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約翰福音修19

20150522 N.019
&讀經:約翰福音第十八章
W鑰節: 10 彼拉多對他說:「你不回答我嗎?你要知道,我有權釋放你,也有權把你釘十字架。」 11 耶穌說:「只因上帝給你這權,你才有權辦我。」(約十九1011a)
V主題:【你有權辦我】
使徒保羅說得很清楚:「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上帝的。凡掌權的都是上帝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上帝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懼怕,乃是叫作惡的懼怕。你願意不懼怕掌權的嗎?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稱讚;因為他是上帝的用人,是與你有益的。你若作惡,卻當懼怕,因為他不是空空地佩劍;他是上帝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罰那作惡的。所以,你們必須順服,不但是因為刑罰,也是因為良心。」(羅十三15
走上十字架的道路,耶穌在整個「受審」的過程,「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賽五十三7
這是耶穌定意要完成的「任務」祂的降生,是為了受死。因此,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
耶穌有太多的機會證明自己無罪,不必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祂沒有為自己抗辯;祂也有絕對的能力聚集群眾反抗政府,推翻殖民帝國的統治,這樣也可以避過十字架的刑罰;最起碼來個示威遊行(五餅二魚餵飽的那二萬個人累積出的雄厚「民意」可是要強逼祂作王啊),總能為自己爭取一個政治地位吧,祂真的能夠輕而易舉地躲掉十字架的羞辱。
即便在耶穌最有利的情況,耶穌仍然定義「把自己在神的手中」。這是「信心」問題。直到最後一刻前,彼拉多都不想流無辜之人的血(太二十七24),他本意是要釋放耶穌的。耶穌只要為自己說幾句實話,就可以不必被釘上十字架了。
約翰給我們記錄的這段經文,對照今天的基督教會,我們實在有太多需要反省、自責、悔改的地方。
時下的基督徒太自義了!
我們很懂法律,很知道要如何爭取權益;我們把民主的意義無限擴張,積極的表達立場;我們自以為是慣了,漫罵政府頭頭是道,每個基督徒似乎都是政治專家;我們要公民自決、要島國連線、要罷免心中不爽的民意代表、要婚姻性平法合乎神國度的原則、要到總統府前抗議、要佔據立法院、要攻陷行政院、要流血革命、要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要自立為「王」(約十九19)!
耶穌對彼拉多說:「只因上帝給你這權,你才有權辦我。」(約十九11a)祂所順服的不是地上的權柄,而是天上的權柄。因為順從神的旨意,所以祂說「你有權辦我」。
靜下來,細細品味這首歌:「紙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zVoeNWHg7A


20150519 N.018
&讀經:約翰福音第十八章
W鑰節: 36 耶穌說:「我的國度不屬這世界;如果我的國度屬這世界,我的臣民一定為我爭戰,使我不至於落在猶太人手裏。不,我的國度不屬於這世界!」(約十八36)
V主題:【我的國度不屬這世界】
任何一個基督門徒若能將「我的國度不屬這世界」銘記在心,要抵擋試探就容易多了。再則,我們如果真明瞭「我的國度不屬這世界」,對於死亡的種種情境就不難釋懷。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沒有被激怒,祂慢條斯理地勸告彼得:「收刀入鞘吧!你以為我不願意喝我父親給我的苦杯嗎?」(約十八11)因為清楚自己的使命,前面十字架的道路祂是走定了。然後,在一連串的受審過程中,面對亞那、該亞法、彼拉多的羅織入罪,耶穌淡然處之:「我的使命是為真理作證,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上。」(約十八37)耶穌不為自己抗辯,以取得活命的機會;祂是打定主意,非得為罪人而死不可。
面對死亡的威脅,我們千萬不要把耶穌想像成為一個無力抵抗的弱者,祂絕非是逆來順受的小媳婦,祂一字一句地告訴彼得:「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太二十六53)這給我相當大的啟示,每位基督門徒若能明白神的呼召,我們怎需要與人爭什麼呢?發生衝突的當下,順服神的旨意都來不及了,哪還有空與人吵架呢?約瑟的被賣、但以理的獅子坑、保羅的監獄都有神的美意,何況是耶穌的十字架這絕不是比拉多所給的,而是神所命定的。
我們需要細細思量耶穌說的話:「我的國度不屬這世界;如果我的國度屬這世界,我的臣民一定為我爭戰,使我不至於落在猶太人手裡。不,我的國度不屬於這世界!」(約十八36)盼望基督門徒也能看清自己的身份,不僅不要陷落在世界「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約壹二16)當中;也不要把精力耗費在「與屬血氣的爭戰」(弗六12)。


20150515 N.017
&讀經:約翰福音第十七章
W鑰節: 26 我已經把你顯明給他們;我將繼續這樣做,為要使你對我的愛能生長在他們的生命裏,我也在他們的生命裏。(約十七26)
V主題:【讀經、禱告與默想】
怎樣才能讓「主的愛生長在我們的生命裡」(約十七26)?威廉·湯樸說:「沒有任何事可以取代每日花時間與主親密同行。無論如何,一定要挪出時間親近神,踏實操練。」
這是一種屬靈的生活紀律,沒有確實的讀經、禱告與默想,休想要從神那裡得到什麼啟示。斯托得說得好:「靈性要有所成長,最重要的是每日有紀律地受到屬靈的餵養。」
小的時候,我的母親在我們農家的院子裡養了許多牲畜,雞鴨鵝成群,大小老少一代接著一代。姊姊和我被分配要去照顧這些「畜生」,她餵食物我添水。那個時代,這活兒可不輕鬆。我必須步行到二百公尺外的古井去打水,小孩子能提多少重物,走回來時潑潑灑灑掉了滿地,倒到水槽前能剩半桶就算不錯了。百多隻嗷嗷待哺的家禽呱呱呱、咕咕咕、咯咯咯地催著,這聲音我聽起來一點都不可愛。要是哪回我貪玩,忘了去提水餵養,絕對少不了要吃一頓「竹筍炒肉絲」。
我真的明白「餵養」的重要性。
大學畢業以後,進入職場的我就很少再接觸雞鴨鵝了。但在學校「團契主席」擔任久了,我深知「屬靈餵養」的重要性絕不下於食物的供應。我知道自己的有限,也曉得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因此,「給魚吃不如教他們學會釣魚」的策略必須執行出來。除了每週的聚會,講員的證道、小組的查經,最要發展的就是每日的靈修時間。
還記得嘉師白楊樹下的「清晨約會」,圍坐著石桌石椅,我們伴隨著吉他優美的和弦哼唱著「基督是主」的校園詩歌,讚美神、讀聖經、彼此代禱,那是真實的敬拜。早上六點鐘,有飽足的餵養。
點點滴滴累積下來這被神餵養的習慣已然成形,二十幾年了,或是基立溪旁的烏鴉服兵役的日子,或是寡婦的麵和油—雲林縣任職(王上十七),神都沒有讓我缺乏過,如今續吃著五餅二魚所剩下的,收拾起來,還可裝滿十二個籃子呢(台南這十七年)!
只不過是單純地每日讀經、禱告與默想,我的生活就豐盛無比,得勝有餘了。我們若能持續在主的愛裡生長,屬靈生命絕不枯萎,必然興旺。


