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禱告一個半小時後,讀經半小時,再花半小時禱告回應神。四十天結束後,神感動張牧師終身以禁食來事奉神,因此,張牧師每天都以早餐禁食來尋求神。張牧師表示:「上帝講話極為精準,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當我選擇順服以後,每天早晨禁食禱告,來到上帝的面前時,祂不斷對我說話,不斷恩膏我,與我同在,把異象賜給我。」二○一二年,張牧師依例求問神次年的新名為何,神說是「跨越異象」。感恩節當天,他正為「約瑟小組」禱告時,神告訴他二〇一三年的名字就是約瑟,張牧師想到約瑟心中有聖靈,所以法老請他帶領埃及度過荒年,也因約瑟有謀略使埃及和迦南在荒年大大被祝福。那天下午,縣長夫人來電邀請張牧師談舉辦婚姻講座的事,張牧師想起自己曾禱告,透過對婚姻議題的負擔,盼望在花蓮領一家一家歸主而非一人一人歸主,那時,神對他說:「你的名字叫約瑟,就是要你去祝福花蓮地區!」
張牧師指出,透過多年的禁食禱告,他的信心因運而生,甚至建堂之初,申請購地受阻時,神告訴他「成了」,下午就收到行政院核准的公文,張牧師說:「神實在太奇妙了,我能沒有信心嗎?」
看重主日信息,放膽講道
張牧師也看重主日的信息,他新來乍到之際就向神禱告,接任之後第一件事, 就是去探訪流失的弟兄姊妹,把他們找回來,「第一次當然是我去把他們找回來,但是,如果他們已經來了,又走了,大概就不是因為牧者怠惰不去探訪,而是因為他們得不著供應。所以我就向上帝求講道的恩膏,讓主日講道帶出震撼力,讓我講的道可以滿足人心、改變人心,好讓人第二次再來的時候,是渴慕上帝的話語而來,是因人生命改變,影響朋友願意來教會。」
因此張牧師非常看重講道,他向講道挑戰,不希望弟兄姊妹上教會是來補眠的。張牧師說,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像兩刃的利劍刺入剖開,進入人的心思意念,所以他傳講的信息相當具有震撼力和挑戰力,能滿足人心。沒想到,會友開始感覺受不了,甚至發動一人一信給牧師,他們說:「像你這樣的牧會方式,博愛浸信會遲早會關門的!」
張牧師這時回到神面前去禱告尋求。他說:「那種不痛不癢的道我不想講。我要講的是那些強而有力的信息。」奇妙的是,神透過以西結書很清楚地告訴張牧師:「孩子,我要你講你就講,如果你不講,『他們得罪我』這罪要歸在你身上,你講完他們不聽,罪就歸在他們身上!」於是張牧師就放膽講道,而博愛浸信會不但沒有關門,到二○一二年三月時,主日崇拜已突破千人。(未完待續)
一九九○年八月開始在花蓮博愛浸信會服事的張木泉牧師指出,當時教會聚會人數大大小小總共約五十人。「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教會,在各方面想要改變確實不容易!」他說。
是第一間,也是最後一間教會
沒想到這一埋種就是二十年,而教會真的不一樣了。「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當我一開始事奉神的時候,就禱告說:『神哪!這是我第一間教會也是我最後一間教會!』也就是說,我有一顆埋種在此的心志。當我有這樣的心志,也樂意跟弟兄姊妹分享時,奇妙的是,弟兄姊妹竟然回應我說:『好!牧師,我們願意跟你一起死在此地!』」
什麼使教會變得不一樣呢?當張牧師決心在花蓮一輩子服事神時,第一步就是用生命來影響弟兄姊妹。他指出,如果不能把生命擺上,大概教會全體都沒有辦法走在一起,更無法一起委身,一起服事神。此外,張牧師是個很熱情的領袖,笑聲很大,大部分弟兄姊妹原本是比較閉塞的,但因著牧師的熱情與爽朗的笑聲,大家漸漸也就變得熱情起來,遇事開始較主動積極。
然而,最重要的原因乃是禱告,張牧師把弟兄姊妹帶到苗栗禱告山去禱告,參加千人的聚會,於是,在火熱的敬拜中,禱告的火焚燒起來,禱告的心也火熱起來。張牧師說,第一次他帶二十人去禱告山禱告,回來之後,教會的敬拜開始有一些改變;第二次張牧師又帶三十人去,於是整個教會敬拜神的氣氛產生一個極大的翻轉,透過牧者的生命與熱情,透過張牧師的笑聲,透過在禱告山的禱告,可謂借力使力,使得教會開始有一個往前突破的動力。
生命影響生命,從禱告開始
何謂生命影響生命?是從一個有信心的生命開始。張牧師說,在神學院二年級期間,曾受到一位韓國牧師的挑戰,「是否願意每天花一個小時來親近神?」張牧師說,從此以後,他每天花一個小時來親近神;來到博愛浸信會後,二○○一年感恩節,張牧師作四十天的禁食禱告,神感動張牧師,原本一個小時親近神的時間已不夠,要更多花時間親近神。從此,張牧師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禱告一個半小時後,讀經半小時,再花半小時禱告回應神。四十天結束後,神感動張牧師終身以禁食來事奉神,因此,張牧師每天都以早餐禁食來尋求神。張牧師表示:「上帝講話極為精準,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當我選擇順服以後,每天早晨禁食禱告,來到上帝的面前時,祂不斷對我說話,不斷恩膏我,與我同在,把異象賜給我。」二○一二年,張牧師依例求問神次年的新名為何,神說是「跨越異象」。感恩節當天,他正為「約瑟小組」禱告時,神告訴他二〇一三年的名字就是約瑟,張牧師想到約瑟心中有聖靈,所以法老請他帶領埃及度過荒年,也因約瑟有謀略使埃及和迦南在荒年大大被祝福。那天下午,縣長夫人來電邀請張牧師談舉辦婚姻講座的事,張牧師想起自己曾禱告,透過對婚姻議題的負擔,盼望在花蓮領一家一家歸主而非一人一人歸主,那時,神對他說:「你的名字叫約瑟,就是要你去祝福花蓮地區!」
