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不敢傳的福音(序)落葉隨風 20181017叮到耳
耶和華啊,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在這些年間顯明出來;在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念。(哈三2)
三十年前,我就把這一節經文倒背如流,但一直懵懂為何禱告神復興作為的時候,還要祈求祂「在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念」?
後來,讀到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故事(徒五1~11),我才似懂非懂的理解復興的概念。老實說,今天我們很難再看見聖靈於教會中有明顯的工作,道理正是如此。是神的憐憫,以至於教會沒有那麼明顯的聖靈作為。否則,在神榮耀的光中,誰能站立得住呢(賽六5)?這對夫妻因一時的軟弱、不誠實,剎那間就「仆倒」主前,慘絕人寰;隨後掃羅歸主的事件,神的顯現依然讓人「仆倒」在地,而且還失去視力好長的一段時日。
我們真的希望神復興教會嗎?我們是否知道自己在禱告什麼?許多時候,神不插手教會的事務,實在是為了給我們留面子。聖靈沒有積極介入干涉,是因為祂不想立刻毀滅世界。「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三9)要珍惜這恩典。
十個月前,我突然又靈感來了,陸陸續續寫下十二篇短文。很感慨時下的教會經常傳遞許多似是而非的道理,對照聖經後發覺這些教訓有可能會誤導許多善男信女,只好再次拾起荒廢已久的勇氣,反思一點神學正義/正意。不期望能撥亂反正,也沒資格導正視聽,僅求留下隻字片語來記錄我在人生後半場對神的追尋—是我這個階段對神學投入的心血報告,也是反應我們這一代「校園基督門徒」認識神的文化實體。
取名為「教會不敢傳的福音」,實在太狂。幾度想更名換詞,都壓抑不了當初領受話語的感動,只好硬著頭皮,說服自己「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
把該講的講完後,不知道這是否為我對教會的末終之言。不過,自己深知安靜的時候到了。未來,為了抵抗強大的自我中心意識,我必須深度學習化主動為被動,只讓聖靈引導,「落葉隨風,忘我捨己」。
教會不敢傳的福音(一)有凶暴的豺狼 20180323叮到耳
所以,我今天鄭重地告訴你們,如果你們當中有人沉淪,罪不在我;因為我已經毫無保留地把上帝的旨意傳給你們了。你們自己要謹慎,也要為聖靈所付託你們照顧的全群謹慎。要牧養上帝的教會─就是他藉著自己兒子的死所換來的。我知道在我離開後,有凶暴的豺狼要混入你們中間來傷害羊群。就是在你們中間,也有人會造謠撒謊,誘惑門徒去跟從他們。(徒二十26~30)
2008年,台灣教會界舉辦了許多大型的聯合特會,包括「翟辛蒂神大能特會」、「趙鏞基牧師培訓特會」、「布永康點火特會」、「河用祚敬拜特會」、「辛班尼醫治特會」……等,不一而足。領袖們大聲呼叫,眾口宣稱:這是「台灣復興轉化的元年!」信口開河:「台灣是迎接耶穌基督再來、開啟神國降臨最重要的鑰匙!」
如今,十年過去,台灣復興了嗎?台灣轉化了嗎?其實,像這般「復興關鍵年」的謊言,在台灣二三十年來不絕於耳。江湖術士,騙吃騙喝,縱使不曾兌現,也沒有人需要因此下台。
事實上,我們若有勇氣綜觀教會大歷史,不難發現:教會轉化最成功的時期,竟然都演變成教會最腐敗的歷史。
政教合一,帶來信仰的表象化,教會領袖在這些階段多半忙著爭權奪利。不著眼於福音的廣傳,分裂成東正教與羅馬天主教。設立宗教裁判所,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十字軍東征,「為神伸張正義」,對異教徒國家以武力發動了持續近二百年的宗教戰爭。文藝復興時期前的歐洲黑暗時代,五百年的野蠻與動盪,教會也參與了不少。希特勒納粹的崛起,教會正是始作俑者。千百年來,基督教「轉化」了那麼多歐美國家,如今當地大多數的教會早已淪為觀光旅遊景點,鮮少再有福音活動。
聖經並沒有講到福音可以「轉化城市」或「復興國家」的概念。主耶穌所傳的福音是要救贖人脫離罪的轄制、叫人與神和好,而不是要推翻羅馬帝國、建立基督教王國,或者是看見任何地上國的榮耀光景。人心才是祂關照的焦點。
畢德生的話讓我很認同:教會應該低調一點。阿們!
教會不敢傳的福音(二)理所當然的事奉 20180326叮到耳
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十二1)
我們若能完整閱讀全本聖經,會串連出一個重要的信息:事奉神,並沒有聖俗二元分別。在教會工作是事奉,在職場工作是事奉,在家庭工作也是事奉。每個基督門徒都有神在他身上的個別呼召。
使徒保羅曾勸勉以弗所教會的信徒:「你們作僕人的,要懼怕戰兢,用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好像聽從基督一般。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裡遵行神的旨意。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因為曉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論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賞賜。你們作主人的,待僕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嚇他們。因為知道,他們和你們同有一位主在天上;祂並不偏待人。」(弗六5~9)神是按我們日常所行的審查我們,而不是計算我們每週到教會的聚會時數。
既是如此,我今天以事奉主的態度服事學生,已經在學校上班了十個小時;又花了六個小時勤奮勞累做家事,盡心盡力款待高堂妻小。我怎麼會有空閒去擠出兩三個小時到教會唱詩歌、聽講道、小組聚會呢?尤有甚者,教會怎麼能栽贓信徒說「多參加聚會」才是委身的事奉、才會蒙神祝福呢?
大約從十年前起,我開始不信這一套。
教會萬歲,家庭破碎,這不是榮耀主名,這是在羞辱主耶穌的福音。
除了休息睡眠,我每天最需要的是忠心在職場與家庭中盡責事奉神,行有餘力就進到密室讀經、禱告、默想、屬靈操練,夠了。
主日再去教會同眾聖徒崇拜神,夠了。
教會不敢傳的福音(三)不可姦淫?姦淫什麼?20180504 叮到耳
耶穌說:「你們聽過有這樣的吩咐:『不可姦淫。』可是我告訴你們,凡是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心裡已經犯了姦淫。」(太五27~28)
一、審美觀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能評判基本的「美醜」,好者好之,惡者惡之。一朵鮮花對比於一坨牛糞,我們會有所分辨與喜厭。更何況「窈窕淑女(體態美好又有德性的女子),君子好逑。」
對於美貌的女子,男人看了卻不怦然心動,可能嗎?我們能對一處人間仙境心嚮往之,卻不被定罪;為什麼對一個絕色美女有所「遐想」,卻要被罪惡感「控告」得體無完膚呢?
二、食色性也
不諱言地,我們總有人性的基本需求面:喜歡享受美食與美麗漂亮的事物。我們不需要因為生命中有肉體的情慾而否定存在的理由。「上帝所造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應該用感謝的心領受,不可拒絕。」(提前四4)
情慾是上帝所創造的美好?還是被罪扭曲的結果?要把這兩件事區隔開來,並不容易。
孩童初期的肉體快感、青少年時期的性器官興奮、成年人的性愛刺激,究竟是神創造的天然呈現?還是罪惡的情慾偏差?小孩發覺玩弄性器官有快感,男人被女人吸引而動情,女人因內在的性渴望而七上八下……。我們無法否認與忽視,必須正視這些真實狀況。
三、與其慾火攻心
「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與其慾火攻心,倒不如嫁娶為妙。」(林前七9)保羅並沒有否定人的慾念。有人抑制得好,能終生守著獨身,很好;若有人控制不住(絕大多數的我們),那就正正當當地嫁娶,讓情慾有合法的去處。慾念並沒有絕對的善惡或對錯之分。「如果你們不能抑制慾念,那就結婚好啦。與其慾火中燒,不如有嫁有娶。」
保羅並沒有批判說「你怎麼可以有慾念!」也沒有斷定說「慾念是邪惡、變態、齷齪的!」人的慾念是與生俱來的,我們的情慾也是被上帝所造的一部分。而且,上帝不也造了夏娃來解決亞當「獨居不好」的情形嗎!