20150512 N.016
&讀經:約翰福音第十六章
W鑰節: 8 他來的時候,他要向世人證明,他們對於罪,對於義,對於上帝審判的觀念都錯了。 9 他們對罪的觀念錯了,因為他們不信我; 10 他們對義的觀念錯了,因為我往父親那裏去,你們再也看不見我; 11 他們對審判的觀念錯了,因為這世界的王已經受了審判。(約十六811)
V主題:【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基督徒最容易犯的罪,就是「自以為義」。這種罪是連外邦人都不會犯的(他們的罪直接表達於貪心、姦淫、兇殺……),因為我們長久以來躲在教會後面,遮掩了自以為義的罪。
我們會犯這樣的罪,最主要的原因是它非常難被發覺(真的很難很難)。因為「自」以為義,所以自「以為」義。既然自「以為」義,就繼續自以為「義」了。
最明顯的例子就如耶穌時代的祭司、文士和法利賽人,他們是何等地自以為義,以至於娼妓、稅吏與罪人在他們眼中都不值一哂。
今天,我們依然披著宗教外衣自以為義,每週上教會、固定十一奉獻、有職分的事奉,我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路十八11
因此,我們最需要發展的必定是「時常的認罪悔改」。這有助於我們認清自己的本相,也能夠使我們原諒他人的過錯。不要錯看了自己(羅十二3),也不要把其他基督門徒聖格化。「謙卑為懷」正是「自以為義」的解毒劑。
有一個詞「maybehttp://shop.campus.org.tw/ProductDetails.aspx?productID=000413268,可以給我們更有效的提醒:「或許」是我錯了,「或許」他才對,「或許」神有更美好的旨意,「或許」……
聖靈來,「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十六8)不要恥於被聖靈糾正,科恩的話或許可以成為我們打開心門的力量:「每樣東西都有裂縫,因為只有這樣,光才進得來」(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20150509 N.015
&讀經:約翰福音第十五章
W鑰節:1 「我是真葡萄樹;我父親是園丁。 2 所有連接著我而不結果實的枝子,他就剪掉;能結果實的枝子,他就修剪,使它結更多的果實。 3 我對你們所講的信息已經使你們潔淨了。 4 你們要常跟我連結,我就常跟你們連結。要是不跟我連結,你們就不能結出果實,正像枝子不跟葡萄樹連接就不能結果實一樣。 5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那常跟我連結,而我也常跟他連結的,必定結很多果實;因為沒有我,你們就甚麼也不能做。 6 那不跟我連結的人要被扔掉,像枯乾的枝子被扔掉,讓人撿去投在火裏焚燒。 7 如果你們常跟我連結,而我的話也常存在你們裏面,你們無論要甚麼,求,就會得著。」(約十五17)
V主題:【連結】
連結什麼,就會結出什麼。連結什麼,就會成為怎樣的人。
我們以往生命的歷程中,一定有過靈性敗壞的時期,回想那些日子,是否因為生活中的「錯誤連結」而導致詭詐的思想、邪惡的念頭,以及糜爛的狀態。
我很喜歡一個詞句:「因為……,所以成為現在的我。」好壞皆然。這個「……」,總是決定著我們如今的所是。
我們也可以因著生活中時常的讀經、禱告和默想,讓生命滿溢出神的同在。正「因為」連結著神,「所以」結出許多聖靈的果子這是必然現象。
在事奉神的歷程中,我充分地體驗這個道理:「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甚麼。」(約十五5)這現象一直都很明顯,只要我更多「住在基督裡」,聖靈的工作就非常順利運行;反過來,當我驕傲自恃、放縱肉體的私慾、逞著血氣胡作非為,服事主時註定要以慘敗作收。
我再說,連結什麼,就會結出什麼。這話是真的。
電視節目很好看,但是過度沉迷,心中所思所想難免受其影響。電影情節很精彩,如果經常栽入其中,就要小心世俗化的觀念擄掠我們。電腦網路很吸引人,要是不知節制,總有一天「牠」(像是一隻大怪獸)會鯨吞蠶食地把我們侵蝕掉。這就是「連結」。
生活中適度地放鬆,無可厚非。但若過度的放縱,則無異是讓生命大開城門,引狼入室,自取滅亡了。
要時常提醒自己,我正在和什麼連結?想結出葡萄,就要緊密地連結著葡萄樹。否則,枯枝爛葉最終的下場就是剪下來、仍掉、焚燒。
聽聽這首歌:「工人的禱告」。


20150507 N.014
&讀經:約翰福音第十四章
W鑰節:1 耶穌又對他們說:「你們心裏不要愁煩;要信上帝,也要信我。 27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把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給你們的,跟世人所給的不同。你們心裏不要愁煩,也不要害怕。」(約十四127)
V主題:【不要愁煩】
愁煩的人就會很愁煩,平安的人就會有平安。我們的所是決定了我們的所作,怎樣的人就會有怎樣的生命表現。
生活中固然有許多令人愁煩的事,心中有平安的人卻能靜如止水;反之,即便是太平盛世、生活安逸優渥,心中充滿愁煩的人,總有焦躁不安的理由。
沒有所謂「莫名的焦躁」,我們會被「惹動」通常因為心裡頭「靜不下來」。而基督徒會靜不下來,直接反應的就是信仰生命的現況不相信上帝(約十四1),或者說是「小信的人」(太八26)。不相信上帝正在掌權、不相信上帝智慧的安排、不相信上帝有能力解決當前的問題、不相信上帝有最終的審判。
我個人認為,靈性的操練就是一種信心的操練。真正相信上帝的人,絕對可以在簡單的日常生活中真實敬拜神。透過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東西讓你煩躁嗎?)清修庖廚中,在洗衣、掃地、例行的工作中大隱隱於市
然後,「無入而不自得」的平安就常置心懷。
鄭重推薦一本好書:「翱翔的牧者」。
尋覓靈修的道路上/黃旭榮(校園書房出版社總編輯)
旅美多年的友人來訪,聊起校園所出版的書。他說,苦等三年,終於見到羅雲.威廉斯《知識的傷痕》的出版,這期間他忍不住先買了英文版閱讀,不過中文版面世,他還是買了,畢竟母語閱讀還是順暢得多,然後也對我們居然出版了《21世紀基督教靈修學導論》,大大讚賞了一番。
我好奇地問他,為何等待這本書?話夾子一打開,乖乖不得了,話說他四十年前高中時期信主,被帶到一間火熱追求、極其敬虔的教會,每天早起靈修、大聲禱告;大學時期則一面參加校園團契,一面參加另一個長時間靜默,追求聖靈指引、神秘經驗的教會,常常處在聖靈說、聖靈不說,主喜悅、主不喜悅的矛盾中。他稱那是一段彷彿「追鬼火」的可怕經歷,赴美求學參加查經班,留學生大多都是來自港台的高材生,最理性的一群高知識分子,碰到信仰反而說「知識會妨害信仰,是沒有生命的」,硬是將生命與知識對立起來。
我繼續追問:那你是如何「抽身」的?他說就是這些年閱讀魏樂德、羅雲、迪亞倫(Diogenes Allen)、巴爾塔薩等西方神學家的著作,透過閱讀經典,慢慢澄清了自己的靈修觀。原來從初世紀開始,古代教父早已不斷將理性、意志、情感結合,融入基督徒靈修方法的討論,面對今日大部分華人教會仍然將情感與理性二分,將知識與靈性對立,他深感憂心、焦急,努力地想要找出一套屬於華人的靈修之路。他心儀傅士德所介紹的古典靈修學,長時間默觀、操練,但也明白一般忙碌的信徒,是不容易作到的;他欣賞魏樂德的生命靈修學,多所吸收,但總是還有許多西方文化需要轉換;而這本《21世紀基督教靈修學導論》,終於讓他對靈修學有整體與整合性的輪廓。
談到靈修學,我好奇地問他「那你知道畢德生嗎?」令我驚訝的是,朋友旅居美國多年,卻不太熟悉這位「牧師中的牧師」,這回輪到我侃侃而談,向他推介我稱之為「生活靈修學大師」的尤金.畢德生牧師。我從畢德生如何開始牧會講起,他在美國教會增長理論蓬勃發展、牧師們都在追求教會增長的時代,拒絕與其他教會一樣,致力於發展成大型教會。他說他的教會最多三百人,多了就植堂;他不願做主任牧師,管理許多區牧、副牧,因為他自己最多只能記得三百個人,而他要「認得每隻羊」。要說他是因為沒有能力,也許是種託詞,因為當時他可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神學院的博士生。
在那麼強大的追求教會增長文化潮流中,卻敢於逆流而上、砥柱中流,這需要何等清晰的頭腦與無畏的勇氣。在他的回憶錄《牧者的翱翔:畢德生的40個牧養筆記》自序中他說:
我不喜歡消費主義如燎原之火蔓延,將神視為行銷商品;我不喜歡抹殺個體性的方式,將男男女女和孩童變成了沒有個性的角色、目標和統計數據;我不喜歡將旁人視為對手、甚至是仇敵的競爭精神。這些文化污染物,對那些想要按耶穌的真貌跟隨他的人來說極其危險。文化環境如此,至少我以為,我需要格外警醒守候,免得聖召遭到毒害。我希望帶領我個人生活和工作生活的,是神、聖經和禱告。
這樣的牧者觀,自然帶出他的生活靈修觀,畢德生反對教會中的屬靈精英主義,把屬靈等同於很會禱告、熟悉聖經、熱心服事,他也反對教會中仍然瀰漫的諾斯底主義,重「靈性」輕物質。他當然不是反對這些所謂的「靈性」,但是他說真正的靈性是兌現在最平凡的生活中,靈性正是在包尿片、洗碗碟中鍛鍊,在難搞的同事、孩子的吵鬧聲中陶冶而成,基督翱翔千百場合間,我們則是透過生活的種種,領略、跟隨聖靈的工作。
牧者的翱翔》據說是如今高齡82歲的畢德生的封筆自傳,他回顧一生並對應時代,借著故事講述聖靈如何透過家庭、學校、牧會、教學,甚至翻譯信息版聖經的人生經歷,模塑他的世界觀。譬如第六章,講他七歲那年,母親因為讀到耶利米書十章2-4節(眾民的風俗是虛空的,他們在樹林中用斧子砍伐一棵樹……用金銀妝飾它、用釘子和錘子釘穩、使它不動搖),決定不砍黃杉來妝點成聖誕樹,因此那年家裡沒有聖誕樹,這讓小畢德生很自卑、尷尬,好多年後他才發現原來自己那麼敏感於文化與信仰的抗衡,其實其來有自。讀完這本自傳,許多讀過的那些畢德生的書,一下都立體起來,更有畫面,更有溫度了。
跟友人聊著聊著不知時間快速推移,原本預計一個鐘頭的會面,竟已過了大半天,趕忙介紹他幾本畢德生的書;窗外街燈都已開啟,家人來電催促晚飯已涼,才在禱告聲中依依不捨地分手。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想著他為異鄉的華人苦苦尋覓屬於自己的靈修之路,心中大為感動,再一次地為他禱告。
很久沒有這樣談書、論作者了,真是暢快。