張牧師指出,透過多年的禁食禱告,他的信心因運而生,甚至建堂之初,申請購地受阻時,神告訴他「成了」,下午就收到行政院核准的公文,張牧師說:「神實在太奇妙了,我能沒有信心嗎?」
看重主日信息,放膽講道
張牧師也看重主日的信息,他新來乍到之際就向神禱告,接任之後第一件事, 就是去探訪流失的弟兄姊妹,把他們找回來,「第一次當然是我去把他們找回來,但是,如果他們已經來了,又走了,大概就不是因為牧者怠惰不去探訪,而是因為他們得不著供應。所以我就向上帝求講道的恩膏,讓主日講道帶出震撼力,讓我講的道可以滿足人心、改變人心,好讓人第二次再來的時候,是渴慕上帝的話語而來,是因人生命改變,影響朋友願意來教會。」
因此張牧師非常看重講道,他向講道挑戰,不希望弟兄姊妹上教會是來補眠的。張牧師說,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像兩刃的利劍刺入剖開,進入人的心思意念,所以他傳講的信息相當具有震撼力和挑戰力,能滿足人心。沒想到,會友開始感覺受不了,甚至發動一人一信給牧師,他們說:「像你這樣的牧會方式,博愛浸信會遲早會關門的!」
張牧師這時回到神面前去禱告尋求。他說:「那種不痛不癢的道我不想講。我要講的是那些強而有力的信息。」奇妙的是,神透過以西結書很清楚地告訴張牧師:「孩子,我要你講你就講,如果你不講,『他們得罪我』這罪要歸在你身上,你講完他們不聽,罪就歸在他們身上!」於是張牧師就放膽講道,而博愛浸信會不但沒有關門,到二○一二年三月時,主日崇拜已突破千人。(未完待續)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07 20130113
ä經文:耶利米書第七章
%鑰節:3「你們要棄邪歸正!我就讓你們在這地方居住。4 不要再相信那些騙人的話,說:『我們很安全,這是上主的聖殿;這是上主的聖殿;這是上主的聖殿!』 5 你們要棄邪歸正,以公平相待。9 你們偷竊,殺人,姦淫,作偽證,向巴力獻祭,拜你們不認識的神明。 10 你們做我恨惡的事,然後跑到我的聖殿裏,站在我面前,說:『我們很安全!』 11 你們以為我的聖殿是賊窩嗎?我清清楚楚地看見你們的一舉一動。 13 你們犯了這許多罪過;我一再勸導你們,你們總是不聽;我呼叫你們,你們總是不應答。22 我領你們的祖先出埃及的時候,我並沒有命令他們獻燒化祭或其他祭物。 23 我只命令他們聽從我;這樣,我就作他們的上帝,他們作我的子民。我要他們遵行我的道路;這樣,他們就會萬事順利。 24 可是,他們不聽從,也不理會,反而受自己那頑固邪惡的心所支配,越變越壞。 25 從你們祖先離開埃及那一天,我一再地差派我的僕人─先知們向你們傳話, 26 但是沒有人理會,沒有人聽話。你們比你們祖先更頑劣,更悖逆。 27因此,耶利米呀,你要向我子民傳達這些話,但是他們不聽;你要呼召他們,但是他們不應答, 28 你要指責他們:他們的國家不接受懲戒,不聽從我─上主、他們的上帝。忠信喪盡,他們連提都不提了!」(耶七3~5、9~11、13、22~28)
¨O心得主題:【沒有果效的事奉】
神不會因為惡人死亡而快樂,因祂「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三9)所以神差遣耶利米出去,要呼籲以色列人回轉,「棄邪歸正」,離惡行善。但是神在發任務的同時,卻也向耶利米預告,百姓將會拒絕他的信息,甚至他的事奉果效將驅使百姓對屬靈的事物比以前更加遲鈍,「越變越壞」,「更頑劣,更悖逆」—因為人每一次對神說「不」,心就會越來越剛硬。
這並非史無前例的情形,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以賽亞時期:「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要使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便得醫治。』我就說:『主啊,這到幾時為止呢?』他說:『直到城邑荒涼,無人居住,房屋空閒無人,地土極其荒涼。』」(賽六8~11)巴刻曾說:「今天我們為基督發言的人,也必須準備好接受別人對我們的話漠然不理,接受我們的工作可能只有少許或看不見果效。神呼召我們工作是要我們有忠心,而不是有果效。我們的本份是要忠心,至於果效的問題,就安心交在神手裡吧!我們雖知道神的話不會突然返回,但我們必須甘於沒有親眼看見果效或沒有立刻看見果效;神從未保證基督徒的事奉會有即時看得見的果效。」
因此,當我們看不見即時效果時,不該馬上認定是我們的心、我們的生命、我們的信息或我們的事奉出了問題,而應當回到神那裡,求問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沒有立時的開花結果,未必代表哪些地方出了差錯,正確作法也許只是要忠心地堅持下去,耐心地等候神的祝福臨到。這是非常寶貴的觀念,盼望我們能以此繼續往前走。
後記:
教會不該預設立場,年度目標要增長二百人,每季要有五十人受洗。彷彿得救的工夫就操縱在人手中似的。
信主二十多年來,我雖有機會帶領不少人信主,但傳福音給家人的果效卻一直沒有具體的果子結出。我每天為他們禱告,每月回家關懷他們。我知道這事急不得,除非他們真心願意,否則對他們而言也只是多一個宗教「保命符」罷了—信耶穌得永生,誰不要啊!
這兩天仍舊咳嗽,還好仍能靈修禱告。靠信心生活,「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林後四16)。
分享一首詩歌:【主祢永遠與我同在】Lord You are always here
with me.