教父時代的「禁慾主義」,奧古斯丁視情慾為邪惡的墮落,必須強力對抗:「為了靈魂的自由,解決之道是我不渴望、不尋找,也不要娶妻結婚。」俄利根甚至揮刀自宮,但是,他後來發覺,去得了勢,除不了慾。這樣真的健康嗎?
四、不可姦淫
我們先複習一下創世記第三十九章「約瑟與波提乏之妻」的故事。這個「淫婦」先「以目送情」要勾引這位「秀雅俊美」的小鮮肉,再直接了當地誘惑約瑟:「你與我同寢吧!」並且「天天」主動投懷送抱。
劇情先到此暫停。我不認為波提乏的太太是個人老珠黃的貨色,她也不會是隻令人提不起勁的大肥豬,反倒可能是位花枝招展、嬌嬈嫵媚的蛇蠍美人。另外,我也不認為約瑟有何高超的柳下惠定力,他大概如同時下青少年一般,血氣方剛、賀爾蒙過剩、滿腦子性幻想。
沒有天雷勾動地火的原因非不能也,乃不為也。「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上帝呢?」(創三十九9)約瑟不是沒「想過」,而是「抑制」住了。他可能如你我一樣有些「念頭」,但他讓信仰的力量強制控管自己的「行動」,不容讓邪情私慾驅使他去為非作歹。從頭到尾,我們不會認為約瑟犯了姦淫罪,因他倚靠上帝戰勝試探誘惑:很不容易面對的情慾爭戰,因為是「天天」(每晚上睡前不免會胡思亂想,又每早晨的「精力」充沛)。
相對的,這位主母雖然最終沒有「得逞」,但歷史上給她的封號「淫婦」,當之無愧。
這應該就是「心裡已經犯了姦淫」的最佳解釋。D.A.卡森註解得很精闢:「想引誘對方動淫念」。「意圖」已經很明顯,想方設法地精心佈局,雖然後來沒有得逞,但那「垂涎的念頭」已經使人犯了姦淫的罪。是未然的行動「姦淫未遂」定了姦淫罪。
五、姦淫什麼?
傳統上教會並不會定「鰥夫寡婦」這樣的罪:他/她思念自己已經過世的配偶,因為不再嫁娶,就以「幻想」的方式DIY解決性方面的生理需求,而且性幻想的對象是自己生前的配偶。這樣的自慰是被容許的。
還有,夫妻婚後因工作因素無法同居(如職業軍人),或是另一方長期處在病痛當中,他們也以DIY的方式讓自己持續對婚姻忠貞,而且性幻想的對象是自己現在的配偶。這樣的手淫是被容許的。(申二十四5,「新娶妻之人不可從軍出征,也不可託他辦理甚麼公事,可以在家清閒一年,使他所娶的妻快活。」)
當然,尚未步入紅毯、正在熱戀中的男女朋友,在還不能實際享受魚水之歡時,夜半人靜幻想著對方的柔情擁抱與溫存,以此滿足彼此的思念,這樣的遐思應該也不算犯姦淫吧!
可見,性幻想/自慰並非是絕對的惡。不過,許許多多神的子民卻被那「晝夜控告弟兄的」(啟十二10)吃得死死的,朝夕活在良心的譴責與罪惡感的悔恨中。「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七24)
青少年們多半未婚(還沒到可嫁娶的年齡與客觀條件),卻是生理上最性慾高漲的徬徨時期。青春期的基督門徒為了「逃避淫行」、守住「聖靈的殿」(林前六15~19),不想與人同居、不要有婚前性行為、不涉足貓仔間、不濫交苟合、不與人有一夜情……(珍愛行動、青春無悔、忠貞立約、真愛要等待)。但是,當他們天天看見穿著學生制服的異性同學,飄逸長髮或帥氣瀏海、氣質出眾或英姿煥發、清新可愛或溫柔體貼、身材姣好或高大挺拔、亮麗大方或幽默風趣、亭亭玉立或玉樹臨風……,怎麼會不有所遐想。除了適度地DIY解決性衝動、暫時排解高漲的賀爾蒙,還能怎樣?這是主耶穌所定義的動淫念嗎?這就是犯姦淫嗎?
想殺人,卻在抑制住念頭後沒有去殺人;想發財,卻在抑制住念頭後沒有去搶銀行;想摘採野花,卻在抑制住念頭後沒有去攀折。這是心裡掙扎後的爭戰得勝,而不是必須定罪的道德瑕疵。不能把腦中的幻想與實際的作為畫上等號來定罪。
「因為上帝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三17)耶穌道成肉身,主要目的不是要來審判世人,而是要來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當耶穌說「不要無故動怒」、「不要動淫念」時,祂不是要定罪我們「你犯殺人罪了」、「你犯姦淫了」。而是要處理我們內心的動機,祂能夠平靜風和海,也可以平復我們裡頭難以抑制的翻騰。
祂知道,殺人的動機來自何處,也曉得姦淫的根源從哪裡來。人若任由怨恨、遐想持續在內心累積,終有一天這個未爆彈會被引燃,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
切記,罪的連鎖效應:「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一15)從怒氣到怨恨、到苦毒、到報復的念頭、到預謀策畫、到等待殺人的時機、到天時地利人和之下謀殺。如水銀瀉地,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必須正視「預防重於治療」:從情慾到性幻想、到浸淫在情色中、到控制不了的性衝動、到放縱自己的肉體、到淫亂的生活。我們一定要選擇一個切入點喊卡,截斷罪的感染力,不讓它們恣意發展。天天洗澡,身體才不會藏污納垢;常常倒垃圾,家裡才不會臭氣沖天;時時警醒、認罪、悔改、潔淨,心靈才能夠神清氣爽。要未雨綢繆,要防患未然!
「所思所想要謹慎,因為生命是由思想定型的。」(箴四23 )
耶穌不是要審判我們的性幻想,但祂知道倘若我們長期放縱自己浸淫其中,總有一天性慾要氾濫成災!因此祂不假辭色的明說:「凡是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心裡已經犯了姦淫。」主耶穌把「姦淫」的定位「從行動往前推」,推到「眼見心謀」的階段。
在性方面受試探,不是罪。不合神心意的性行為,才是罪。
「審判、定罪」絕對不是主耶穌在此的意思,祂乃是提醒我們:「要注意心裡犯姦淫的原因」。目的是要我們「在意念還未付諸行動之前」,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逃避淫亂、遠離試探、拒絕誘惑,幫助我們從難以自拔的罪惡中,獲得情慾的拯救,走恩典的道路。
「假如你的右眼使你犯罪,把它挖出來,扔掉!損失身體的一部分比整個身體陷入地獄要好得多。假如你的右手使你犯罪,把它砍下來,扔掉!損失肢體之一比整個身體下地獄要好得多。」(太五29~30)這話的正解是:對試探的管道要毫不留情!要逃避、要遠離、要斷然拒絕!