20150411 N.013
&讀經:約翰福音第十三章
W鑰節:1逾越節前,耶穌知道他離開這世界、回父親那裏去的時刻到了。他一向愛世上屬於他自己的人,他始終如一地愛他們。(約十三1)
V主題:【始終如一的愛】
二十八年了,有誰曾經深愛著我始終不渝?
打從信主那天開始,我才明瞭世上有一種愛超越親情、友情和愛情。這樣的愛毫無保留,這樣的愛不需要利益交換,這樣的愛經得起任何考驗。甚至,「在我還作罪人的時候就為我付上死的代價死,顯明了犧牲的愛。」(羅 8
我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困,父母忙於工作賺錢,無法有多餘的時間陪伴我們長大,我能感受的愛就相當有限(家中除了我,都是被鄰居保姆帶大的排行老中的我算是被「隨便養」就長大的)。直至六位兄弟姊妹次第出世後,食指浩繁,我能分到的愛就更少了。回想起成長的歲月,我實在沒有什麼家庭幸福的記憶。而後,十五歲就離家出走的我,一去不復返,至今仍是異鄉的遊子。親情所能給我的愛,只有零零碎碎的片段畫面,接續不起來。
說到友情,我打小孩兒起就不懂得交際,口吃不能長袖善舞,瘦弱常成為被欺負的對象,一副討人厭又欠揍的嘴臉,十足癩痢頭小憋三的樣子,從來沒有人看好我日後會怎樣。因為不會溝通,我老是跟人打架,與人衝突起爭執總不曾間斷過。什麼金蘭之交、桃源三結義、同生死共患難的結拜兄弟,這絕不會發生在我身上;酒肉朋友、賭桌上的對手、一起狼狽為奸幹壞事的搭檔倒是不少。友情,我沒有愛的回憶。
初中時代,我著實害過兩年非常嚴重的相思病(當然是單戀)。情竇初開的年少,癡狂夢幻的青春,我用力地想抓取虛無飄渺的情愛。那個朦朧的校園美女,「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她卻極度地厭惡我這個社會的敗類、學校的害蟲、班上的「卒仔」。同窗兩載,她從沒正眼瞧過我、或是和我講過任何言語,我卻愚蠢瘋狂地癡戀著她、夢想著她、等候著她。初嘗的愛情,傷我很大啊!
奇妙的是,我十六歲決志信主後,耶穌的愛修復我所有的傷口,祂永不止息的愛滿足我一切親情、友情與愛情的缺憾。
青少年的我,曾經有兩三年時間不和弟弟有任何言語來往,我也曾深惡痛絕不顧家的冷血父親,更是對自己的親生母親感到無比的羞恥與厭惡。但耶穌的愛修復我,讓我與手足再次血脈相連、與骨肉重歸和好。
目前我有六位生死與共的主內弟兄,彼此能兩肋插刀不說,我們緊密地互相關懷生活的每個層面。即便到了各奔東西的年紀,二十幾年來我們依然時常維繫著真正的團契之愛。有這樣的友誼,怎麼都不會再孤單寂寞了。
我很感謝教會的輔導,他們千叮嚀萬囑咐高中時期的我們:「真愛值得等待。要禱告、要謹慎自守、要控制好你的賀爾蒙。」在聖靈的保守下,我學習不濫情,「我要往沒藥山和乳香岡去,直等到天起涼風、日影飛去的時候回來。我的佳偶,你全然美麗,毫無瑕疵!」(歌四67)升大三的暑假,我找到那根失落已久的肋骨。雖然經歷了千辛萬苦,又幾經波折,但神總是為我們排除萬難,五年後終於得以比翼雙飛神所配合的,人不能分開。結婚至今十八年,這愛情可說是越陳越香!
然而,比起耶穌給我的愛,以上三者卻只顯得滄海一粟。基督的愛從沒讓我失落過,不論高山低谷,我總望見得到加略山的愛。祂不離不棄的緊貼著我,猶如斯托得所形容的「天堂獵犬」一般。
使徒約翰曾如此形容耶穌的愛:「祂一向愛世上屬於祂自己的人,祂始終如一地愛他們。」(約十三1)這話是真的。