危難臨到我信靠你 深知你必領我度過
你信實為我堅持到最後
當暴風雨向我靠近 有你同在我不致畏懼
你是我的牧者我所倚靠
每個夜 每一天 我知你永遠在身邊
主你永遠與我同在 在你裡面沒有改變
你的堅定 從昨日 到今日 一直到永遠
靠你豐盛應許站立 我的未來在你手中
堅固磐石 全能真神 我敬拜你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06 20130112
ä經文:耶利米書第六章
%鑰節:9 上主─萬軍的統帥這樣說:「敵人要來洗劫以色列,好像採葡萄的人摘光所有的葡萄。所以,你要趁著機會,盡量搶救殘存的人。」 10 我說:「縱使我向他們傳達你的話,警告他們,有誰願意接受呢?他們頑固,不肯接受你的話。他們拿你吩咐我說的話開玩笑。」12...我要懲罰這地的居民; 13 因為他們無論地位高低都貪圖不義之財,連先知和祭司也欺詐人民。 14 他們看我子民的創傷不足輕重。他們說:『沒有問題,沒有問題,』
15 其實問題嚴重。他們做了這可惡的事理當知恥,可是他們不知恥,不臉紅。16 上主勸告他子民說:「你們要站在十字路口觀察。要探問那些舊路,查一查那條最好的路在哪裏。走那條路,你們就有平安。」但是他們回答:「不!我們不走那條路。」17 上主又為他們指派守望者,替他們聽警報的角聲,但是他們說:「我們不聽!」18 因此,上主說:「列國啊,仔細觀看我子民的遭遇! 19 大地呀,聽吧!為了我子民的詭詐,我要降災禍給他們;因為他們拒絕我的教訓,不聽從我的話。 20 他們獻給我示巴的乳香,帶給我遠方的香料,我不稀罕!我不接受他們的燒化祭,也不喜歡他們的牲祭。(耶六9~10、12~20)
¨O心得主題:【訪問古道】
有間汽車修理廠外面貼著一則標語:「我們可以把你丈夫修過的東西修好!不管是修汽車、水管,或者電器,通常還是找專業的人來做比較可靠。」沒錯,當我們在對付自己裡面根深蒂固的罪時,真的需要一位屬靈的修復大師來協助。看見自己的軟弱、承認自己的需要是改善生活的開端。
我常常在一些經典屬靈書籍裡閱讀到:「你們當站在路上察看,訪問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間;這樣,你們心裡必得安息。」(耶六16)這節經文被許多神學家引用著,告訴我們:屬靈生命要健康強壯,最佳的方法還是要回歸到神的話語上,委身研讀聖經,讓真理深刻地造就我們的生命。
耶利米嚴厲地抨擊他那時代貪婪的先知與祭司,說「他們輕輕忽忽地醫治神百姓的損傷,說:平安了!平安了!其實沒有平安。」(耶六14)這些宗教領袖不僅無法改變自己,也不能帶領百姓經歷靈命的轉變。因此神直接呼召人來跟隨祂的道路:「你們要站在十字路口觀察。要探問那些舊路,查一查那條最好的路在哪裡。走那條路,你們就有平安。」(耶六16)
假使我們的靈命生病了,能夠找到牧師為你禱告,這很好;如果有內在醫治的聚會可參加,也不錯;出去渡假休息,亦是個好方式;但是,我們若願意直接去尋求神,傾心吐意在主寶座前,真誠赤裸地讓聖靈光照,這才是釜底抽薪的根本之道。
有句藥品的廣告詞提到:「一天一粒,增強抵抗力。」還有個品牌果汁宣傳語直接命名:「每日C」。這些都是提醒我們「每天維護健康」的重要性。同樣的,我們必須時時與主同行,日日靈修禱告,週週參加聚會。這樣才能如劉俠所言:「喜樂年年,年年喜樂!」
後記:
這幾天依然咳嗽得厲害,特別是躺下休息的那一霎時,常在傾刻間狂咳不已。求主醫治看顧。我想,自己真的已不再年輕,辛辣的東西還是得禁口,需忌諱油炸食物,要慢慢去適應清淡口味的蔬果,養成充足運動的好習慣。保健無他法,如此而已矣!俗話說,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相同道理,沒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就不會有健康的身心靈—醫生建議我還得減重八公斤呢!
分享兩篇報導:第一篇,「高成就的人,資源分配出了問題」,是我昨天看的五星級好文章,極力推薦給大家詳細閱讀(慢讀)。第二篇是一則新聞報導,「辜仲諒走過危機
分享信心見證」。願諸君都平安!
【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高成就的人,資源分配出了問題】
天下雜誌 500期 作者:吳怡靜
一九九七年,哈佛教授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出版代表作《創新者的兩難》,以「破壞式創新」理論,奠定了創新大師的地位。
這位身高二○三公分的管理學「巨人」,最近幾年接連生了三場大病(心臟病、中風、淋巴癌)。病癒後的克里斯汀生,看待人生的態度更為積極,也更熱中於幫助別人尋找生命意義。
二○一○年,哈佛商學院的應屆畢業生邀請克里斯汀生,在畢業典禮上致詞,他的講題是「你如何衡量自己的人生」(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勉勵年輕人尋找有意義的人生目標。他以自己為例,大病過後,「我終於了解,上帝衡量我的人生,不是用金錢,而是每一個我曾接觸過他們人生的人。」
因迴響熱烈,他後來根據這場演講的內容,寫成了同名新書,在今年五月出版。最近,這位誨人不倦的創新大師在媒體訪問中,細談如何應用企管理論,做好人生管理,以及他給年輕人的三大忠告。
我在哈佛教書二十年。每學期的最後一堂課,我總會提出一些個人忠告,告訴學生該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人生。
但後來我覺得,學生們畢竟跟我不同。所以,六年前開始,我會在最後一堂課,要求學生把學到的理論,拿來好好地分析自己,看他們能不能預測出,自己會有怎樣的人生。
結果發現,「破壞式創新」理論不僅對企業有用,對個人的人生管理,同樣深具啟示。
以我自己的哈佛同班同學為例。我保證,當年,絕沒有人刻意計劃,要跟配偶離婚、跟小孩疏離,甚至鋃鐺入獄。但是,我有很多同學,卻都選擇了「非其本意」(unintended)的人生策略。搞到後來,有些人離婚了好幾次;還有人,像史基林(Jeff Skilling,安隆公司前執行長)成了階下囚。
就跟企業絕不會故意走上失敗一樣,我們都不會刻意走上這種人生。所以就要問,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做出違背初衷的選擇?
追求成就的人為何不快樂
新書裡,我談到了「資源分配問題」:我們都想擁有美滿人生,但很多高成就的人,往往因資源分配出了問題,以至無法實現幸福的人生。
原因就在,這些人都有很強烈的成就動機,每次只要達成了一個目標:推出產品、加薪、升官,就是一種勝利。他們喜歡這種成功的快感,所以會不斷去做同樣的事情。
問題是,這種成就無法帶來持久的幸福。因為,一個人能不能擁有持久的幸福,更重要的因素,是他與家人、好友的關係。只不過,這種長期的關係,很難帶來事業上那種短期的成功快感。
譬如,你可能得投入幾十年的工夫,才能雙手叉腰,驕傲地跟配偶說,「我們總算養出了優秀的下一代。」但是,如果你把每天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不去經營這些重要的關係,短期內,你或許不覺得有什麼損失。直到一切都為時已晚:你跟好友再也不連絡、跟配偶走上離婚、跟小孩也愈來愈陌生。
所以,汲汲追求事業成就的人,想要避免這種人生,第一步就要察覺,自己的資源分配是否出了問題。
立志當《華爾街日報》總編
有人問我,怎樣才能找到成功的職業生涯?對有些人來說,這就像搭直達車,他們很早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所以一畢業就去做,而且成功了。但是,多數人的職涯發展,往往不會這麼順利,而這也是我的個人經驗。大學教授,是我的第三個職業。
大學時代,我就立志要當《華爾街日報》的總編輯,所以主修經濟,還念了MBA。我向《華爾街日報》申請暑期實習,但始終等不到回覆,讓我非常失望。那時,反而是一家顧問公司給了我機會。
做了五年的企管顧問,朋友邀我跟他一起創業。我們的公司後來成功上市,哪知道,有個股東把股權賣給了創投,創投要用自己的人當CEO。於是,我就失業了。
我當年三十七歲,重回學校念博士,拿到學位後開始教書。我對這份工作全力以赴,也獲得了成功。有時候,你也許該繞道而行,同樣也能找到自己喜歡、又能成功的職業。
不過,我永遠都對新機會抱著開放的態度。儘管已經六十歲,我偶爾還是會問自己,要不要再試試,能不能當上《華爾街日報》總編輯!