六、諸事都要有節制
即便人可以在不犯罪的前提下適度地靠自己解決生理需求,不過,縱慾過度總是傷身,長期浸淫在非分之想也不太健康。保羅曾提醒年輕的提摩太:「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提後二22)逃避!當年約瑟逃掉了(也為此付出極慘痛的代價)。我希望當代年輕人不要流連駐足在受試探的環境中:書櫃裡的色情雜誌、床底下的淫蕩小說、電腦中的A級影片、手機內的裸露圖檔,通通清除掉。再購買、再下載,就再清理、再刪除。這是一輩子沒完沒了的爭戰:「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加五17)常常潔淨(動詞),就常常得潔淨(形容詞)。我強烈建議,不要把電腦、手機、電視帶進房間內。「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羅十三14)
小心獨處、遠離聲色場所、拋棄色情書刊、刪除三級影片、不要有配偶以外的紅粉知己、拒絕溫馨接送情、請勿過度關懷異性、千萬不要有乾爹乾哥的關係連結、正視孤男寡女的致命吸引力……。「你們要逃避淫行。人所犯的,無論甚麼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林前六18)
不要活在不以基督為主的幻想世界中!
七、行在光明中
多讀經、多禱告、多與主內肢體連結團契,總沒錯。「少年人用甚麼潔淨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詩一百九十九9)時時與神同行,不要把祂關在房門外。常常與聖靈有親密的連結關係,總有一天我們會越來越有主耶穌的樣式(弗四13)。
我們都是軟弱的肢體,不要害怕失敗,不要沮喪退縮,跌倒了,沒關係!拍拍灰塵再爬起來就好。主的恩典夠我們用,屢戰屢敗,就屢敗屢戰。能天天懦弱的依靠神,有何不好!(楊腓力對信仰越懷疑,操練信心越真實。)(康來昌說他每天每時都與情慾爭戰。)
最後,在我們還沒有「完全」之前,要學習謙卑倚靠主。畢竟,在「那一天」我們並非帶著什麼義行去到主的審判台前,而是一無所有地穿著破爛的衣裳(賽六十四6),「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路十八13)
教會不敢傳的福音(四)你幸福了嗎? 20180730 叮到耳
魔鬼又領他上了高山,霎時間把天下的萬國都指給他看,對他說:「這一切權柄、榮華,我都要給你,因為這原是交付我的,我願意給誰就給誰。你若在我面前下拜,這都要歸你。」耶穌說:「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他。」(路四5~8)
你對「幸福小組」有何看法?被問得多了,我總不能每次倒帶重播,就寫下幾個觀點提供大家思考。
一、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傳福音像在作業績」的形象,但他們卻能信誓旦旦地大方宣告:「每一個數字都代表著一條得救的靈魂,作業績又如何!基督終究被傳開了!」
還記得十幾年前,有人質疑台北靈糧堂是「事工導向」的教會,他們的領袖也跳出來直接面對批評:「我們的事工都是在服事神,為的是領人歸主。事工導向又怎樣?我們就是事工導向的教會!」
乍聽之下,這樣聳動人心的論調似乎冠冕堂皇,毫無破綻,但我仔細思考後才爬梳出一些似是而非、盤根錯節的亂象。
二、作業績不能不擇手段。教會增長不能無限上綱。
假如「搶救靈魂」是每個基督門徒生活的最高指導原則,主耶穌就不必被釘死上十字架了。只要耶穌多一點點搶救靈魂的心,「從十字架上下來,我們就信他。」(太二十七42)
倘若復活的耶穌願意去向彼拉多顯現一下,讓他也「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約二十25),總會叫他深信不疑。奇怪,耶穌搶救靈魂怎麼不積極一點啊?
三、最不幸福的人,是小組長吧?為了衝業績,忙,茫,盲。還有小組長的家人?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媽聚會去,為什麼還不回家?為了教會增長,拋家棄子,在所不惜。教會萬歲,家庭破碎。犧牲健康、家庭,寧願燒盡,不願銹壞。況且,有「今世得百倍,來世的永生」的報償應許,死就死吧!
四、與「初代教會」的信徒一起癲狂吧!有些宗教狂經常奉初代教會為依歸,鼓吹善男信女效法「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只要大家恆心遵守「使徒」(台灣教會界這幾年間已有多位牧者自封/被封使徒)的教訓,常常來教會(信的人都在一處),多多奉獻金錢(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主就會「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二42~47)。
我們要是不查考初代教會的「處境」因素,社會主義的共產激進生活模式幾乎就等同教會的理想狀態了。
從主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三天後復活;接著,有四十天復活的顯現;十天後,五旬節聖靈降臨。而且,在異族的統治下,他們的身家性命經常處於朝不夕保的狀態中。主客觀環境零零總總加起來,當時的門徒好像有跡可循,誤以為耶穌馬上就要第二次再來。所以,他們義無反顧地為主拋頭顱、灑熱血,毫不保留。但是,我們若細看使徒行傳的後期,門徒多已經覺悟「耶穌再來」的不可預知性,就漸漸調整生活重心,該回家的回家(不再繼續窩在耶路撒冷),連約翰都帶著耶穌的母親定居以弗所了呢!
再者,我們實在不該把初代教會當作模範生看待。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故事我們並不陌生;哥林多教會道德腐敗;以弗所、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各有各的教會問題。
五、重點在體質。教會體質好,有無幸福小組都興旺;反之,則體弱多病,痼疾難癒。有些教會就像永遠扶不起的阿斗,牛牽到北京還是牛。對病入膏肓的人來說,根本不用奢望以什麼特效藥或萬靈丹就可以起死回生。體質調養好了,才有指望健康回春。可是,我們必須承認,改善體質是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旅程,絕非一蹴可幾。
六、幸福小組是治理教會的好方法之一,卻不是睥睨群雄的唯一指望。它或許是個好的輔助工具,但絕不是唯一的道路、真理、生命,請不要迷信它。就像二十年前教會界的大爭論,許多教會獨尊「細胞小組」,貶低成人主日學、瞧不起查經班、輕蔑各級團契……,新加坡來的和尚會唸經,細胞小組一時蔚為顯學。但如今看來,此一時,彼一時也。日光之下無新鮮事,細胞小組也嘗到了被冷落的滋味,前幾年健康雙翼敞開小組已蓋住它的鋒頭,三分鐘熱度後,敞開小組又被晾在一旁,現下幸福小組正處於流行波峰。
七、對的人做對的事。主耶穌從沒有傳遞任何秘笈或方法給門徒建造教會,使徒們也沒有留下教會制度的蛛絲馬跡讓我們依循,他們就只是將諸般事奉神的原則曉諭我們。至於教會如何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地被建造起來,活潑又滿有創意的神總會賜下智慧引導我們。
老實說,我樂觀其成神藉由幸福小組祝福當代教會,若能有許多人因著幸福小組認識神、歸信耶穌,我也要參與在其中的慶祝行列(路十五10)。
特別是,不少經年累月怠惰懶散的教會若能被幸福小組攪動一番,活絡那一灘惡臭無比的死水,悔改、奮興,我會舉雙手贊成幸福小組的熱力。不過,經驗告訴我們,人絕難記取教訓,五年十年後,我們會驗證出絕大多數教會「在前的依然在前,在後的仍然在後」。彼得杜拉克說:「瓶頸的最大問題是出在瓶頸。」領袖不對,教會怎麼都幸福不起來!