20150408 N.012B
&讀經:約翰福音第十二章
W鑰節:23 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刻已經到了。 24 我鄭重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25 那愛惜自己生命的,要喪失生命;願意犧牲自己在這世上的生命的,反而要保存這生命到永生。 26 誰要事奉我,就得跟從我;我在哪裏,我的僕人也要在那裏。那事奉我的人,我父親一定重用他。」(約十二2326)
V主題:【一粒麥子】
最近,我的生活過得比較悠閒。壓下與人競爭的心態,抹去想要出名的慾望,再放空狂妄的野心,終於我又重回幸福的懷抱。空暇時間一多,我開始蒐集一些花草的幼苗和種子,趁著初春乍暖還寒,我享受著植種的樂趣。
夏槿,這些小傢伙已經於上個月開得滿室生輝;台灣百合,這幾天竟然冒出了十八個花苞;波斯菊,昨日羞怯地向我預告她即將吐露芬芳。我並不是一個喜歡園藝的人,但在種植、澆灌、修剪之餘,我看見生命的真實變化成長就是這麼一回事。我期待著圍牆上的蒜香藤能再度奼紫嫣紅,也希望門口的金針花下個月可以搖曳生姿(此花又稱為「忘憂草」,是「中國康乃馨」),更盼著那些二期的萵苣在我們的細心照顧下翠綠常青。
耶穌曾以麥子作比喻,「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十二24)以此來教導我們對生命該有的態度:「那愛惜自己生命的,要喪失生命;願意犧牲自己在這世上的生命的,反而要保存這生命到永生。」(約十二24)我試著在「拈花惹草」的過程中去理解這個道理。
埋下一粒種子很容易,但是要把自己埋葬掉實在非常困難。我必須城實地承認,自己貪愛世界、戀戀紅塵,有著不願受束縛的七情六慾。捨不去己,就無法專心跟隨耶穌。人生下半場,我還有得熬煉呢!
唉!但是,在鐘擺的另一端,我卻感受到,與世無爭的日子過久了,有時候會怠惰起來;安逸的生活過慣了,不知是否顯得頹廢。我內心在拉扯著,在動與靜的張力間,我發現,不是事奉需要我,而是我需要事奉。
My heart is so proud, my eyes are so unfocused.
 I see the things You do through me as great things I have done.
 And now You gently break me, then lovingly You take me
 And hold me as my Father and mold me as my Maker.

 I ask You: "How many times will You pick me up,
 When I keep on letting You down?
 And each time I will fall short of Your glory,
 How far will forgiveness abound?"
 And You answer: "My child, I love you.
 And as long as you're seeking My face,
 You'll walk in the power of My daily sufficient grace."

 At times I may grow weak and feel a bit discouraged,
 Knowing that someone, somewhere could do a better job.
 For who am I to serve You? I know I don't deserve You.
 And that's the part that burns in my heart and keeps me hanging on.

 I ask You: "How many times will You pick me up,
 When I keep on letting You down?
 And each time I will fall short of Your glory,
 How far will forgiveness abound?"
 And You answer: "My child, I love you.
 And as long as you're seeking My face,
 You'll walk in the power of My daily sufficient grace."

 You are so patient with me, Lord.

 I ask You: "How many times will You pick me up,
 When I keep on letting You down?
 And each time I will fall short of Your glory,
 How far will forgiveness abound?"
 And You answer: "My child, I love you.
 And as long as you're seeking My face,
 You'll walk in the power of My daily sufficient grace."


20150407 N.012A
&讀經:約翰福音第十二章
W鑰節:23 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刻已經到了。 24 我鄭重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25 那愛惜自己生命的,要喪失生命;願意犧牲自己在這世上的生命的,反而要保存這生命到永生。 26 誰要事奉我,就得跟從我;我在哪裏,我的僕人也要在那裏。那事奉我的人,我父親一定重用他。」(約十二2326)
V主題:【人生下半場】
站在鏡子前良久良久,怎麼看,我都不像是一個四十五歲的「熟男」。不過,事實卻赤裸裸地告訴我,無論如何都得接受歲月的洗禮,繼續生命的歷程時間推著我前進,步入人生下半場。
身為基督門徒,我不能自視老成的說:「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詩九十9)至少在蒙恩得救重生之後,奇異的恩典讓「我罪已得赦免」,過去信主的這二十八年,豐盛的生命不是假的「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
前兩天我回老家清明掃墓,也順道去探望失智已久的大伯母,言談之間,大堂姊告訴我:「整個家族我們這個支派,就屬你最有成就。」當下我心立刻回應:「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上帝的恩才成的,……這原不是我,乃是上帝的恩與我同在。」(林前十五10)若沒有認識耶穌,恐怕我也會陷在家族的泥淖中出不來。
回想一下,也稍微印證了這個事實:我好多個教會朋友,第一代信主的他們幾乎都是家族中的佼佼者。彌賽亞救贖的生命真的令人卓越非凡。而我愛妻那邊的家族,則因為四代的基督信仰承傳,不僅早已成為地方望族,我這些姻親更是多在各行各業中崢嶸頭角,於海角天涯遍地開花。基督的恩賜真的叫我們在「今世得百倍,來世得永生」(可十30)啊!
說實在的,對於隨時預備見主面的我而言,人生至此,夫復何求。但是,在此之前,我們還是不能辜負神的恩典,須得努力於今生的每個時刻。所以,規劃好我的人生下半場仍是必要的:
一,持續預備自己,等候主呼召的日子來到:我事奉神的心從未改變。在還沒有出來全職傳道前,我就是在家預備、預備、再預備。等待「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號角吹起,盼望自己也能加入收割莊稼的行列。(在家中研究神學、預備講章/信息,既可以滿足服事的需要,又可以陪伴妻兒,兼顧家庭,一舉兩得。這實在是出於神對我的保護。)
二,忠心勤奮所託,在目前的崗位上見證福音:扮演光和鹽的角色絕對是每個基督門徒的明確目標,我們必須在這方面有積極的態度。福音傳到地極的使命,非此途徑,不能竟工。認真教職,是我目前能全心全力擺上的最具體事奉。
三,小事上忠心,學習靈性操練:唯有務實地扎根靈性,我們的生命才能結出美好的果實。對於目前參與的一些固定服事,我依然要好好付諸心力,使命必達;而另外有的不定時零星事奉邀約,我也要珍惜感恩,不能等閒視之。
聽聽這篇信息:「工作、家庭與教會」。


20150330 N.011
&讀經:約翰福音第十一章
W鑰節:47 …法利賽人和祭司長們召開議會,在會上說:「這個人行了這許多神蹟,我們該怎麼辦呢? 48 要是讓他這樣搞下去,大家都信了他(約十一4748)
V主題:【最不樂見的事】
就我所見,恐怕有許多教會最不樂見的事就是耶穌救恩的福音臨到。唯有把聖靈拒絕於門外,教會才能繼續過安舒的日子。
去看看那些經年累月衰殘的教會,很多時候實在是因為教會根本不歡迎耶穌:真理不能隨便進出教會,免得嚇跑一些董事長執等重要人物;聖靈不可以運行於聚會中,否則教會無法收拾失控的場面;上帝的掌權太虛無飄渺,還是組織章程來得最實際。「那攪亂天下的」(徒十七6)絕對禁止到教會裡來。
鮮少有牧者能樂見教會裡有信徒被神興起。開玩笑,哪個弟兄憑什麼在講台上操練先知講道的恩賜,來搶傳道人的飯碗啊!別鬧了,平信徒怎麼可以在教導的事奉上有份,這豈不是讓牧師下不了台!甭說了,反正任何會造成功高震主的基督門徒都是該死的人!
多年前,我曾經有志於教會的青年工作,當時我們教會的牧師告訴我:「你才來我們教會一年多,不要馬上投入事奉。明年再說。」好不容易捱滿兩年,我再次表達事奉的負擔,他卻直接告知:「你沒有資格在此事奉。」後來,有外面的教會要我長期去分擔主日信息的服事,我想他是我的牧者,身為會友我有必要讓他知道我星期天的行蹤,他馬上告誡我:「別人的羊自己養,你憑什麼干涉他們的牧養工作。」在那些年間,這位牧者總是對教會同工三申五令,絕不可讓我碰觸青年牧區的任何事奉。
法利賽人和祭司長們實在非常恐慌耶穌的行徑:「這個人行了這許多神蹟,我們該怎麼辦呢?要是讓他這樣搞下去,大家都信了他(約十一4748)那還得了!唯有設計謀殺耶穌才是自保的釜底抽薪之道。該亞法厲害的詭計(約十一4953)必須奏效絕不能讓耶穌在教會內為所欲為。