今天的世界,經濟和科技的變動愈來愈快。我認為,最有辦法在這種環境下存活的,未必是最強壯、最聰明的人,而是最適合這些變動的人。也就是說,最重要的個人競爭優勢,是願意不斷學習,以獲得必要的能力。
許多人在大學裡,習慣聽教授上課,很容易養成「要向最聰明、最有經驗的人學習」的心態。這種心態有個風險:進入社會後,仍然認為只有比他們更聰明的人,才是值得學習的對象。事實上,如果你帶著謙虛的熱誠,向所有人請益求教,你的學習將變得無限寬廣。
給年輕人的三個忠告
很多年輕人面臨畢業後,不曉得該做什麼的煩惱,我有三個忠告。
第一,找出什麼是真正會激勵你的事情。很多人在找工作時,只注重企業管理上所謂的「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薪水有多少、職位有多高等等──這是不夠的。你必須找出自己的心之所嚮,什麼事情可以給你機會去承擔責任、實現有意義的目標,而且讓你每天都樂在其中。
正因為我們一生中,除了休息,大部份的清醒時間,都會花在工作上。所以,找到驅策自己的內在動機,就變得非常重要。別忘了,它也會成為你的優勢:這是你所熱愛的工作,所以,你會做得比別人都好。
第二,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好規劃,但也要為可能的改變,做好準備。人生中,隨時會遇上意外的機會和挑戰,看似波折,但未必不是好事。不要因為你已經做了選擇,而忽略這些新的機會。
最後一個忠告,也是我在每學期最後一堂課,對學生們的期勉:找出你的人生目的是什麼。因為,從你的職業、你的個人生活,到你的志工服務,你未來所做的每件事,都會跟這個問題的答案,密切相關。
這也許是我能給大家最重要的一個忠告。而且我認為,大學時代是釐清人生目的,最好的時刻。我當然知道,你在學校很忙,但如果你以為畢業以後,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思考這個問題,那你就是瘋了。
【辜仲諒走過危機 分享信心見證】徐欽盛/台灣醒報20130111
「一下飛機,竟然沒有蜂擁而至的媒體,整個機場是空的!」因涉及內線交易弊案滯留日本的辜仲諒,在好友王文祥的鼓勵下回到台灣,本以為會立即面對媒體包圍、警方逮捕的文武交攻,但這些事竟然奇蹟似地沒有發生,掙脫心靈枷鎖的他直呼上帝非常厲害,無論環境再怎麼惡劣,對上帝一定要有信心。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曾經遭逢許多鉅變,包括妻子得憂鬱症、兒子自閉、紅火案官司纏身;10日他接受Good TV播出的「真情部落格」專訪透露,最好的人生良藥就是向上帝禱告後所得到的平靜與喜悅;特別是看到他的好友台塑美國J-M公司總經理王文祥,竟然從死門關活過來,更讓他體會到,醫生、父母的幫助有限度,必須倚靠一位能使人重生的天父。
受到母親的影響,辜仲諒小學5、6年級時就受洗成為基督徒,當時他並不太清楚基督教與佛教的差別,認為多一個神也沒關係;直到紅火案滯留在日本,遇到人生重大的難關才又回到教會。當時他在王文祥夫婦陪伴下,一起讀經與禱告,聖經中類似遭遇的故事還讓他深受感動。而王文祥病得醫治的見證,更加深他對基督信仰的確信。
辜仲諒表示,當年紅火案發生時,他人正在日本,一直很掙扎是否要回台灣為這件事負責,有一次他下定決心要回去時。突然在半夜接到王文祥的電話詢問:「你是不是最近要做甚麼事情?」辜仲諒嚇了一跳並坦承說:「我明天就要回台灣」。
王文祥每天都為他禱告,但那天晚上卻第一次感到非常不安,當時王文祥宣稱聽到一個聲音說:「不要!」辜仲諒表示,其實他有一百個理由必須回到台灣,但為了孩子必須留在日本!辜仲諒的父親辜濂松甚至還跟他說:「你是我的兒子,我命令你不可以回來。」當時,辜仲諒心裡確實感到許多的不安,自己禱告之後,決定打消回台的計畫。
前三次回台灣計畫都告失敗,到了第四次,辜仲諒表示,這大概是他一輩子做過最確定的禱告,那時他很清楚時間到了,應該要回台灣!王文祥也跟他說:「上帝呼召你了,你現在必須回去了!」即便是如此確定,辜仲諒還是很擔心孩子會看到自己一下飛機、就直接被扣上手銬的畫面。
辜仲諒在接受電視台主持人寇紹恩訪問時指出,當時他一到台灣下飛機時,奇蹟似避開了追訪,因為當天剛好記者都去追另一則新聞去了,整個機場是空的!辜仲諒表示,當時他一邊走一邊覺得非常感動,直呼上帝非常厲害。他還特別指出,環境再怎麼惡劣,對上帝的信心是很重要的。
最後,辜仲諒更篤定地表示,身為父親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教他們怎麼禱告,帶領他們認識耶穌,讓他們也成為上帝的兒女,而不是阿公的財產。他認為,錢來得快去得也快,上帝就是智慧,上帝更是喜悅,擁有再多錢如果不開心也沒用。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05 20130108
ä經文:耶利米書第五章
%鑰節:1耶路撒冷人哪,走遍你們的大街小巷!到處詳細觀察!到市場上搜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正直忠誠的人?你們找得到,上主就會饒恕耶路撒冷。 2 你們自稱敬畏上主,其實口是心非。 3 上主的確在尋找忠誠的人。他打擊你們,你們不理會,懲罰你們,你們也不受教。你們頑固成性,不肯離棄罪惡。21 你們這些愚蠢無知的人哪,要留心聽!你們有眼睛卻不能看,有耳朵卻不能聽!23 但是你們這些人又頑固又悖逆!你們背叛我,離棄了我。 24 雖然我按時賜給你們春霖秋雨,讓你們年年豐收,你們卻從來不敬畏我。 25 你們的罪行使風雨失調;你們的罪過使你們不得收穫。(耶五1~3、21、23~25)
¨O心得主題:【愚蠢無知的人哪,要留心聽!】
要過順服神的生活有時並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某些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顯然不是我們心想要的—即便神確實容許這些事情臨到我們。好比說,失去所愛的人、疾病纏身、莫名其妙的厄運、倒楣事一籮筐,或是別人的錯誤造成我們的傷痛。
一直以來,我們太習慣用直覺來引導我們的生活方式,順著心裡的慾望就好,畢竟這樣毫不用掙扎的行動模式簡單多了。累了就睡,餓了就吃,渴了就喝,如此基本的民生需求能得到立時的滿足是很平常的,無須大驚小怪。然後呢,衍生而出的是,想生氣就生氣?想放縱就放縱?想犯罪就犯罪?