最後,我要引用一段主耶穌親口說的話:「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基督在這裡』,或說:『基督在那裡』,你們不要信!因為假基督和假先知將出現,他們要行大的神蹟奇事來迷惑人;可能的話,甚至迷惑上帝所揀選的子民。」(太二十四23~24)我看出來,很多教會對幸福小組趨之若鶩是「拿香跟拜」,哪裡靈就哪裡拜,看到別人教會增長,就垂涎欲滴。不思自己教會該反省、認罪、回轉、改進之處,卻妄想著迷信方法來速成復興之道。專走捷徑,其心可議。
我也看出來,有極少部分忠心耿耿的教會嚴謹地遵守神的道,如今仍舊把成人主日學辦得嚇嚇叫,查經班座無虛席,學生團契虎虎生風,家庭小組興旺不已……。這讓我很阿們:「耶和華如此說:你們當站在路上察看,訪問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間;這樣,你們心裡必得安息。」(耶六16)
教會不敢傳的福音(五)別再騙了! 20180824 叮到耳
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十六24)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約六26)
幾天前,我與隔壁的伯伯聊天,他很自豪地帶我進家中去參觀幾樣珍藏品,尤其是那連續三任縣市長給他的「市政顧問」聘書。
「我幫他們在選舉前測字、算命,『會當選!』果然當選!所以他們奉我為半仙。」(其實這二十幾年在台南市要預測藍綠的贏面,何難之有!)伯伯沾沾自喜地往臉上貼金。
「我師承香港風水堪輿大師吳上雲。直到幾年前師父過世,我才把家門口的招牌拆卸下來。否則,我隨隨便便替人起個名、測個字、算個命、改個運,每件收款兩三萬元,日子好過得很啊!」他繼續數算著自己的豐功偉業。
我不禁好奇地詢問:「那時,我也納悶您那黃底紅字的大招牌怎麼突然不見了?」
「有兩個原因……」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你也曉得我這些年被淋巴癌所苦。我多年為人算命改運,卻無法避掉自己的災禍。」套句府城一字匾的話:「千算萬算不值老天一撇。」若是上天不容,只要祂輕輕一劃,任何人都無法逃過生死劫。
「不過,我現在收山不出的最重要因素,是因為我師父的逝世。」伯伯不勝噓唏地感慨:「我們許多師兄弟實在難以接受先師的遺言:『別再騙人了!收山吧!從今以後凡我弟子都要撤下招牌,不要再招搖撞騙了。』」「因此,大師兄(師父的親生兒子)對我們下令……。唉!」
其實,伯伯的枕邊人早就看穿他的把戲,她在好多年前就向我們這些鄰居們告誡:「他那一套都是騙人的,不要信!」
請容我在此轉換話鋒。
「別再騙人了!」也是我在此要向諸多教會呼籲的。主耶穌從來沒有應許信祂的人會過著「幸福的日子」,我們竟然經常以「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六畜興旺、百病不生」來誘拐人進教會。
這兩年,高雄有一間非常「興旺」的青年教會,其傳道人開著保時捷超跑炫耀著「神的祝福」。台北靈糧堂近幾年以「財富轉移」來吸引人,更加壯大教會勢力。台中旌旗教會的卓越導向,新店行道會的成功神學……。群魔亂舞的時代來臨。
倘若我們所傳的福音只以財富為號召、以幸福當誘餌、以天堂為報償,這樣的耶穌誰不要啊!這種殺人不必償命的福音,我父母早在二十多年前就信了,可以讓他們大賺錢的神明,有誰不要啊!健康、幸福、快樂、平安、高位、美名、鈔票,多多益善。
我相當稀奇天恩出版社竟然亂七八糟地出版了一本名叫「戰勝癌症的40節聖經經文」的書冊,這本似是而非的書刊會絆倒多少信徒呀!「宣告等於得到」的福音,自我催眠的愚民信息,不斷重複的洗腦話語,養出了多少製造金牛犢、向撒旦跪拜的狂熱瘋癲信徒啊!
耶穌應許我們「豐盛的生命」(約十10),是指「天國永恆的生命」(約十28),而非物質上的享受。
詩篇上的「凡事盡都順利」(詩一3)的祝福,是指「在每件事上都合乎神的旨意」。
我們不該以世界的標準,來追求成功卓越。
我們明明白白知道耶穌降生在馬槽裡,清清楚楚看見祂生長於貧窮木匠之家,確確實實曉得祂過著沒有枕頭的清苦傳道生涯,「存心卑微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極其羞辱的十字架上。」(腓二8)今天許多教會傳道人竟然宣揚著標榜榮華富貴的異端邪說。千萬不要成為魔鬼代言人啊!
或許我們可以多一點默想那位曾與主耶穌親自會面談話的少年財主,為何他會憂憂愁愁地錯過永生(太十九16~24)。那是主耶穌所傳的福音!耶穌誠誠實實地傳天國的福音,我們不應該再欺騙人了!
教會不敢傳的福音(六)我不認識你 20180829 叮到耳
「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太七21~23)
這陣子我正閱讀著以祿的著作:「存在的理由」,他精深又嚴謹地探討著「傳道書」。傳道者在他一生的年日中,看破紅塵,萬物皆空(蒸氣人生),但是,從頭到尾只有一件事他無法否定:就是「關乎神的事」。因為每一件關乎神的事都有永恆的價值。沒錯!我們生命的意義不取決於地上的成就,而來自於上帝的最終裁決。「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傳十二13)
「既是如此,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基督徒汲汲營營於地上的成就呢?」有朋友向我反應。答案揭曉後,恐怕要驚嚇許多信徒了:「錯誤的始作俑者多來自於教會,牧者領袖常有瞎子領瞎子的現象,上梁不正下梁歪。」
試想,今天教會經常高舉的是什麼?我們若有勇氣敢面對,就不得不承認一般教會趨炎附勢的現實。這需要極大的真誠才能檢討的。
看看牧者所邀請上台作信仰見證之人,豈不多是「高大俊美」之人,拿地上的成就來印證神的祝福。流行歌手、明星演員、政府官員、得獎的運動選手、功成名就的教授學者、家財萬貫的大企業家……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必邀常客。當教會不斷為人的地上成就搧風點火,久而久之,信徒習以為常,就把追求世上的財富視為榮耀神的象徵。甚至後來,還可能以「為神的國度賺大錢」來掩蓋自私的貪婪之心。
聖經言猶在耳的是:「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十六7)若是有一位卑微的老婦人新進教會中,牧者介紹她時大多一語帶過;如果有一個億萬富翁前來慕道,只怕傳道人非昭告天下不可了。「看高不看低」的俗世文化早就流竄在教會的座椅間。
到底,決定一間教會好壞的標準是什麼?一般大概都是以聚會人數與建築物來衡量。我們似乎老想著用地上的成就來左右上帝的眼光。
其實,耶穌非常鄙視那些財大氣粗的高傲者(卻是教會奉為上賓的董事、長老、執事之人選), 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保羅看錢財如糞土。在耶穌的講道中,一直耳提面命的就是財富的危險性,祂甚至把瑪門拿來與上帝對比,告訴我們那很容易成為引導人走向滅亡的捷徑。