後記:
關於那段在教會被逼迫的日子,如今我已「離開公會,心裡歡喜,因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徒五41)我心深深相信:「我為這福音受苦難,甚至被捆綁,像犯人一樣。然而上帝的道卻不被捆綁。」(提後二9)事實上,這些年來我離開教會的束縛後,反而可以自由地「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腓一11),更多更多我們還是能夠效法使徒保羅,到福音未得之地四處見證基督的救恩啊!

《請不要忘記你是誰》(網路好文章)
1
當你得到別人的掌聲時,請不要忘記你是誰。 你是神的工人,要知道你的成功完全來自於神的幫助。沒有神的幫助,任何人都無能為力做任何事情,你要將這榮耀歸於神!
2
當你遭到別人的批評時,請你不要忘記你是誰。 你是基督的精兵,要知道別人的批評是你走向成熟的臺階。
3
當你的事業一帆風順時,請不要忘記你是誰。 你是神的僕人,要知道你真正的老闆是神,你的一切都是為了榮耀神。名利、權勢都是短暫的,神才是你一生的價值,永遠的財富。
4
當你前途一片渺茫時,請不要忘記你是誰。 你是天父的嬌兒,要知道神既然可以顧惜野地裡的花,天空中的鳥,也一樣會顧念你的一切,你的前方他已經全部的計畫周詳。
5
當你服侍大有果效時,請不要忘記你是誰。 你是神的器皿,要知道你我的服侍之所以有果效,有能力,這全是神的恩典,若沒有神的眷顧、憐憫,我們什麼也不能做。
6
當你侍奉軟弱無力時,請不要忘記你是誰。 你是大能者的子民,要知道一切的力量來自於神,只有神才是那永遠力量的源泉,他無時無刻不在等著你去支取。
7
當你看見惡人遭報的時候,請不要忘記你是誰。 你是深得基督寶血洗淨的人,要知道我們以前也是罪大惡極的人,若不是基督的獻上,寶血的洗淨,神的赦免,你我早已死在自己的過犯之中了。
8
當你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時,請不要忘記你是誰。 你是基督的門徒,要知道基督曾經所遭受的委屈、痛苦、苦難,為了愛人而忍受的不公平的待遇,大大的超過你我的一切。要靠著基督,效法基督!
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挫折,或者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境遇,或高或低都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不忘記你是誰,只要你願意抬頭向上看,你會發現天還是那麼藍,雲還是那麼白,天父還是那張笑臉。

20150327 N.010
&讀經:約翰福音第十章
W鑰節:16 還有其他的羊不在這羊圈裏,我也必須把牠們領來;牠們會聽我的聲音。牠們兩者要合成一群,同屬於一個牧人。(約十16)
V主題:【圈外有羊】
這十幾年來,神呼召我去做的事奉幾乎都在自己的教會外。而且祂所使用的方法常常讓我不得不順服,有三方面:
一,讓我看見需要:當世人實際的需要呈現在我眼前時,我心裡頭的負擔經常是強烈的。也因為我長期在自己所待的教會「沒有什麼服事的機會」,因此我多半能在無所羈絆的情況下,被神「隨傳隨到」。這些年跑了不少校園團契、軍中福音(基甸會)、營會特會、短宣活動、外縣市教會等,都屬於此範疇。
二,聖靈的攔阻:很奇怪,不論我在外面的服事如何佳評如潮,我就是在本族本鄉很不被重視。以前在自己的教會,我經常被看作一條蟲。我想,既然連耶穌都被自家人「厭棄」(太十三57),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雖然我最想要在彰化和台南服事自己的同胞,但聖靈沒有這方面的帶領,我若不順服,祂只好任由我在自己的教會多吃苦頭了。
三,收割莊稼的喜樂:這是支撐我繼續去尋找「圈外的羊」的重要因素。每每看見神透過我們的事奉付出,因此有許多人認識主、相信基督,我心裡的歡樂真是不可言喻(路十五10)。耶穌的話言猶在耳:「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約四36
我不知道這樣的狀況還要延續多久,但我總是秉持著一個精神:能服事神就是神給我的榮耀。所以,不論多麼微小的事奉,我都珍惜、感恩,並且好好把握。「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約九4
若有機會,不妨看看這部福音電影:「流浪漢世界盃」(我已觀看六遍,每次都很感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0xsxg1mk38


20150325 N.009
&讀經:約翰福音第九章
W鑰節:35 耶穌聽見他們把他趕出會堂。以後耶穌找到他,對他說:「你信人子嗎?」 36 他回答:「先生,請告訴我他是誰,好讓我信他!」 37 耶穌對他說:「你已經見到他,現在跟你講話的就是他。」 38 他說:「主啊,我信!」就向耶穌下拜。39 耶穌說:「我到這世上來的目的是要審判,使失明的,能看見;能看見的,反而失明。」 40 在那裏的一些法利賽人聽見這話,就問他:「難道你把我們也當作失明的嗎?」 41 耶穌回答:「如果你們是失明的,你們就沒有罪;既然你們說『我們能看見』,那麼,你們仍然是有罪的。」(約九3541)
V主題:【你信人子嗎?】
在信主的歷程中,我所感受到的一些東西似乎與這位瞎眼復明的仁兄差不多。
有時在教會中,看得越清楚時,隨之而來的逼迫就越多。一般教會容納許多瞎子,眼不見為淨(愚民政策是很有效率的管理方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行,在模糊的視線中顧好自己,大家好來好去就沒事。哪天要是你被耶穌醫治了眼睛,明白真理,吃苦頭的時候就到了。
我發現一般教會裡有不少違背聖經真理的地方,卻經年累月不被處理,太陽照不到之處,就繼續長久的藏污納垢。
前兩天,我閱讀斯托得牧師所寫的文章:論「簡樸」。我心有戚戚的默想良久良久:為什麼教會總是讓「在社會有頭有臉」的人擔任董事長執核心同工,而無視他們的屬靈生命如何呢?為什麼許多教堂的建築物蓋得奢華又富麗堂皇,卻不斷要向支薪族募款求奉獻呢?為什麼不少教會裡的存款已達千百萬,卻每週還傳遞著奉獻袋呢(我們比慈濟好不了多少)?
對照一個畫面:某位教會長老在主日那天如常地開著他的保時捷到教會來,西裝筆挺,油頭粉面。他平時是一間公司的大老闆,家住帝寶豪宅,出手闊綽,當然也奉獻給教會不少金錢(可以節稅)(他給出自己開支的零頭,就能得到教會對他磕頭)。他在教會的影響力,喊水會結凍,這十幾年來已經「開除」了好幾位不聽話的牧師。在教會中作威作福慣了,目前聘來的傳道人都很聽話乖巧。無風無雨,一切顯得那麼平靜除了日漸老化的會友與持續衰殘的教會規模,似乎都還好嘛。
然後,我卻從閱讀聖經中,不斷跳出一些顯眼的字句:馬槽、木匠的家、草鞋、狐狸的洞、飛鳥的窩、沒有枕頭的人子、漁船、荊棘的冠冕、髑髏地的十字架。
奇怪吔!教會們顯然錯了。
然而,誰敢睜開眼睛正視教會的錯繆?活得不耐煩啊!瞎眼的沒事,被聖靈打開眼睛的人要被定罪了。
用心地聽聽這篇信息:「信仰與工作系列(2)~「成功」的試探」(特別是第16分鐘05秒開始那段),讓我們誠實地悔改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QwW-TKE1sQ&index=2&list=PLsNJO0nl_IhTn5OzOP9ezAqkE-ly71pjg