面對神的主權,有些事我們可能會不情願去順服,生命的某個部份持續抗拒著神的安排,甚至有許多牢騷和抱怨。魏樂德認為,真正的順服是「始終歡喜快樂」—這是我們順服神的最「自然與合宜的回應」,而非藉由「苦命地抵抗或排除」。
耶利米把悖逆神的以色列民稱為:「愚蠢無知的人」,他們頑固成性,不肯離棄罪惡;有眼睛卻不能看,有耳朵卻不能聽(耶五20~21)。
在我看來,任何不順服神的人,都是「愚蠢無知的人」。慕安得烈(Andrew Murray)說:「我們發現,基督徒的生活是如此困難—因為我們想要尋求神的祝福,同時又想照著自己的意志生活。如果能照著自己的喜好過基督徒的生活,我們應該會很高興。」
在神的旨意中,我們不應該保留自己的任何部份,這才算是完全降服。
後記:
腦筋因吃藥而鈍鈍的,白天咳嗽情形愈益嚴重。希望今晚不要再失眠了。
我自己最近有一件不太能順服神的事,就是在工作環境的安排上,我似乎不滿意神的計畫—我又遇到「合不來的人」了。我終於發現了一個自己的難處:無法與強勢作風的人相處,特別是工作狂與女強人。和這種人共事,我會活得很痛苦,一點也和諧不起來,很想逃避這樣的工作環境。這是我需要成長的地方,謝謝神的提醒:其實我不是難堪於他人的個性,而是不能順服神的旨意,因此無法「始終歡喜快樂」。
另外,我的許多人際關係也需要以此來調整焦距,如此才能看清神的心意。
最後,我屬靈的親密摯友平君姊逝世已近一週年,盼望愛護思念她的親友們也能接受神的安排,順服主的帶領,允許耶穌把她接走,不要再沮喪下去,好好站起來迎接陽光吧!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04 20130107
(新年都過一個星期了,這兩週好幾次都要想寫點東西,但是「咳嗽」情況時好時壞,特別是夜晚,常咳到無法入睡。生活作息都亂了套—唉!好多年了,每次感冒完,就會有一兩個月的「恢復期」,才能完全康復。中年了,似乎身上每個零件都得刻意按時保養,否則到了出狀況,大概都會牽扯到必須大修的程度。我想,保健不外乎三件事:飲食、運動,以及生活作息。)
ä經文:耶利米書第四章
%鑰節:3 上主這樣告訴猶大人和耶路撒冷人:「你們要開墾沒有耕犁過的土地,不要在荊棘中撒種。 4 猶大和耶路撒冷人哪,你們要在心靈上受割禮,把自己獻給我─你們的上主。不然,你們的惡行會激怒我,使我怒火中燒,沒有人能夠撲滅。」8 所以,你們要披上麻衣,痛哭哀號,因為上主對猶大的怒火沒有熄滅。14 耶路撒冷啊,要洗掉心中的罪惡,好使你得救。你留戀罪惡要到幾時呢?22 上主說:「我的子民愚蠢;他們不認識我。他們像低能的小孩子,一點兒智慧都沒有。他們只曉得做壞事,不曉得做好事。」30 耶路撒冷啊,你完了!你何必穿昂貴的衣服?何必戴珠寶首飾?何必塗眼畫眉?你打扮有甚麼用?你的情郎遺棄了你……(耶四3~4、8、14、22、30)
¨O心得主題:【不要在荊棘中撒種】
馬可福音第四章(1~20節)告訴我們:「有些人好像撒在荊棘中的種子;他們聽了信息,可是生活的憂慮、財富的誘惑,以及其他各種慾望紛紛而來,窒息了這信息的生機,無法結出果實。」(可四18、19,現中修)在窒息生命的荊棘地上撒種,是徒勞無功的。
上週,我帶全家回鄉下老家過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清晨,我牽著孩子到田裡觀看阿嬤的菜園,她井井有條的把那塊地規劃得很有秩序。上頭種了幾株紫色的茄子,接下來是高麗菜區,茼蒿緊鄰在後,最下方是豌豆藤攀爬的支架,阡陌縱橫,綠意盎然。但是,若不是我媽每天整地翻土、彎腰除草、挑水灌溉、施肥抓蟲,家裡可沒福份吃到這些美味的有機蔬菜。喔!還有,我爸在後院種的三棵柳丁樹,結石纍纍,汁多甘甜,而且是無子的呢!
一個共同的特點是:荊棘地長不出好東西。我自己可是拿著鋤頭長大的孩子,深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
我們的信仰何嘗不是如此,心田如何,莊稼如何。
後記:
好像又要開始咳嗽了,我最好儘快就寢。
分享一篇好文章:
【流轉的人生】廖玉蕙╱聯合報201314
學生來了又走,走了又來,不知不覺間,教書竟達卅餘年。歲月的流轉中,我從年輕人身上看到時代劇烈的變化。
卅多年前剛教書時,學生殷勤為老師倒茶、擦黑板;老師致謝時,學生一貫說:「老師不必客氣,應該的。」如果不知是何人倒的茶水,還得仰賴別的學生指認,當事人甚至不好意思承認。接續下來,情況稍稍有了變化,同學會為倒水的學生爭取權益:「老師!幫他加分啦!」幾年過去,情況丕變,當我詢問是誰幫忙時,許多學生爭相舉手,群起嬉鬧著說:「是我!是我!老師加分。」印象深刻的是,有回同學下課後幫忙收拾麥克風,當我向他致謝時,他半開玩笑地答:「老師不用客氣,我是五號。」
再過幾年,茶水沒了,黑板上布滿了前一堂課老師留下的字跡,沒有學生為老師代勞了。這些年,教學開始數位化,學生常袖手旁觀那些為搞不定電腦而滿頭大汗的資深老師孤軍奮戰,也常讓人思之悵然。
師生關係由威權而至平等對待,本是件值得稱道的好事,但受儒家「尊親師」濡染的上一代不免要不習慣了。茶水理應自己倒,黑板由老師自寫自擦也還能負荷;但老師若評學生低分,學生也立刻在評鑑表單上還以顏色,原始立意也許不錯,但偶有諂笑柔色應酬的老師得利,嚴格規範者反倒蒙冤,失了評鑑的公平事小,打擊了用心的老師則不能無憾。
師生關係如此,親子互動亦如是。
前陣子,應邀評審行動創作獎的簡訊組徵文,有重大發現。由家書組來稿看出,家庭倫理大翻轉,威權體制隨時代解嚴被徹底顛覆。請看:「媽,是出櫃,不是上櫃!」「媽,又是哪個專家教的?好好的母子不當,要和我當朋友?」「媽:不要再打來了,妳不是一直想抱孫子嗎?」這些兒女發出的簡訊無一不是扮演指導角色,姿態咄咄逼人、聲音自信飽滿。
反觀父母發出的簡訊:「兒子:爸送便當來了!你讀幾年幾班?」「兒子,至少詐騙集團要錢前會先聊一下天。」「女兒,本月信用卡帳單已收到。刺激歐洲經濟非汝一己之力可及,宜審慎量力而為。」「兒子:既然上網吃到飽,晚餐我就不煮了!」由胡塗而無奈而婉轉道德勸說,最後甚至只能自求多福,一路節節敗退、囁嚅自縮,看了不由讓人發噱。
往好處想,威權徹底解體,父母不再扮演山一樣高的萬能角色,反倒從壓力沉重的「無所不能」退回正常人類的「有所不能」,如果因此讓兒女得以早日獨立,未嘗不也是台灣長期以來沉重家庭互動的另類解放。
資訊發達縮小世界的距離,愛爾蘭小鎮的火車出軌,不到幾分鐘之內就可以在台灣的電視上接收到訊息。各項資訊排山倒海而至,要求民主的聲音高亢,自主意識抬頭,價值觀丕變、應對進退都已非昔日可比。消費刺激生產挑戰保守的勤儉持家;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和不像樣的大人諷刺對照;小孩「有耳無嘴」的訓斥和個人思想體系建立的教育理念扞格;昔日學校的熱門科系的緩進變化跟社會供需的關聯,……流轉的人生,無論價值觀、人際對待、人生觀……事事都不再一成不變,日日都更添新意。作為師長或父母的我們,如何調整身段,將執拗的固守傳統或自棄的隨波逐流,心平氣和地轉為因勢利導,以成功跟世界接軌,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呵!