不要誤會,耶穌並沒有仇富情結,祂也引領撒該悔改歸主,歡迎路加醫師來當門徒,喜悅呂底亞開放家庭。只不過,聖經中更多記載著諸多罪人、寡婦、稅吏……等邊緣人的信仰見證。世人所厭棄的,卻是上帝看為珍貴的寶貝靈魂。
言歸正傳,從馬太福音七21~23看來,事奉主的最高目標應該在於遵行神的旨意。若不遵行天父旨意,在教會做多少事工、行多少神蹟奇事、有多少恩賜才幹、奉獻多少金錢財力、帶領多少人進教會、呼喊多少次主的名……,都沒用,耶穌會直接了當地驅逐「你們這些作惡的人」。
這是何其嚴厲的手段,我們豈可等閒視之。
教會不敢傳的福音(七)上好的福分 20180910 叮到耳
馬大因為要做的事情多,心裡忙亂,就上前說:「主啊,我妹妹讓我一個人做這許多事,你不介意嗎?請叫她來幫幫我吧!」主回答:「馬大!馬大!你為許多事操心忙亂,但是只有一件是不可缺少的。馬利亞已經選擇了那最好的;沒有人能從她手中奪走。」(路十40~42)
有人說:「忙碌,其實是拖延和懶散的偽裝。」
很多時候我們忙不過來,是因為在時間的規劃上出了很大的問題,沒有把最重要的放在最重要。在生活中,先塞滿一大堆無關緊要的事情再說,過度的使用手機、不著邊際的聊天漫談、毫無節制的吃喝玩耍、接二連三的影劇追逐、沒完沒了的電玩遊戲…。然後,事到臨頭、火燒眉毛了,才趕緊熬夜寫功課、做報告,焦頭爛額地擠出亂無章法的工作要求。
還有,忙碌也是驕傲自大的代名詞。自以為很重要,不斷擴張已到極限的能力範疇,總覺得成功必須在我,看自己比別人強。一案未了再接另一案,層層疊疊,在分身乏術之餘,還沾沾自喜地告訴別人:「事情沒有我就是不行。」其實,當我們向人炫耀著:「我很忙!」的同時,正是在展現著自己的狂妄。
最要小心警覺的,是魔鬼設下的陷阱。忙亂的馬大無疑地是以自我的認定來事奉主,卻不知最大的事奉是遵行神的旨意。基督門徒若不能與主有正確的連結,無頭蒼蠅式的忙碌很容易衍生出脾氣、妒忌、比較、怒罵、自以為義,甚至還會責怪主,對神不諒解。在這樣的忙亂中,魔鬼顯然成功地破壞了我們的信仰根基。
我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只有一件事是不可動搖的,就是與神的連結。這是上好的福分,其餘的都沒得比(一點地位也沒有)。
我們絕不可忘記神的呼召,出於祂的命定乃是輕省的擔子和容易的軛,而非令人唉聲嘆氣的勞苦重擔。總要能隨時享受主的安息,以此來檢視自己的生活是否已經偏離軌道?試著問自己:是否常常活在生氣、失眠、壓力與憂慮中嗎?
我相信,不忙亂的必要條件絕對是謙卑。看見自己的有限,適時地say No!不屈服於人情壓力,不讓世俗的聲音來影響我們奔跑天路歷程的方向,只專心致志地回應著神的呼召:
一、把每天最好的時段分別為聖歸給神。享受讀經的樂趣,在禱告中操練信心,在主的花園裡默想。學學天使撒拉弗的敬拜(賽六2~3),那的確是屬天、至高的事奉方式。
二、家庭責任,我們似乎一輩子都不可能在這件事上退休。不要視而不見,不要置之度外。
三、把本分工作殷勤認真地做好。我們實在不需要在這事上多浪費時間禱告尋求神的旨意了,在職場上付出專業與心力,這樣的使命正是神現階段給我們的呼召。我們都是職場傳道人,要以敬業的態度見證耶穌門徒的信仰生命,活出基督。
四、真誠又有負擔地關懷我們身邊的人。神斬釘截鐵地命令著基督門徒要行善(提後三17),要向人施慈愛(徒二十35),見證主耶穌群體的得救生命。這不是功利主義式的福音行動,只為了推行教會事工,或是為了達成教會/小組的增長目標。而是因著神的愛(約壹四19,「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我們裡面充滿著神的憐憫,很自然地對每一個失喪的人表達出真摯良善的行動,很自然地在所處的環境中散發出光和鹽的作用。
耶穌確切地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約十四21)什麼是遵行神的命令?照管家庭是,參與教會事工不一定;愛弟兄是,參加小組聚會不一定;殷勤工作是,門徒培訓課程不一定;保養顧惜聖靈的殿是,早禱會、半宵、通宵禱告會不一定;與神有個人親密的連結是,求財富的祝福不一定。那麼,許多信徒為何不遵行神早已明定的命令,卻一直矚目在神不一定的呼召呢?倘若我們踏實地去實踐神的既定命令,愛神、愛鄰舍、委身家庭、努力工作、在世上發光作鹽榮耀主名,就已經能飽和生活的全部了,哪裡還有時間與空間能投入那麼多又無限上綱的宗教活動呢?教會應該是幫助信徒去實踐信仰的殿堂,而不是誤導會友成為宗教教徒的地方。
切記,「沒有異象(神的引導),民就放肆。」(箴二十九18)認清神的引導,就不會胡亂忙碌。要珍惜、要把握愛我們的神為每一個人所預備的上好福分。
教會不敢傳的福音(八)約櫃被擄 20180912 叮到耳
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打仗,以色列人敗了,各向各家奔逃,被殺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仆倒了三萬。上帝的約櫃被擄去,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殺了。(撒上四10~11)
都請出曾叫敵人望風披靡的約櫃出動了,這次怎麼會讓以色列軍兵敗如山倒呢?約櫃的神力不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保證嗎?
成功的經驗從來不是能傳承的,過往的勝利也無法指向今日的榮耀。沒有任何一個方法可以無往不利地適用在每一個人或每一間教會身上,上帝不吃放諸四海皆準的這一套。
問題出在執行的人啊!若是生命不對(譬如何弗尼和非尼哈兩個惡名昭彰的兄弟),上帝絕不吝惜這些「身外之物」,約櫃可以被擄走,聖殿能夠被拆毀,甚至容讓耶路撒冷被大辣辣地蓋起清真寺。是人的罪,使上帝的榮耀離開教會(結十18~19)。
隨著信主的年日走到今天,我越來越不相信「方法論」。雖說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但我對於迷信方法、卻不腳踏實地的人,實在嗤之以鼻。
而且,我發現上帝是最不推銷方法的。祂很有創意地使用某些方法,引導人對祂有絕對的順從,卻從來不延續同一個方法來叫人繼續迷信。
綜觀聖經,從頭到尾皆不乏這樣的例子。
「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 (出十七11) 如果摩西這招可以被模仿,以色列豈不打遍天下無敵手。
我一直不認同「繞地禱告,贏得城市」的東施效顰,使耶利哥城倒塌的方式(書六1~20),史上絕無僅有。那不是以色列人法術成功,而是他們全然順服神的結果。
再者,我們需要拿羊毛來確認上帝的旨意嗎?(士六36~40)
舉重選手是否從小就不要剪掉頭髮?(士十六17)
我們必須知道,聖經裡面有許多的方法都不能照本宣科的挪用,以免被這些方法給絆倒得東倒西歪。
為何摩西可以在何烈那裡擊打磐石(出十七6),卻不能以此複製在加低斯(出二十7~12)?
憑什麼彼得獲救出獄,雅各竟被殺殉道?難道是教會切切禱告的火力不一(徒十二1~7)?
怎麼彼得講一篇道就有三千五千人信主(徒二41、四4),司提反慷慨激昂又引經據典地陳述主耶穌的救恩則立馬被石頭打死(徒七57~58)?