20150323 N.008
&讀經:約翰福音第八章
W鑰節:7 他們還是不停地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當中誰沒有犯過罪,誰就先拿石頭打她。」 29 「差遣我來的那一位跟我同在;他並沒有撇下我,使我孤單,因為我始終做他所喜歡的事。」(約八729)
V主題:【拿石頭打她】
我們太習慣自以為義了,向人丟石頭實在是我們的拿手好戲。新聞發達的時代,我們拿著一把尺到處丈量,彷彿自己是政治專家,頭頭是道地評論台面上的人物,有人貪腐、有人無能、有人權謀、有人斂財,該死。八卦週刊一爆料,又是人們茶餘飯後的主要話題:這個人絕對要給他關到死、這種人根本不配作領導人、一定要去抗議/潑漆/砸雞蛋啦、怎麼不判他死刑呢?
弟兄眼中的刺總比自己眼中的樑木更為嚴重(太七3)。「這樣的女人必須用石頭打死」(約八5),這已經不是五十步笑百步的揶揄,而是要置人於死地的傲慢。
「嚴以律人,寬以待己」,別人的偶然犯錯,我們決不寬貸;自己的經常罪過,總有被原諒的理由。拿石頭丟別人總是比較容易的。
曾經有一位國內福音機構的總幹事跟我說:「以前還沒上台,總以為別人做得不好,改進空間諸多,未來大有可為;等到自己坐上了這個位置,才發現處處掣肘,能使上力的地方很有限,全然不是那麼一回事。」當我們設身處地為人著想時,才能真正反思出耶穌的話:「你們當中誰沒有犯過罪,誰就先拿石頭打她。」(約八7)
這裡,有一個絕妙的場景轉換:「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約八9)耶穌的話直指人心,讓每一個從鏡子裡看見自己本相的人無地自容。
最後,「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約八9)這樣的畫面,讓人感受到一片祥和,對照先前的來勢洶洶、劍拔弩張、一觸即發,此地呈現的是饒恕與悔改:「好,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別再犯罪!」(約八11)

附註:
「差遣我來的那一位跟我同在;他並沒有撇下我,使我孤單,因為我始終做他所喜歡的事。」(約八29)真正跟隨耶穌,走十架道路的人絕不孤寂除非他以「別的事物取代了神」(詩十六4),這「別的事物」甚至是「對人的愛心」。
看看這篇報導:德蕾莎修女 也有信仰危機
中國時報 2007.08.26 鍾玉玨/綜合報導
廣受愛戴的德蕾莎修女,竟然也有信仰危機?英國《泰晤士報》25日報導,德蕾莎修女生前的書信透露出,她心底隱藏著對上帝與信仰的疑惑,以及被上帝遺棄的痛苦,甚至自覺是表裡不一的「偽君子」。
德蕾莎修女自願前往印度加爾各答貧民窟濟貧,靠著信仰與源源不絕的愛將人性光輝發揮到極致,1997年過世後,6年就晉封真福之列,係羅馬天主教會歷來封聖過程最快的神職人員。
雖然外人看到的是她陽光般的笑容以及源自信仰的堅定力量,不過她寫給親友與屬靈導師的信函,卻揭露出完全不同於外在印象的心聲:「內心深處除了虛無與黑暗,一無所有。」
自覺被遺棄 戴面具掩飾空虛
這是她在加爾各答扶貧濟弱之初的心聲,8年後情況亦無改善。書信透露她「強烈渴望上帝眷顧」,感覺「被遺棄、內心空虛」,少了「信仰、熱情與愛」。 她說,世人熟悉的招牌笑容是「面具」與「幌子」,藉以掩飾內心被上帝遺棄的痛苦。她說:「我辛苦為了什麼?若上帝不存在,哪來的靈?若靈不存在,上帝也不是真的。」
德蕾莎對上帝的疑惑與疏離感,4年前首度被柯羅迪卓神父披露,而今他將書信集結成冊,公開出版,書名《德蕾莎修女:請當我的光》(Mother Teresa: Come be My Light)。
其中一段寫到:「別人告訴我,上帝在我心裡。但我被龐大的黑暗、冷漠、空虛包圍,心靈枯竭,一無所有。我用盡一切心力,希望上帝與我同在,然而雙方依舊相隔甚遠。我飽受失落之苦,苦於上帝遺棄我,苦於上帝未真實存在。
疑惑上帝存在 飽受失落痛苦
此外,1979年德蕾莎修女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之前,她向屬靈導師皮特透露:「耶穌對你特別眷顧,而我被無邊無境的靜默、空虛包圍,認真看,卻看不到,仔細聽,卻聽不見,動口卻發不出一語。」
柯羅迪卓認為,德蕾莎修女並未「動搖信仰」,一切痛苦係反映她對上帝存在與否起了疑惑。他說:「我們不能渴望身邊不存在的東西現在我們對於她內心世界有了新的體悟,我認為這才是最偉大之處。」柯羅迪卓是羅馬天主教廷支持德蕾莎封聖的人士之一。


20150321 N.007
&讀經:約翰福音第七章
W鑰節:4 「人要出名,就不能暗地裡做事。你既然能行這些事,就該在世人面前表現出來!」( 5 原來連他的兄弟也還沒有信他。)(約七45)
V主題:【人要出名】
「出名」無疑是做大事的好捷徑,對世人而言,走這條路總是最快的。耶穌,選擇誕生在馬槽裡顯然不夠聰明;成長於木匠的家裡實在不夠氣派;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約一46)基督怎麼會來自加利利?(約七41)如今,耶穌不在節期間到耶路撒冷大顯身手,這不是埋沒人才嗎?
這些日子,我不斷思想,到底神呼召我要「做」什麼?在神眼中我究竟「是」什麼?我曾大言不慚地誇稱自己的畢生願望:「第一是成為傳道人,第二才是當老師。」現在想想,好像全然不是那麼一回事了。除非是神清楚的呼召,我沒有任何資格界定自己該做什麼,或不做什麼。華倫魏斯比說:「我所做的是非常重要,不是因為我在做這件事,而是因為上帝呼召了我去從事這項工作。」
說真的,我的確是塊教書的料子。每天我能快樂去上班,學生們也多喜歡聆聽我的課程,家長對我讚譽有加,學校亦很肯定我的績效,蠻豐盛的日子。我卻一直「吃碗內,看碗外」,老想著有一天要在教會界大展長才,奢求著自己的名聲要在宗教領域更上一層樓。我捨本逐末地要儘快脫離教育界,本末倒置地盼望及早退休進入事業第二春,愚不可及地認為自己能靠著恩賜翻天覆地。我錯了!錯得離譜。
這二十幾年來,神不斷精進我的教學功夫,增添我在教育工作上的裝備。這個階段的我,教書歷程日正當中、得心應手、成熟穩重,我卻日思夜想要離開職場、要提早退休、要進入陌生的牧會領域,夠笨了!一種無可救藥的自大讓我無限張狂自己的能耐,實在傲慢得無以復加。
事實上,離了教職,我不能做什麼。
我能做的就是繼續堅守崗位,把神的呼召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樣,當我做完上帝吩咐我做的一切事,要說:『我原是無用的僕人;我不過盡了本份而已。』」(路十七10
赫爾的話堅定了我目前的心志:「我只是一個人,但仍然是一個人。我做不了所有事情,卻依然可以有所作為。因為我不能從事所有工作,所以我不會拒絕我能做的事情。」
聽聽這首歌:「讓我愛」。