(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03 20121226
ä經文:耶利米書第三章
%鑰節:14 「不忠的子民哪,回來吧!我是你們的主人。我要從你們的每一城市選出一人,從每一宗族選出兩人,帶回錫安山去。 15 我要賜給你們合我心意的統治者,他們要用聰明和智慧來統治你們。 16 你們在這塊土地上重新繁盛增多的時候,人民不再提起我的約櫃,不再想起,也不再記念。他們不再需要約櫃,也不另造一個。 17 到那時候,他們要稱耶路撒冷為『上主的寶座』,萬國萬民都要聚集在那裏敬拜我。他們不再受頑固和邪惡的心驅使作惡。 18 在那時候,以色列將跟猶大聯合;他們要一起離開北方那流亡之地,回到我賜給你們祖先作永久產業的土地。」(耶三14~18)
¨O心得主題:【悔改吧!】
我們必須誠實的捫心自問:「有多久沒有感受到神的同在了?」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倘若我們常常浸潤在聖靈的充滿中,那麼我們的信仰應該不太令人擔心;反之,假使我們在與主的互動裡長期「沒有感覺」,最好要撥空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靈性是否生病了。
讀經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唱詩時,不能投入,單調乏味?聽道時,不覺扎心,沒有共鳴?團契時,無法敞開,煩悶孤單?有多久我們沒有在神面前痛哭流涕了?
在耶利米時代,以色列人把一切不敬虔的行為隱藏在宗教之下,藉此來掩飾邪惡的私慾。更嚴重的是,行惡的人往往會盲目到不認為自己所行的都是惡事。因此,當國破家亡的災難臨到時,他們竟以為輕輕忽忽的回到主面前,就可以馬上重溫恩典的懷抱了—這就是耶利米書第三章的主題。D.A.卡森說:「他們自以為悠哉地來到神的面前,並且緬懷地禱告:『你是我的父親,從我幼小的時候你就疼愛我。你不會一直對我生氣,長久忿怒。』(耶三4、5)好像他們可以輕易地接近這位被他們觸怒的神;好像他們所做的一切就這樣一筆勾銷;好像剩下來的惟一問題就是神和祂不息的怒氣。」不過,神的看法顯然迥異,祂毫不留情的揭穿真面目:「這是你說的話,但是你還是一意孤行,做盡壞事。」(耶三5)這種信仰的表面工夫—「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提後三5),神一點也不放在眼裡。
我們真的需要省察內心,是否以宗教的外衣來遮蓋醜陋的生命?抑或是常常「披戴基督」(羅十三14、加三27),被耶穌的寶血洗滌盡淨?
神是活著的神,我們不能隨便「呼攏」祂。不要持續「無感」的信仰生活,若需要悔改,我們就要勇敢面對,並且趁早認罪。神一直在等待我們真誠回轉!
分享三首電影「勇敢傳說」的主題曲:
【Touch the Sky】
When cold wind is-a calling, and the sky is
clear and bright,
Misty mountains sing and beckon, lead me out into the light
I will ride; I will fly,
Chase the wind, and touch the sky
I will fly, Chase the wind, and touch the sky
Na-na na-nana-na na-na nana na-na na
Na-na na-na na-na na-na na-na na na na-nana
Where dark woods hide secrets,
and mountains are fierce and bold,
Deep waters hold reflections of times lost long a-go
I will read every story, take hold of my own dream,
Be as strong as the seas are stormy,
and proud as an eagles scream
I will ride; I will fly,
Chase the wind, and touch the sky
I will fly, Chase the wind, and touch the sky
Na-na na-nana-na na-na nana na-na na
Na-na na-na na-na na-na na-na na na na-nana
and touch the sky
Na-na na-nana-na na-na nana na-na na
Na-na na-na na-na na-na na-na na na na-nana
Chase the wind chase the wind, and touch the sky
Na-na na-nana-na na-na nana na-na na
Misty mountains sing and beckon, lead me out into the light
I will ride; I will fly,
Chase the wind, and touch the sky
I will fly, Chase the wind, and touch the sky
Na-na na-nana-na na-na nana na-na na
Na-na na-na na-na na-na na-na na na na-nana
Where dark woods hide secrets,
and mountains are fierce and bold,
Deep waters hold reflections of times lost long a-go
I will read every story, take hold of my own dream,
Be as strong as the seas are stormy,
and proud as an eagles scream
I will ride; I will fly,
Chase the wind, and touch the sky
I will fly, Chase the wind, and touch the sky
Na-na na-nana-na na-na nana na-na na
Na-na na-na na-na na-na na-na na na na-nana
and touch the sky
Na-na na-nana-na na-na nana na-na na
Na-na na-na na-na na-na na-na na na na-nana
Chase the wind chase the wind, and touch the sky
Na-na na-nana-na na-na nana na-na na
【Into The Open
Air】
This love it is a Distant star,
Guiding us home wherever we are
this love it is a burning sun
Shining light on the things that we've done
I try to speak to you everyday
but each word we spoke the wind blew away
could these walls come crumbling down
I want to feel my feet on the ground
I leave behind this prison we share
step into the open air
How did we let it come to this
but we just tasted we somehow still missed
How will it feel when this day is done
and can we keep what we've only begun
and now these walls come crumbling down
and I can feel my feet on the ground
Can we carry this love that we share
Into the Open air
Into the open air
Into the open air
Into the open air
This love it is a burning sun
Guiding us home wherever we are
this love it is a burning sun