我不需再多做引述了,心思敏銳的人早已聽出我的弦外之音。邯鄲學步,實在不是上帝要我們走的路。目前全台教會一窩蜂地高舉方法論,恐怕畫虎不成反類犬。
教會不敢傳的福音(九)心田 20180915 叮到耳
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可四20)
莊祖鯤牧師曾做過兩份正式的問卷調查,首先,他問已是基督徒的華人,「當初是什麼原因促成你決志信主?」在眾多選項中,名列第一的理由是:「我看到基督徒生命的好見證。」有高達百分之八十的認同度。其次,他也詢查了不少尚未信主的華人:「到現在你還不願信耶穌的最大障礙是什麼?」有百分之六十幾的人異口同聲地表達:「我看到基督徒生命的不好見證。」這明白地顯示出:「讓人信主的,是好基督徒的好見證;讓人不信主的,是壞基督徒的壞見證。」因此,我們的生活見證,的確是決定傳福音成功或失敗的最關鍵因素。
然而,在另一份「你對基督教的印象如何?」的問卷中,一般華人有近百分之九十的好印象,台灣人卻僅有百分之三十持肯定的看法。想不到,「竟有百分之七十的台灣同胞對基督教有負面印象」。台灣基督徒實在太沒有見證了!
年輕時,我幾乎全然奉獻,火熱擺上自己,願意為了神的國度燃燒淨盡。在數不清的年日中,我投諸在宣教的行列,走南闖北,宵衣旰食。教會內所有的聚會,只要是我下班的時間,無役不與;教會外的聯合特會,只要是我到得了的地方,無所不往。說「癲狂」,一點也不為過。為主奔走是我人生的唯一使命。賣命到一個程度,我以一個平信徒之姿,每年可向一萬多人傳福音。然而,只有我自己內心深知,「那又如何?」那種片面的外顯形象,剎那的光亮魅力,唬得了人一時,騙不了人一世。除非我有表裡一致的信仰生命,否則天花亂墜的激昂佈道方式,並不能真正贏得人心。路遙知馬力。
十天前,我面臨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家庭變故。突然間,我進入到生命的凝結點,感到生命的無常(傳道書)與反常(約伯記),深沉地領悟到世事的無限虛空。幾十年來從未有過的覺醒,不想再觀看任何一齣電影,無趣於任何一場運動賽事,沒有翻閱武俠小說的動力,連美食也挑動不了我的胃口。
多陪伴家人,把工作做好,如此而已矣。現在,我只想簡約地守住神的呼召。
「不要愛世界,或任何屬世的東西。如果你們愛世界,你們就沒有愛天父的心。一切屬世的事物,好比肉體的慾望、眼目的慾望,和人的一切虛榮,都不是從天父來的,而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一切屬世的慾望都正在消逝;但是,實行上帝旨意的人要永遠生存。」(約壹二15~17)感謝神藉著突如其來的災難再次救贖了我。
連我這二十年的最愛,我都徹底放下了。未來,我不能再如常地傳遞講台信息,「保羅說完了這話,就跪下同眾人禱告。眾人痛哭,抱著保羅的頸項,和他親嘴。叫他們最傷心的,就是他說『以後不能再見我的面』那句話,於是送他上船去了。」(徒二十36~38)上週,我忍著心,與晨曦會的弟兄們話別,眾人都熱淚盈眶。
但是,我雖不能再到處傳揚福音,卻仍然可以隨時活出基督。
昨天,在我的班上,某一位科任老師刻意地查問學生:「升上高年級,開學至今第三週,很喜歡上學的,請舉手?」幾乎全班都表態。「再問一個問題,很討厭上學的,請舉手?」台下一片寂靜。「太不可思議了!我上了十幾個班級的課,每個班都不到十人喜歡上學,都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討厭上學,怎麼你們班這樣奇怪?」有幾個比較活潑的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因為我們導師對我們很好,我們好喜歡上導師的課……。」嗯!看樣子,我縱使不再南北奔波地吹號敲鑼,也還能夠在心田裡結出一點果實。榮耀歸給神!
教會不敢傳的福音(十)生前死後 20180921 叮到耳
從前有一個財主,每天穿著華麗的衣服,過著窮奢極侈的生活。同時有一個討飯的,名叫拉撒路,渾身生瘡;他常常被帶到財主家的門口,希望撿些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東西充飢;連狗也來舔他的瘡。後來這窮人死了,天使把他帶到亞伯拉罕身邊。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財主在陰間痛苦極了;他抬頭瞧見亞伯拉罕在遙遠的地方,又看見拉撒路在他身邊,就呼叫說:「我的祖宗亞伯拉罕哪,可憐我吧!請打發拉撒路用指尖蘸點水來涼涼我的舌頭吧,因為我在這火燄裡,非常痛苦!」可是亞伯拉罕說:「孩子啊,你該記得你生前享盡了福,可是拉撒路從來沒有好日子過;現在他在這裡得著安慰,你反而在痛苦中。而且,在你們和我們之間有深淵隔開,人要從這邊到你們那邊去是不可能的,要從你們那邊到我們這邊來也不可能。」財主說:「祖宗啊,既然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親家去;我有五個兄弟,讓他去警告他們,免得他們也到這痛苦的地方來。」亞伯拉罕說:「你的兄弟有摩西和先知們去警告他們,讓你的兄弟去聽他們吧!」財主說:「祖宗亞伯拉罕哪,那是不夠的。假如有人從死裡復活,到他們那裡去,他們就會悔改。」可是亞伯拉罕說:「如果他們不聽摩西和先知們的話,即使有人從死裡復活,他們也不會相信的!」(路十六19~31)
這篇信息,已經在我腦海裡繞了好多年。
有時候,我會慶幸自己在世上目前沒有「那麼成功」,所以還有「永生的盼望」。畢竟,「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如此的事實,古今中外誰要逃離這樣的框架,難如登天(千萬不要高估人的清新、廉潔與謙卑,俗話說:「鼻孔下向的沒一個好人!」)。我不斷安慰自己:兩袖清風強如腦滿腸肥,「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箴三十9) 戒慎!戒慎!
不過,在默想之餘,也因為以往我還沒有透徹地面對過死亡的威脅,以至於自己仍然一直「抽空」活在追逐世俗的享樂中。每週,我會在撰寫講章、分享信息的空檔看一兩部電影(聖俗不分);每天都會關心一下職棒與NBA戰況,對許多運動賽事如數家珍;每年寒暑假,我焚膏繼晷地浸泡在金庸的武俠世界中,無法自制。我一方面刻苦己心事奉神,另一方面又享受著愛世界的歡樂。這種半吊子的信仰生活,常叫我心虛不已。
二三十年的壞習慣,如今我再也不敢、也無心去碰觸了。
以祿揭示了一個很冷酷的真理:「只有面對死亡的時候,智慧人才可以明白並且有所得著。」感謝耶穌在「財主和拉撒路」的比喻中,清楚地描述人「生前死後」所帶出的真實意義。
一、生命的重點不在於我們過去和現在所處的位置,而在於未來我們將往何處去。「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受過苦;如今他在這裡得安慰,你倒受痛苦。」(路十六25)
我必須很悲哀地說,今天絕大多數的教會都高舉著人生前的享受,把世上的成就當作榮耀神的見證來炫耀,「幸福」是最至高無上的人生目標,「苦難」則是來自於魔鬼的咒詛。唯有今生過得很爽,才不會遺憾來世過得很慘。生前的成功、卓越、財富直指著神的祝福。財主的佳餚美饌令人稱羨,何苦拉撒路的窮困潦倒呢?