20150320 N.006
&讀經:約翰福音第六章
W鑰節:15 耶穌知道他們要拉住他,強迫他作王,又獨自避到山上去了。60 好些門徒聽見這些話,就說:「這教導太難了,誰聽得進去呢?」66 從此,跟從他的人當中有好些人退出,不再跟他一道。(約六156066)
V主題:【強逼他作王】
不必別人來逼,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想作王。
作王好啊!獨當一面,有權有勢,隨心嚮往,為所欲為。
如果無法獨霸一方、統領全國,能被奉為大師、上人、名嘴,過過聲望乾癮也不賴。說真的,我們的內心何等願意讓人黃袍加身啊。
我們喜歡被需要的感覺,也實在享受著眾人的阿諛奉承,更在意自己是否能被認識、被肯定、被佩服。虛榮心滿足了,整個人就可飄浮在半空中,成天掛著洋洋得意的笑容。這是我非常需要被神責備的地方,想成名的慾望根深蒂固。
唯恐別人不知我們的能耐,習慣在人前表現自己的才華:發表真知灼見、秀出十八般武藝、抖些幽默笑話、呈現藝術技巧、說一堆別人不知的八卦消息、證明非凡的工作能力。我們很想作王啊!
「從此退出政壇」這當然只是玩笑話,「一定會把任期作滿」那絕對是政治語言,「拒絕不了民意」真是個好藉口氣象預告會準確?除非政治人物不說謊。耶穌有一百八十個理由可以出來作王,何況他是「被迫的」,在眾人同心合意的推舉、拱勸之下,不出來順應民意,太不合人情了。
基督門徒不能活在利慾薰心的氛圍中,耶穌「獨自避到山上去」(約六15)的實際作為讓他持續保持清醒,這是我們當學習的榜樣。
這半個月來,我一直在對付的就是這個。可怕的個人野心在腦子裡長期亂竄,我差點失去對神單純愛戀的心。放下執著後,我整個人都輕鬆了起來,心思也清明了不少,「獨自退避到山上」果然好處多多。許久以來「想為神做點什麼」的企圖/夢想讓我迷失了自己,如今,生活的幸福重回懷抱,我立志要做一個神國度的平凡老百姓。不要做大事,也不想做大官,只願意時刻有神的同在。
聽聽這首歌:「自基督來住在我心」。
(請為我禱告,因我不知自己能被「約束」多久,日日夜夜都在掙扎、分分秒秒都必須警醒,個人野心時常蠢蠢欲動,我很怕自己想成名的慾望死灰復燃名利地位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20150313 N.005
&讀經:約翰福音第五章
W鑰節:16 從此,他們開始迫害耶穌,因為他在安息日治病。 17 耶穌對他們說:「我父親一直在工作,我也該照樣工作。」 18 這話更使猶太人的領袖決意要殺害他;因為他不但破壞了安息日的戒律,而且說上帝是他自己的父親,把自己當作跟上帝平等。(約五1618)
V主題:【我父做事直到如今】
神創造的工作到第七天就休息,但是祂的工作卻從來沒有停止過。不分平日或安息日,神救贖的工作一直在我們當中持續著。
但是,「人的傳統」卻想要限制神的作為。只因為耶穌在安息日醫治病人,犯了人的規條,就被列入「宗教裁判所」的政治追殺黑名單。這事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來似乎極其荒謬,不過裡頭卻隱藏著不分時代的人性醜陋。
很顯然的,當時的宗教領袖處理不了成千上萬的病人需求,只好一股腦兒地將他們歸類為活該的罪人。不潔淨的族群被神審判有什麼好怨歎的。畢士大池旁的求醫者,只能碰運氣地等待神的憐憫。
不同於約翰記載的前兩個神蹟,這次的醫治出自耶穌「主動的」作為,而且祂只單單地醫治這位患了三十八年腿疾的病人。這是否也代表這位仁兄的好運氣呢?耶穌隨機式的醫治,或許會讓人誤會,質疑祂的公平性。但我們必須知道耶穌做事的原則,祂緊接著鄭重地說:「兒子憑著自己不能做甚麼;他看見父親做甚麼,才做甚麼。父親所做的,兒子也做。」(約五19)
事實上,若我們願意城實地檢討自己,講白了,不管耶穌如何工作,「人總是很難接受神做事的方式」。這絕對是個事實:「我看透了你們,你們並沒有愛上帝的心。我奉我父親的名而來,你們卻不接納我;可是有人奉自己的名來,你們反而會接納他。你們喜歡彼此恭維,卻不追求從獨一無二的上帝那裡來的稱讚;這樣,你們怎麼能信呢?」(約五4244)然而,無論人的錯誤如何,耶穌依然繼續祂的工作,秉持著「我父親一直在工作,我也該照樣工作」(約五17)之原則。
其實,畢士大池旁的醫治事件,耶穌要顯明的並非祂的醫治大能,而是祂要藉此「審判」當時的宗教界人士:「我憑自己不能做甚麼;我按照上帝的旨意來審判,而我的審判是公正的;因為我不尋求自己所要的,只要實行差我來那一位的旨意。」(約五30)祂審判了當時宗領袖的無能,也審判了「人的固執限制神的作為」這樣的安息日傳統「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可二27
聽聽這首歌:「向高處行」。


20150312 N.004
&讀經:約翰福音第四章
W鑰節:1法利賽人聽說耶穌招收門徒和施行洗禮比約翰多。( 2 其實,耶穌未曾親自為任何人施洗,而是他的門徒施洗。) 3 耶穌知道這事就離開猶太,再回加利利去。(約四13)
V主題:【為了不被分裂】
在這個階段,耶穌與施洗約翰同心神國度的事工,實在沒有被分裂的本錢。「法利賽人聽說耶穌招收門徒和施行洗禮比約翰多。」(約四1)這樣的描述顯然呈現了宗教當局的心機所向,「比較」讓他們有可趁之機,「競爭」使他們大有抹黑的著墨處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耶穌卻不隨他們起舞,即便自己問心無愧(約四2),祂還是選擇「離開猶太,再回加利利去。」(約四3)這種顧全大局的作為,實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太衝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牛脾氣,很多時候讓我顧前不顧後,只見眼前目標,不思整體利害關係,常常釀成後悔莫及的災難。一切不必要的堅持與衝突似乎都出自我內心的驕傲使然。
我很容易與人爭吵,人錯己對的自大叫我在人際關係上吃足了苦頭。柔和謙卑從不會是給我的形容詞。
耶穌千里迢迢的到耶路撒冷過節,只因為他人狹窄的心胸、錯誤的眼光與偏頗的評價,就「懦弱的」選擇暫避風頭,再長途跋涉回到加利利。能屈能伸,實在勇氣過人。
最近的新聞令人十分沮喪,暴力殺人、宗教斂財與官僚貪污,負面消息層出不窮,看得直叫人怒氣塡膺不公不義的事件勾起習慣看新聞的我內心相當憤慨。我發覺,所有敗壞皆起因於罪惡的人性,深陷罪惡的人性才是我們要對抗的焦點。罪的問題沒有解決,制度永遠無法制裁貪婪的人性。
耶穌這時雖然迴避了人的錯繆,但是為了徹底解決人罪的問題,有朝一日祂要重返耶路撒冷,藉著十字架拯救所有願意相信祂的人。
聽聽這首歌:「我靈鎮靜」。