Shining light on the things that we've done
I try to speak to you everyday
but each word we spoke the wind blew away
could these walls come crumbling down
I want to feel my feet on the ground
I leave behind this prison we share
step into the open air
How did we let it come to this
but we just tasted we somehow still missed
How will it feel when this day is done
and can we keep what we've only begun
and now these walls come crumbling down
and I can feel my feet on the ground
Can we carry this love that we share
Into the Open air
Into the open air
Into the open air
Into the open air
This love it is a burning sun
【My Love is on
the High Seas】(蘇格蘭傳統民歌,由蘇格蘭歌手Julie Fowlis用蘇格蘭蓋爾語演唱)
English Translation:
On a quiet evening at the beginning of May
When the bat was in the skies
I heard a tearful young maiden
Singing beneath the shadow of the green
branches
The sun was setting in the sea
And no stars yet graced the sky
When the young girl sang sorrowfully
"My love is on the high seas"
The night's dew began to fall
Each bloom yielding softly to the droplets
The wind blew in a fragrant breeze
Bringing life and renewal to each field
The girl tunefully sang her song
Quiet and peaceful like the June dew
And this chorus constantly repeated
"My love is on the high seas"
Day darkened and the stars shone
Setting their course amongst the clouds
The maiden sat, burdened by her sadness
Her singing could not have been more
soothing
I moved closer to the young woman
Singing of her love sailing on the sea
Oh sweet was her sad lament
"My love is on the high seas"
The music enticed me
Nearer to the brown-haired maiden of the
warm eyes
And she prayed to the King of Heaven
"Protect my love on the high
seas"
Her heart was breaking with love
When I took her by the hand
"Wipe your eyes, your love is safe
I have returned to you from the high
seas"
翻譯:
在一個安靜的夜晚五月初
當蝙蝠在天空中
我聽到一個含淚的少女
歌唱的綠色樹枝的陰影之下
太陽在海
天空沒有星星還登上了
當年輕的女孩悲傷地唱
“我的愛在公海”
晚上的露水開始回落
每個綻放輕輕產生的液滴
風吹在芬芳的微風,
把生活和重建的各領域
女孩和諧地唱她的歌
寧靜和平和,如6月露
而這個合唱團不斷重複
“我的愛在公海”
天昏暗,星光閃爍
他們的課程設置之間的雲
少女星期六,背負著她的悲傷
她的歌聲已經不能比較舒緩
我靠近的年輕女子
歌唱對她的愛航行在海面上
啊,親愛的是她的傷心悲嘆
“我的愛在公海”
吸引我的音樂
接近溫暖的眼睛棕色頭髮的少女
她祈禱天上的王。
“保護我的愛在公海”
她的心被打破與愛
當我拉著她的手的時候,
“擦你的眼睛,你的愛是安全的
我已經回到你的公海“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02 20121224
(序:感冒了一星期,十二月份的服事又較緊湊,前幾天真的抽不出空開電腦。今天病況稍微好轉,雖仍有咳嗽和流鼻水,但總不能每天都六七點就入睡,趁著靈裡的感動,撐著精神寫幾句話,聖誕夜,願您平安!)
ä經文:耶利米書第二章
%鑰節:5 上主這樣說:究竟你們的祖先發現我有甚麼不對,他們竟離棄了我,去跟從虛無的偶像,使自己成為虛無。 6 雖然我救他們脫離埃及,領他們經過荒野:崎嶇不平的沙漠,乾旱驚險的曠野,沒有人煙足跡,他們仍然不理我。 7 我把他們帶到肥沃的土地去,讓他們享受土產和美物。但他們糟蹋了我的土地,污染了我賜給他們的地方。 8 祭司從來不問:上主在哪裏?我的祭司不認識我。統治者背叛我;先知奉巴力的名說預言,拜毫無用處的偶像。26 上主說:「以色列人哪,你們會像小偷被抓到一樣狼狽;你們跟你們的君王、官長、祭司、先知都要狼狽不堪。 27 你們這些認木頭作爸爸,叫石頭作媽媽的,都要受羞辱;因為你們背離了我,不願意回到我這裏來。36 你們貶低自己,轉向異國的神明。埃及一定會使你們失望,像亞述曾經使你們失望一樣。
37 你們將要低頭羞慚地離開埃及。因為我─上主棄絕了你們所依靠的偶像;你們不能從它們得到甚麼好處。」(耶二5~8、26~27、36~37)
¨O心得主題:【可憐的人】
一個像迦南美地的居所會孕育出怎樣的子民?神救贖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原意,是要讓他們去到一個不受挾制的地方自由敬拜神。結果呢?埃及是出來了,迦南是進去了,敬拜的環境也有了,但百姓卻自由到拜起偶像來。
我認識過一些基督徒,他們在慕道時期的確曾在患難中得到神真實的拯救(詩一三八7),也因此信誓旦旦的委身於基督信仰。但是事過境遷後,工作有了,房子有了,妻子孩子都有了,經濟狀況穩定後,就不再敬拜獨一真神了。轉而投資的是自己的人生,努力賺錢拚事業,累積財富安保障,追求名利享福樂,堆疊聲望坐高位。剛開始大概都是因為「工作忙」這個超級無敵好用的藉口,然後偶爾沒去聚會;接下來就名正言順的說「在家看Good TV」也可以取代去教會;慢慢的就以「主日聚會好無聊、教會讓我很失望、某某人讓我很受傷」等理由疏遠了信仰核心。反正日子還不照樣過。
如此鯨吞蠶食,時候一久,漸漸習慣沒有神的生活,見怪不怪,就被「虛無的偶像」(耶二5)擄走了。
神在耶利米書第二章用了不少「設問法」修辭,來反問以色列人那拜偶像的莫名其妙行徑:「究竟你們的祖先發現我有甚麼不對?」(耶二5)「以色列是奴隸嗎?是生而為奴的嗎?為甚麼敵人要追捕他呢?」(耶二14)「現在你到埃及去有甚麼益處?想喝尼羅河的水嗎?你到亞述去有甚麼好處?想喝幼發拉底河的水嗎?」(耶二18)神的意思是:「我難道對你們不夠好嗎?」「我不能保護你們嗎?」「我無法給你們幸福嗎?」「你們為何要離棄我呢?」
巴刻(J.I.Packer)說:「因為律法會激動我們去做那些禁止的事情,攪動我們有反抗的衝動。就像人給自己設立越多規範和律法來遵守,他就越會發現自己多麼想要僭越。」
我自己身為小學老師,這十多年來幾乎都任教高年級的班級,這些剛進入青春期(或說叛逆期)的孩子,很多真的是「你越叫他做什麼,他就越不做什麼;你越叫他不做什麼,他就偏偏要去做什麼。」我想,「悖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結果呢?當然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許多學生畢業後回來看我,都有悔不當初的感言。可惜,事後的愧疚往往無法彌補當時的可憐。他們得花加倍的功夫才能勉強找回原路。
與大家分享一則昨天的新聞,祝福大家
平安夜快樂!