當牧者持續教導信徒「把今生當永恆」,我實在無法想像神會如何審判教會。挪亞時代的洪水、死在曠野的六十萬以色列民、被非利士人追殺、被巴比倫蹂躪、被波斯人踐踏、被羅馬帝國撕裂……。杜思妥也夫斯基在「卡拉馬助夫兄弟」書中的話,我們一定要記住:「凡事都可做,只要沒有神。」
我希望,教會在慶祝「人數增長」的同時,也能清醒的看出撒旦的詭計:「既然不能叫你踩煞車,就幫你把油門踩到底。」C·S·魯益師早就看穿這樣的伎倆。
二、關於生前,以祿追加說:「思考如何改善情況,是沒有意義的。」一點也沒錯!至少我在職場二十多年的人生經驗印證得如假包換。沒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長久美麗,倒是處處可見「前人種樹,後人砍樹」的普遍現象。我不知道,「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 (路十六31) 這句話能打醒多少個活在不切實際中的人?我們老是在空中畫大餅來充飢,誤以為這個世界會越來越好,絞盡腦汁幻想讓社會更進步。人的罪行沒有改變(也不太會改變),做什麼努力都沒用!
例如,台灣教育改革了二十年,並沒有完善過什麼好事,制度的變革從來都改善不了人心。
我認真地回顧過去三十年的台灣教會文化,發覺目前眾教會「走向滅亡的趨勢」似乎抵擋不住了。假先知、假教師(很像麥子的稗子)在各處教會間大行其道,引導著分不清左手右手的善男信女追求成功、邁向卓越、擁抱財富、推銷幸福,眾志成城,找到的「門是寬的,路是好走的,朝著這方向走的人很多。」(太七13)台灣教會終於又找到一條好走的路了。一路好走啊!一路好走!
教會不敢傳的福音(十一)抹油禱告
20180924 叮到耳
你們當中有遭遇痛苦的嗎?他應該禱告;有喜樂的嗎?他應該歌頌; 有害病的嗎?他應該請教會的長老替他禱告,奉主的名替他抹油。這禱告若是出於信心,就能夠治好病人;主會恢復他的健康,病人所犯的罪會得到赦免。所以,你們要互相認罪,彼此代禱,使你們得醫治。義人的禱告有很大的功效。(雅五13~16)
以色列橄欖油、印度神油、北港花生油,哪一種油最有醫治功效?或許以上都比不上綠油精、白花油、萬金油。對「來自以色列」的品牌迷信,與爭論「大甲媽」和「北港媽」哪個比較靈,如出一轍。
聽說英國王子還使用了「來自約旦河的水」施洗呢!真是不得了的神聖!
我一直主張,基督門徒要以誠實的心閱讀聖經。
一、「以利沙得了必死的病,以色列王約阿施下來看他,伏在他臉上哭泣,說:『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戰車馬兵啊!』」 (王下十三14)神人怎麼可以得了必死的病?就禱告啊,必再有神蹟奇事出現。不過,結局卻是:「以利沙死了,人將他葬埋。」(王下十三20)人的禱告不能凌駕神的旨意,人的禱告不能搖動神的手。
二、「那時,希西家病得要死。先知以賽亞對他說:『耶和華如此說:「你必死,不能活了。」』希西家就轉臉朝牆禱告:『耶和華啊,求你記念我在你面前怎樣存完全的心,按誠實行事,又做你眼中所看為善的。』希西家就痛哭了。耶和華說:『我聽見了你的禱告,看見了你的眼淚,我必醫治你;我必加增你十五年的壽數。」(王下二十1~6)這加增的十五年是好是壞?想必當時希西家應該看不出來,尤有甚者,這大概是「禱告得醫治」的最佳見證,是舉國歡騰的慶祝時刻。但是,歷史卻給予希西家「晚節不保」的負面評價(保險公司什麼都保,就是晚節不保)。可見,順著神旨意的病痛與死亡並不全然是壞事,「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一21)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
三、「因你胃口不清,屢次患病,再不要照常喝水,可以稍微用點酒。」(提前五23)縱使保羅有醫治的權能,物理治療依然是他給提摩太最直接的建議。
四、「特羅非摩病了,我就留他在米利都。」(提後四20)保羅是個見死不救的人嗎?怎麼不在自己的親密同工身上施行禱告的醫治大能?竟然撇下他,只輕輕忽忽地叫他多休息,以恢復體力。保羅和我們家的家庭醫師好像喔!每當我們家有人感冒,他總是叫我們在吃藥之餘要多休息。嗯!保羅確實呼應了主的吩咐:「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四十六10)
五、「親愛的路加醫生」(西四14),這位忠心同工,保羅本人及其他人都曾受惠於他的醫術治療。可見,在神眼中沒有所謂「不屬靈」的醫治。
從來就沒有「分別為聖的油」可被長老們拿來做特殊的醫療用途,那純粹是教會沒有根據的迷信。
抹油絕對沒有特殊的屬靈功效,以至於可以賦予神的恩典與除去罪孽。「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9)
禱告不是威脅神的手段,而是呼求神憐憫的管道。禱告的核心真理就是平靜地接受神的旨意。我們必須委身於神的旨意,以最真誠的信心與耐心等候祂定意要做的事情。
信心,不是去指使神一定要成就這個,或實現那個;信心,是不論結局如何,我都依舊相信神。信而順服的信心不是一種對事情的把握,而是一種對神至死不渝的信賴。我們太常被誤導,以為信心就是神一定會為我們做些什麼或不做些什麼。
當然,我們不必否定膏油對病痛帶來的舒緩功能,那位好撒馬利亞人的確「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口,替他包紮。」(路十34)只要不迷信,隨身帶著紫草膏(抗瘀血)、普拿疼(消炎解痛)、若元錠(健胃整腸)…又何妨。
那麼,「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雅五15)這話又如何解釋呢?我必須斬釘截鐵地呼籲,任何聖經上單一的經節都不可以被抽離在聖經的整體之外。「如果有兩個人同心合意地祈求,無論求甚麼,我的天父一定為你們成全。」(太十八19)「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一定成全。」(約十四13)「 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太十七20)這些應許都不能獨立於神的旨意之外:「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二十二42 )也絕不可狂妄地推翻掉其他的真理,雅各相當清楚自己的言論不會前後矛盾:「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雅四3)
沒有「只要宣告就必得到」的歪理。
所有的禱告都應該被「願你的旨意成全」所涵蓋。
教會不敢傳的福音(十二)末終之言與未竟之事
20180929 叮到耳
我必使你的舌頭貼住上膛,以致你啞口,不能作責備他們的人;他們原是悖逆之家。但我對你說話的時候,必使你開口,你就要對他們說:『主耶和華如此說。』聽的可以聽,不聽的任他不聽,因為他們是悖逆之家。(結三26~27)
以西結這段話,近兩年我一直張貼在房間最顯眼的位置。我在等候一個時間點,好回應傳道者的忠告:「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傳三7)而現在,似乎就是了。
我不知道,作為一個傳道人最承受不住的是不是被人栽贓為「假清高」。每當我閱讀聖經,總是心疼舊約中的先知們(尤其是耶利米)和新約中的門徒們(特別是司提反)。他們背負著眾人的嘲弄,忍受「自以為是」的罪名,不屈不撓地傳揚神的話語,至死不渝。但是,不論他們怎樣奔走呼號那曠野之聲,呈現在眼前的狀況,似乎一點也沒有改變。我發現,要對抗這樣的洩氣,真需要無比的毅力與勇氣。要力挽狂瀾談何容易,想救亡圖存就像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然而,這樣的爭戰並非專屬兩三千年前的傳道人。如今,只要稍微有宗教良心的基督門徒,也多會被教會貼上「假清流」的標籤。對神認真的門徒,現今幾乎註定要在教會間流離失所了(基立溪旁、髑髏地、拔摩海島)。
總有一天我們會恍然大悟:「遵行真理的人會把路走得越來越窄。」還好主耶穌早已預告,「引到永生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七14) 跟從主耶穌,就是選擇難走的窄路。