20150311 N.003
&讀經:約翰福音第三章
W鑰節:27 約翰說:「除非上帝有所賞賜,沒有人能得到甚麼。 30 他必定興旺,我卻必定衰微。」(約三2730)
V主題:【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這幾天,我顯得很消沉。幾乎沒有了生活的鬥志,莫名其妙就提不起勁,熱情不再,不敢做夢了,只想這樣好好活著。
杜甫的詩「江村」,描寫了我此刻的心境:「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鈎。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之前,我一直存在一個偉大的夢想,要為神國做大事。心中的願景支撐著這二十幾年來的活力,總以為終有一天我會被神大大地使用。現在,我似乎徹底被打垮了我根本不是那塊料!就像霍桑所言:「神的器皿無法測透神的旨意,若有人自以為是,正好顯明他們不是祂的器皿。」回想起來,我這樣自大的心態由來已久,至少在二十六年前就已深植我心。
說實在的,我目前的確迷惘了,正如貝克所承認的:「根本上,令我的靈魂在『獻身於基督』中迷失,最主要的一個主要敵人就是:服事祂。」我那種成功必須在我的驕傲,讓我遲遲不能成為神手中合用的器皿。哪個人不知我氣燄高張!
喔!我那無可救藥的愛現,想讓全天下知道我的才氣之意圖,真差勁!該死!
對我而言,不能「停止」,就沒有「安息」。那種想要「竭盡所能討神喜悅」與「竭盡所能拯救世界」的自我擴張,堵死了我在基督裡的自由。我必須放下,放下執著、放下夢想、放下張牙舞爪的表演方式。我能單純地安於讓神做事嗎?
當摩西自以為可以在拯救以色列人的事上「做點事」(do something)時,他被神整整隱藏了四十年。直到他收斂到自認再也不能做什麼時,神才乎召他出來。那三個階段:「I am something, I am nothing, God is everything.」(剛信主時聽到的主日信息,至今記憶猶新)也是我必須真實去經歷的。
我必須從神那裡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唐慕華說:「我們的價值,不在於我們在這些工作(想要拯救全世界)中成就了多少,而在於我們多麼蒙神所愛。真正能停止我們『不斷勞動』(工作狂是要被責備的)的唯一方法是,知道自己的價值並非來自於我們的成就,而是更深刻地去學習什麼才是神所看重的。」
因此,我終於打消了想要為神國「做點事」的念頭了。從今以後,我不可再有想要參與任何服事神的慾望除了「奉差遣」外,我算是禁足了。
突然,有一種被釋放的感覺。原來,我還能夠繼續被神使用堅守在教育崗位二十一年呢!這樣就好。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為了對付狂妄的自我,我目前實在需要多隱藏。該去米甸走走了。
聽聽這系列的信息:「信仰與工作」。告辭了!


20150306 N.002
&讀經:約翰福音第二章
W鑰節:23 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時候,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蹟,就信了他。 24 但是耶穌不能使自己信任他們,因為他對所有的人都有深刻的了解。 25 他不需要人告訴他關於人性的事,因為他洞悉人的內心。(約二2325)
V主題:【但是耶穌不能使自己信任他們】
神蹟本身不能迫使人產生真實的信心。我們千萬不要只為了神蹟而相信神,因為太過關心神蹟本身,在屬靈方面是危險的。
神蹟當然具有為信仰辯護的價值,我們知道,耶穌有時會使用神蹟來幫助人,使那些懷疑心太重而無法相信祂話語的人建立信心。但是,祂絕對不會執著於神蹟的呈現,而讓關乎生命的信仰表象化耶穌也從來不高舉神蹟,祂要的乃是人的真心悔改,以及與神建立和諧的關係。
我們應當深思約翰細心的描述:「當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時候,有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蹟,就信了他的名。耶穌卻不將自己交託他們;因為他知道萬人,也用不著誰見證人怎樣,因他知道人心裡所存的。」(約二2325)之後在第四章,我們就會親自從耶穌的口中驗證這樣的情形:「先知在本地是沒有人尊敬的。」(約四44)「若不看見神蹟奇事,你們總是不信。」(約四48)相對於撒瑪利亞人因著耶穌的話語就認信祂是彌賽亞(約四4142),說穿了,這些耶路撒冷人表現的僅是對神蹟存著「看熱鬧」的態度而已。
不過,有一個更重要的觀察點我們必須看見:在聖經裡其他地方所呈現的是,不論別人對耶穌的信靠是否正確,祂都要施行醫治,繼續祂的彌賽亞工作,把人從死亡的邊緣挽救回來。因為神能在我們失去生命當中賜予新生命,在惱人的變動當中給予我們真正的自由。


20150305 N.001
&讀經:約翰福音第一章
W鑰節:11他來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卻不接受他。12然而,凡接受他的,就是信他的人,他就賜給他們特權作上帝的兒女。(約一1112)
V主題:【被拒絕的真光】
「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約一11)耶穌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除了對神蹟的渴望與對政治的迷戀,人們似乎並不想從祂那裡多得什麼。「光照在黑暗裏,黑暗卻不接受光。」(約一5)
我自己在教育單位超過二十年,發現一個很驚人的現象:絕大多數的學生不喜歡認真教課的老師,他們非常熱愛很混的教職員。這種老師總是上班遲到,正中學生下懷,早自修時間沒人約束,樂翻天囉;老師開放學生帶手機玩平板,他太人性化了,真是大受歡迎啊;當導師宣佈「學生來學校又不是要來打掃的」,孩子們簡直愛死他了;每天幾乎都沒有出家庭作業,這種老師實在超級無敵好,學生不必寫作業,老師不必批改訂正,雙贏吔;無論你上課打電玩、看漫畫或趴著睡覺,老師都不動如山,繼續他的教學進度,學生當然高呼萬歲!(聽說,在大學院校中,從不點名、絕不當人、學期成績從九十分打起的教授最受大學生青睞。)
以上絕非我的編撰,每件事都是實情。然而,這還只是國小的孩童呢!年幼稚子尚且如此,愛黑暗不就光,一般世人拒絕被照亮的本性已幾近常態。
上學期末,我們學校教評會(我也是委員之一)開除了一位不適任的新進教師,實在是因為她一直不接受校方的輔導,兩個月的期限一到,只好解聘她的職務。我曾從頭到尾參與整個輔導過程(也入班作觀察紀錄),但是她不接觸、不對談、不回應的「三不」原則,叫我們束手無策。學生在她上課時打架打到受傷流血,她視若無睹;整堂課照本宣科,毫無教學專業可言;學生舉手發問問題,她也從不回答。因此,沒帶教科書的、躺在地上上課的、整節課聊天講話的、甚至在教室裡打起球來的,都沒事學生好快樂呀!
寒假過後,這位老師已不能再來上班(我認為她應該是典型的自閉症患者)。取而代之的是由學校經挑細選的另一位教師,學有專精、教學嚴謹、認真負責。開學至今兩週,學生們好懷念過去的日子啊!「光照在黑暗裏,黑暗卻不接受光。」(約一5)
耶穌就是那位被世人拒絕的真光。

但是,「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一12)我們可以唱唱這首歌:「靠主耶穌必得勝」。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LvnEe8eLI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