「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路二14)
【高中時留校察看 他調查員特考榜首】(20121223聯合報/張錦弘報導)
廿四歲的陳思翰,曾是被留校察看的問題高中生;上大學玩四年,是別人眼中的「廢材大學生」。直到當兵,發現只有國中學歷的同梯,休假還要打工賺錢,讓一事無成的他自慚形穢,退伍後發奮圖強,準備一年就考上今年調查員特考榜首。
起薪近八萬元的三等調查人員特考最近放榜,兩千多人到考,錄取一百廿七人,競爭激烈,其中半數是碩士,很多來自台、政、清、交等頂尖大學。高雄大學法律系畢業的陳思翰,打敗眾多名校生,榮登調查工作組(選考英文)榜首。
陳思翰說,他從小就「坐不太住」,不是很愛讀書,曾因過動而就醫。就讀中和高中時,常因服裝不整、蹺課被記過、記警告,畢業前早已累計超過三大過,但教英文的導師周文萍循循善誘,力保他留校察看。
他的父母是退休公教人員,篤信基督教,從不放棄兒子,也從不打罵,堅持用信仰感化他。陳思翰說,爸媽對他極度包容,只要求他不要沾上毒品、賭博、幫派,助他順利度過反叛期。「我能有今天,都要感謝爸媽和周文萍老師。」陳思翰高三快畢業時,苦讀兩個月,錄取高雄大學法律系。
但大學四年他依然愛玩,常蹺課。畢業後去當兵,陳思翰認識不同學歷、背景的人,發現有些人只有國中畢業,休假還忙著打工賺錢;反而大學畢業的他,從小衣食無缺,不知將來何去何從?
去年退伍後,他徹底覺悟,在父親建議下報考公職。由於從小就喜愛看
CSI等犯罪影集,他決定報考調查員特考。
全心準備一年,考前甚至每天讀十三、十四個小時,他原本只預期上榜邊緣,沒想到是榜首。「查榜看見錄取兩字,我激動地躲到棉被裡,不停感謝上帝。」
情緒平復後,他下樓抱著父母,感謝他們的寵愛與照顧:「現在換我來照顧爸媽,你們不用再為我擔憂了。」
ÿ愛、學習與成長Ⅸ 李子的廚房小菜 001 20121216
ä經文:耶利米書第一章
%鑰節:4 上主對我說: 5 「在我賜生命給你以前,我已經選召了你;你還沒有出生,我就指定你作萬國的先知。」 6 我回答:「至高的上主啊,我太年輕;我沒有口才。」 7 但是上主對我說:「你不要自以為年輕,儘管到我差派你去的人當中,向他們宣佈我命令你說的一切話。 8 你不要怕他們;因為我與你同在,要保護你。我─上主這樣宣佈了!」 9 於是上主伸手摸我的嘴唇,對我說:「你看,我把你該說的話放在你口中。 10 我今天授權給你;你要向萬國萬民做根除、拆毀、破壞、推翻、重建,和種植的工作。」(耶一4~10)
¨O心得主題:【年輕的生命能作什麼?】
俗話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我想,大部分的年輕人或許真的如此,輕浮躁動,渾渾噩噩,不知為何而活。
唐慕華說:「戰後嬰兒潮的下一代缺乏活著的動機,在一連串的娛樂之外渴望意義。」在教育職場,我調查顯示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長期沉迷電玩,他們甚至表明「沒有手機活不下去」;在教會,我看見「第二代基督徒」,有百分之八十的青年在主日聚會時「沒有感覺」(還不包括不來聚會的呢)—酷酷的手插口袋、不想開口唱詩歌、嬉鬧聊天、低頭玩行動電話、睡覺補眠,毫無敬拜熱情。
年輕的生命真的得懵懵懂懂的過嗎?
邁爾(Frederick Brotherton Meyer)五歲時就懂得向主禱告:「懇求聖靈在我裡面工作,使我的心正直良善,正像耶穌基督一樣。」而且之後他每天依此做同樣的禱告,直到八十二歲被主接走那一天都不間斷。
若是有機會看看天主教四大聖女之一的小德蘭傳記,我們會更訝異這位十五歲的青年如何被主使用,即便她二十四歲就因病逝世,但其影響力卻至今不墜。
我相信,在主手中,年輕就是本錢。不在基督裡,迷迷糊糊度日可見一斑。
現代許多年輕基督徒真是被寵壞了。父母必須拜託他們去聚會,教會必須設計極吸引人的節目來留住他們,輔導同工不能隨便責罵他們、糾正他們、要求他們、訓練他們。因此很難有「悔改的信息」在其間,更遑論教導、造就、裝備、使用和差派了。這是教會的極大危機!
耶利米時代,以色列上下拜偶像風氣舉國瀰漫。現今時代,教會內青年何嘗不是—沒有電玩/手機會死掉,沒有上帝則無所謂。他們無法讀經靈修五分鐘,卻可以沉迷影音與網路遊戲一整天。這難道還不算拜偶像?
我難免感慨,時代不同!
十六歲那年,我蒙主揀選成為基督徒,在父母的反對下,遭受慘烈的逼迫。他們以「斷絕親子關係」來威脅,並強迫我拿香祭拜偶像,不准我去教會,切割我與團契的關係,下令絕不可受洗背叛祖先,動用親族長輩來恐嚇我,定罪我是個不孝子,使家族羞恥。然而,在那樣的環境下,「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依然選擇跟隨主到底,並在十七歲時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神。二十多年來,神保守我的信仰,忠心不渝。那時候,教會像我這樣的弟兄姊妹比比皆是。我們是真的在找尋信仰的道路、真理與生命,是「玩真的」。
然後,我們幾個高中小夥子,在沒有牧師、傳道人和輔導同工的陪同下,會在學校向教官、老師,以及校長發單張傳福音。也會在週末組成福音隊到社區開辦野外主日學。寒暑假也會主動報名去初中營會擔任小隊輔。每逢聖誕報佳音時節,則會配搭我們教會(這小教會僅是個大約四五十名信徒的學生中心)在彰化文化中心的佈道大會事奉,傳揚耶穌基督的救恩。
保羅曾向提摩太勉勵:「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前四12)
盼望,這世代有更多主的青年門徒被興起。請問,我們教會中有多少年輕的「耶利米」可被神差遣呢?今天剛好是主日,我們教會有多少青年正在參與事奉的行列呢?
後記:
當然,年輕人要冒出頭,有時得有「老人家」來成全,我們不可一直把他們冰凍起來,我們必須很有胸襟的讓他們參與、讓他們冒險、讓他們操練、讓他們犯錯、讓他們跌跤、讓他們受傷、讓他們哭泣、讓他們成長。另外,門徒訓練,這不可或缺的一環,成員一定要包括青年學子。「菜鳥要忍耐,中鳥要等待,老鳥要有愛。」這樣的世俗倫理不應流竄在教會中,我們應該讓神在這世代中再次興起年輕的生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