另外,不知大家在讀聖經時,曾否有想哭的衝動。每回看到「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約一5)「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約一11)我就會感慨萬千,道成肉身的主耶穌竟是如此被對待。那麼,我們稍微體會一下屬神的子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太十三14~15)的頑固,好像也沒有那麼糟糕。
再者,「有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來十一36~38)這樣的「雲彩見證」,不斷提醒著我,「那一日」有「更美的家鄉」(來十一16)、「更美的復活」(來十一35)、「更美的事」(來十一40)。故此,我學習忍耐(太二十四13),忍耐被孤立(我竟膽敢不簽愛家公投連署書),忍耐被敵視(我竟膽敢不擁抱成功神學),忍耐被排擠(我竟膽敢不用方言禱告),忍耐被鬥爭(我竟膽敢不參加小組聚會),忍耐被冷嘲熱諷(我竟膽敢不順服牧師的絕對權柄)。
言盡於此,或許其他要講的「還有許多,若是一一地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約二十一25)既然目前神「要使我變成啞巴,使我無法警告這些叛逆的人民。」(結三36)我就好好地學習安靜。等候有朝一日,神「要再向我說話,開我的口,恢復我說話的機能。那時,我要把至高上主所說的話轉告他們。」(結三27a)雖然「有的肯聽,有的不肯聽,因為他們是叛逆的人民。」(結三27b)但是,沒關係,至少我願意以敬畏神的心忠誠地盡上一己之力「管理」(太二十五21、23)好「祂所交託我的」(提後一12)。
教會不敢傳的福音(完結篇)求主憐憫 20181007 叮到耳
耶穌向那些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設一個比喻,說:「有兩個人上殿裡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地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路十八9~14)
上週我結束了十九年來在台南的教會事奉,今天回到睽違已久的母會做禮拜,有點近鄉情怯,畢竟四年前我是被上一任牧師轟出門的。感謝主,物是人非之後,我們家再次被接納。其實,原本我並沒有太高度的期待,只想找個可以安靜的地方。在這個時期,我似乎已跟不上詩歌的節拍唱唱跳跳,也不敢再奢望有什麼奮興的信息可以挑旺心靈深處。只求一個安靜的地方,只求一個安靜的地方敬拜神。
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教會主日講台的打招呼方式變成:「你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人嗎?」「你富足嗎?」「你幸福嗎?」然後,台下多會此起彼落附和著:「阿們!」接著就一陣熱烈拍掌、高聲歡呼。
我若有所感……
「你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人嗎?」
耶穌說:「 你們喜笑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哀慟哭泣。」(路六25)
「你富足嗎?」
耶穌說:「 你們富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受過你們的安慰。」(路六24)
「你幸福嗎?」「你剛強嗎?」「你是否日日得勝?」「凡你所做的盡都順利?」
耶穌說:「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你們飢餓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飽足。人為人子恨惡你們,拒絕你們,辱罵你們,棄掉你們的名,以為是惡,你們就有福了!你們飽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飢餓。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你們就有禍了!因為他們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這樣。」(路六20~26)
我深思著一句話,在彎曲悖謬的世代中,我們該是怎樣的人?
是成功卓越?幸福美滿?富強華麗?
還是軟弱愚拙?孤獨可憐?貧窮醜陋?
我反覆咀嚼著作家穆格里奇(Malcolm
Muggeridge)的真誠言語:「我想我可以認為自己,或是別人也覺得,我是個相當成功的人。有人偶爾在街上盯著我看—那是名聲。我賺錢也不難,足夠有資格在國稅局列入高收入群—那是成功。身上有錢,又小有名氣,雖然上了年紀,如果願意,還是能加入時髦的消遣活動—那是享樂。有時我說的話,或是我寫的文章,引起足夠的注意,我自己也相信在這個時代有重要的影響—那是成就。然而,我要跟讀者諸君說,我懇求你們要相信我,將這些小小的得意乘以一百萬,再加總在一起,然後與基督不分對象、給靈性乾渴的人一口涼水比起來,算不得什麼,根本算不得什麼,反而是個妨害。」
不知是年紀大了,還是怎麼了,我已不敢再像年輕時那麼意氣風發。現在,每當清晨的太陽升起,因為沒有笑傲江湖的本事,我只好以戰戰兢兢倚靠主的心為一天的開始;因為沒有抵擋世界吸引力的功夫,我只好誠惶誠恐地背著沉重的十字架緩步前進。
有些聖經的話,經常縈繞耳際:「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路九58)耶穌如此表明自己兩袖清風。但是,教會的基督徒卻羨慕著別墅豪宅,渴想著賓士名車,對名利地位望眼欲穿。而且,大部分的教堂都蓋得過度美輪美奐了。
我無法以理智去解釋,為什麼耶穌穿草鞋走四方,而祂的僕人卻搭坐商務頭等艙來炫耀神的祝福?難道神不祝福耶穌的傳道所需嗎?為什麼耶穌騎著小驢駒顛頗進耶路撒冷,而祂的僕人竟以入住五星級飯店來張揚神的賞賜?難道神沒有能力供應耶穌的食衣住行嗎?
我腦海裡,有一幅耶穌的畫像:降生在馬槽、成長於木匠之家、毫無佳形美容、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畢生過著清貧、逃亡、被逼迫、受威脅的生活,自家人瞧不起祂、門徒出賣祂,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我們曾幾何時看過耶穌開懷大笑?
我實在無法認同有些傳道人花大筆金錢熱衷蒐集手錶、鋼筆、古董、名畫……。試問,耶穌有否這些嗜好?祂不戀紅塵,也不愛世界。
「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僕人不能高過主人。」(太十24)
我一直敬佩著幾位有屬靈風範的長者,盧雲、楊腓力、畢德生、路卡度、斯托得……。
盧雲神父放下哈佛與耶魯的光環,把後半生拿來照顧一個毫無血緣關係、重度殘障的年輕人。為了耶穌,「做在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二十五40)
楊腓力,嗜好慢跑。長期關心第三世界的孤苦,為社會邊緣人發聲,是教會界難得的良心。
畢德生,嗜好栽種蔬果花草,委身小教會,忠誠牧養神所託付的子民,雖著作等身,卻「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太十二19)
路卡度,嗜好吃冰淇淋聖代。百萬暢銷書作家,卻經常以花生醬塗麵包果腹。
斯托得,嗜好賞鳥。生平有六十多本擲地有聲的著作,將版稅捐出,資助貧窮神學生。一輩子獨身。為了抵抗物質慾望的腐敗,他刻意過著極簡樸的生活,出外只住平價旅店,只搭乘經濟艙,只過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我們這些非得依靠主的憐憫過活的人,因為真的沒本事張揚自身的榮耀,只好每天都踟躕在卑微的日子中—貧窮、病痛、軟弱、疑惑、憂傷、悲哀、失敗、灰心、苦悶……。求主憐憫!